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宁蒗大事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1960-1969)

作者:县庆指挥部 发布时间:2016-11-13 11:07:18 原出处:彝族人网 点赞+(
彝族人-网诞生于北京,已经20年了。初心不改,在浮躁的网络时代,留一片净土,为彝族留下更多闪光的文化。

1960年
【1月】 宁蒗县四级干部会议召开以“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形式解决粮食紧张问题,大队、管理区12人受到批判。
公共食堂实行粮食出仓、下锅、打饭三过秤制度,吃粮划分9、7、5、3两4等级,开始吃代食品。
【3月】 宁蒗县中心林管所引进苹果苗,在战河、包都、大兴等地种植。
【6月】 宁蒗县羊坪公社的分水岭、羊坪二个大队划归永胜县,同时撤销羊坪、三岔河、哈耍、蝉战河、烂泥箐等五个公社,新组建大拉坝公社。全县为16个公社。
全县发生虫灾,受灾面积10万亩。宁蒗县农技和商业部门推广“666”可湿性粉剂灭虫。
【7月】 宁蒗县商业局成立。宁蒗县召开畜牧会议,贯彻“以猪为主、以队为主、猪羊并举,高速发展畜牧业”的方针政策。
【12月】 宁蒗县召开四级干部会议,1809人参加,传达学习“中央紧急指示信”和省委“12条”,揭批“一平二调、强迫命令、生产瞎指挥、干部特殊、浮夸”等五风。宁蒗县成立平调清退委员会,宁蒗县委副书记杨立贤任主任。
【同年】 宁蒗县直党总支委员会成立。
降雨量为量少年,年均降雨693.7毫米。
刮“五风”,加上自然灾害,人民生活困难,部分缺粮严重的社区现浮肿病和死人。
庄房水电站建成输电,供宁蒗县机关照明,年发电量2万度。
国务院正式公布,原西番族经民族识别,改称普米族。

1961年
【1月】 在全县范围开展以反“五风”为主要内容的整风、整社运动。
【6月】 在宁蒗县撤除乡村小学12所,清理超龄生(14~20岁)909人回乡务农。
【10月】 全县贯彻《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60条)和省委“12条”,恢复区乡行政建制,16个公社调为9个区、74个乡、1192个农业生产合作社。解散公共食堂按总耕面积划给社员5~10%的自留地,允许私人饲养猪、羊及家禽。
【11月】 召开宁蒗彝族自治县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出席代表167人,罗祥当选为县长。
【同年】 铜厂河铜厂停办。宁蒗县手工业联社成立。

1962年
【1月】  宁蒗彝族自治县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在宁蒗县城召开。中共宁蒗工委副书记罗祥赴京出席中央召开的七千人大会。
【7月】 宁蒗县文化馆成立。
【9月】  宁蒗县工委在包都区包都乡进行所有制调整试点。
【同年】 宁蒗县工委成立调研室和民族工作队。
宁蒗县工委党校成立,校址在三棵树。
宁蒗县农水科引进绿肥光叶紫花苕在坝区试种成功。
是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完成1526万元,比1957年增长21.5%,年平均增长4.3%。

