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社会.发展 Yi Society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发展 > 彝乡发展

内江学子用镜头记录彝族服饰特色 感悟民族文化魅力

作者:何思霖 发布时间:2018-08-01 原出处:中国青年网 点赞+(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

2m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民族服饰店里的陈列着做好的服装。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何思霖 摄2m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m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中国青年网西昌7月25日电 (通讯员 何思霖)冒着青筋粗糙的双手,左手娴熟地将洗净的羊毛在两指间搓捻,右手拿着专用的纺锤把它绾成一根根细长的羊毛线,这样的景象在西昌昭觉县屡见不鲜,这里的妇女们常常坐在自家店铺里或者站在街边用这样一双勤劳的手一遍遍地重复着手里的活儿,一边干活一边与街坊领居闲聊着,动作却丝毫没有迟缓。2m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m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7月13日,内江师范学院“三下乡”彝族服饰文化考察队来到西昌,以“记录民族特色,关注传统文化”为主题拍摄一个关于彝族服饰发展过程的纪录片。9名队员通过走访调研西昌市内彝族手工服饰店和具有代表性的昭觉县内的服饰制作手艺人,核心地拍摄了彝族服饰的花纹、色彩搭配、配饰等发展历程。2m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m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这6天里,连续的阴雨天气没有撼动一丝队员们的拍摄热情,当地的人们也十分支持拍摄工作,尽管有时双方语言沟通不畅,但大家脸上的笑容却是一样的阳光、灿烂。2m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m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手工店内展示精品服装2m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m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西昌市内的仿古一条街有着大小不一的彝族服饰手工店,这里的“一条街”却远远不止一条街道,在有限的时间里成员们共走访了三条街道,参考了10个彝族服饰手工专卖店。其中名为“一针一线民族服饰店”的店主罗伍石布莫介绍到,店里的服装主要分为昭觉、美姑、越西、布拖四个地区的服饰,传统的彝族服饰主要以红黄黑三个颜色为主,经过现代的改变融合,已经加入了很多其他的颜色,其中昭觉的服饰色彩更为鲜艳。服装上花纹大多都是通过动物演变而来,最常见的一种两边弯弯向内卷,形状很像羊角。2m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m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除此之外,和服装相搭配的头饰、配饰等也十分具有民族特色,女装的头饰以年龄阶段分为四种,少女时期是尖尖的帽,结婚时和婚后都是盘上头发作圆盘状或瓦片状,但新娘的头饰额前必须要有一排银制的流苏吊饰,生了孩子的则是两边扁扁的荷叶,很是特殊。2m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m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拍摄过程中,成员遇到了一名专门从云南楚雄过来挑选服装的彝族人介千乔里,他与家人是在为下个月西昌一年一度的火把节做准备。他认为这里做的服饰才最有味道:“我们在平日里就经常穿我们民族的衣服,虽然说时代不同了,但我们对民族的这样一种特色的热情没有减少,我们穿上街内心还是很自豪的。”2m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m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m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针一线民族服饰店”里的服装。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何思霖 摄2m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m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展馆尽显彝族服饰全面貌2m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m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展览馆往往是一个文化的发展历程的缩影,它收集了彝族历史中款式搭配、花纹等渐渐改变的一些代表服饰,并且对其进行了分类总结。2m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m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凉山州贾佳彝族传统服饰生产有限公司负责人贾巴子则是彝族服饰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她在发展企业的同时还筹备了一个彝族服饰展览馆,就落户在在大凉山民族文化产业基地。馆内处处画着带有彝族特有的文字和符号,褐色的柱子、穿有整套服饰的男女模特和白色的模型羊,模拟着彝族人的生活环境。馆内的灯随着人的走动一个个打开,光束的照耀下服饰的花纹、色彩相得益彰,民族特色更加凸显。其中最让人惊叹的是在2012年贾巴子则和10多位绣娘一起制作的一套长达8米的百褶裙彝族服饰,是“镇馆之宝”。2m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m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而在位于昭觉县东晨中学的彝族服饰展览馆,解说员马昭宁介绍道,这里陈列了彝族从传统到现代发展的各类服饰,包括依诺、什扎、所地三大代表类型服饰。彝族服饰的代表类型是用地区分辨的,其中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男子裤脚大中小的不同。依诺服饰又俗称大脚裤服饰,着大裤脚如裙子,裤脚宽约五尺以上,做工细腻,以白、黑色为多。什扎服饰俗称中裤脚服饰,裤脚宽二尺五寸左右,制作精细,以盘花、挑花、刺绣、滚边、镶嵌为主。所地服饰又称小裤脚服饰,男裤属小脚裤,吊档。男女皆穿瓦拉和单、双层披毡,蓝色瓦拉是所地区最有特色的装扮。2m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m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m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讲解员马昭宁为队员解说馆内服饰历史发展。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何思霖 摄2m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m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街边原始纯手工制作布料2m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m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西昌街上大多妇女都会做的一根小小羊毛线,却是制作彝族特有的披毡“查尔瓦”的必须材料。“查尔瓦”形似斗篷,长至膝盖之下,下端饰有长穗流苏,彝族人民白天披在身上挡风御寒,夜晚则当被褥。每一件查尔瓦都是全羊毛、纯手工制作完成,通常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在昭觉,有很多年老的老人在这里摆摊,一边编织一边售卖。2m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m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街的另一边,这里有5名当地人正在制作彝族服饰所用的布料。他们先把羊毛均匀铺在席子上边洒水边裹,裹起来后用绳子串起来,用洗衣粉和水一直反复揉搓羊毛,在使羊毛相互黏在一起不掉落后进行染色,最后再展开布料,用两个竹片将布料规则地折成百褶固形。在考察队的镜头里,街道边上演的传统服饰制作手艺将被永久记录,不会因为岁月而流逝。2m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m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m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昭觉县当地人在给染好色的布料固形。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何思霖 摄2m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m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服饰是穿在身上的历史、是流动的风景线、亦是民族智慧的积淀结晶。在2007年7月,昭觉的“彝族毛纺织及擀制技艺”还被评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考察队通过现代的技术与拍摄者的真实体验来向人们述说彝族服饰的现状与历史,是对国家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2m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