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谈:昭通有一种职业叫“铲铲客”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每年7月至11月,是我国青花椒采收的季节。昭通的炎山、田坝、大寨等乡镇和巧家、鲁甸、永善、彝良乃至于四川的金阳等沿江(牛栏江和金沙江)一带花椒主产地,到处瓜果飘香,椒香四溢,青花椒“麻翻”你没商量!随着扑鼻而来的椒香,到处可见喜摘花椒的农民和花椒“铲铲客”忙碌的身影。
从季节方面看:“铲铲客”的工作随时节变换而改变。夏秋季节花椒上市他们“铲花椒”,秋冬季节核桃上市“铲核桃”、魔芋上市“铲魔芋”,晚春时节蜡虫上市“铲蜡虫”……因此,“铲铲客”又随季节变换被人们称为“花椒铲铲客”、“核桃铲铲客”、“魔芋铲铲客”等。“铲铲客”不做买卖的时候,他们也回家种地干农活,这时候他们也就是地地道道的农民。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每年7月至11月,是我国青花椒采收的季节。昭通的炎山、田坝、大寨等乡镇和巧家、鲁甸、永善、彝良乃至于四川的金阳等沿江(牛栏江和金沙江)一带花椒主产地,到处瓜果飘香,椒香四溢,青花椒“麻翻”你没商量!随着扑鼻而来的椒香,到处可见喜摘花椒的农民和花椒“铲铲客”忙碌的身影。
“铲铲客”在沿江一带普遍流行,是山区农民对那些倒卖山货的小商贩的称呼。“铲铲客”这个名号不仅代表职业,还代表身价和地位,还有季节特征:
从职业方面看:“铲铲客”主要扮演着农特产品收集、筛选、包装、贮存和搬运的劳动者角色。因此,他们兼具体力和脑力劳动能力,靠自己辛辛苦苦、踏踏实实劳动生活,应该属于劳苦大众一分子;他们绝大多数是农民,从小就在农村摸爬滚打长大,对农村一切情况非常熟悉,还有一身吃苦耐劳的本领;他们遵纪守法,不怕劳苦奔波,坚守着“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这一精神原则;他们经常跋山涉水,走村串户,到交通不便的偏远山区收购零散山货,然后转运到价格稍高的地方变卖赚取跑路费或工时费。或者在集市上摆一个摊子,收购四面八方农民捎带来的零散农特产品,累积到一定数量后再以略高于收购价集中卖给大客商,赚取薄利维持生计。
从身价和地位来看:10年前的“铲铲客”属于基本解决温饱的农民,地位略高于贫困农民。他们有几文活动的小钱,头脑灵活,懂一点经商之道,但是底子很薄,本钱通常只有几百或几千,一般很少过万。因此,他们没有能力做大宗买卖,更不会长时间囤积货物,他们即时买即时卖,让本钱快速滚动,一般很少会折本,当然也很难赚大钱,属于吃苦耐劳型、稳稳当当型。
从季节方面看:“铲铲客”的工作随时节变换而改变。夏秋季节花椒上市他们“铲花椒”,秋冬季节核桃上市“铲核桃”、魔芋上市“铲魔芋”,晚春时节蜡虫上市“铲蜡虫”……因此,“铲铲客”又随季节变换被人们称为“花椒铲铲客”、“核桃铲铲客”、“魔芋铲铲客”等。“铲铲客”不做买卖的时候,他们也回家种地干农活,这时候他们也就是地地道道的农民。
各种“铲铲客”中,当数“花椒铲铲客”队伍最庞大,也最辛苦。沿江一带的广大山区是我国优质青花椒的主产地,从海拔400米的江河谷地到海拔2000米的叠嶂山峦都有花椒种植,分布广,产量大。有花椒的地方就会有“花椒铲铲客”,他们三两入伙或各自单干,穿梭于各花椒产区,足迹遍布大江两岸的每一个角落,他们长途跋涉,劳苦奔波,将花椒从甲地收购后贩卖到乙地,只为赚取一点地区之间的差价,其实就是赚取劳务费。
25年前,我曾经和表哥做过几天“花椒铲铲客”。那时候田坝不通公路,交通闭塞,同样品质的花椒,炎山这边的平均价格要比田坝高四五角。了解行情以后,我和表哥凑了1200元钱合伙做“花椒铲铲客”。每逢农历一、四、七田坝赶集的日子,我都要头一天晚上去表哥家睡,凌晨3点就要起床吃饭。然后各自背一个背篓、两条口袋、一把秤、一块塑料布和一把筛子,打着手电徒步20多公里山路赶往田坝乡赶早市(有时候也走村串户)收购零散的花椒。因为花椒采收季节农民都很忙,几乎家家户户都是早早起来就卖掉干花椒,然后抓紧时间下地采摘,去晚了就遇不着椒农或者收购不到花椒,所以我们必须赶在农民下地之前进入村子或集镇。
