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乡建设新农村——甘洛彝乡舍勒村的华丽转身
彝族人-网是创建最早,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彝族文化网站。网站的目标,是构建彝族文化核心数据库。
依山傍水的秀美乡村,下方是国电瀑布沟水电站的大水库怡人景色,上面是蓝天白云下的美丽彝寨,一栋栋建筑风格多样的洋房、楼房,运输车辆往来穿梭,人勤春早的田间地头忙碌春耕的人们人头攒动,处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新农村景象……这就是成功华丽转身的彝家新寨甘洛县黑马乡舍勒村。
据了解,舍勒村是甘洛县最北面的一个彝族聚居村,过去是全县有名的一个贫困村。这里距县城距县城60多公里,气候寒冷,群众收入低,经济发展比较缓慢,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全村有97户,346人,住的是土坯房,走的是烂泥路。
昔日贫困落后的小山村,如今以彝家新寨建设为契机,全村群众不等不靠,积极筹措资金、投工投劳参与美好家园建设,“流自己的汗,出自己的力,建自己美好家园”。舍勒村告别了曾经双脚沾泥的烂路,平坦整洁的水泥路通到了村里,幢幢新楼房美观大方,家家厨房里挂满了腊肉、香肠;房前屋后早开的樱桃花点缀了美丽村庄。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改革开放的春风,是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让老百姓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如今,说起村子的变化,舍勒村的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沿着宽阔的水泥路,记者来到村民衣格布洛的家里,只见室内装修颇具现代气息,沙发、彩电、冰箱、衣柜等一应俱全。“从祖祖辈辈住土坯房到自己住‘小洋房’享受现代生活,这样好的生活条件过去做梦都不敢想。你看我家的新房子,和你们城里人的生活是不是已经差不多了?”衣格布洛边收拾新家,边指着自家宽大的院坝、明亮的客厅、漂亮的卧室、整洁的卫生间说。
村民们告诉记者,建了彝家新寨后,有的村民开始外出务工,有的村民积极参加县上组织的各种劳务技能培训,在家大力发展核桃等产业,村民现在的庄稼收成都比以前好。
以前舍勒村的交通不方便,很少有村民把自家生产的农产品拿到市场上去卖。现在路通了,村民们在自家门口就可以卖自己产的各种农产品。“村里现在有好几十户人开始做起了小生意,钱口袋也逐渐鼓起来了。”村干部介绍说。
核桃、马铃薯、玉米等已经成了村里的支柱产业,也是村民们家庭收入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在舍勒村,每个人都是那么匆忙和朝气蓬勃。忙的时候大家都到地理搞生产、抓发展,闲的时候,大伙儿就会去村里的活动场所健身、跳达体舞,或是到村里的农家书屋去看看书,学学各种农作物的种植知识。
谈到自己的幸福生活,舍勒村的村民们都不约而同地说,村里现在已经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和电话进村入户,移动、电信网络全覆盖;村卫生室就在家门口附近,群众看病就医已不再难;民俗活动坝子、村活动室、垃圾集中堆放点、路道绿化、沼气池、“四件套”等设施应有尽有,人居环境和卫生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甘洛县,舍勒村只是该县彝家新寨建设成果的一个缩影。
“坚持把彝家新寨建设作为当前最大的民生工程强力推进!”是甘洛县委政府一直以来铿锵的承诺。该县子在2013年度,大力推进“八大扶贫工程”建设,高质量、有特色抓好总投资2.21亿元的20个彝家新寨、7个整村推进、1个民族团结新村、19个扶贫易地搬迁和以工代赈示范工程等扶贫工程建设,举全县之力、聚全民之智,在取得成功经验上,彝家新寨建设成效喜人。
“现在,农民免了税、学生上学不交费不说还有营养午餐吃,我们老百姓修房拿补贴、低保领工资,‘新农保’让我们老来有了工资,‘走基层’干部给我们出谋划策,共谋发展,还为我们送来慰问品,让我们彻底革除旧习俗、转变生活方式,这种日子好巴适哦!”说到现在的好生活,舍勒村的村民们难掩灿烂的笑容。
(作者单位:甘洛县委宣传部)
彝族人-网是创建最早,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彝族文化网站。网站的目标,是构建彝族文化核心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