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滇协作,助力云南楚雄培育壮大彝绣产业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地处乌蒙山片区和滇西边境片区,是全国两个彝族自治州之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素有“中国彝乡·滇中翡翠”美誉。其中,楚雄彝族服饰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刺绣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直苴彝族女式服装获得国家专利,但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因素,群众“守着金饭碗、却无致富经”,彝绣产业始终在个体式、作坊式的基础循环中徘徊。
按照国家东西部扶贫协作战略部署和上海市、云南省的工作安排,上海市援滇干部联络组楚雄州小组认真贯彻相关指示精神,过程中始终注重整合各方资源、协调多方力量,持续深入开展彝绣文化帮扶工作。特别是近年来,上海各有关方面积极配合楚雄州相关部门,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参与、群众受益的工作模式,投入项目资金,并引导带动企业、社会组织等,全力实施多个协作项目,着力解决彝绣产业行业标准、工坊建设、技能培训、销售市场等痛点难点问题,有力助推了楚雄州彝绣从“指尖技艺”切实转化为“指尖经济”,帮助当地群众打造起“家门口的幸福产业”,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帮助脱贫群众实现稳定增收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深入调研,明确四个着力方向
上海组建了由市委宣传部、市政府合作交流办、嘉定区、上海社科院、复旦发展研究院以及东方国际(集团)等组成的一批调研团队,深入楚雄州各县市开展调研,援滇楚雄州小组积极协助配合,通过拜访彝绣传承人,走访彝绣小作坊、骨干企业,与行业主管部门座谈交流等方式,对全州彝绣产业基本情况和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堵点难点问题进行排摸调查。
上海市援滇干部联络组在南华七彩彝绣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调研
通过调研,发现彝族刺绣已逐步从自绣自用、自制自穿、自产自足的家庭式发展走上商品化、产业化之路,彝族妇女开始从背着娃、绣着花、养好家的“绣娘”,开启居家就业、坐地创收的创业致富之路。但这个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亟需解决的瓶颈问题,主要有:一是彝绣产业发展中存在规模小、市场窄、品牌弱等问题。二是彝绣行业指导单位人员少、无资金、无固定办公场所、投资融资能力弱等问题。三是彝绣产品在创新能力、时尚设计、市场营销等方面有待提升。助力彝绣产业实现健康持续发展,必须帮助楚雄解决好这些堵点痛点难点。
围绕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和短板,援滇楚雄小组等上海援滇力量,积极帮助楚雄州对接专业企业,搭建帮扶平台,全力协助楚雄助力楚雄打造成为全国民族刺绣非遗文化的示范地和彝绣产业聚集发展的新高地。主要从四个方面着手,策划实施多个沪滇协作项目,开展各项帮扶协作工作。
一是着力把绣品转变为产品。邀请服装设计专家到楚雄,帮助当地绣娘在服装裁剪、丝线色彩搭配、图案整体布局设计、刺绣手法等方面开展培训和对接,指导当地绣娘在刺绣中既保留彝族文化内涵,又注重时尚表达的彝绣提升路径,给传统彝绣技艺注入新兴时尚力量,粗放和精致、传统和时尚、原生态和国际化的碰撞,具化为一件件极具特色、时尚又实穿的流行商品。
二是着力把标识打造为品牌。借助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吸纳集聚和辐射扩散文化资源、文化资本的优势,建立上海市对楚雄州传承弘扬民族文化、打造“中国彝乡”文化品牌帮扶机制,帮助实施打造中国彝乡品牌,实现上海文化改革发展、文化资本、文化人才与楚雄州弘扬民族文化的共振共鸣。依托东方国际(集团)在纺织行业的龙头地位,以及时尚产品打造、品牌推广等领域积累的专业优势,帮助楚雄进一步提升手工彝绣的品牌价值和收益。
