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社会.发展 Yi Society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发展 > 彝乡发展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对彝族精神家园建设的探索——以甘孜九龙为例

作者:吉克阿嘉莫 发布时间:2016-06-14 原出处:彝族人网 点赞+(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
  一万年村的基本情况
 
  (一)地理位置
 
  万年村位于两州三县的交界处(凉山州、甘孜州、九龙县、冕宁县、木里县),是一个属于藏族自治区的彝族小聚居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决定了人文气息的多样化。
 
  (二)人口情况的基本分析
 
  据调查当地共有四个组三个聚居区,一、二组是彝族聚居区,也是本项目的调查对象。该地区共有162户人家,大约有800人左右。这些人中,外出务工的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在外学习的从三年级住校生开始算起也超过三分之一,常年在家的也就只剩下老年人和小孩子以及一些比较传统的农村妇女。
 
  该地区的老年人口和小孩人口分别所占的比例大于青壮年人口比例,但相差不大,属于发展型人口年龄结构。
 
  (三)对彝族文化的继承现状:以婚丧嫁娶为例
 
  据调查该地区一年之内,至少有三场以上的送祖灵,有婚丧嫁娶无数。
 
  在这些充满传统文化色彩的仪式当中却不断加入着新文化元素。新旧文化相互排斥,相互渗透,形成文化多样化。比如在送祖灵仪式中一边是毕摩的诵经声,一边是妇女们穿着彝装跳着彝舞、藏舞甚至汉舞。像葬礼的时候,就该不该跳舞这个问题也存在着较大的分歧,这就是文化渗透和相互排斥的表现。
 
  二新农村建设背景下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开展,位于甘孜州九龙县子耳乡的万年村成为了九龙县先后开展的新农村之一。是继凉山州许多“彝家新寨”之后的又一个彝族小聚落。
 
  (一)着装的变化
 
  该地区在新农村建设前,虽说是一个比较传统的村落,但由于长期和藏族人杂居,所以服装的保留不完整。除了结婚时新娘必须穿外,渐渐的很多人都没有了穿自己民族服装的习惯。此次项目组的人员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由于开始在自己的家乡卖彝族衣服,现在的人们几乎每人一套较为完整的彝族衣服。这是新农村建设后,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有了多余的散钱买衣服,在一定程度上也恢复了彝族的着装,对彝族的传统文化保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有了彝族衣服,自然在相当多的场合里都会穿上自己民族衣服,现在婚丧嫁娶和送祖灵等重大的仪式中,都会有整齐的彝族服饰。值得一提的是,当地的人们会穿着彝装跳的不仅仅是自己民族的舞蹈,还会有藏族锅庄,现代广场舞。
 
  (二)住房的变化
 
  当地的民居在新农村建设后,都有了统一的建筑风格。带有彝族元素的房屋取代了当初的石墙瓦房。新居虽说带有彝族元素,但更多地是过于形式化,过于单一,缺乏活力。
 
  (三)饮食变化
 
  以前这里以农业的自给自足形式为主,主食为玉米和土豆以及豆类等,如今人们会将这些东西变卖为钱,再买一些大米和其他形式多样的菜品。
人们的生活水品有了大大的提高,从以前的所有东西一锅煮的大杂烩,到现在的一荤一素一汤。
 
  (四)交通的变化
 
  新农村建设最直观的变现就是交通的改善,万年村的公路修于8年前,但由于当地地势陡峭,公路修了又跨,基本没有一年是全年畅通无阻的。2年前的新农村建设开始后,当地的公路渐渐变好,从5个小时的脚力路程到3个小时的车程到如今的1个半小时的车程。
交通便利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也将外面的东西带到了这个古老的村庄。
 
  (五)娱乐活动的增加
 
  新农村建设后,由于项目组在这里组织了一场项目开展前的准备加上当地政府为打造彝家村寨的品牌,在当地建设了火把广场,虽然这个广场不大,但足以容下本村爱跳舞的人们。这里形成了每天晚上都会去跳舞的习惯,跳舞的人群中最大的年过六旬最小的才5岁,年龄跨度大,形成全村共舞的现象。
 
  三精神家园建设
 
  (1)精神家园的定义
 
  严春友在《精神家园综论》这篇文章是从最基本的精神家园的定义去写的,他认为“精神家园是个人的理想和信仰,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寄托与归宿。”严春友给精神家园的定义,也是我此次创新中要用的理论,更是基本点。
 
