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克夫格:战斗在武汉的凉山男儿
2月24日,武汉,多云转晴,最高气温24度,西南风。
已是初春,春的讯息正在武汉悄悄来临。
这是吉克夫格在武汉的第18天。作为四川华西医院援助武汉医疗队的成员,他没有时间感受这座城市春天的气息。
这天中午11点,吉克夫格从驻地酒店出发,进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在护士的帮助下开始穿戴口罩、护目镜、隔离衣等,做好一系列的防护措施。然后带上当天补充的医疗物资、病患的盒饭,穿过4道防护门,进入到了24隔离病区,开始了这天的医护工作。一直到傍晚,吉克夫格才走出隔离区,脱下早已被汗水浸透隔离防护服、消毒洗澡后,他来到病区外的配餐室,“咕咚咕咚”一口气灌下两大瓶矿泉水。
吉克夫格(左一)和华西医院急诊科队员出征武汉。
将近7个小时,他滴水未进。
在武汉抗疫最前线,吉克夫格已经像这样战斗了近20天。
吉克夫格,华西医院急诊科护士,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第三批援鄂医疗队员。
30岁出头的吉克夫格,生长于大凉山美姑县觉洛乡觉洛村。这个地地道道的山里娃,靠着不懈努力,从一个国家级深度贫困县的小山村一路走向省城。以优异的成绩从川北医学院成铁分院高职护理专业毕业后,成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规培护士,2013年进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2018年成为通过世界卫生组织认证的全球最高级别的非军方紧急医疗救援队中国国际救援队(EMT, Emergency Medical Team)的首批队员,还考取了航空医疗救护证。
“真正的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明知危险却依然前行”
1月24日,大年三十,在华西医院急诊科工作的护士吉克夫格向科室提交了请战书:“践行医者初心、履行医学誓言、恪尽治病救人的职责。”在请战书的最后,他特别加上一句:“不计报酬,无谓生死。”
“出征武汉,是我们医护工作者的责任担当和使命所在。”为了参加这场抗击新冠病毒的防疫阻击战,过年期间,吉克夫格主动放弃休假,坚守在急诊抢救室的工作岗位上。那些日子,日渐增加的确诊病例揪着他的心。“那里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医护人员,我早点过去,可以更快地加入战斗。”
2月7日早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战旗猎猎,他和同事们誓言铮铮,一声集结,整装出发,奔赴武汉疫区。
吉克夫格的妻子来为他送行。妻子也是护士,知道吉克夫格选入驰援武汉医疗队后,妻子默默地为夫格和一同出征的科室同事每人都准备了自制辣椒酱和什锦小吃。夫妻俩挥手告别,前一秒,彼此还是微笑,转身却已是满脸泪水。
虽然已经是一个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医护人员,但在到达武汉后,吉克夫格又经过了两天严格的科学防护培训,包括理论、技能和驻地院感培训,以及穿脱隔离衣的流程,驻地防控,工作人员如何进餐,进入自己休息房间后的每一步流程,及房间的布置等等。
培训的内容越是细致严格,越是让吉克夫格感受到临战前的紧张氛围和肩上越来越重的责任。
2月11日,吉克夫格他们正式进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24隔离病房。开始与新型冠状病毒交锋。
这一天,天空中飘着阴冷的细雨,窗外不时传来呼呼的风声。一切都是陌生的,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陌生的工作流程。
进入防护最高级别的高危区,对于从事医护工作多年的吉克夫格也是第一次。“全副武装”的他必须使上全劲,才能与病人顺利交流,高强度的工作状态让他的呼吸心率逐渐加快,身体渐渐疲惫不堪。
“真的是多说一句话都会特别累。我只能努力调整自己的心态,时时告诫自己,一定要保持体力,绝不能提前退出战线。”吉克夫格说。
“说不害怕是假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病毒就在身边。”吉克夫格坦言,“但我是医护人员,义不容辞,这个时候必须上。”
真正的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明知危险却依然前行。
“不把抗击疫情的任务圆满完成,绝不后退”
伴随着凌晨2点半的闹钟,吉克夫格开启了又一天的上班日程。
为病人输液、发放口服药、测体温和血氧饱和度……各个病房来回穿梭,即便看似轻松的日常工作,却因厚厚的防护服变得不那么容易。“穿着隔离衣其实非常难受。即使气温只有几度,但我们贴身的衣服没多久都会被汗水浸湿,护目镜满是水雾,很消耗体力。一个班结束,被汗水浸湿的内层衣服都会拧得出水来。脸上被口罩绑带、眼罩绑带勒出一道道深深的印痕,有的同事脸瘦,常常被勒出水泡。”吉克夫格说,“即使身上或脸部某处发痒,都不能去挠,必须拼命地忍住。”
连续高强度的工作,终于有一天,身体强壮的吉克夫格也会出现了状况。
这天,吉克夫格是凌晨4点当班。刚上班1个多小时,吉克夫格突然感到全身异常难受,呼吸不畅,气憋胸闷,头晕脑胀。
“绝不能倒下!绝不能倒下!!”
吉克夫格一边为自己做心理暗示,一边慢慢挪出病房,在走廊上缓缓走上几圈,尽量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待身体状况稍一好转,他马上又投入工作。
“那时候,脑子里想得最多的就是一句话:绝不能倒下!”
