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凉山人才的摇篮――宁蒗彝族自治县一中访谈记
今天是到达宁蒗的第二天。上午,我们对宁蒗一中校长办公室主任任尚武,语文老师付青松进行了访谈。
宁蒗一中位于宁蒗县城西南部,走进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四层高的教学楼,它背靠青山,面临宁蒗县城,再加上它本身颇具彝族特色的红黑颜色图饰,显得显眼夺目。教学楼下面的大门旁,是一座展翅欲飞的雄鹰的塑像,象征着一中人奋勇拼搏,不断腾飞的精神。左边是一块稍大的足球场,右边是宣传栏,上面写着一中的教学信息。教学楼后,是一个由办公楼,初中教学楼,综合楼环抱的花园,鸟语花香,生机盎然。任主任和付老师在办公楼三楼的一间办公室里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经了解,宁蒗一中创建于1957年,是云南省一级完中,是宁蒗县历史上第一所中学,教师和经费均由宁蒗县政府自行负担。自创办以来,屡屡取得优异的办学成绩,被誉为“小凉山人才的摇篮”。据任尚武主任透露,2006年,宁蒗一中应届高中毕业生实考707人,上线总人数571人,600分以上8人,加分上线15人;一本上线35人,加分上线60人;二本上线93人,加分上线118人;三本上线78人,一专上线10人,二专上线87人。其中,文科上线率77.3%,理科上线率85.19%,创下了宁蒗一中的最高纪录,同时也超过了高考上线率77.3% 的管理目标。并且,2006年宁蒗县高考上线1140人,宁蒗一中上线571人,为宁蒗县高考上线突破千人大关做出了很大贡献。
任主任的介绍给了我们对宁蒗一中大概的感性认识,对它取得的显著成就,我们也由衷地感到欣慰,在经济状况如此困难的条件下,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另外,我们也了解到,宁蒗一中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较大的困难。
首先是硬件方面,由于宁蒗县经济发展落后,学校的相关设施远远不能满足教学发展的需要。2005年7月19日,一场大雨冲毁了学校的食堂,由于经费困难,学校食堂一直没有重建,使得大部分学生只好在校外用餐,导致很多条件困难的同学经济负担加重,且卫生也没有保障。另外,学校的住宿条件也有待改善。目前学校共有2300在校学生,1500名左右属住校生,但学校宿舍只能容纳800人左右。有700多名不得不校外租房,也加重了同学的负担。
其次,在软件方面,师资建设还有待加强。一是在质量上,学校的师资层次不齐,高、中、低水平的老师都有;二是在数量上,学校共2300名学生,分35个班,每班70多人,却只有专任教师120名,平均每个班只有3名老师。这种大班制授课方式,教师兼任教学和辅导,工作相当辛苦。
除此之外,我们还向付青松老师探讨有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学校对老师的培训方面的一些情况。付老师介绍,学校在教学中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就是如何对处于不同文化背景、民族习惯、生活方式下的十二个不同民族的学生进行正常的教育活动。往往很多时候,由于民族传统的差异,很难对一些少数民族同学破坏正常教学秩序的行为进行说服教育。在教师培训方面,每年,宁蒗县都会派遣一部分老师到其他教育发达地区进行学习和培训。在云南主要以云南师范大学为基地,在东部地区主要以我们华东师范大学为基地。这样的学习和培训拓展了这些老师的视野,提高了他们的教学理论水平,一定程度上,对改进和提高教学方式有帮助。但在采访中,我们发现,这些老师很多时候并不认可这种提高教师水平的措施。据付老师透露,很多到先进地区学习的老师,所学的基本上是一些理论的东西,实际能应用的很少。去学习,自己要花费一笔数额不小的费用,学习回来,学到的东西在宁蒗县这种落后地区却不能具体的投入实践,这是与进行老师学习和培训的初衷不相符合的。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确实值得我们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