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食肉习俗看彝族生活的变迁
过去,由于受历史与生存环境的制约,山里的彝族人一直过着非常清贫的生活,除彝族年外,一年中难得有几回能吃上肉。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了一种食肉习俗与文化。
彝家素有“劝酒不劝肉”的话和“酒是大人们用的,肉是小孩们享受的”之说。在彝族人的日常生活里,酒你可以喝个酩酊大醉,可食肉时你就不能大口大碗地吃了。彝族人吃宴,一般都吃坨坨肉,按照礼仪上讲,你上桌时必须“一看准、二拿准、三咬准,四留嘴,五嘴唇里和手指上不能沾上油脂”。食肉时必须“摸子动子”,不能随意选。彝族人食肉还有“鸡一坨,猪两坨,羊三坨,牛四坨”之说法。意思是说,别人招待你或宴请你吃饭,你必须看主人家宰杀什么来酌情吃肉。若一直吃个不停会被视为不懂礼节的人。彝族人在餐饮中,还有“先汤,后饭,再肉”的习俗。如果你违背了,旁边的人会视你为“饭桶”。在招待客人中,彝族人还有“两只脚为五等宴,四只脚为四等宴,六只脚为三等宴,八只脚为二等宴,十四只脚为一等宴”之说法。两只脚意为一只鸡,四只脚意为一只小猪或一只羊或一头牛。
纵观这么多食文化礼俗礼仪,究其原因和追源溯本,其归根到底只有一个字“肉”。过去,肉食是山里彝民的奢侈品。“肉”既然成了“极品”,从朴素的观念出发就应该让“大家分享”。
此外,彝族杀年猪中都有卖肉的习俗。过去,这是手上无钱花迫不得已;现在也有卖年猪肉的习俗,不理解的人都说,一年就杀这么一头年猪,还拿大半去卖,还拿大半去送亲戚,简直没有意思。其实,现在好多农户并不是舍不得吃,而是有吃有喝了,没多大必要留下。只要手上有钱了以后再买市场上新鲜的吃不是更好吗?
随着彝民生活的改观和脱贫致富的加快,现今,山里的彝民不再愁食肉了。几乎每家每户牲畜满圈,牛羊满坡。想吃想喝时,拉一头牵一只宰来吃也很方便了。客人到家,随心宰一头招待客人。上桌时,想吃什么就选什么,想吃几坨就吃几坨,没有人会在意你,走时,吃不完兜起走也很方便。总之,彝族食肉文化习俗与禁忌在当今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中自然崩溃,与之替代的是肉食产业的兴起和食肉习俗与禁忌的最终解除。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 Recommendation
/ Reading list
- 1 彝家干香椿
- 2 十月太阳历:彝族文化的明珠
- 3 彝族医药史(二)
- 4 彝族医药
- 5 彝族在节日庆典和祭祀中的食俗
- 6 彝族民居建筑
- 7 彝家传统名吃精粹(一)
- 8 彝族土掌房
- 9 彝区各地食俗
- 10 彝家传统名吃精粹(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