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县:非遗文化助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古老的彝族、傈僳族男耕而食,女织而衣,在浩如烟海的文化宝库中,最让环州少数民族引以为傲的便是传承千年、绚丽多姿的指尖技艺—刺绣,刺绣历史悠久,是环州少数民族的闪光点,在环州这块丰腴的土地上,从不乏出色的绣娘,她们穿针引线,游刃有余,用双手织出一幅幅美丽的民族画布。
为传承这份遗产,环州乡党委、政府为绣娘们提供了圆梦场所—环州刺绣扶贫工厂,把技艺留存下来的同时让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为了能够接好第一份订单,环州乡党委委员、乡人民政府副乡长赵建佳到绣娘家中与她们面对面交流,为她们一一答疑,打消绣娘顾虑,为环州绣娘增收打好前战,让刺绣在不断传承和创新中褶褶生辉。
“沾土气”非遗文化暖民心。该局把“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宣传展示活动延伸到村组,向村民发放非遗宣传材料180余份,制作酒歌光碟1200碟,播放非遗专题片6场次。组织非遗传承人李盛成,郭春柔等参加全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项目展演活动。到村组各寨收集“民间酒歌”160首,组织彝族酒歌代表性传承人到白路镇开展彝族民歌(彝族酒歌)研讨会,举办彝族酒歌培训班和“非物质文化与乡村振兴”专题讲座,录制国家级传承人余学光、普玉珍非遗线上慕课6个。
插甸镇长岭岗村苗族芦笙舞被列入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插甸镇以此为重点,积极采取措施努力挖掘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非遗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
近年来,插甸镇青年男女大多外出工作,还有许多有芦笙舞艺的年轻女子陆续出嫁,村里大多只剩妇女和中老年男舞技者,这使男女搭配、舞艺难度高、变化多端的苗族芦笙舞将面临传承的断代。为此,插甸镇突出保护,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指导方针,镇文化站工作人员利用农闲时间到村上组织芦笙舞爱好者排练节目,指导组建了老中青3支苗族芦笙舞文艺队,引导广大群众能够自发自觉地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传承,确保苗族芦笙舞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切实有效的保护和抢救。
插甸镇利用集市、节庆活动,繁荣、活跃民间传统文化。插甸镇长岭岗村苗族芦笙舞多次参加州县举办的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比赛和表演,得到了广泛好评。长岭岗苗族芦笙舞是苗族同胞在聚会时表演的一种集体竞技舞蹈,该舞蹈起源于苗族阿卯支在生产生活中的经历。它是研究苗族文化的活化石,对挖掘、整理、研究“花苗”支系的繁衍、迁徙、征战历史有重大意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传承,让当地群众和外地游客更好地感受插甸镇的历史渊源,领略到当地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
近年来,武定县文化旅游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贯彻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遗保护工作方针,强化非遗保护措施,完善非遗传承机制,建立非遗名录体系,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了“品牌项目引领、重点项目扶持、濒危项目抢救”的非遗保护格局,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取得了良好实效。
拍摄了《武定酒歌》专辑和《武定情歌》专辑;拍摄了非遗记录片《遗失的武定》《武定彝族火把节》;拍摄了《武定阉母鸡技艺》《武定银器制作技艺》《武定小锅酒制作技艺》等非遗申报片;拍摄《武定酒歌精选集》;在县文化馆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室,展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代表性传承人;建立起非遗项目及传承人数据库,收集整理了非遗项目及传承人档案。
州文化馆在武定县文化馆成立了彝族服饰传习所,在白路镇成立彝族火把节传习所;县文化馆在白路镇、环州乡成立彝族酒歌传习所,在罗婺人家、狮山华兴苑设立彝族酒歌传习点;在近城小学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使青少年了解武定非遗项目,进一步推动非遗的传承和弘扬。
该县定期不定期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训班、彝族酒歌培训班、彝族刺绣培训班。
组织传承人参加省州非遗展示比赛,彝族酒歌传承人胡朝能等代表武定县到省、州参加非遗展演活动,向外宣传了武定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彝族文字传承人李茂森举办彝文培训班,编撰《彝文经书》10卷。
利用板报、电视、布标等媒介,大力宣传非遗保护的重要意义,组织开展非遗宣传日系列活动,在每年的“文化遗产日”开展非遗系列展示活动,组织非遗传承人展示非遗项目,为赋能文化旅游,乡村振兴提供了文化支撑。
彝族人-网是创建最早,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彝族文化网站。网站的目标,是构建彝族文化核心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