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彝语研究概述
摘要:过去的70年是彝语研究的黄金时期,在这个时期,彝语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这些成果亟需我们搜集和整理。本文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彝语研究分为3个阶段,回顾不同阶段取得的成就,梳理国内彝语研究的成果,从3个层面揭示其呈现的特点,总结经验,以服务于今后的彝语研究和民族语文事业。
关键词:新中国;彝语研究;现状;特点
新中国成立以前就有部分国内外学者调查研究彝语,并出版了一些词典、语法和描写性的研究著作。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非常重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实行了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发展的大政方针。从此,少数民族享有了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1]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这使得彝语研究取得巨大进步,收获了一系列成果。本文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彝语研究分为3个阶段,即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改革开放至1999年以及2000年至今,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的彝语研究状况,总结经验,以期为今后科学开展彝语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
国内学者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深入少数民族地区对彝语进行实地调查研究,起到了拓荒和奠基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发展的政策,在高等院校中培养少数民族语文科研人才,对全国少数民族语言进行大规模的普查,彝语研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2]这个时期的彝语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两个部分:
(一)彝语普查和创制文字工作
少数民族语言大调查和创制文字工作是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史上的一大创举,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956年至1958年,国家派出少数民族语言调查工作队,对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的125个县市展开了彝语大调查。两年时间里,共调查254个点,整理各个调查点的彝语语音、语法系统,记录基本词汇之后,编写了《彝语调查汇报》。[3]通过调查,摸清了彝族分布情况、彝语使用人口和使用状况以及彝语与周边民族语言的关系等。
新中国成立后的彝语创制文字工作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954年5月,政府及相关部门提出“关于帮助尚无文字的民族创立文字问题的报告”;同年,政务院对上述报告作了批复,并批准了该报告;1955年12月,在首届民族语文科学讨论会上初步制定了少数民族语文工作的规划;1956年12月,凉山彝族拼音文字方案(草案)提议获得通过,规范彝文开始在凉山推广。
(二)语言结构研究
这一时期的彝语语言结构研究,大多基于20世纪50年代大调查的语料进行。马学良在《倮文〈作祭献药供牲经〉译注》中首次揭示了彝语松紧元音对立的现象。[4]后来,他又在《撒尼彝语研究》中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对撒尼彝语的音位、音值、词类、句子的结构特点等进行了具体的描述和分析。[5]陈士林的《彝语概况》简要介绍了彝语不同方言的分布、使用情况、结构特点、文字等内容。[6]类似的著作还有袁家骅的《阿细民歌及其语言》、高年华的《彝语语法研究》、陈士林等人的《凉山彝语的使动范畴》等。
