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宁蒗县六十周年系列报道之十三:搞好团结 争取人心——宁蒗县民族宗教工作发展纪实

作者:​姜莉萍 发布时间:2016-11-14 14:24:33 原出处:云南法制报 点赞+(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宁蒗县人口以彝族为主,人数达16.64万人,占总人口的63%,宁蒗境内还有汉族、纳西族、普米族、傈僳族等11个民族,“大杂居”成为宁蒗县的一大特点。
Ep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自1991年12月成立宁蒗彝族自治县宗教事务办公室以来,紧紧围绕“民族和睦、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的工作目标,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同胞、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切实维护民族宗教领域的和谐稳定,为宁蒗县全面深化改革创造团结和稳定的社会环境。Ep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Ep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全面部署宗教工作Ep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据了解,宁蒗全县有佛教(藏传佛教、汉传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3大教派。藏传佛教,也称“喇嘛教”,至今有800多年历史。分格鲁派(黄教)、萨迦派(花教)、贝布教(黑教),3种教派均信奉大乘佛教,尊崇佛主释迦牟尼和格鲁派创史人宗喀巴。Ep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据介绍,1994年8月,非法邪教组织“门徒会”打着“基督教”的招牌传入宁蒗县。此后,在边远贫困山区利用迷信手段蛊惑蒙蔽不明真相的群众,盲从的群众一度达3841人,严重影响了山区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宁蒗县委、县政府采取措施,加大了宣传教育力度,使大多数人醒悟和悔改,对少数顽固的骨干分子进行了严厉打击。这给民宗局的工作人员敲响了警钟,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应运而生。1998年,宁蒗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切实加强对宗教工作的领导,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决定》。2009年,完成了《关于加强藏区统战、民族和宗教部门工作力量建设问题调研报告》《关于宁蒗彝族自治县宗教界代表人士培养问题的调研》和《关于对宁蒗县伊斯兰教基本情况调查报告》等调研报告。Ep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10年3月,开展寺院法治宣传和爱国主义教育工作4期,受教育宗教界教职人员达500多人;6月,全省首届宗教界运动会在大理召开,宁蒗县获得一枚铜牌,充分展现了宁蒗县宗教界人士的良好形象;7月13日,永宁扎美喇嘛寺圆满举行无量寿佛殿开光典礼,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参加了开光典礼。Ep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宗教维稳,先要稳人心。”宁蒗县民宗局局长杨志华说。2007年,开展县内398名教职人员和从国外回国的16名藏传佛教僧人基本情况的收集和汇总工作,摸清底数,形成了完整的档案资料。2007Ep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5月,该县选派5名僧人参加了省委统战部在迪庆州举办的以学习贯彻《宗教事务条例》为主题的佛教人士培训班。2008年,将宁蒗县295名宗教人员纳入丽江市农村社会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将宗教教职人员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向省委统战部、省民委争取资金60万元,用于大兴镇萨雅寺、永宁乡达迦林寺的寺院建设。2011年,完成全县宗教教职人员认定备案工作,认定藏传佛教教职人员271人,已发证182人,伊斯兰教1人,基督教22人;7月,对全县宗教活动场所进行社会治安、饮食卫生、消防设施、燃香安全等方面安全检查3次,确保各个宗教活动场所的安全稳定。2014年1月,完成了宁蒗县第四届佛协换届工作;4月,协同省基督教协会完成7位长老的按立仪式; 9月,召开“云南宁蒗,四川木里、盐源维护藏区稳定联席会议”;10月,推荐7名僧人到青海学习,推荐30名僧人到丽江市委党校学习。Ep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14年,创建宗教事务管理规范资金25万元,分别投入弘圆寺5万元,宁蒗县佛教协会10万元,马店沟文殊庙5万元,新营盘东风羊美村佛塔修建2万元,永宁泥鳅沟中村佛塔修建3万元。宗教活动场所修缮经费30万,分别用于新建红桥大水沟上拉垮佛塔5万元,永宁村委会陈家湾村佛塔新建5万元,新营盘摩梭村庄嘛尼堆修建款5万元,大兴新民村嘛尼堆修建补助款5万元,金棉红星建设佛塔5万元,长青村毕摩文化研究补助5万元。2015年,安排民族发展专项经费中宗教活动场所修缮资金29万元,其中扎美寺10万元,萨雅寺12万元,新营盘乡牛窝子村委会嘛呢堆2万元,拉伯乡尼和寺5万元,使宁蒗县寺庙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质的提升。