到达田坝后,我们或背着背篓走村串户东问西问哪家要卖花椒?或者在田坝街上或通往集镇的路口找个平坦的地方,把塑料布铺在地上,四角用几个小石头压着,筛子放在中间,背篓和秤放在旁边,算是摆了一个简单的花椒收购摊子(有时候也会从亲戚家借来一张桌子、桌子上放一张大簸箕,站着在大簸箕里筛花椒很舒服也很气派,算是真正的花椒摊子)。然后拦截询问过往的椒农,如果椒农觉得我们给出的价钱合理,他们就会把花椒卖给我们。干花椒都是椒农在家里筛选过的,但是为了保证质量,我们一般都要重新倒出来筛选一遍。这样做的目的一是查看花椒的品质是否一样,二是进一步隔离出掺杂在花椒中无用的杂质和种子,从而有效地保证了花椒的品质。
我们“铲花椒”不分大小,只要价钱合适,品质相当,半斤不嫌少,100斤不嫌多。等本钱买完或者时间差不多了,我们就要收拾摊子抓紧时间往回赶。返回的路上非常辛苦,我们要背上所有的东西,穿着被汗水湿透的衣服不停地穿越那些数不清的沟沟坎坎。饿了只能忍着,渴了只能喝两捧山泉,累了就着坡坡坎坎歇歇,让人觉得回家的路好漫长,步子好沉重……走到气温回凉,夜莺歌唱,我们才披着夜色回到表哥家。
为了给我们消减疲劳,温柔贤惠的表嫂每次都会为我们准备几个好菜和一瓶酒,并亲自递到我们的手上,还劝我和表哥多喝几杯,说累很了多喝两杯“移哈腰杆”……
酒足饭饱之后,再用表嫂烧的热水泡泡脚,大伙围坐在煤油灯下聊着今天“铲”了多少花椒,品质咋样,再盘算一下明天背到炎山集市上去卖的价格,预测能赚多少钱,一身的疲劳顿时一扫而光,然后伴着蛐蛐和青蛙的夜唱美滋滋地进入梦乡……
头两次“铲花椒”没有经验,第一次我们不仅没有赚还倒贴“晌午”钱和电池费;第二次赚了10多块,除去我们的开支后不贴不赚;后来通过慢慢的学习,终于有一点点赚账。运气最好的一次巧遇炎山花椒突然涨价,我们喜赚70多元,我和表哥美滋滋地去小吃店大干了一顿后还各分得20元,在那个年代可是个不小的数目。几次“铲”下来,还是我最划算,因为每次和表哥去田坝赶场,我都在表哥家白吃白喝白住,我和表哥就像亲兄弟一样!那是一段非常辛苦的日子,却装满了人生甜甜美美的回忆!
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水平也得到进一步提高改善,“铲铲客”的精神面貌随之发生悄然变化,过去那种昼夜兼程、忍饥挨饿、背着背篓长途跋涉的背篼“铲铲客”离我们渐行渐远。如今,“铲铲客”大多数都自己骑摩托车或者乘坐汽车“铲生意”,用不着再像过去那样起早贪黑、背着沉重的担子风雨兼程、长途跋涉了。他们的本钱也不再是几百元,有三两万者比比皆是。他们可以方便地乘坐现代化的交通工具,“铲山货”的时候随手可以拿出大把的钞票,赚钱的时候还会趾高气昂地大声吼着手机,潇洒地吐着一个个烟圈,偶尔还会大摇大摆地边走边喊:“走,甩馆子克”……
新型“铲铲客”的风度越来越像过去的大客商,因此越来越多的高素质农民在卖山货的时候也把“新型铲铲客”尊称为“老板”,若遇到熟人或亲戚这样称呼自己,许多小“铲铲客”也会略显羞涩地回答一声:“啥子老板哦,老脚板还差不多!”从他们的谈话中,隐隐约约听到了国家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甜蜜,同时也隐隐约约流露出了“铲铲客”底气不足和奔波劳累的心酸。
“铲铲客”是联系山区农民和市场的纽带,是山区农特产品交流销售的重要力量,是偏远山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山区农村的发展离不开“铲铲客”。
作者简介:
郑远见,男, 1992年参加工作,现就职于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目前已在《中国妇女杂志》(英文版)、《国家生态保护丛书》、《中国林业》、《湿地科学与管理》、《中国绿色时报》、《云南日报》、《春城晚报》等数十种媒体发表文学、摄影等作品千余件,有多部作品获得过全国、全省二、三等奖;个人曾获得中国自然保护区使者、中国科普教育先进工作者、昭通市先进林业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 Recommendation
/ Reading list
- 1 黑石大洞 梭山一绝
- 2 精美的石头不仅仅只会唱歌
- 3 神秘的撒尼村
- 4 昙华山马樱花
- 5 我的彝乡旧情
- 6 寻访阿诗玛
- 7 泸沽湖,一个打不开的结
- 8 路南石林――叫一声阿诗玛
- 9 探奇揽胜黄莲行
- 10 余秋雨“点金”普者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