三是着力把绣娘塑造为创客。通过沪滇帮扶项目加力助推彝绣产业化发展,让单打独斗变规模化生产、产业链打造。积极发挥彝绣非遗传承人的作用,助力当地实施绣娘技艺提升工程,协助建立彝绣人才资源库。开展培训交流,让更多的绣娘“带头人”走出大山、走进上海,了解最新纺织技术、设计理念和市场导向。
四是着力把资源变现为收益。为彝绣产品建立产供销有效链接,畅通进入上海、长三角乃至全国的销售市场。将非遗文创产品作为上海市消费帮扶重要的品类进行推介销售,帮助产品找市场,上海龙头企业、非遗传承人、致富带头人积极推介宣传,围绕各级市场有效供给,协助建立“公司+合作社+绣娘+订单”模式,让订单推动彝绣生产,实现彝绣销售、流通和市场的有效联动。
二、多措并举,持续开展帮扶协作
从上述四个着力入手,2018年至2023年,上海持续投入沪滇协作项目资金,并带动企业、社会组织等捐赠和智力支持,协助楚雄实施多个彝绣文化帮扶项目,主要如下:
2018至2019年,投入市级援滇资金,推进楚雄州4个沪滇文化帮扶协作重点项目,为彝绣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一是楚雄民族服装服饰产业化国际化项目。与全国服装行业的龙头企业─东方国际(集团)公司形成深度务实合作,利用东方国际(集团)公司拥有的服装研发与制造、时尚产业、国际贸易优势平台和营销渠道,帮助彝绣走进上海国际时装周、纽约国际时装周,将楚雄民族服装服饰真正推向全国、全世界服装市场。
2019年9月,楚雄彝绣走出国门,成功亮相纽约时装周
二是制播《彝乡之恋》形象片项目。上海广播电视台从创意、资金、摄制、宣传推介等方面给予楚雄州帮扶,派出专业摄制团队到楚雄,创作摄制一部具有国际视野、国内一流水平的楚雄州形象片,并安排该片在上海广播电视台及上海主流网络媒体免费宣传、播出和推介。同时,尽可能协助在中央电视台以及主流网络媒体播出。通过形象片精美的视觉化呈现,展示彝楚风韵,强化中国彝乡标识,打造“中国彝乡”品牌。
三是打造《云绣彝裳》民族文化演艺精品项目。立足云南省丰富的民族服饰文化、楚雄州传承千年的彝族赛装文化,在楚雄州民族艺术剧院创作编排的基础上,邀请上海安排一流的艺术专家,从创意、编导、舞美、资金、市场等方面帮助楚雄州进行提升完善,打造一台融彝族历史、服饰、舞蹈、音乐、民歌为一体,代表云南省面向国内外文化旅游市场的民族文化演艺精品剧目《云绣彝裳》,全力打造云南民族文化新名片。
四是“中国彝乡”建设总体规划系统策划项目。楚雄彝族文化研究院与上海社科院形成深度务实合作,全面整合楚雄民族文化资源,实施“中国彝乡”建设总体规划研究,提升楚雄彝族文化核心竞争力,打造“中国彝乡”品牌政策制定、理论依据、文化支撑和智库保障,提供重要决策依据。
2019至2022年,上海机场集团以消费帮扶促彝绣产业发展,促进绣娘增收的同时助推彝绣规模化生产;在上海浦东机场免费支持楚雄彝绣龙头企业投放彝绣宣传广告,保障彝绣曝光度,提高彝绣知名度;在部分县支持彝绣帮扶车间建设运转,每个车间每年给予一定的帮扶资金。2020年,在上海东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和东华大学帮助下,历时三年,在全国首家制定推出《民族民间手工刺绣团体标准(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刺绣为例,适用于同类型各民族民间手工刺绣)》,并积极申报行业标准,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定价,将楚雄民族民间手工刺绣的非遗知识转成公共的技术产品标准,为消费者选择产品提供科学的依据,保证广大绣娘的利益。
2022年11月16日,“沪滇山海情 文化兴乡村”楚雄彝绣特色文化产业宣介会在昆明举行