二、改革开放至1999年
改革开放以来,彝语研究进入了新阶段。研究工作不断深入和扩大,研究内容日益丰富,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也逐渐得到了改善。
(一)彝语本体相关研究
这一时期的彝语本体相关研究包括语言结构综合性研究、语言结构专题研究等方面。
1.语言结构综合性研究
《彝语简志》基于20世纪50年代进行的彝语调查完成。书中概述了彝语方言的地理分布和主要特点,内容涉及语音、词汇、语法和文字等方面。该书按照地理分布初步将彝语划分为6种方言,即北部方言、中部方言、南部方言、西部方言、东部方言和东南部方言。[7]另外,李生福的《彝语南部方言研究》介绍了彝语南部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和彝文状况,填补了云南彝语方言土语研究的空白。[8]相关著作还有陈士林的《彝语语言学讲话》等。
全面描述彝语语法的著作有李民与马明的《凉山彝语语法》、陈康与巫达的《彝语语法(诺苏话)》、丁椿寿等人的《现代彝语》、丁椿寿的《彝语通论》、张余蓉与蔡堃的《现代凉山彝语语法》等。
2.语言结构专题描写
这一时期开始大量出现语言结构专题研究的成果,主要内容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方言、修辞等。
(1)语音研究
这一时期的彝语语音研究涉及辅音、元音和声调系统等内容。陈康的《彝语的声调对应》《彝语韵母方音的对应研究》《彝语的紧调类》等系统地描述了彝语韵母和声调在各个方言中的对应,使我们对彝语不同方言的语音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9-11]相关成果还有纪嘉发的《读〈彝语的紧调类〉——兼与陈康同志商榷》。
还有一些成果是针对某些重要或特殊的语音现象,如复辅音、松紧元音、辅音韵尾、次高调等。刘应珍与武自立的《尼苏彝语塞边音在方言和亲属语言中的对应》从共时研究的角度对彝语复辅音进行描写,并指出塞边音tl、tlh、dl、ndlh在方言内部和亲属语言间的对应情况。[12]朱文旭在《凉山彝语复辅音声母探源》中介绍了复辅音的发展演变。他认为现代彝语分音词的声母可能来源于彝语复辅音声母或古彝语辅音韵尾。[13]马学良在《彝语“二十、七十”的音变》中提到彝语数词“二十”和“七十”的音变受“二”和“七”的辅音韵尾的影响,并指出彝语支语言辅音韵尾的演变过程。[14]戴庆厦与曲木铁西的《彝语义诺话的撮唇音和长重音》阐述了凉山彝语撮唇音和长重音的特点,并指出撮唇音的作用主要是区别词义。[15]还有,拉玛兹偓在《试论彝语次高调产生的原因》中认为次高调是中平调和低降调在语流中调形长期异化的结果。[16]
另外,实验语音学的方法开始运用到彝语研究中。如孔江平在《凉山彝语松紧元音的声学研究》中确定了松紧元音在音质上的差别以及这种差别对松紧性质的影响。[17]他的另一著作《阿细彝语嗓音声学研究》也涉及了类似的内容。
(2)词汇研究
这一时期词汇研究的代表性成果有戴庆厦主编的《彝语词汇学》。该专著集多人智慧,论述了彝语词汇的语音特征、构词法、语义分析、词汇与文化及彝族经典文献的词汇特点等内容。[18]陈士林在《进一步提高彝语词汇规范研究水平的几个基本问题》中指出了目前彝语词汇规范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关于补充制订新词的范围和方法论原则。[19]具体来讲,彝语词汇专题研究主要包括语义、词源、构词法、借词等方面。
语义方面主要涉及词汇的语义分析和演变等问题,如曲木铁西的《彝语义诺话植物名词的语义分析》和《彝语义诺话颜色词的语义分析》、苏连科的《凉山彝语亲属称谓词的语义分析和词源结构研究》,他们对彝语植物名词、颜色词、亲属称谓词进行了语义分析。王天佐的《彝语mo21“女”词义演变初探》则分析了mo21“女”词义演变的状况。[20]
词源方面,陈士林在《〈楚辞〉“女嬃”与彝语mo21i55》和《〈楚辞〉“兮”字说》中论证了凉山彝语mo21i55、i33和《楚辞》中的“女嬃”“兮”的关系。[21-22]
构词法及四音格词方面,朱建新的《简论凉山彝语附加式构词法》、李文华的《彝语合成词构成分析》等介绍了彝语三种构词方式,即复合式、附加式和重叠式。巫达的《凉山彝语骈俪词调律探讨》、李民的《凉山彝语骈俪词》、谢志礼和苏连科的《谈四音格词语的结构兼及凉山彝族的源流问题》等也对凉山彝语四音格词的构词方式和语法特点进行了描述。