同年5月,在萨雅寺召开“周旦史先进事迹表彰大会”,授予“周旦史见义勇为先进僧人”荣誉称号,同时号召全丽江市僧俗群众向周旦史学习。2013至2015年,组织宗教界开展公益慈善活动,共举办宗教慈善活动8场次,共筹集慈善资金45万元,开展扶贫救济、捐资助学,充分展示了宗教界乐善好施、扶贫济困的良好形象,充分调动了宗教界人士参与经济社会建设的积极性。Ep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Ep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加强改进民族工作Ep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84年《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后,宁蒗县对区域自治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并利用县3级干部会议和县物资交流会召开座谈会,学习宣传和讨论《民族区域自治法》。宁蒗县人大常委会起草的《宁蒗彝族自治县自治条例》于l990年8月颁布。同年4月,相继成立田坝、官田、库脚、龙通、麦地河5个傈僳族乡,木底箐、春东2个普米族乡,宜底纳西族乡,托甸普米族苗族乡。l987年体制调整区改乡后,成立翠玉傈僳族普米族乡。政府对民族乡的经济文化建设、让利放权等方面给予较多的优惠政策。Ep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89年4月,调解了永宁扎实与落水老屋基群众间的林界纠纷;5月,调停了宁蒗县西川与永胜县金官边民间发生的冲突;9月,协商解决了宁蒗县永宁坪抓马坪与永胜县禄德双河群众问的边界纠纷。l995年11月,协调解决了宁蒗战河子差拉和华坪康复村群众间的插花耕地争执问题。2003年3月,宁蒗、华坪、永胜3县民宗系统组成联合调查组,对3县交界处的热、难点问题进行了排查。同年,首次在普米族聚居区开展了教育“三免费”(免科书费免杂费、免文具费)工作,投入“三免费”教育经费57.2万元,1乡7村普米族聚居区的383名初中生、3169名小学生享受了教育“三免费”。2004年,投入“三免费”教育经费70.16万元,550名初中生、3774名小学生享受了教育“三免费”。 2009年,成功化解大兴镇官地坝漆家湾普米族与汉族群众之间因砍伐林木引发的纠纷和翠玉乡白岔河与菜家坪村民为修建村路引发的纠纷。2014年,出台了《中共宁蒗县委 宁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把宁蒗建成民族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示范区的实施意见》,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示范区”建设。Ep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宁蒗县少数民族众多,信教群众广泛,传统文化习俗积淀深厚,社会发展综合水平低下,加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对各民族的发展和进步有着特殊的意义。l978年以来,宁蒗县民委认真宣传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贯彻落实民族团结目标管理责任制,积极宣传《民族区域自治法》和云南省《民族乡工作条例》,团结、教育、引导和服务全县各族群众,使“三个离不开”思想深入人心,“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1980年至2016年,按“团结、教育、疏导、化解”的方针,共化解影响民族团结的重大矛盾纠纷280起,处置热点、难点问题51起,接待和调处上访事件281起。Ep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1年,实行民族团结目标管理责任制,层层分解任务,签订责任状,并把责任制落实成效与干部的晋级、晋职、评优、奖惩挂钩,形成分级负责、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成为民族团结工作的一大创举。同年,起草拟订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加强了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据统计,2015年底全县副科以上干部945名,其中少数民族干部734名,占干部总人数的77.7%;副科以上彝族干部474名,占少数民族干部人数的64.6%;其他少数民族副科以上干部260名,占少数民族干部人数的35.4%。Ep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15年,组织参加韩国第十一届世界文字书法大赛,29幅彝族书法作品参赛,获优秀奖1幅,鼓励奖1幅,参赛作品永久存留于韩国文字博物馆;组织宁蒗县老年协会参加2015年香港艺术交流大赛,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扶持文化馆民族民间歌舞小合唱《阿嫫妮惹》;扶持宁蒗县乒乓球协会参加丽江市老年人体育运动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扶持宁蒗县门球协会参加云南省第八次少数民族门球运动会,取得了第六名的骄人成绩;扶持宁蒗县体育运动协会参加中国丽江国际武术文化节,取得了男子60公斤级金牌,男子75公斤级银牌,男子80公斤级铜牌;扶持宣传彝族文化原创作品《五指歌》,深受广大群众喜爱。