2023年,继续投入沪滇资金用于彝绣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其中,投入上海市级援助资金用于开展上海时装周“楚雄彝绣”发布活动和“楚雄彝绣”米兰国际时装周发布活动。上海时装周“楚雄彝绣”发布活动于3月实施完成,发布会集中展示了传统、经典、时尚、盛装四个系列40套精美的彝族服饰和“遇见楚雄——传统纹样系列”“绿羽仙踪——绿孔雀图样系列”“福来云往——非遗联名系列”三大系列文创产品200余件。发布现场吸引社会各界300余人参加,30余家主流媒体报道,进一步推动楚雄彝绣走“时尚化”“高端化”发展线路,拓展彝绣市场。9月,在米兰国际时装周期间,以“鎏光彝彩,美美与共”为主题,开展“楚雄彝绣”专场发布活动,40套融合了彝绣非遗元素的跨界时尚服装服饰闪亮登场,演绎了一场经典与时尚共融的T台走秀,推动楚雄彝绣走出深山、走向世界。在楚雄永仁县投入嘉定区级援助资金建设阳光永仁·彝绣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主要包括:打造阳光永仁—彝绣赛装文化研习展销中心,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源、品牌,不断吸引客商;举办刺绣培训班,增强永仁彝绣产品适应市场的能力,组织团队开发设计具有民族特色刺绣文案,提升产品品质,增强市场抵抗力等。在楚雄牟定县投入嘉定区级援助资金,建设彝绣产业帮扶车间项目,主要包括改造提升彝绣培训室、展示厅、生产车间、手工作坊硬件设施和墙面文化装饰,带动牟定县彝绣产业发展。
牟定县杰鲁彝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绣娘在嘉定区援建的彝绣产业帮扶车间内刺绣
2023年7月20日至23日,第六届上海市对口地区特色商品展销会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在沪滇协作资金支持下,楚雄州两家彝绣龙头企业在中央展厅展位充分展示产品。
三、合力攻坚,彝绣产业华丽转身
自2018年以来,在楚雄州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及上海帮扶力量的助推下,楚雄州实现了“绣品变产品、秀场变市场、绣片变名片”3大转变,彝绣产业正发展成为支撑富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特色文化产业。主要表现为:
一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彝绣产值从2012年的0.2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2.45亿元,增长超10倍。今年前三季度,彝绣产业增加值接近2亿元。二是产业集聚度不断提高,先后建成彝人古镇彝绣聚集区、永仁彝绣一条街、牟定彝和园彝绣一条街等项目。三是市场主体不断壮大,有彝绣经营户538户,其中年产值500万元以上彝绣企业12户,彝绣协会(合作社)56个,彝族服饰传习所14个,购置绣花机309台;打响一批彝绣品牌,完成1056个绣娘数据库建设。四是产业基础不断夯实,沪滇两地共同组织实施了各类培训班、交流项目80余期,培训绣女8000余人次,通过培训交流,有效促进绣女在刺绣产品图样设计、工艺流程、技能技法等方面推陈出新,还帮助进入电商平台,差异定位让彝绣的市场变得更加广大。五是产品市场不断拓展,依托“丝路云裳·七彩云南民族赛装文化节”“中国楚雄·绿孔雀之乡”平台,参加中国国际旅交会、深圳文博会、创意云南文博会等展会,推动彝绣企业“走出去”。六是产品知名度不断提高,彝绣在中央媒体、上海市级、云南省级和其他主流媒体刊播稿件1.2万余篇(条),媒体曝光量超3.3亿次,惊艳全国,助推楚雄彝绣出彩出圈。
沪滇彝绣文化帮扶的举措和成效,获得楚雄州乃至云南省广大干部群众的充分认可,“沪滇彝绣文化帮扶,既尊重市场规律,又注重发挥‘党建+’作用,广泛发动群众、带动群众,在联农带农、帮助脱贫群众稳定增收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彝绣文化帮扶也成为近年来嘉定楚雄沪滇协作工作的一大亮点,在各类考核中得到充分肯定。
彝族人-网是创建最早,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彝族文化网站。网站的目标,是构建彝族文化核心数据库。文:上海市援滇干部联络组楚雄州小组;图:上海市援滇干部联络组楚雄州小组;编辑:赵征南;责任编辑:范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