  周孝正在《构建老百姓的精神家园》一文中指出:“精神家园建设是老百姓的情感寄托。”这观点和我有很多相似之处,我认为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村民们在经济条件有所提升的同时,应该有一些情感的寄托,这样精神家园的建设显得异常重要了。
 
  从民族的角度讲,精神家园作为民族文化的寄托和归宿,有利于民族团结,找到属于本民族心灵上的归属感,不断加强民族凝聚力;从个人的角度讲,精神家园是一个人的理想信仰,它能够加强人们对其生命意义的探索及其理想信仰的理解和践行。
 
  精神家园建设的探索和重构,不论是对于个人、民族还是国家都是势在必行的。这也给项目组的调查赋予了现实意义。
 
  (一)精神家园建设的重要性
 
  陈刚在《精神家园:心系何处与如何共建?》一文中指出:“为了迎接新时代的挑战,我们必须更新自己的观念,有自信和希望的去与其他文化交流。”这也是我的出发点之一,在新农村建设快要普及全国的同时,我们应该将精神家园建设作为首要的任务去做,这样也会将自己的社区建成有别于其他村子的社区模式。
 
  (二)精神家园建设的学术现状
 
  国内外对于精神家园的探究的学术论文有很多,对于精神家园建设的问题,不少人将其当做是图书馆的建设、居住房的建设等等。但大多数国内学者将精神家园的建设当成是和精神上的寄托和归宿。还有不少学者认为,精神家园的建设需要将传统文化作为基础,进行重构建设。关于少数民族精神家园建设,共同营造一个共同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学术论文比较多,也有像韦希,刘晓芳,宋立新三人所著的《基于灾后精神家园重建的羌族聚落调查与思考》一文一样,也有少许的学者就单个民族的精神家园建设问题加以调查和分析。
 
  据我翻阅的期刊和电子图书来看,关于彝族精神家园建设的文章相对较少。将一个田野点放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来对其进行精神家园建设的探索几乎是一片空白,调查所得的理论具有独特性和原创性。
 
  (三)精神家园建设在该地区发展的可能性
 
  1.万年村彝家新寨刚完成不久,村民们刚刚还沉浸在获得物质条件的满足的同时,随着交通、通信等等这些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善,外来文化也不断渗透到本村中来。新旧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村民正缺少一个正确的引导方向。
 
  2.旧的文化正在慢慢瓦解,这时候精神家园建设最容易得到村民的支持,以传统文化为依托的精神家园建设有利于村民们找到自己民族文化的归属感和心灵的寄托;有利于民族团结,提高民族内部的凝聚力。
 
  3.项目组成员是该地的人,当地村民也会积极配合调查和实施。这有利于精神家园建设的对策付诸实践。
 
  (四)彝家新寨精神家园构建的几大问题
 
  1.当地居民的积极主动性不大,实行起来较困难
 
  2.对精神家园建设没有一个系统的解决方案
 
  3.旧的彝族精神家园渐渐瓦解,新的还未建立起来,需要一段时间让村民去适应
 
  4.精神家园建设是需要一个当地政府支持的项目,这方面需要进一步跟进
 
  (五)彝家新寨精神家园构建的解决办法
 
  1.带动村民积极参与,让村民做自己文化的主人
 
  2.以传统文化为依托,发展精神家园建设,使人们有文化归宿和心灵的寄托
 
  3.一些以实物为载体的文化作为基础来建设精神家园。
 
  4.拟定相应的精神家园建设的方案,让村民的行为有所引导。
 
  5.对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和发展,让传统文化成为精神家园建设中最有利推动力
 
  四.结语:
 
  项目组通过对万年村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加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对彝族处于新农村建设这个新时期的精神家园建设进行探索。对彝族精神家园建设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建议并对彝家新寨的社区模式进行总结。
 
  五.参考文献
 
  [1] 严春友 精神家园综论[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2010(10)
 
  [2] 王喜国、李莉   论精神家园建设的传统文化依托[J]   政工学刊   2014(6)
 
  [3]杨晓蔚  新农村建设西部的梦想与实现[J]  西部大开发  2006(04)
 
  [4] 马晓河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把握的几个重大问题[J]   西部大开发  2006(11)
 
  [5] 马炳慧  寻找我们的精神家园[J]   思想政治课教学  1997(11)
 
  [6]周孝正  构建老百姓的精神家园[J]   学习月刊  2006(09)
 
  [7] 陈刚  精神家园:心系何处与如何共建?[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
 
  [8]韦希,刘晓芳,宋立新   《基于灾后精神家园重建的羌族聚落调查与思考》 2009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