借词方面,朱文旭在《凉山彝语中的汉语借词》和《彝语古汉语借词的一种形式》中主要探讨了凉山彝语中的近代和古代汉语借词。
(3)语法研究
这一时期的语法研究主要涉及3个方面的内容,彝语动词或名词的各种语法范畴研究、句型句式研究、彝语词类研究,尤其是助词和形容词等。
彝语中表示自动和使动范畴的方式有很多种。马学良在《试析彝语语法中的几个问题》中就指出助词kvˌ33与谓词结合可以表达使动意义。[23]陈康在《彝语自动词与使动词的形态标记及其由来》中描述了彝语11种自动词和使动词声母浊清交替的形式及由来。[24]还有,朱文旭的《彝语使动范畴前缀词素研究》论证了自动和使动范畴的来源和动词前缀有关。[25]动词时态方面,木乃热哈在《彝语动词时态试析》中分别描述了动词的6种时态:将行态、始行态、进行态、未进行态、完成态、曾行态。[26]李民的《凉山彝语人称代词的几个问题》、陈康的《彝语人称代词的“数”》讨论了凉山彝语人称代词的“数”和“格”的问题。[27-28]
句型句式方面,陈康在《凉山彝语句子的语气及表达方式》中概述了凉山彝语句子的10种语气及表达方式。[29]李民的《凉山彝语的主动句和被动句》主要介绍了构成凉山彝语主动句和被动句的屈折形式和分析形式。[30]类似成果还有李世康的《彝语的宾语后置式》等。
彝语词类研究中,对助词、形容词和名词的研究较多。助词是彝语重要的语法手段,这一时期的彝语助词研究中助词的类型、特点、主要语法功能和来源等内容较多。相关研究有纪嘉发的《云南墨江彝语结构助词初探》、李生福的《彝语助词略谈》、戴庆厦和胡素华的《彝语ta33的多功能性》等。彝语形容词的研究大多围绕形容词的结构形式、重叠形式等展开,相关研究有李民的《凉山彝语动词、形容词的重迭》、木乃热哈的《凉山彝语形容词词缀分析》、武自立的《阿细彝语形容词的几个特征》等。有关其他词类的研究有陈士林的《凉山彝语的泛指和特指》、曲木铁西的《试论彝语名量词的起源层次》和欧木几的《彝语宾动式名词》等。
(二)彝语应用研究
彝文规范研究方面,陈士林的《论〈彝文规范方案〉》、马黑木呷的《四川彝语文规范工作简介》、姚昌道的《彝文在凉山的普及给人们的启示》等介绍了四川彝文规范的过程、效果、启示以及存在的问题。
这一时期,彝语辞书编纂事业进入了方兴未艾的新阶段,出现了多部辞书。如中央民族学院语文系彝语教学小组和彝语班全体师生编纂的《彝汉词典》、四川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编写的《汉彝词典》、中央民族学院彝族历史文献编译室编写的《滇、川、黔、桂彝汉基本词汇对照词典》、四川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彝语文工作组编写的《汉彝成语词典》、马学良主编的《彝文经籍文化词典》、贵州省彝学研究会编纂的《简明彝汉字典(贵州本)》、王天玺等人编纂的《彝汉字典(楚雄本)》等。
三、2000年至今
进入21世纪,彝语研究开始向纵深方向发展,研究内容更加丰富,研究方法更加多元。
(一)彝语本体相关研究
1.语言结构综合性研究
这一时期主要有木玉璋的《傈颇话概况》、李生福的《彝语峨颇话概况》、周德才的《他留话概况》等少数民族语言“概况”的一系列研究成果,主要介绍了彝语不同支系语言的分布、使用情况、结构特点、文字等内容。周德才的《他留话研究》通过描述他留话的语音、词汇和语法,论证了他留话的历史地位。[31]曲木铁西的《彝语义诺话研究》在描写义诺话语音的基础上,运用语义分析、共时分析与历时分析相结合等研究方法,深入研究义诺话的语义、语法等内容。[32]许鲜明与白碧波的《山苏彝语研究》介绍了山苏彝语的语言使用情况及语音、词汇、词法、句法以及特殊句式。[33]普忠良的《纳苏彝语语法研究》结合描写语言学、类型学的方法分析了纳苏彝语的语法结构。[34]相关成果还有陈国光的《彝语应用语法》、柳远超的《盘县次方言彝语》等。
21世纪以来,彝语方言研究有了新进展。朱文旭的《彝语方言学》描述了彝语方言的形成、分化和整化,并对彝语方言的语音、词法和句法等进行了对比,同时突出彝语松紧对立、清浊对立的特征,对彝语复辅音声母作了详细说明。该著作是彝语方言研究的重要成果。[35]陈康的《彝语方言学》运用历史比较法构拟原始彝语的语音系统,并建立了划分彝语方言的结构标准,还根据彝族自称(支系)将彝语划分为诺苏、纳苏、聂苏和倮倮4种方言。[36]
2.语言结构专题描写
