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先师,传承遗志——西昌学院召开《凉山彝族哲学研究》研讨会并隆重纪念赵明诞辰85周年
2017年4月28日,由西昌学院主办,西昌学院彝族文化研究中心、彝语言文化学院、民族团结与发展研究中心承办的彝族文化研究中心2017年年会暨《凉山彝族哲学研究》研讨会在邛海宾馆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名彝学专家参加了此次会议。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曲木铁西、西南民族大学彝学院院长罗庆春、西昌学院党委书记龚灏、西昌学院校长彭正松等领导出席并作讲话。
与会学者对已故彝族学者、原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副校长赵明的哲学遗作《凉山彝族哲学研究》进行了深入研讨,对赵明先生生前所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赵明先生在中国彝族文化研究发展史上,是一位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学者,他是西昌学院彝学专业的奠基人,是彝族哲学研究的奠基人。赵明先生在担任西昌师专副校长期间,在他的倡议和牵头筹建下,于1989年成立了西昌师专彝文系,这是中国第一个彝文专业,现已发展成为在校生达1267人规模的西昌学院彝语言文化学院。赵明先生于1990年筹建成立了西昌师专民族研究室,现已发展成为西昌学院彝族文化研究中心,升格为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赵明先生既有扎实的哲学理论功底,又有深厚的彝语言文化基础,其遗作《凉山彝族哲学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诠释了凉山彝族哲学,这是迄今少有的从哲学角度研究彝族社会文化的著作,具有显著的理论贡献和学术价值。
年轻时的赵明先生
会上,赵明先生当年的同事、学生和亲友对赵明先生进行了深切缅怀,一位对工作兢兢业业,对学术严谨求实一丝不苟、为人淳朴热情、对彝族文化忠诚挚爱、对社会默默奉献的可敬学者历历在目。对于赵明先生,学者们一致评价:他是彝族学者的榜样和楷模,值得晚辈学习和敬仰。大家一致认为:要继承赵明先生遗志,放下狭隘的观念,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先,做好彝族教育工作,为促进彝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进一步促进彝族文化繁荣发展而努力。
赵明先生学术履历:
赵明(1932.2—2002.2 ),彝名阿撒土日,男,彝族,中共党员,四川省宁南县人。1964年7月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哲学系。曾就职于中央民族学院、中共凉山州委党校、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任中共凉山州委党校哲学教研室主任、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兼该校民族研究室主任,系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学会理事、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哲学学会理事、西南民族学学会理事、凉山彝族学会会长,列入《中国专家名人字典》第十卷。1986年以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学者代表团成员的身份赴日本参加学术活动并发表论文。主持首届国内彝学研讨会等多个全国性学术研讨会。在《民族论丛》《西南民族学院学报》等多种学术刊物上发表了《论凉山彝族哲学思想形成的历史特点》《论凉山彝族哲学思想》等数十篇论文并获多项科研成果奖。
赵明先生遗照
关于赵明的遗作《凉山彝族哲学思想研究》:
《凉山彝族哲学思想研究》是赵明先生生前未能公开出版的力作。研究认识凉山社会,理解凉山彝族文化,离不开研究凉山彝族哲学。赵明同志的遗著《凉山彝族哲学研究》是研究彝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力作,深刻揭示了凉山彝族哲学的丰富内涵,凸显了彝族哲学的特点,丰富了彝族哲学研究的内容,传承了彝族文化血脉。
《凉山彝族哲学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和方法,阐释了凉山彝族哲学的形成、发展及其对凉山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其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凉山彝族哲学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特点。本部分论述凉山彝族哲学思想的形成、阶级和等级关系的变化对哲学的影响,唯物主义自然观与折中的唯心主义自然观的对立,人生神定论与自然论的对立,丰富的自然辩证法与伪劣的形而上学的对立,唯心的先验论与唯物的反映论并存,丰富的伦理学和道德思想等。二是凉山彝族哲学唯心主义形而上学自然观。本部分阐述不彻底的恩体古自创世说、日月神造说、日月呼出说、天国赐物说。归纳出了这种唯心主义哲学自然观的基本特点。三是凉山彝族哲学唯物主义自然观。本部分讨论关于宇宙及天体起源论、生命起源说、人类起源论、关于史婚说等,分析了凉山彝族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特点。四是凉山彝族哲学中人神关系问题上的唯心主义观点。本部分讨论多神论的形成和发展问题、唯心主义哲学与多神论的结合问题、唯心主义神人结合论问题,分析了神学唯心主义对社会生活的影响,阐述了毕摩的地位和作用。五是凉山彝族哲学中无神论唯物主义思想。本部分阐述彝族的神为人造、万物皆死无由神、医能救人、贫富无种、人无贵贱等思想观念。六是凉山彝族哲学中自然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矛盾。本部分论述凉山彝族哲学中存在的自然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矛盾现象及其产生发展过程。
《凉山彝族哲学思想研究》对凉山彝族哲学采取了辩证批判的态度,是公允而求实的,这对我们分辨民族精神遗产中的精华与糟粕无疑是大有帮助的。在古代凉山社会,唯心主义有神论哲学长期占统治地位,由于意识形态间的相互影响、交互贯通,必然渗透到凉山彝族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道德等领域中去。在政治上,提出主奴地位命定的宿命论,千方百计地宣扬统治者的合理性;在经济上,宣扬贫富命定论,从而出现凉山彝族社会特有的“千羊滚祭”仪式;在法律上宣扬神主公道的观念,从而又出现凉山彝族古代社会独有的祈神判案的方式;在道德上,宣扬彝族是神人结合的产物,人以神示,以神为榜样等。这些观念以现代社会的价值来取舍,无疑是彝族哲学的糟粕。同时,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也有生长,比如提出神为人造的思想,万物皆死无由神的思想,医能救人的思想,贫富无种、人无贵贱的思想。这些思想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虽不能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却是凉山彝族古代哲学的宝贵精华。这些思想经过现代文明的洗涤仍然生机盎然,成为彝族文化的有益元素。所以,对待传统彝族哲学还是要用科学的态度,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特别感谢西昌学院杰觉伊泓博士提供材料)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