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社会.发展 Yi Society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发展 > 彝乡要闻

巍山县琢木郎村彝族刺绣传习所挂牌成立

作者:陆向荣 杨继稳 李焕 发布时间:2023-12-13 原出处:微信公众号-巍山微视 点赞+(
彝族人-网是创建最早,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彝族文化网站。网站的目标,是构建彝族文化核心数据库。

飞针走线传技艺,彝族刺绣记乡愁。12月6日上午,巍山县琢木郎村彝族刺绣传习所在大仓镇新胜村委会琢木郎村挂牌成立。
QV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weishan02.jpgQV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巍山县琢木郎村是一个纯彝族聚居的村寨,有216多户1076人,至今仍保留着原生态的歌、舞、乐和服饰文化。剌绣是彝族服饰不可缺少的部分,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中,琢木郎村彝族妇女把花草、动物和文字图案一针一线地绣到衣物和服饰上,造就了彝族刺绣这门古老的技艺,绣出的彝族服饰种类繁多、制作精美、异彩纷呈,构图形象生动、逼真,花纹对称工整,图案醒目耀眼,花朵层层套叠,色彩对比强烈,缝制工艺精美雅致,具有很强的使用价值、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琢木郎村也因此被评为“云南十大刺绣名村”。QV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weishan03.jpgQV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全村90%以上的妇女都会剌绣,其中技艺精湛的‘绣娘’120多人,绣出的服饰多用于自给自足,如今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也有游客和村民购买鞋子之类的剌绣产品。”新胜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毕十月祥介绍说,美丽的彝族妇女刺绣服饰,再加原始的自然风光、优美的打歌、古朴的民风、传统的民居,使琢木郎村成为了今天国内外媒体记者及摄影爱好者的青睐,被摄影爱好者称为摄影天堂,先后被评为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和国家级传统村落。QV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weishan04.jpgQV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近年来,巍山县高度重视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县文化和旅游局、县文化馆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传承中弘扬,大力挖掘优秀文化遗产。抓住大理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机遇,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全县范围内建起了21家非遗传习所(综合传习展示中心、传承示范点、非遗工坊、非遗进校园示范学校、非遗旅游示范点),投入资金用于传习所设备购置、装修布置、传承培训、档案建设,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时代的潮流中焕发出新的生命。QV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weishan05.jpgQV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传承非遗刺绣技艺,留住彝村美丽乡愁。“彝族服饰需要在传承中不断创新,也需要在创新中更好地传承。今后,我们在传承好本土民族文化资源的同时,也将带领更多妇女同胞增收致富。” 毕十月祥表示。QV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weishan06.jpgQV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weishan07.jpgQV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weishan08.jpgQV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weishan09.jpgQV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人-网是创建最早,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彝族文化网站。网站的目标,是构建彝族文化核心数据库。
来自:巍山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陆向荣、杨继稳;通讯员:李焕;编辑:周诗洋;责任编辑:杨继稳;审核:左文清、黄谦;终审:邱兴跃。
【声明】本文转自公开互联网平台,并经彝族人网排版发布,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和彝区发展。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完全赞同或者证明其信息真实性。文章版权归属作者和原媒体,如著作权人不愿意在本网发表或文章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或修改。特此向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和感谢!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