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扎克迪莫:我的爷爷瓦扎木基
1951年11月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举行宴会,庆祝全国政协一届三次会议胜利闭幕,时任西昌区专员公署副专员的瓦扎木基向毛泽东主席敬酒。
今年时值建州70周年,在爷爷旧居的书柜里,整整齐齐排列着陈旧泛黄的各类书籍、物品。我的爷爷瓦扎木基作为凉山州第一任州长,成长经历包含了凉山建州的历史。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他人生最宝贵的回忆都珍藏在了这柜子里。
瓦扎木基同志手稿。
2006年春节前夕,爷爷走完了93年的人生,他的一生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为官几十载,初心不变、本色不改;离休后,拒绝专用司机、专车等生活保障,从来不讲特殊不搞特权,一直保持简朴的生活习惯。在凉山这片土地上,他呕心沥血、艰苦奋斗,团结带领当时身处水深火热中的凉山人民搞轰轰烈烈的民主改革运动,为凉山一步跨千年的社会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生活中待人接物如谦谦君子,受到全州各族人民的爱戴。可以说,他不仅仅属于我们家族,他是凉山人民的儿子。
晚年的他,每天总在书桌前写字、听广播、做剪报。有一次他叫我去帮他找新笔记本,我说:“你天天写啥呢?”他起身打开柜子抱着一沓手稿递给我说:“我怕以后不在了,这些东西被你们烧了。”这些都是彝文手稿,虽然我不识彝文,但我认真地对他说:“你放心,我绝对保管好。”
他离世后,我们清理书柜,削到很短的一支支铅笔收纳在盒子里,旁边放着一摞摞整整齐齐的笔记本、便签纸,有彝文、汉文,一看就知道是他的字迹,因为他的字很有辨识度,秀气工整。还有他用文件袋装好的各种职务任命通知书,参加过的历届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会议代表证。
瓦扎木基同志任中央人民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任命通知书。
瓦扎木基同志任西康省凉山彝族自治区主席任命通知书。
慢慢翻看,能感受到他书写每一个字时,都抱着无比感恩的心。爷爷从小衣食无忧,他的父亲专门请了汉族先生教汉语言、传授文化知识,这使他的思想不局限于家支争斗,而是和志同道合的同志一起投身伟大的事业。当时处于奴隶社会的大凉山,民族矛盾特别是家支问题斗争频繁。爷爷在他的书稿中有篇标题为《我找到了救命恩人——中共地下党组织》的文章中写道:“我出生在一个旧社会剥削阶级家庭,在黑暗的旧社会里,政治上随时受到大家支压迫和欺凌,经济上被勒索、被抢劫,加上国民党反动派和地方恶霸势力相互勾结欺压百姓、无恶不作,大家都枪不离身。处在那种旧社会背景下,迫使我千方百计寻找救命恩人……”1935年,红军北上抗日经凉山过冕宁,所到之处大力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强调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尊重彝人风俗,纪律严明,绝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这些对当时二十来岁的爷爷触动很深。红军离开冕宁后,爷爷下决心寻找中共冕宁地下党组织,这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是需要有非凡的智慧和勇气的。在红军走后,国民党反动派残酷镇压,中共地下党组织工作停滞,直到1938年下半年中共冕宁地下党组织才恢复,当时党员人数很少,加之爷爷的指路人一时无法联系,爷爷只能等待时机。1943年,在组织的关怀和培养下,爷爷成功加入中共冕宁地下党组织。开始了隐秘而伟大的革命事业,直至冕宁解放。当时地下党组织经费紧张,爷爷就资助经费和粮食,提供他自 己修建的一所便民小学作为办公地点,并利用自 己小学教员的身份,掩护着地下党员和进步青年。在地下党的工作中,他能超越旧仇与偏见,较好地处理民族之间的关系、排解家支之间的斗争。他在笔记中这样形容:“当时我们是提起脑壳和灭顶之灾的危险闹革命的,但这是我的信仰,我无所畏惧!”
瓦扎木基同志手稿。
1951年9月,爷爷一行代表凉山人民前往北京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两周年国庆观礼。9月30日晚7点,中南海怀仁堂举行国庆宴会,爷爷第一次见到了日夜想念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他在笔记中形容自己的心情:“我感到无比激动、感到无比幸福!”观礼结束后,爷爷继续留在北京等待参加12月党中央召开的民族工作会议,在此期间,中央让爷爷列席正在召开的全国政协一届三次会议。大会期间休息时,爷爷在工作人员带领下来到毛主席的休息室,他双手捧着凉山人民翻身解放后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感谢信呈递给毛主席,毛主席一边接过信,一边示意爷爷坐下,并把点心盘里的糕点拿给爷爷吃,爷爷笔记中写到当时的心情:“激动得话都不知道怎么讲。”11月1日大会闭幕,爷爷接到通知,说下午闭幕宴会就座第一桌,爷爷在笔记中又写道:“当时有同志说一定是叫你和周恩来总理坐一桌,我简直不敢相信! 担心搞错了,再去跟工作人员确认,他们说没有错,就是第一桌。”当晚7点,宴会现场,工作人员把爷爷带到座席,是和毛主席同桌。毛主席问爷爷:“你是会理人还是西昌人?”爷爷答:“我是冕宁人。”毛主席说:“我们是从会理、西昌、冕宁那么走过来的,凉山是好地方,彝族人民都在山上。”后来,就有了那幅珍贵的敬酒图。
1956年6月,爷爷到北京参加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会议结束后,爷爷参加了西南民主改革问题的讨论,“22日晚,天宝同志来叫我换上民族服装,然后我们坐上小汽车,开进新华门,朝中南海驶去。”爷爷下车后,走向中南海一间朴素的办公室,毛主席 已经站在门口,同爷爷等人逐一握手,指着椅子示意他们坐下。他们向毛主席汇报民族地区的工作情况时,毛主席手握红色铅笔,边听边对民主改革工作作重要指示,汇报直到第二天凌晨2点。汇报中,毛主席对服务员说:“你去拿点冰激淋给同志们吃,太热了。”爷爷在笔记中写道:“汇报工作时,毛主席听得很仔细,指示我们要搞好民族团结,完成好民主改革任务,把民族地区的革命和建设推向前进。回到凉山后,我按照毛主席指示,开始了热火朝天的民主改革。中央派解放军进驻凉山,帮助彝族人民打破了千年枷锁,百万奴隶翻身解放做主人。毛主席又派慰问团来凉山进行慰问,民主改革取得了伟大胜利,凉山人民很快走向了社会主义康庄大道。”
爷爷在晚年记下的这些文字,我想在凉山建州70周年之际讲述出来,为建州70周年庆典送上一份历史的见证。曾经有长辈评价爷爷:一个只讲奉献、不求索取的党员;一个甘于清贫、淡化物欲的典范;一个人品贵重、却始终坚守平凡的君子。爷爷是凉山建州的主要“开篇人”之一,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坚守理想、坚定信仰,光荣地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70年风雨路,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一代又一代的各族儿女用双手和汗水奋斗出凉山翻天覆地的巨变。站在新的起点上,像爷爷那样矢志不渝的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会激励着我们继续奋斗,迈步凉山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征程。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原载:凉山日报微信公众号;图文来自:搜狐网 川渝本地消息。
原媒体:审核,蒋映春;责编,马海伊生;编辑,石都伊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