Ep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Ep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加快发展民族经济Ep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世纪70年代以前,民族工作主要以统战和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为主, 1981年至1989年底,除正常的经济建设事业投资外,国家先后拨款114.44万元,有偿无息贷款51.19万元扶持宁蒗县民族经济发展,使宁蒗县民族经济得到较快发展。Ep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据统计,1990年至2004年,累计扶持宁蒗县支援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1338万元,通过群众投工投劳,建设乡村公路4条86千米,人马驿道1419千米,桥梁(包括人行桥)214座;扶持修建小型电站2个,架设输电线路286千米;累计推广电脑农业专家系统26万亩,生物固氮19.8万亩,发展经济果木32万亩,易地扶贫安置400户2000人;扶持集体企业、私营企业28户,种植、养殖重点户l866户;扶持修建乡级卫生院8家,修建寄宿制、半寄宿制学校38所。Ep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6年至2010年,累计共争取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资金3154万元,实施了永宁乡温泉和木底箐、翠玉乡春东、西川乡竹山、新营盘乡新营盘、拉伯乡托甸和格瓦整村推进建设项目。2009年实施发改局争取1180万元的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项目。“十一五”末全县8个人口较少民族聚居村委会顺利通过省级达标验收。按照 “四通五有三达到”的目标要求,8个人口较少民族聚居村委会所在地都实现通路,村委会户通电率达到80%以上;村委会所在地能接收到20套以上电视节目,2套以上广播节目,村委会所在地均有有线电话或移动通信信号;每个村委会都有建筑面积50㎡以上的卫生室;村委会85%以上村民有人畜安全饮用水;村委会基本消除茅草房和杈杈房;每个村委会都有50㎡以上的文化室;每个村委会户均有1亩以上的稳产农田和1-2亩以上的经济林地;农民人均有粮300公斤以上;村委会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全省低收入标准(1067元)以上;基本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两基”目标。Ep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宁蒗县把民族文化研究工作作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工作来抓,并先后成立宁蒗县民族语言文字指导委员会和民族文化研究所,民族文化研究工作取得较大成就。Ep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78年至1989年底,国家先后拨款267.3万元扶持宁蒗县的民族文化研究开发。资助彝族民间文艺,抢救征集彝族“毕摩”经书;搜集、整理、出版民间歌谣集成;在4所小学校开设彝文和傈僳文双语教学试点班、培训扫盲教师935人,开办40个扫盲点,脱盲4348人;普及和推广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利用彝族的“火把节”、摩梭人的“转山节”、普米族的“吾昔节”、回族的“古尔帮节”进行民族民间文化活动。l999年6月,宁蒗县十三届人大常委会根据部分县人大代表的提议,出台了《关于弘扬宁蒗民族文化、建设民族文化特色县的建议》,建议成立民族文化研究机构,进行民族文化研究和开发工作,于2002年5月正式成立县民族文化研究所。为尽快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帮助和支持,苏学文等一些长期从事民族文化研究工作的有识之士从2003年初请示宁蒗县政府将民族文化研究所挂靠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业务受省社会科学院的监管和指导,得到县政府同意并作出《关于请求将我县民族文化研究所挂靠省社科院》的请示。同年9月24日,省社会科学院作出同意挂牌的批复,于2004年6月18日举行挂牌仪式,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及丽江市有关领导亲临指导,宁蒗县编办随之落实了建制和人员,实行了独立建制,从事彝族毕摩文化、摩梭人达巴文化、普米族韩规文化、傈僳族文化等民族文化的抢救、收集、整理、研究、翻译、出版工作。Ep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10年9月上报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抢救保护项目6个,涉及彝族、摩梭人、普米族、傈僳族传统文化保护项目。2012年投入40万元,完成了《云南小凉山二十项比摩仪式抢救保护项目》及大兴镇拉都河村蒗蕖摩梭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情况调研工作、《普米歌声悠悠扬》MTV专辑的出版及宁蒗县跑马坪村蚂蝗沟抢救彝族口弦项目。2013年投入22万元,用于彝族、傈僳族文化收集、整理、出版。2014年整理出版毕摩经书、《彝族千家姓》等12部文化书籍,完成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目录和规划编制。Ep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所属专题:

宁蒗60年县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