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映华:“高原之声”浓抒“红土深情”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云南省歌舞剧院彝族作曲家、石林之子、刚过了花甲之年的高映华,从小耳濡目染着撒尼人欢快的舞步和歌声长大,培育了他的音乐天赋,1960年,这位13岁的撒尼少年,离开家乡亲人,作为彝族第一代音乐艺术专业学生,考进了云南艺术学院附中音乐专业初中班,在此期间,他从对音乐知识一无所知的零起点,开始了他音乐专业知识漫长的学习生涯,渐渐地,这位在音乐上有着特殊秉赋的少年,沿着知识的阶梯拾级而上,很快掌握了音乐基本理论知识,并且掌握了钢琴演奏的基本技能,这对一个乡村孩子,殊为不易。从此,撒尼少年跃跃欲试地开始自学作曲、创作作品,在他年少的心底暗自立下了要使自己努力奋斗成为一名民族音乐家的高远志向。
星转斗移,5年过去,正当步入青年时代的高映华,又遇到了一个良好机缘,学校为培养当时全省都很“稀缺”的云南少数民族高级音乐人才,将他保送进了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国内最高音乐学府――上海音乐学院民族班作曲专业学习。毕业不久,似乎是对他学习成绩的一次检验,1972年5月,他创作的著名彝族歌曲《撒尼人民心向红太阳》,优美的旋律通过广播而蜚声乐坛,妇孺皆知,此曲连续流传城乡多年。当年的“小撒尼”名满天下。高映华却并未因此而自足,他创作的激情因之高涨,学习的愿望更加强烈。
1982年,天道酬勤,他再度被破格录取为进修生,“回炉”到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理论作曲进修班深造。在此期间,他十分幸运地得到了我国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教育家桑桐、胡登跳、何占豪、王建中等的精心教诲,使他完成了作曲技艺理论课程系统严格的训练,并学习研究了世界各音乐流派的名家名作,进一步掌握了各种音乐创作的基本技能,而云南省歌舞剧院从事音乐创作的专职岗位,又为高映华成果频出搭建起了极好的平台,使他的创作如鱼得水。
从事音乐创作40多个春秋,云南广袤的红土大地上,清晰地镌刻着高映华一串串坚实的足迹,这片热土上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资源,成了作曲家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他激情澎湃地投入其中,吮吸着民族民间音乐的养分,尽管困难和挫折常常横亘在前行的路上,他却是矢志不移,进入忘我的创作境界,始终深深地扎根于云岭高原和各民族人民如火如荼的现实生活和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音乐沃土。他自喻为“一棵小草,只有勤奋地创作,方能报答给予它养育之恩的永恒大地”。他就这样甘守清贫、脚踏实地在五线谱上笔耕不辍,他创作的作品几乎涉及了包括所有声乐、器乐等范畴及云南主体民族的歌曲、大合唱、歌剧、民族器乐曲、钢琴曲、管弦乐曲、交响音乐以及舞蹈、电影、电视音乐等领域的各种大、中、小型音乐作品,计约有四五百首(部)之多,其中他创作了大量民族歌曲、民族器乐曲和民族交响乐作品,并有诸多作品先后荣获省级和国家级奖励。
业内资深专家评价高映华的作品“构思清晰,曲式结构严谨,音乐语言精炼,特色非常浓郁,旋律优美动听,感情真挚纯朴,词曲结合得好,艺术感染力强,有鲜明的音乐形象,明快的节奏,雅俗共赏”,在继承传统民族风格基础上,又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创新。他的创作始终立足于对云南这片土地深情地歌颂和赞美。1999年,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了他的85首个人声乐作品精选专著《高映华创作歌曲选》,2005年以来,他的两集创作歌曲CD专辑《石林之歌》和《相会彩云南》,他的“重头产品”、交响乐作品――六部《火把节组曲》,从1978年至1998年完成,从酝酿、构思、再进入主旋律,而后加上配器,写成总谱,历时20年,凝聚了他最多的心血。
今年初,云南省委宣传部在北京召开有关音乐创作座谈会,北京一知名音乐人说:希望云南在产生优秀歌曲之外,产生出云南的交响作品和具有云南特色的歌剧作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而高映华的交响作品,正是在这类“重量级”作品的代表,他为共同创造新时代独具特色的云南民族乐派和民族音乐艺术的发展繁荣,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人们看到,云南不仅有大三弦、巴乌、葫芦丝……的演奏,而且还有浸透了本土浓郁民族风格和气势恢宏的交响乐,高映华功不可没。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3月27、28两晚,两场分别名为《红土之情》(民乐钢琴作品)和《高原之声》(交响系列作品)的大型音乐会,奏响在春城,这是云南省歌舞院剧为我省著名作曲家高映华举行的专场音乐会。优美的高原之声,浓烈地抒发了对红土地的深情,令全场观众陶醉,高映华的家乡――石林县对演出也给予了热情支持。
