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人物 Yi People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 > 彝人英杰

先生之风 山高水长——写在刘尧汉教授逝世一周年之际

作者:马银彬 发布时间:2013-11-11 原出处:楚雄日报 点赞+(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在刘尧汉教授逝世一周年之际,先生的骨灰在亲属护送下回归故里,安葬在楚雄陵园。uI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13年11月7日下午,楚雄州党政领导看望了刘尧汉先生的家属,充分肯定了刘老先生对民族文化研究特别是彝族文化研究作出的巨大贡献。uI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刘尧汉出生在南华县马街镇沙坦郎彝族村,是彝族文化的开拓者,新中国第一个彝族教授,国内外知名的民族学家和历史学家。1983年,他接受州委、州政府的聘请来到楚雄智力支边,兼任楚雄彝族文化研究所所长,开始了长达二十多年的智力支边工作,创立了新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文化研究所——云南楚雄彝族文化研究所,同时创办了《彝族文化》刊物,主编了《彝族文化研究丛书》。他的代表作《文明中国的彝族十月太阳历》和《中国文明源头新探》,可以看作是中华彝族文化学派的两块基石。经过不懈努力,刘尧汉终于在史学界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学派——中华彝族文化学派,为古老神秘的彝族文化占得一席之地。uI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刘尧汉能回家乡入土为安,妻子严汝娴十分欣慰:“这是他最大的心愿。生前他就一直想融入彝州的山山水水,现在终于如愿以偿了。” 严汝娴说,研究、传承和发扬彝族文化是刘先生毕生所求,是楚雄人民成全了他,“这块土地孕育了他的希望,撒下了他的种子,这里是他的家,现在他回家了。”uI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大女儿刘小幸说:“父亲能落叶归根,回到家乡,找到最好的安息之地,我们都很满足,谢谢楚雄州委、州政府和家乡人民的关心。”uI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虽韶华流逝,但刘老先生在其学生的成长年月里却留下了抹不掉的印记。uI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得知恩师回家乡安葬,彝族文化研究院院长肖惠华成了最忙的人。他说:“一年前,老师逝世使彝族文化研究界痛失旗手,但他待人的博爱之心,处世的祥和之气,临事的不苟之风和他研究彝族文化的拳拳心志,必将跟他的学术成就一起成为我辈终身受用和世代传承的人文遗产。”uI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提起恩师,州博物馆馆长钟仕民的感动之情溢于言表。“老师在彝族文化研究上倾注了毕生的精力,如今老师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将永驻人间,我们会踏着他的脚步将彝族文化的光芒播撒向世界。”uI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uI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斯人已逝,风范长存。在刘尧汉先生辞世一周年的日子里,泪洒湿纸,书不尽意,以为缅怀。愿逝者安息!uI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所属专题:

彝学泰斗刘尧汉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