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社会.发展 Yi Society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发展 > 彝乡教育

四川省民族地区“9+3”免费教育计划十年间覆盖大小凉山

作者:李丹 发布时间:2020-01-06 原出处:四川日报 点赞+(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

未标题-1.jpgDp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十年来,超8万个民族地区家庭受惠于“9+3”免费教育计划,已有4.2万名藏区和大小凉山彝区学生毕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超98%。这是记者从近日召开的我省民族地区“9+3”免费教育计划实施十周年总结大会上获悉的。
Dp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未标题-2.jpgDp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9年,四川省委、省政府在藏区启动实施“9+3”免费教育计划,2014年扩大到大小凉山彝区。在9年义务教育基础上,组织初中毕业生和未升学的高中毕业生到内地优质职业学校免费接受3年中等职业教育,并尽力帮助实现就业。目前,该计划实施范围覆盖藏区和大小凉山彝区45个深度贫困县。十年来,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20.73亿元用于“9+3”免费教育计划,内地先后有100余所中职学校承担该任务,累计招收藏区学生5万余人和大小凉山彝区学生近3万人。惠及的8万余个民族地区家庭中,来自偏远、贫困的农牧民家庭子女占90%以上。Dp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未标题-3.jpgDp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十年来,四川省“9+3”免费教育计划取得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同的良好效果,形成可推广的经验。四川省成立15个省级部门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省政府与各市州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全省上下职责明确、分工合作、工作有序,形成各级协同支持机制。坚持德育为先、突出技能培养、强化实习实训,创新培养模式,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健全保障体系,财政部门落实专项经费,用于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免除学费、提供生活补助、冬装补助、医疗保障及顶岗实习工作经费等;建立专门的教育管理队伍,先后选派近千名藏区彝区优秀干部教师入驻内地“9+3”学校,全面参与“9+ 3”学生教育管理,建立完善的就业促进体系。Dp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未标题-4.jpgDp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职业教育是民族地区人民群众脱贫奔康的有效途径。下一步,四川省将持续加大对民族地区教育的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加快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步伐,让民族地区更多家庭享受到教育发展带来的实惠。要办好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做到统筹政策资源、统筹学校布局、统筹专业布局、统筹生源布局、统筹资源保障,制定加大高等学校招收民族地区中职学生比例等政策。优化完善“9+3”计划政策支撑,按照“资助政策不变、招生学校不减、常规管理加强”思路,优化调整“9+3”免费教育计划政策,把“9+3”计划这个惠民工程办实办好。Dp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本文来源于《四川日报》   作者:李丹
Dp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