云南省歌舞剧院彝族作曲家、石林之子、刚过了花甲之年的高映华,从小耳濡目染着撒尼人欢快的舞步和歌声长大,培育了他的音乐天赋,1960年,这位13岁的撒尼少年,离开家乡亲人,作为彝族第一代音乐艺术专业学生,考进了云南艺术学院附中音乐专业初中班,在此期间,他从对音乐知识一无所知的零起点,开始了他音乐专业知识漫长的学习生涯,渐渐地,这位在音乐上有着特殊秉赋的少年,沿着知识的阶梯拾级而上,很快掌握了音乐基本理论知识,并且掌握了钢琴演奏的基本技能,这对一个乡村孩子,殊为不易。从此,撒尼少年跃跃欲试地开始自学作曲、创作作品,在他年少的心底暗自立下了要使自己努力奋斗成为一名民族音乐家的高远志向。
星转斗移,5年过去,正当步入青年时代的高映华,又遇到了一个良好机缘,学校为培养当时全省都很“稀缺”的云南少数民族高级音乐人才,将他保送进了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国内最高音乐学府――上海音乐学院民族班作曲专业学习。毕业不久,似乎是对他学习成绩的一次检验,1972年5月,他创作的著名彝族歌曲《撒尼人民心向红太阳》,优美的旋律通过广播而蜚声乐坛,妇孺皆知,此曲连续流传城乡多年。当年的“小撒尼”名满天下。高映华却并未因此而自足,他创作的激情因之高涨,学习的愿望更加强烈。
1982年,天道酬勤,他再度被破格录取为进修生,“回炉”到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理论作曲进修班深造。在此期间,他十分幸运地得到了我国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教育家桑桐、胡登跳、何占豪、王建中等的精心教诲,使他完成了作曲技艺理论课程系统严格的训练,并学习研究了世界各音乐流派的名家名作,进一步掌握了各种音乐创作的基本技能,而云南省歌舞剧院从事音乐创作的专职岗位,又为高映华成果频出搭建起了极好的平台,使他的创作如鱼得水。
从事音乐创作40多个春秋,云南广袤的红土大地上,清晰地镌刻着高映华一串串坚实的足迹,这片热土上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资源,成了作曲家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他激情澎湃地投入其中,吮吸着民族民间音乐的养分,尽管困难和挫折常常横亘在前行的路上,他却是矢志不移,进入忘我的创作境界,始终深深地扎根于云岭高原和各民族人民如火如荼的现实生活和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音乐沃土。他自喻为“一棵小草,只有勤奋地创作,方能报答给予它养育之恩的永恒大地”。他就这样甘守清贫、脚踏实地在五线谱上笔耕不辍,他创作的作品几乎涉及了包括所有声乐、器乐等范畴及云南主体民族的歌曲、大合唱、歌剧、民族器乐曲、钢琴曲、管弦乐曲、交响音乐以及舞蹈、电影、电视音乐等领域的各种大、中、小型音乐作品,计约有四五百首(部)之多,其中他创作了大量民族歌曲、民族器乐曲和民族交响乐作品,并有诸多作品先后荣获省级和国家级奖励。
业内资深专家评价高映华的作品“构思清晰,曲式结构严谨,音乐语言精炼,特色非常浓郁,旋律优美动听,感情真挚纯朴,词曲结合得好,艺术感染力强,有鲜明的音乐形象,明快的节奏,雅俗共赏”,在继承传统民族风格基础上,又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创新。他的创作始终立足于对云南这片土地深情地歌颂和赞美。1999年,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了他的85首个人声乐作品精选专著《高映华创作歌曲选》,2005年以来,他的两集创作歌曲CD专辑《石林之歌》和《相会彩云南》,他的“重头产品”、交响乐作品――六部《火把节组曲》,从1978年至1998年完成,从酝酿、构思、再进入主旋律,而后加上配器,写成总谱,历时20年,凝聚了他最多的心血。
今年初,云南省委宣传部在北京召开有关音乐创作座谈会,北京一知名音乐人说:希望云南在产生优秀歌曲之外,产生出云南的交响作品和具有云南特色的歌剧作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而高映华的交响作品,正是在这类“重量级”作品的代表,他为共同创造新时代独具特色的云南民族乐派和民族音乐艺术的发展繁荣,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人们看到,云南不仅有大三弦、巴乌、葫芦丝……的演奏,而且还有浸透了本土浓郁民族风格和气势恢宏的交响乐,高映华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