1963年
【1月】 凉山五个区进行所有制调整,上级党委指派张明任宁蒗县工委书记。
【3月】 永胜至宁蒗客车首次开班。
【4月】 宁蒗县共青团代表大会召开,出度代表117名。会议号召全县团员青年向雷锋同志学习。
宁蒗县工委会议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评选“五好社”和“五好社员”活动。
坝区四个区进行所有制调整,全县调为1409个农业生产合作社,204个互助组,少数单干户。宁蒗县工委制定耕牛、驼马饲养、租用及羊群放牧等有关政策。
【7月】 包都区黄板坪降冰雹,庄稼受灾严重,上万亩松林受击枯残,暴雨后发生泥石流,乡公所房屋全被冲毁。
【8月】 西川山洪暴发,一户遇难,区级机关遭受不同程度损失。
【9月】  贯彻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以阶级斗争为纲,开展以“反对多吃多占、铺张浪费、挪用公款、投机倒把、违法乱纪”为中心内容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宁蒗县级机关开展“五反”运动(反贪污、反浪费、反投机倒把、反挪用公款、反官僚主义)。宁蒗县工委在包都区的包都、安乐两个乡进行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试点,历时4个月。
【11月】 宁蒗彝族自治县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出度代表177人。
【12月】 宁蒗县工委在包都的大兴、羊窝子、水草坝、大二地、硝水坪、白牛厂等6个乡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1964年
【2月】 中共宁蒗县第一次党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代表160名,张明代表宁蒗县工委向大会作14年来的工作报告。大会选举产生县委委员,候补委员,正式组建中国共产党宁蒗彝族自治县委员会,张明任书记,罗祥、杨立贤任副书记。
【3月】 全县9个区配备武装部长,74个乡配备武装干事。
【4月】 宁蒗县农技站在牦牛坪乡首次使用赛力散拌种防止青棵黑穗病示范、试验、推广,获得成功。
【7月】 第二次人口普查,全县24387户,97193人。
宁蒗县委领导在大兴二社蹲点,首次采用砂土改造红壤胶泥田十余亩。
【11月】 大兴铜厂河原木质虹管改装为Φ300厘米的铸铁管,在施工中第一次使用硅酸盐水泥。
【同年】 全县获粮食大丰收,总产4073万千克,人均400千克,为人均占有粮食最高年。
刘阿鲁子被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65年
【1月】 红桥区兴文水库动工修筑。
【3月】 全县各区配专职文教助理员一名,协助宁蒗县文教科管理学校。
中共云南省委书记处书记、副省长赵健民来宁蒗检查指导工作。
【5月】 中共宁蒗县委召开扩大会议,制定“以粮为纲、粮畜交举、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方针,作出粮食增产部分实行“三三制”分配的规定。以包都区为“三三制”试点,取得成功后在全县推广。
【7月】 经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撤销原大兴乡、黄板坪乡建制。组建大兴镇。
【8月】 西布河区麦地河乡的帕落村山洪暴发,山体滑坡,17户傈僳族农民住房冲塌,宁蒗县政府赈济迁往西布河下农场建新村。
【9月】 宁蒗抽调社教工作队100人,以张明为分团长赴中甸县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即大四清)。
【12月】 宁蒗彝族自治县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县长罗祥代表上届作工作报告,会议通过全县第三个五年计划。
宁蒗县召开贫下中农代表及五好社社员先进代表会议,出席代表700人。成立宁蒗县贫下中农协会,张明当选为主席。
宁蒗县城以及附近区乡联成有线广播网,总长15千米。

1966年
【2月】 省属碧泉林业局(驻永胜)在宁蒗县招收四年制轮换工801人。
宁蒗县翠依小(一)型水库动工修建。
【4月】 跑马坪区下羊安山农业生产合作社在发展粮食生产、绵羊改良、改善居住条件等方面成绩显著,被评为省农业先进单位。
【7月】 宁蒗中学教师、山区文化工作队员27人,集中到丽江参加“文革”运动。全县小学教师、宁蒗县文化单位人员300人,集中到丽江参加“文革”运动。有30人被打成“反革命”、牛鬼蛇神,1人被迫自杀。
【8月】 外地红卫兵来宁蒗进行串联,在“远学大赛,近学新联”的号召下,宁蒗县委组织宁蒗县区乡社干部一千多人分两批到中甸县学习参观。
【9月】 举行宁蒗彝族自治县成立十周年庆祝活动,陈列十年建设成就展览和阶级教育展览。
【10月】 宁蒗中学、宁蒗县农中两校造反派师生60人,到北京串联,接受毛主席的检阅。
西南林业施工总队第二工程处进入宁蒗,次年在本县招收全民所有制林业工人300名。
【12月】 “宁蒗中学红卫兵造反司令部”成立。之后,红卫兵组织遍及全县学校、厂矿、机关、农村。
“破四旧”(旧文化、旧传统、旧风俗、旧思想)在全县展开、烈士纪念塔底座的装饰石雕也被当作“四旧”砸坏。
宁蒗县召开四级干部会议,宁蒗中学和机关职工“炮轰”宁蒗县委。从此,“文革”运动在全县展开。