同样,彝语专题研究也呈现出与之前不同的特点,学者们开始关注彝语不同方言的结构特点,研究更加深入。
(1)语音研究
随着技术的进步,计算机科学与语言学等各学科门类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大部分学者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彝语的语音现象。石锋与周德才的《南部彝语松紧元音的声学表现》通过测量元音的能量、共振峰的数值等,表明松紧元音的对立是发声类型的差异。[37]兰正群与吴西愉的《彝语松紧元音对立的生成机制研究》认为从言语产生的生理过程看,彝语松紧元音的对立也许不完全是因为不同的发声类型,舌头的调音部位可能也起着一定的作用。[38]另外,还有一些分析松紧元音的时长、音强、音高和共振峰的声学表现的成果,如周学文的《凉山彝语松—紧喉元音的声学特征》、兰正群与吴西愉的《弥勒彝语松紧音研究》等。辅音清浊的声学分析也是研究的重点,彭春芳的《彝语全浊音的语音分析》总结了彝语全浊音声母的基本声学特征。王蓓的《彝语塞音清浊对声调实现的影响》介绍了彝语圣乍话高、中、低三种不同声调的清浊塞音对音高的影响。[39]其他还有周学文的《彝语辅音谱特征分析》。
这一时期运用定性分析方法对彝语语音进行共时研究的文章虽然不多,但还是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如朱文旭的《彝语元音i和的对立》列举了一系列凉山彝语i和对立的情况。他认为凉山彝语中i和是两个对立的音位,不能将其归并为一个音位。[40]另外,潘正云的《彝语阿都话唇软颚复辅音声母比较研究》对彝语北部方言阿都话唇软颚复辅音声母与彝语其他方言的读法进行比较,得出了阿都话唇软颚辅音声母在彝语不同方言中的演变途径为脱落、融合和分化。[41]
(2)词汇研究
这一时期的词汇研究涉及内容广泛。如苏连科的《彝语方位词语义分析》、陈文汉的《彝语方位词的由来及演变初探》等对彝语方位词进行了深层次研究。亲属称谓词相关研究有苏连科的《凉山彝族亲属称谓词的语义分析和词源结构研究》、马林英的《凉山彝语亲属称谓性别意义探究》等。委婉语相关研究有陈国光的《凉山彝语中的避讳》和马富英的《凉山彝族委婉语及其语用功能》。另外,名词性别语义范畴的研究有巫达的《彝语动物名词“性”的表达方式》、田静的《里山彝语名词的性别语义范畴》等。
(3)语法研究
彝语词类研究中,形容词和助词是研究的重点,成果较多。如阿育几坡的《丰富多彩的彝语形容词词法》、苏连科与苏虹的《彝语形容词的形态及其语法范畴和功能》等对彝语形容词词法、形态和语法功能等进行了研究。傅爱兰和胡素华的《凉山彝语谓词的重叠》、朱文旭等人的《凉山彝语ABAB式形容词研究》讨论了彝语形容词的重叠现象。另外,胡素华的《彝语动词的体貌范畴》、木乃热哈与毕青青的《凉山彝语动词的互动态》、巫达的《凉山彝语动词的种类及其标记》、刘鸿勇与顾阳的《凉山彝语的引语标记和示证标记》分别探讨了与动词相关的不同范畴。胡素华在《彝语虚词及结构助词的研究及其新构架》《彝语助词在不同层面上的多功能性》《彝语结构助词研究》等文章中全面系统地讨论了凉山彝语各个结构助词的语义和句法功能,进一步深化了彝语助词研究的内容。[42-44]
句法研究的代表性成果有胡素华的《凉山彝语被动义的表达方式》、朱文旭等人的《彝语被动句式研究》,均提及了凉山彝语被动义的表达方式。胡素华的《凉山彝语的差比句》和刘鸿勇等人的《凉山彝语差比句的形态句法和语义》对凉山彝语差比句的形态句法和语义进行了讨论。另外,还有胡素华的《彝语诺苏话的连动结构》等。
语序研究的代表性成果有朱文旭的《彝语句法中的语序问题》、熊仲儒的《彝语名词短语内部语序》、孔祥卿的《从〈猓猡译语〉看彝语修饰语的位置》等。
话题标记的研究主要涉及话题标记的类型、表示手段和功能,如胡素华的《凉山彝语的话题结构》、胡素华与赵镜的《诺苏彝语话题标记的功能及其话题类型》等。语法化研究的成果有唐黎明的《浅谈凉山彝语的语法化现象》、胡素华的《彝语指示代词ko33的语法化历程》等。
(二)彝语应用研究
这一时期的彝语应用研究主要涉及彝文规范和信息处理、词典编纂以及少数民族语言资源保护等内容。
彝文规范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问题。孔祥卿的《彝文规范的前景》、沙马拉毅的《〈规范彝文方案〉推行30年实践效果述评》等分析了彝文规范的前景和实践效果。
随着计算语言学的发展,彝文的信息处理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主要成果有王成平的《彝文信息处理技术与彝语文现代化研究》、陈顺强的《彝文自动分词技术研究》、陈顺强与沙马拉毅的《信息处理用彝文词性研究》等。
