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彝学研究 Yi Study

当前位置: 首页 > 彝学研究 > 彝学研究论文精选

巴莫曲布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何谓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者:​巴莫曲布嫫 发布时间:2022-12-20 原出处:​民族文学学会 点赞+(

导读:文章基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相关定义,就“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简明扼要的解读路径。其中至少有两个基本理念值得认真把握:一个是复数的“人”,即非物质文化遗产“取决于那些一代又一代将其传统、技能和习俗的知识传递给社区其他成员或其他社区的人”,也就是承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一个是“过程”,即“保护的重点在于世代传承或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涉及的过程”,而非作为结果的“产物”。此外,文章还从4个层面概括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属性,即动态性或曰活态性,包容性或曰共享性,代表性而非排他性,以及以社区为基础的集体认同性。——译者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表现形式;活态遗产;过程性保护;社区参与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image.png

巴莫曲布嫫在印第安纳大学拜访民俗学家格拉西教授

我们共享的各种文化表现形式世代相传,并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演进,为我们提供认同感和连续感......SQ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文化遗产

为了子孙后代,要维护我们认为重要的一些事物。这些事物之所以具有重大意义,可能是因其当下的或潜在的经济价值,但也可能是因其在我们内部唤起了特定的情感,或者说,正是这些事物让我们感到自己有某种归属——归属于某个国家,某一传统,某种生活方式。这些事物或是可以把持的物件,可以探索的建筑;或是可以咏唱的歌曲,可以讲述的故事。无论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这些事物都构成遗产的组成部分。而这样的遗产,需要我们付出积极的努力来加以保护。SQ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近几十年来,“文化遗产”(cultural heritage)这一术语的内涵已发生极大的改变,这在一定程度上归因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以下简称“教科文组织”)制定的若干文书。文化遗产并不仅限于古迹和文物专藏,它也包括从我们祖先那里继承下来并传给我们后代的传统,即活态表现形式(living expressions),如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和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以及制作传统手工艺的知识和技能。SQ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联合国系统内,教科文组织是唯一负责文化领域具体事务的专门机构。该组织协助其成员国制定和实施有效保护文化遗产的各种措施。在这些措施中,《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The Convention for the Safeguarding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的通过,为制定文化遗产领域的新政策迈出了重要一步。SQ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取决于那些一代又一代将其传统、技能和习俗的知识传递给社区其他成员或其他社区的人……SQ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尽管脆弱,但面对日益增长的全球化趋势则是保持文化多样性(cultural diversity)的一个重要因素。理解不同社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助于文化间对话(intercultural dialogue),进而鼓励对其他生活方式的相互尊重。SQ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并不在于文化表现形态(manifestations)本身,而在于知识和技能的财富能代代相传。这类知识传承(transmission)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既关涉一个国家内部的少数群体,也关涉其社会主流群体,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来说也同样重要。SQ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SQ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传统的、当代的,并在同一时期是活态的(Traditional, contemporary and living at the same time):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代表着从过去继承下来的传统,而且也代表着不同文化群体参与的当代乡村实践和城市实践。SQ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包容的(Inclusive):我们可以共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种表现形式,这些表现形式可能与其他人的实践相似。无论是来自邻近的村庄,还是来自世界另一端的城市,甚或被已经移徙并定居在不同地区的人们所改编,这些文化表现形式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演进,为我们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并通过现在将我们的过去和未来连接起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会引发特定的实践是否专属于某种文化的问题。这类遗产有助于增强社会凝聚力,激发认同感和责任感,因而也有助于个人感知自己乃是一个社区或不同社区的一分子,进而感受到自己也是整个社会的一部分。SQ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有代表性的(Representative):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仅在比较的基础上视其独有性或曰超常的价值而被估定为某种文化动产;因其立足于社区而繁荣,并取决于那些一代又一代将其传统、技能和习俗的知识传递给社区其他成员或其他社区的人。SQ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以社区为基础的(Community-based):只有在创造、保持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区、群体和个人承认的情况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成为遗产;没有他们的确认,其他人不能为他们确定一项既有的文化表现形式或实践是他们的遗产。SQ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五个例证