1967年
【1月】 宁蒗县级机关先后成立造反派组织(战斗团队),由机关造反派临时指挥部统一指挥,宁蒗县城大街出现揭发批判“走资派”和“牛鬼蛇神”的大字报和大幅标语。
【2月】 宁蒗县人民银行、宁蒗县中心林管所、宁蒗县畜牧科等单位领导被夺权。
宁蒗县乡建立农业生产领导小组。
【3月】 宁蒗县人武部“支左”。宁蒗县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全县党政大权统归宁蒗县军管会。
【4月】 在宁蒗县军管会的领导和监督下,为文革初期被打成“反革命”、“牛鬼蛇神”的教师和文化单位职工平反,并烧毁其黑材料。
【6月】 围绕“炮轰军管会”的大字报,宁蒗县级机关职工分成“炮轰”与“反炮轰”两大派。
【9月】 各派实行单位归口联合,成立大联合委员会。

1968年
【1月】 筹建宁蒗县农机修造厂。
【3月】 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四军党委批准,成立由军队干部、革命干部、造反派代表(即群众代表)“三结合”的宁蒗县革命委员会,主任乔与才。
【4月】 宁蒗县级各单位、各区先后建立“三结合”的革命委员会,各乡建立“三结合”的革命领导小组。
【7月】 宁蒗县成立“清理阶级队伍”领导小组,全县“清队”运动开始。7~12月,清队运动中宁蒗县级机关以追查反动标语和“大同党”等案为由,无辜受害的干部、群众有109人,因刑讯逼供致死4人。
【9月】 实行贫下中农管理学校,管理商店。
【同月】 红桥、翠依、宁利、西川、西布河、跑马坪、红旗等公社的中心完小附设初中班。
设立宁蒗客运站。

1969年
【1月】 宁蒗县革命委员会委托宁蒗新华书店向全县人民赠送“红宝书”(《毛主度语录》)6万册。
【2月】 造反派组织将原宁蒗县委、宁蒗县政府领导干部挂上黑牌,游街示众,将原宁蒗县长罗祥打成重伤。“造反派”揪斗基层干部、群众,没收自留地。
【3月】 全县废除小学六年制,实行“五年一贯制”。
宁蒗县“五七”干校在永宁建立。
【4月】 庆祝党的“九大”胜利召开,全县9个区改建为9个人民公社,74个乡改为75个大队,1409个农业生产合作社调整为711个生产小队。原大兴镇建制被撤销,并入红旗公社,更名韶山大队。
【11月】 宁蒗县邮电局分设,邮政局隶属县革委会,电讯局属县人武部。
【同月】 经中共滇西领导小组临时委员会批准,宁蒗县革委会党的核心领导小组成立,乔与才任组长。
【同年】 “三忠于”、“四不限”以及“早请示、晚汇报”等运动遍及全县。动员农民卖“忠”字粮,不少农民卖了过头粮。各区乡组建“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唱“革命歌”、演“样板戏”。知识青年响应毛主席号召,回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云南省地质队在宁蒗县招收全民制工人40名。

(本文引自由 宁蒗彝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宁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研究室 所编纂出版的《宁蒗大事记》,由宁蒗60周年县庆指挥部授权提供给本站发布使用,特此致谢)Ob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人-网诞生于北京,已经20年了。初心不改,在浮躁的网络时代,留一片净土,为彝族留下更多闪光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