万选蓉——中国聋儿的“漂亮妈妈”
万选蓉,女,彝族,1943年2月出生,云南省昆明市人。1964年7月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本科)。现任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顾问、副研究员。
社会兼职:
中国关心下一代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康复协会听力语言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大学言语听觉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阳光儿童早期教育实验中心院长。
1992年享受国家政府特殊享献津贴。先后被授予中央国家机关 "十大妇女";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先进女职工。
1995年国务院表彰授予全国劳动模范,是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民宗委委员。获得过国务院妇女工委颁发的“热爱儿童奖”,国家民委颁发的第三届首都民族团结进步奖,中国残联颁发的全国残疾人三项康复工作先进奖和全国妇联评选的“第二届中国十大女杰提名奖”。
2000年10月为彰显她对培育下一代事业的坚韧关爱的精神和杰出卓越的贡献,被授予中国第二届“内藤国际育儿奖”。
主要贡献:
全身心地投入到聋儿康复事业之中,参与创业,经历了中国聋儿康复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艰辛历程,是我国聋儿康复事业中语言训练方面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她勤奋钻研、努力实践,摸索和总结出一整套适合我国国情的聋儿康复理论和训练方法。根据聋儿康复理论和语言形成发展的规律,确定了聋儿听觉、发音、语言训练等内容,编制了舌操、唇操,研究并实施了直观教学法、暗示教育法、对话法等,建立了定期的家长联系、座谈、经验交流和教学观摩制度,奠定了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教学模式,在全国各省、市推广应用。经培训的教师遍及全国各地,成为各省市地方聋儿语言训练教师骨干。亲自培训了聋儿家长,教会了他(她)们对聋儿的特殊教养和康复方法。经培训康复而进入普通小学就读的聋儿,有的已经升入高中和大学。探索聋儿康复社会化的道路,拓展聋儿康复后续教育。
参与创办了“北京阳光儿童早期教育实验中心”。主持实施聋健合一,开创和探索了聋儿社区康复模式及聋儿早期干预模式。
主要著述:
主持拟定了《全国聋儿语言训练教学大纲》。撰写了大量的论文和教材,提出了艺术行为在聋儿康复中的应用,对指导聋儿语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编写了我国第一部《聋儿听力语言训练康复教材》和《聋儿家长培训教材》,分听觉训练、发音训练、语言训练三册出版发行,促进了聋儿康复事业的起步和发展,得到了听力学家的充分肯定,这部教材获得了1998年中国康复科研成果奖。编著全国聋儿康复教材《学说话》第一册,质量高、实用性强。
获得1992年全国文明进步图书奖和全国优生优育优教银奖。
在出席RI(90)康复国际会议上,宣读论文《一个母亲和聋孩子走过的路》,赢得了1000余名中外人士与会代表的热烈赞誉,《人民日报》、《中国日报》、和日本《朝日新闻》均刊载报道,美国《纽约时报》全文刊载,受到国内外各界的关注。
参与编导和主持了多部反映聋儿康复的电视专题片,如《走向太阳》第二集,获得联合国卫生组织红十字奖;《中国母亲》第十六集,获得电视系列片奖二等奖;电视教学片《为他们回归主流社会》,获得科教片银河奖;以及电影《为了残疾人》等都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此外,撰写《语言病理学》等部分著述。撰稿并主讲由中央电视台播办的《聋儿家庭康复知识讲座》,也受到聋儿康复工作者和聋儿家长的一致好评。为我国聋儿康复事业的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做出了突出贡献,业绩被录入1991年度《中国人物年鉴》,社会媒体许多报刊、杂志广为宣传报导,受到社会各界的赞同和肯定。1998年万选蓉在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议上提出了《确立爱耳日》的提案,得到了国家和社会各有关方面的关注。确定于每年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自2000年起开始实施,对全民进行爱耳护耳的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