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恒光,把石林彝族歌舞首次送上大舞台
1946年5月24日,石林彝族歌舞在昆明国民党省党部礼堂正式公演,这是石林彝族音乐舞蹈首次登上省城的舞台,石林民族民间艺术也是第一次登上了大雅之堂。彝族舞踊会在昆明受到广泛欢迎,演出一票难求,取得巨大成功,轰动昆明。促成石林彝族歌舞登上省级大舞台的人,是中国共产党员——毕恒光。
毕恒光(1925-1949),彝族,云南路南(今石林)人,1941年考入路南中学读初中,在云大附中地下党组织的培养下,接受马列主义思想;1944 年考入昆明中山中学读书;1945 年参加昆明“一二.一”学生运动,被选为中山中学学联代表,参加革命活动。同年12月,毕恒光经李晓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1月在昆明虹山英勇就义。
1946年春,毕恒光先找到西南联大党员王松声,与他商量,策划组织石林圭山彝族青年组成舞踊会,把彝族民间歌舞带到昆明演出。随后,通过马识途向省工委领导作了汇报,省工委书记郑伯克、委员侯方岳也很支持,决定由党员赵沨、王松声、聂运华、梁伦等具体负责演出中的一切技术问题。王松声又带着毕恒光找闻一多、费孝通讲了这个想法,两位教授也表示赞同。爱国将领张冲也很支持,出面邀集社会上有声望的人士进行赞助,并以国民党将领身份。邀请国民党省党部书记宁伯晋出面赞助并定在省党部礼堂演出。
1946年4月中旬,根据党组织的决定,毕恒光和民青成员赵春云回到石林物色演员。5月中旬,在岩子脚、大色多、糯黑、东海子等选中的30余名演员被集中到东海子村集中排练,选定的节目有葫芦笙、架子乐、大三弦、细乐、五里亭舞等20个。舞踊会由一些著名专家中的党员分工负责,赵沨负责音乐,梁伦负责舞蹈,王松声负责戏剧编导,聂运华负责朗诵,徐树元负责舞台的指导工作。
5月17日,演员经宜良狗街乘火车到达昆明。5月20日,《云南日报》报道:“本省圭山彝族经旅省同学会主办彝族音乐舞蹈会,已定于本月24日起在省党(国民党)部演出。这种具有特殊价值的少数民族艺术,与昆明人士见面尚系首次。谅正式公演时,必定轰动云”。昆明文化界的党员、民主人士几乎都是舞踊会的艺术顾问。演员除毕恒光为领队外,有赵春云、赵国辅等演出人员 31人。
19日在西南联大预演,至23日,舞蹈团在师院白天排练,夜晚为学生、教师公演。5月24日,舞蹈团在昆明马市口(今五华山)省党部礼堂正式公演,25日开始,每日公演4场,还有许多观众买不到票。《云南日报》报道说,演出原始热烈、活泼新颖、空前创举、场场满座,“生长在人民中的艺术,人民热爱它,人民的时代到来时,一定会给它一个茁壮蓬勃生长的机会”
5月26日,因国民党省党部采用哄、骗、吓、诈等卑鄙手段进行阻挠,演出被迫中止。毕恒光积极协调共产党员赵佩兰、王松声和著名爱国将领张冲等,进行了据理力争,利用报纸刊登君事揭露国民党的卑鄙伎俩。28日节目复演,观众更多,各报上发表的彝族音乐舞蹈演出文章更多。国民党反动派破坏演出的阴谋不但没有得逞,反而使石林彝族音乐舞蹈能在国民党省党部礼堂继续演出 7天25场,场场满座,轰动了省城昆明,受到昆明各界人士好评。闻一多、楚图南(高寒)、费孝通、赵沨、尚钱、杨一波、张域、徐嘉瑞、史靖、吴梁海、梁伦等先后发表文章评介彝族音乐舞蹈演出。
演出预定31日结束,应各界人士要求,从6月1日起又续演3日。6月4日晚,昆明市文化界和大、中学生数千人在西南联大师范举行联欢晚会,欢送圭山彝族舞蹈团,联欢到深夜。6月5日,舞蹈团完成了宣传任务,返回路南。
石林彝族舞蹈团在昆明的演出,发掘了民族艺术,扩大了彝族民族歌舞的社会影响,扩大了石林的民主运动。
民族民间艺术集中这样大的规模和这样长时间在省会昆明演出,在云南历史上是第一次,石林民族民间艺术也是第一次登上了大雅之堂。舞踊会在昆明的成功演出意义是重大而深远的它打破了白色恐怖下沉闷的社会政治空气,把石林的爱国民主运动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展示了中华民族大家庭里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魅力;增进了各民族的相互了解和理解,对民族团结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力地宣传了石林,扩大了石林的对外影响力;传播了民族民间文化,宣传了党的民族政策,为武装斗争阶段的民族工作和文化宣传工作积累了工作经验。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资料来源:石林县红色教育基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原载:石林融媒
原媒体:记者:李朝阳;编辑:龙圆;责编:李朝阳;审核:张勇;监制: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