斯贝克通,来自柬埔寨的高棉皮影戏,以皮革木偶为特色,每年在特定场合演出三四次,从15世纪的一种仪式活动已经发展为当今的一种艺术形式。SQ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斯贝克通,高棉皮影戏(Sbek Thom, Khmer Shadow Theatre,柬埔寨)SQ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来自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和立陶宛的波罗的海歌舞庆典保持和发展了该地区表演民间艺术的传统。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每5年举办1次为期数天的大型节庆活动,立陶宛则每4年举办1次,由此为多达4万人(主要是业余爱好者、歌手和舞者)提供了展示的机会。SQ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波罗的海歌舞庆典(Baltic song and dance celebrations,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SQ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从林业到建筑,再到几乎所有木质表面的精美装饰雕刻,无论是装饰性特征,还是工具等功能性物件,马达加斯加的扎非曼尼里社区已发展并在继续实践其围绕木材而转动的知识和技能。SQ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扎非曼尼里的木雕工艺(Woodcrafting knowledge of the Zafimaniry,马达加斯加)SQ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墨西哥的大部分地区,社区在亡灵日纪念已故亲属,迎接他们的至爱暂时返回大地。这些节日活动,将前西班牙宗教仪式与天主教节日融合为一体,每年10月底至11月初举行,也标志着该国产量最大的粮食作物——玉米——种植的年度周期。SQ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本土亡灵节(Indigenous festivity dedicated to the dead,墨西哥)SQ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乌干达树皮布制作工艺涉及人类最古老的知识。这是一种史前技术,早于纺织术的发明。树皮布主要用于加冕典礼和治疗仪式、葬礼和文化集会,但也用于窗帘、蚊帐、床上用品及储藏。随着19世纪阿拉伯商队带入棉布,其生产放缓,树皮布的文化功能和精神作用减弱,直到最近几十年才得以复兴。SQ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乌干达树皮布制作工艺(Barkcloth making in Uganda,乌干达)SQ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保护活态遗产

为了让非物质遗产保持活力,保护必须与文化息息相关,并且必须在社区内部和代际之间得以定期实践和习得……SQ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正如一般意义上的文化那样,非物质遗产也在不断地变化和演进,并被每一新生代所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许多表现形式和表现形态都受到威胁(threat),既面临全球化和文化同质化的威胁,也面临缺乏支持、欣赏和理解的威胁。倘若得不到培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会有永远消失的风险(risk),或当作一种仅属于过去的实践而被冻结。维护这一遗产并将之传递给后代,可以使之巩固,并保持活力,同时顺应其改变和调适。SQ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为保护(safeguarding)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需要采取与保护古迹、遗址和自然空间所不同的措施。为了让非物质遗产保持活力,保护必须与文化息息相关,并且必须在社区内部和代际之间得以定期实践和习得。在世界各地,实践这些传统和习俗的社区和群体都有自身传承知识和技能的系统,而这些系统往往依赖于口耳相传,而非书面文本。因此,保护活动必须让承载这类遗产的社区、群体和个人参与始终。SQ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缺乏补救办法的情况下,某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可能面临灭绝或消失的风险,但我们如何才能保护和管理好这类不断演变的遗产,并将其视为“活态文化”的组成部分,而又不会使之招致冻结或碎片化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事关知识、技能及意义的传递。换言之,保护的重点在于世代传承或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涉及的过程(processes),而非具体表现形态的产物(production),如一次舞蹈表演、一首歌曲、一件乐器,或一个工艺品。SQ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保护意味着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依然活跃在当今几代人的生活中,并让他们可以传承给未来的几代人。保护措施以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续力(viability),即其不断的再创造和传承为目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种措施,可包括对这类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建档、研究、维护、[保护、]促进、弘扬、传承——特别是通过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以及振兴。SQ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来源,但不一定要通过旅游等创收活动来实现,因为这些活动可能会损害活态遗产。相反,重点应放在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内部的功能,并在经济政策规划中促进其主流化。SQ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部国际承认的《公约》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以及制作传统手工艺的知识和技能……SQ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多样性的推动力,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承认,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业已成为国际合作的优先事项之一。SQ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教科文组织大会于2003年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是第一部为保护这类遗产提供法律、行政和财政框架的国际条约。该《公约》是各国根据国际法签订的一项协定,规定了每一缔约国及其与每一其他缔约国之间的权利和义务。SQ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3《公约》(the 2003 Convention)旨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类遗产当与现有国际人权文件保持一致,符合各社区、群体和个人之间相互尊重的需要,并顺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SQ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国家层面,《公约》要求每一缔约国保护其国家领土上存在的非物质遗产。除了其他事项外,《公约》还要求每一缔约国在各社区、群体和有关非政府组织的参与下确认(identify)和确定(define)这类遗产。SQ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所有已批准该《公约》的国家在缔约国大会(the General Assembly)召开每次会议期间选举政府间委员会的24个委员国成员,以促进《公约》目标和监测其实施情况。除了其他事项外,该委员会还对应列入《公约》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国际财政援助,或传播优秀保护实践作出决定。SQ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如果某一遗产项目(an element)存在于一个以上缔约国领土之上,则鼓励相关缔约国联合提交申报材料。SQ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经政府间委员会选定后,将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the List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Need of Urgent Safeguarding)或“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the Representative List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Humanity)。“急需保护名录”至关重要,因其针对那些存续力——持续的再创造和传承——面临威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式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将某一遗产项目列入“代表作名录”则是为了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见度(visibility),提高对其重要意义的认识,并从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角度促进对话,从而体现世界文化多样性,见证人类创造力。SQ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政府间委员会还定期公布和更新最能体现该《公约》目标和原则的计划、项目和活动名册(a register of programmes, projects and activities)。经该委员会遴选的计划、项目和活动可以当作保护范例,并可作为优秀实践加以推广。SQ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尽管只有《公约》缔约国的政府才能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供委员会审议,但提案必须在相关社区或群体的充分参与且同意的前提下方能提交。SQ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们从哪里开始?

