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社会实践支队到楚雄州开展非遗传承调研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
2020年1月10日至14日,清华大学“彝乡滇土”社会实践支队到楚雄州开展“探访楚雄彝乡——寻觅扎根乡土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之路”社会实践调研。在楚雄州文化和旅游局的带领下,在楚雄州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部的全程陪同下,调研支队参观了楚雄州博物馆;在彝人古镇体验了厚重的民族文化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前往姚安县马游村,拜访梅葛文化的传承人罗文辉;到南华县探访镇南月琴传承人李树明;到牟定体验了彝族左脚舞。
此次清华大学社会实践支队共12人,是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国际核电班的学生,由4名外国留学生(分别来自英国、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塔吉克斯坦共和国)和7位中国学生组成,他们通过探访非遗传承人、走进手工作坊、与非遗专家座谈、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亲自感受了彝乡文化的魅力,全面了解了楚雄州非遗保护传承情况。
几天下来,“中国彝乡·滇中翡翠·红火楚雄”给调研支队的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留学生们,通过实践感受到了彝族文化的深厚底蕴,并称赞楚雄是个好地方,多彩的彝绣、恢弘的梅葛调、动听的月琴,这些优秀的彝族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宝贵遗产,一定要保护传承下去。调研结束后,实践支队表示将通过清华大学相关平台,对此次调研的情况进行报道,让更多人了解到多彩的彝族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楚雄,走进楚雄。
本文来源于公众号”红火楚雄文旅资讯“ 作者: 王玉贵(楚雄州文化馆)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