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传统文化 National Culture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节庆与民间娱乐

数百年不间断的“三月会”

作者:beley工作室 发布时间:2002-09-09 原出处:彝族人网 点赞+(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

  称茅阳,被誉为“左脚舞之乡”,而一年一度的“三月会”则是左脚舞之滥觞。牟定左脚舞有1000多年历史,三月会已有近400年历史。故有“千年跳一脚,百年赶一会”的说法。rH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rH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康熙41年(1702年)修的《定远县志》载:“三月二十八日,城南东岳宫赶会、卖棕笠、毛毡、麻线、至晚男女嘘葫芦笙、弹月琴、吹口弦、唱彝曲......环围跳左脚至更余方散。”算得上是三月会最早的文字记载。rH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rH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月会”为何要跳左脚舞?传说很久很久以前,牟定坝子芦苇丛生,人烟稀少,坝子中有一条恶龙,兴风作浪,造成洪水危害。两位彝族青年阿里和阿罗勇敢地站出来,前去制服恶龙。彝家人民在阿里和阿罗的带领下,一齐向恶龙开战,恶龙见势不妙,赶紧逃回龙潭。人们抓住时机,把事先烧红的栗炭往潭里倒,倒满后又抬石头、挖泥土,把龙潭填平。还怕夯压不紧恶龙翻身,就在上面燃起篝火,边唱边跳边跺脚,三天三夜恶龙终于死了。为了庆祝胜利,彝家人用恶龙的头、皮、骨、筋制成月琴,聚到一起跳脚弹琴,口唱左脚调“阿里罗”以示纪念。rH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rH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即使在“文革”期间,三月会也没有中断过。改革开放以后,民族文化得到保护重视和发展,三月会越来越热闹。三月会期间,熙熙攘攘的人流把县城九条街挤得水泄不通。据统计,近10年来,每年赶会人次在9万至13万之间。三月会最热闹的时光是晚上。夕阳西下,华灯初上之时,成千上万彝族群众弹起龙头弦子,男女和声或齐声唱起左脚调,手牵手肩并肩,围成一个个几十乃至上百人的大圆圈,欢跳左脚舞。伴着铮铮作响的弦音,和着高亢清脆的歌调,他们时而蹉脚闪腰,时而折步跌脚,时而甩腿对脚,时而摆手转身,舞步整齐统一,舞姿轻盈健美。在县城商场一带,三月会期间每晚跳脚圈数在50圈至100圈,可谓盛况空前。rH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rH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月会上唱的调子种类很多,但基本都是豪放型的。第一类是好客调,如:“喜欢也要来,不喜欢也要来,管你喜欢不喜欢也要来……”;第二类是唱美好生活,如“三月会三月会,好是好玩呢,又弹弦子又跳脚,又卖缸罐又卖箩,阿里罗阿里罗阿里阿里罗……”;第三类是歌唱丰收年成,如“月亮出来了,弦子调好了。月亮圆又圆,月亮露笑脸,我们大家一起跳,歌唱丰收年……”;第四类是吟唱爱情,如“传情最是三月会,跳脚三天也不累。不来就说不来呢话,莫让阿妹空等着……”rH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rH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牟定三月会有三大特点:一是约定成俗。不用发通知,数百年来每到农历三月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三天,远远近近彝族汉族不约而同聚到牟定城,跳三天三夜脚,唱三天三夜调子,弹三天三夜月琴;二是彝族特色浓。满街“流”过的是着鲜艳彝族服装的彝族男女,大街小巷响彻的是月琴声调子声;三是“重头戏”不变,每年光三月会三天上市摊点就达5000到7000个,上市金额600万元至1000万元左右,成交金额200万元以上。在牟定人眼里,三月会不跳左脚舞,那就不能叫三月会。有“经验”的人能从左脚舞的规模看出当年三月会商贸活动的成效。即三月会左脚舞规模越大,当年的经贸活动就越“火”。rH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rH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