有关词典编纂的成果有普梅丽等人的《云南规范彝文彝汉词典》、马立山等人的《通用彝文字典:彝汉对照》、武自立与纪嘉发的《汉彝简明词典》、白显云主编的《汉彝词典(楚雄本)》、陈士林等人的《彝汉四音格词典》、普璋开等人的《滇南彝文字典》等。
2015年,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语言资源调查工作。截至2019年,共调查25个点①,每个调查点记录了3000个词汇、100个语法句子以及数十分钟的口头文化等内容。
(三)彝语历史语言学研究
这一时期,彝语历史语言学研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汪锋的《汉藏语言比较的方法与实践:汉、白、彝语比较研究》重构了原始彝语,并将其分级,利用共同创新特征绘制出现代彝语方言的谱系树,推进了彝语历史语言学的发展。[45]孔祥卿的《撒尼彝语60年的音变》通过讨论撒尼彝语60年来的语音变化,推测出鼻化韵的产生可能导致整个音韵系统的变化。[46]其他研究还有朱文旭的《彝语部分辅音特殊演化》、王丽梅的《“塞音+流音”型复辅音在彝语及其亲属方言中的音变分析》等。
(四)彝文和古文献研究
彝文研究在这一时期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孔祥卿在《彝文的源流》中系统地论述了彝文的起源和发展。[47]相关研究还有黄建明的《关于彝族文字称谓》、王海滨的《他留人铎系文图符研究》等。
古文献方面的研究有孔祥卿的《〈猓猡译语〉的版本及校勘》和聂鹏的《〈永宁属水潦猓猡译语〉校释》,二人对不同版本的《猓猡译语》进行了校释。
(五)其他研究
其他研究包括语言理论和方法研究、彝语文化语言学研究、语言接触研究等。洛边木果与曲木伍各的《谈彝语研究方法论》从彝族文化本质特征、思维特点以及语言表达习惯的实际出发,试图建立与彝族文化相对应相关照的语言研究方法论。[48]地名研究是彝语文化语言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时期的地名研究外延更广,研究内涵更深入。普忠良在《彝族自称与彝语氏族地名》中讨论了彝族自称与彝语氏族地名的关系。[49]李锦芳的《仡央语言和彝语的接触关系》通过比较仡央、侗台和彝缅语言,分析仡央语言中的一些彝语借词,认为仡央语言历史上曾受到彝语的影响。[50]
四、结语
总之,新中国成立以来,彝语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首先,从时间上看,彝语研究经历了3个阶段,各个阶段之间的继承性和连贯度很高。其次,从内容上看,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有所提升,特别是彝语的一些突出特征,学者们从描写性的研究逐步转向深入细致的研究。最后,从研究方法上看,由过去的单一性研究方法逐渐向多元化研究方法发展,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描写和对比相结合。几十年来,学者们将多种学科和研究方法结合在一起,使得彝语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提升。但也存在不平衡和不够深入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语法和语音研究的成果较多而词汇研究较为薄弱;学者们对彝语北部方言关注较多而其他方言或支系的语言研究显得单薄;描写性研究居多而深入细致的研究成果较少;由于对方言的挖掘不够,导致彝语各方言研究差异大等方面。彝语研究任重道远,需要我们总结经验,弥补不足,建立适合彝语研究的方法,促进彝语研究全面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民族语文事业。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注释:
①来源于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
原载:《民族翻译》2020年3期;文字来源:参考网。
作者:李蒙,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