各社区自身应当参与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确认和确定:由他们决定哪些实践是其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SQ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正如对古迹和艺术品的鉴定和收集一样,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可以被汇集和记录。事实上,对于缔约国来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第一步就是对那些可以被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和表现形态进行确认,并对其进行记录,即编制清单(inventory-making)。然后,这些清单可作为制定保护措施的基础,以保护清单中所包括和描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态和表现形式。各社区自身应当参与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确认和确定:由他们来决定哪些实践是其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SQ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应当包括各种表现形式,无论这些表现形式有多么常见或多么罕见,无论参与其间的人数多寡,也无论在该社区产生了多大的效果或影响。思考什么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的威胁最大或压力最大,也是明智之举。事实上,这些表现形式和表现形态有多广泛,参与其中的人有多少,影响有多大,也当在清单中加以说明,以揭示每一种表现形式和表现形态有多弱或有多强。鉴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不断发生变化,这些清单应定期更新。SQ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该《公约》支持其缔约国(已批约的国家)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作出的努力。缔约国可向政府间委员会提出国际援助申请,以保护已列入“急需保护名录”的遗产,编制清单和支持各种计划、项目和活动。SQ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其他相关案例

阿尔巴尼亚民间平行复调音乐(Albanian folk iso-polyphony,阿尔巴尼亚)SQ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班什狂欢节(Carnival of Binche,比利时)SQ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嘟嘟克乐器及其音乐(Duduk and its music,亚美尼亚)SQ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瓦雅皮人的口头表达和图形表现形式(Oral and graphic expressions of the Wajapi,巴西)SQ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巴兰基亚狂欢节(Carnival of Barranquilla,哥伦比亚)SQ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热莱德口头遗产(The oral heritage of Gelede,贝宁-尼日利亚-多哥)SQ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比斯特里萨巴比,肖普卢克地区古老的复调音乐、舞蹈和仪式(Bistritsa Babi, archaic polyphony, dances and rituals from the Shoplouk region,保加利亚)SQ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昆曲(Kun Qu opera,中国)SQ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古拉拉地区的阿赫利尔歌诗音乐(Ahellil of Gourara,阿尔及利亚)SQ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希拉利亚史诗(Al-Sirah Al-Hilaliyyah epic,埃及)SQ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巴伊亚州雷康卡沃地区的回旋桑巴舞(Samba de Roda of the Recôncavo of Bahia,巴西)SQ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锣钲文化空间(Space of gong culture,越南)SQ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麦达赫艺术,公共说书人(Arts of the Meddah, public storytellers,土耳其)SQ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斯洛伐茨克的韦尔布克新兵舞(Slovácko Verbuňk, recruit dances,捷克)SQ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维拉梅拉的康戈斯圣灵兄弟会文化空间(Cultural space of the Brotherhood of the Holy Spirit of the Congos of Villa Mella,多米尼加)SQ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贝尔加的帕土姆节(Patum of Berga,西班牙)SQ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中非阿卡俾格米人的复调演唱(Polyphonic singing of the Aka Pygmies of Central Africa,中非)SQ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SQ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SQ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原载:《民间文化论坛》2020年第1期,注释及参考文献请参看原文;文字来源:民族文学学会;作者授权彝族人网转载。
作者简介:巴莫曲布嫫,彝族,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口头传统研究中心主任。

所属专题:

巴莫姊妹彝学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