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传统文化 National Culture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彝族传统服饰文化

永德县乌木龙彝族俐侎人传统服饰文化的形态特征

作者:​杨军 发布时间:2022-03-27 原出处:​《东方教育》2016年9期 点赞+(

​摘要:彝族俐侎人的传统服饰文化,主要流传于滇西南的临沧市境内,其中以俐侎人集中居住的永德县乌木龙彝族乡的保留最为完整。俐侎服饰以黑色为主,作为彝族俐侎人的文化符号,其原始古朴、温婉含蓄、自然洒脱的民族个性显露无疑。研究俐侎人的服饰文化对丰富和传承彝族传统服饰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彝族;俐侎人;服饰文化;制作工艺;形态特征

彝族人-网是创建最早,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彝族文化网站。网站的目标,是构建彝族文化核心数据库。

image.pngHC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前言

俐侎人又称“俐侎泼”,是云南省临沧市特有的族群,族属为彝。整个族群有2.6万余人,分布在临沧市的永德、凤庆、云县三县境内,绝大多数聚居在永德县的乌木龙、大雪山和亚练三个山区乡,尤其以乌木龙彝族乡居住的最多。据说俐侎人的祖先选择在山高林密的地方定居,由于地面潮湿,建盖房屋时要离地面3尺5寸,所以俐侎人也称“离地人”。长期以来,生活在永德县大山深处的彝族俐侎人,一直保持着独具特色的民族习惯,逐渐形成了与俐侎人生活息息相关的服饰文化,这种独特的服饰文化至今依然保存,在现代文明的映衬下显得灼灼生辉。HC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HC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乌木龙彝族服饰的风格特征

彝族俐侎服饰风格独特,男女有别,尤其以女子服饰最为突出。据《皇朝职贡图》记载:“俐侎蛮、状貌黑黝,颇类蒲蛮......聚处顺宁山箐(永德、凤庆、云县结合部)中。男子戴竹丝帽,著麻布短衣,腰系绣囊......妇女青布裹头,短衣铣足”。(1)上述记载就是彝族俐侎服饰的真实写照。HC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男子服饰特点

彝族俐侎男子服饰整体为靛黑色,头戴约7米长的黑布包头,身穿圆领右斜襟或对襟衣裳,腰系黑布或青布腰带,下身穿摆裆长裤,脚穿“竹麻草鞋”。整套服装没有过多装饰,显得简洁大方。HC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image.pngHC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女子服饰特点

彝族俐侎女子服饰较为复杂,以黑色为主调。分为青年装和老年装两大类,其中青年装又有普通装和盛装的区别。HC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cdesd.jpgHC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乌木龙彝族服饰的地域特征

民族服饰作为一种语言符号,离不开它赖以生存的“土壤”。虽然乌木龙彝族俐侎人居住的范围狭小,但其服饰却与众不同,这与当地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服饰习惯不无关系,地域特征明显。HC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首先,从地理位置上讲,乌木龙彝族乡地处永德县大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北部,境内山高谷深、沟壑纵横,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与外界的沟通联系少,服饰制作工艺很难与外界与时俱进,导致俐侎服饰能在相对封闭的空间内长时间地保留下来。HC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HC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其次,从气候条件上讲,永德县靠近中缅边境的热带丛林,受印度洋季风的影响较大,空气湿度大,乌木龙乡境内峰峦叠嶂、山高林密,一年大部分时间大雾茫茫,阴雨连绵,属于典型的高寒山区。地处这样一个既湿润又寒冷的特殊环境,决定了所穿的服饰必须同时具有保暖和吸热的双重功能,从色彩的物理属性来分析,黑色符合这一特征,是彝族俐侎人喜爱的色彩。HC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乌木龙彝族服饰的工艺特征