在武汉,医疗物资紧缺。护目镜都是严格消毒后反复使用,只有坏了不能用才换新的。在武汉半个多月后,吉克夫格才用上第一副新护目镜。新的护目镜上有一层防雾膜,目之所及较之清晰明亮。“这让心情很愉悦。”吉克夫格说,旧的护目镜上消毒液的气味刺激眼睛,常使眼睛发红、干涩,而且常常起雾,看不清东西,容易增加心理压力。“有时候,我们要跟病人贴得很近很近,才能看得清楚,才能开展准确治疗。”
防护服,成本较高。医护人员都特珍惜。每次在穿防护服之前两小时,就停止喝水进食;穿上防护服进了隔离区,四五个甚至七八个小时里,更不能喝水进食甚至上厕所,否则就会浪费一套,他们基本都是穿着成人尿不湿,连续工作。
太多的艰辛,都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但所有人都在坚持坚守,不把抗击疫情的任务圆满完成,绝不后退。”吉克夫格说。
“爱和温暖,支撑着我们坚持并前进”
吉克夫格他们面对的患者,多数入院隔离快一个月,作为有经验的护士,吉克夫格知道这个时候,患者身心都已经备受煎熬,心理承受能力都很脆弱。于是,除了自己日常的工作外,吉克夫格给自己多增加了一份工作——陪患者聊天。
“我们的防护服上都写有自己和所属医院的名字。”吉克夫格说,“每当有患者对我的名字感到惊奇时,我就会告诉他们,我是彝族,同时还用彝语教患者一句‘加油!’这时候他们就会开心地笑起来。而且知道我们华西医院来支援了,都很振奋,激动地说‘你们是逆行而来拯救我们的英雄。’”
武汉的生活是孤独的。吉克夫格和同事的宿舍虽然一墙之隔,但下班后他们几乎都不会碰面,有事情通过微信视频交接,吃饭是从食堂拿回房间分开就餐。
武汉的生活也是温暖的。那天,远在成都的妻子告诉夫格,医院领导去看望她了,还送去了口罩。妻子的感动传递给夫格,他在朋友圈里写道:“天气很冷,心很暖,加油!”这样的爱,吉克夫格总是在不经意间传递身边的战友。工作之余去库房帮忙搬运物资,为战友送餐;战友过生日,身在病区的夫格用仅有的纸和笔手绘一个生日蛋糕,凌晨12点为战友送上祝福。
吉克夫格手绘生日蛋糕,为战友送上生日祝福。
这天,病区又有两名病人治愈出院,吉克夫格感觉自己比他们还开心。离开之际,他们恳请和医护人员合影留念,快门摁下的那一瞬间,平时很坚强的吉克夫格的眼泪都要出来了。
那天晚上,吉克夫格下班时拍了一张照片:不远处的万家灯火安静地守护着武汉。
“每一个灯火,都是一个家庭啊。我想自己要更努力工作,去点亮更多的灯火!”
这是吉克夫格期望。
在武汉的日日夜夜,吉克夫格无时无刻不被身边的战友们所感动。尤其是每当有重大任务,那一句“党员先上”的使命感,让他更加渴望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他们就像一面旗帜,让我能够坚定地跟着他们一起前进、奋斗。”
吉克夫格做出了自己人生中的一个重大决定,2月12日,吉克夫格郑重地向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党支部提交了入党申请书。
他希望自己也成为在危难时刻冲在最前面的那个人。
“医者,此去欲何?”
“战病疫,救苍生。”
“若一去不回?”
“便一去不回!”
◆采访手记:最可爱的人
吉克夫格与妻子举行婚礼时的照片。
得知吉克夫格,是缘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一份简报。而采访吉克夫格,却进行得很艰辛。
除了因为他远在武汉,只能隔空采访外,更是由于他工作的特殊性。每次通过微信确定采访时间,每当电话那头传来他沙哑的声音时,我就会感到特别内疚。因为我知道,劳累了一天或一夜的他,是多么需要休息,此时此刻,多说一句话,对他都是一种负担。
采访断断续续进行了几天,或白天,或晚上,为了充分表达出对他及战斗在武汉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的敬意,我和编辑一道几易其稿。
面对新冠肺炎灾难,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医者,他们毫无畏惧,主动请战,以家国情怀筑牢阻击疫情的坚固防线,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个个平凡英雄的责任和担当。
在大部分影像里,身赴武汉的他们都戴着口罩,穿着防护服。我们看不清他们的脸庞,但看得见的是他们眼睛里闪烁的星子和坚毅如刀的神态。
他们因专业而沉着,因责任而平静。他们用足够强大的奉献精神和专业知识去战胜敌人,成为和他们仰望敬佩的前辈楷模一样的最可爱的人。
他们的不平凡经历,展现出榜样的力量,鼓舞更多的青年一代去追求崇高的人生价值。
此时,请给他们祝福。祝愿他们早日班师凯旋。
我们在家乡,等你们。
(文/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石进 图/吉克夫格 提供)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Recommendation
/ Reading list
- 1 刘伯承和政治委员
- 2 大凉山飞出的彝族兵
- 3 彝族姑娘:姚林辉
- 4 上海大剧院为彝族金嗓子杨学进首开...
- 5 营造
- 6 忆李力
- 7 “月琴之王”阿署竹林的艺术人生
- 8 难忘阿细跤王龙文才
- 9 某色尼古――大凉山彝族口弦名匠
- 10 万选蓉:做聋儿永远的“漂亮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