(一)制作材料

乌木龙彝族传统服饰的制作材料除金银等贵重金属需要购买外,其它材料都是自己种植的植物纤维、汁液和驯养动物的皮毛,一般可分为纺织材料、染料、装饰材料三种。HC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HC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俐侎人的纺织材料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迁。解放前俐侎人的纺织材料多为大麻和羊毛,大麻纤维质地柔软而结实、透气而保暖、无静电、抗腐耐热、抗拉力好,在山地易于种植,是主要的纺织原料,现已禁种。俐侎人有养羊的习惯,羊毛也是重要的纺织原料。解放后,改用棉花,由于俐侎人居住的地方气候寒冷,不宜种植,纺织用棉大多要到气候偏热适宜种棉的地区与人购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纺织工商业的发展,又改用从商店买回的棉线和白纱线。HC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HC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靛染材料为当地种植的靛叶、辣留草、高度白酒和灶灰水。定色材料为香樟树皮、冬荞籽、糯米等。HC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装饰材料为经过精细加工的金银首饰和彩色丝线。HC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制作工艺

彝族俐侎传统服饰的制作工序十分复杂,要经过纺线、织布、靛染、刺绣、缝纫等多道工序,其制作工艺如下:HC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 纺织HC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纺织是纺线和织布的统称,也是制衣的首道工序。纺织麻布时,先从收割的麻杠上撕下麻皮,并用刀背把麻皮的外层绿皮刮离,留下薄而柔韧的茎皮,待晾干后用自制纺车纺成细丝线,然后把纺好的线绕圈扎成束放入大锅,用灶灰水煮以漂白和增强麻丝的柔韧度,在清水里漂洗干净后晒干,再把麻丝环绕成支,最后在织布机上用经纬交织的方法把两组麻线织成具有一定长度和宽度的麻布。HC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image.pngHC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 靛染HC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花布靛染是一种特殊的染法,也叫“印花”,是采用特殊手段在纺织材料上按事先设定的布局部分上色,以达到美化织物外观的目的。其染法是,用生石灰浆加少许白酒,用笔或木棍蘸灰浆,将灰浆点画在生白布上,花样有五点、七点等不同的花点,有的也可以自己选择,想要什么就画什么,点画不用画底样和打线,凭手随意操作,然后把点好的布凉干。花布染靛和白布染靛有区别,即每次从染缸里取出时不用捶打,染成后,用刀轻轻刮去灰浆点,花样就自然地呈现在眼前。彝族俐侎人染布还可以根据需要,用不同的染料染成不同颜色的布和带点花布。HC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HC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 刺绣HC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刺绣是比较复杂的针线活,同时也是细活,只有心灵手巧的妇女才能做好。彝族俐侎妇女在刺绣时,需要在黑色或蓝色的底布上用彩色丝线绣上图案,丝线颜色常用红、黄、蓝、绿、紫等颜色,图案以菱形、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形为主,形成二方连续纹样,少数也有自然花鸟图案。它以线代笔,通过多种彩色丝线的重叠、并置、交错产生华而不俗的色彩效果。绣出的图案精美、色彩雅致,多绣在青年妇女的包头、衣领、两襟和袖口处。老年妇女和男子服饰单纯简洁,一般不用花纹修饰。HC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HC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 缝纫HC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缝纫是彝族俐侎服饰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其制作技术不比前几道工序简单,缝制时需要根据男女服装的款式和穿者的身体进行量身定做。男装的缝制比较简单,而女装的缝制则比较复杂,特别是新娘装的缝制既复杂又昂贵,需要在衣服上订上银纽扣、银泡、银牌、银铃、坠链等贵重金属和珠宝。HC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HC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结语

彝族俐侎服饰文化内涵丰富,凝聚了彝族俐侎妇女的勤劳和智慧。作为彝族俐侎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晶,其粗犷、返璞归真的自然风格充满着浓郁的原始气息和无穷的艺术魅力。HC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人-网是创建最早,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彝族文化网站。网站的目标,是构建彝族文化核心数据库。
原载:​《东方教育》2016年9期
图片:来自“永德电子商务网”、“视觉人类学硬盘”微信公众号。 特此向图文原作者致以敬意和感谢!
【声明】本文转自公开互联网平台,并经彝族人网排版发布,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和彝区发展。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完全赞同或者证明其信息真实性。文章版权归属作者和原媒体,如著作权人不愿意在本网发表或文章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或修改。特此向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和感谢!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