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传统文化 National Culture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彝族传统音乐舞蹈

撮泰吉 抚慰心灵的神秘戏剧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2-02-11 原出处:贵州都市报 点赞+(
彝族人-网诞生于北京,已经20年了。初心不改,在浮躁的网络时代,留一片净土,为彝族留下更多闪光的文化。

    “撮泰吉”为彝文译音,“撮”字意为鬼,“泰”意为变化,“吉”意为游戏,通译为“变人戏”,或“人类刚刚变成的时候”、“人类变化的戏”。其源于何时,至今尚无定论,彝文典籍中亦无记载。据当地传说,远古之时,连年大旱,庄稼枯死,人也死了大半,后又天降大雪,种子也没有了,人们正在绝望之时,天神派“撮泰阿摩”(祖先的魂灵)送来粮食、种子并帮助人们耕种,解救了人们。从此,人们凡是年景不好或天灾人祸,便在古历十月初一至正月十五(彝族古历为十月太阳历),扮为撮泰阿摩,表演此过程,以此驱除邪祟,祈求人畜兴旺,风调雨顺。7H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撮泰吉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7H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撮泰吉滋养裸嘎人的心灵。(卢现艺 摄)7H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7H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7H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撮泰”出山7H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罗晓云饰演山神7H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7H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5分钟震撼心灵的演出

  2006年6月9日晚。贵阳北京路影剧院。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场演出现场,一段低沉浑厚、旋律流畅的大筒箫演奏后,第一个上场的节目就是“撮泰吉”。只见一个黑袍黑帽白色长须、手持小树山神样的长者在一阵锣鼓声中出场,身后跟随着5名青色衣服、白色包头戴面具的演员绕场表演。舞台背景黑暗,寓意为夜晚的仪式,追光灯营造出神秘奇幻的氛围;继而是由两个人扮的耕牛和神兽出场,演员们用粗犷的动作和原始的舞蹈模拟叙述出人类驯牛、犁地、撒种,以及劳作休息时交媾、喂奶等场面。演员们用彝语讲述对白和诵词。虽然坐在台下的观众不懂彝语,但大致能明白为首神灵般老者雄浑的嗓音念出来的咒语中祈愿和祝福的语气。5分钟后,观众还沉浸在神秘的剧情之中,作为一个节目的演出却应该戛然而止。7H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后台,记者找到了撮泰吉领队,也是这场戏的主演———威宁自治县板底乡裸嘎村民罗晓云。罗晓云对记者说的第一句话是“把40多分钟的表演压缩到舞台上的5分钟,实在很难表现出撮泰吉精髓”。他告诉记者,“撮泰吉”是威宁彝族沟奏支系特有的一种古老仪式和传统戏剧形式。“变人戏”内容反映人类从蒙昧状态逐渐进化,解放双手直立行走的神话故事。讲述本民族祖先创业、生产、繁衍、迁徙的历史。描述原始先民烧山林、开土地、刀耕火种、驯牛耕地,然后获得丰收。演出中,对先民如何薅刨、收割、脱粒、翻晒、贮藏等生产过程,都作了粗犷的示意性动作描述。而台词内容主要是驱邪、讲史、祝福。演出中,除山神老人用常人声调讲彝语外,其他几个“撮泰”老人,则用抽气冲击声带发出类似猿猴叫声的答话。7H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关于人性与神性的讲述7H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罗晓云说,《撮泰吉》演出多在正月间的夜晚进行,表演者用白色头帕将头缠成尖锥形,身体及四肢用布紧缠,象征裸体。所戴面具主要有五面,分别是彝族老人(1700岁)、老妇人(1500岁)、苗族老人(1200岁)、汉族老人(1000岁)及小孩。黑色面具长约一尺,前额突出、鼻子直长、眼睛及嘴部挖出空洞,以石灰及粉笔在额头和脸部勾出各种线条,黑白相间、极显粗犷、神秘、原始和森严,不戴面具者为山林老人或山神(2000岁),是自然与智慧的化身。穿插于演出中的是人性的神和神化的人。7H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罗晓云告诉记者,当晚这场5分钟的表演主要讲述正月十五这一天,山神带领撮泰们走村串巷、为村民们祈愿祝福,扫除不干净的东西,口中念着“你家子孙发达、你家长命百岁、伤风咳嗽扫、牛瘟马瘟扫,苦难与纠纷,跟着撮泰阿摩去了……”每到一家都在其火塘边念一段吉利的祝词,并向主人索要些鸡蛋和麻,走时从草房四角扯一把茅草。来到寨外的三岔路口,把三个蛋埋入土中,并点燃茅草,将其余鸡蛋煮熟分食,口中叫道:“火星走了!火星走了!”隔一些日子,由“撮泰”老人取出埋下的蛋,视其好坏预测第二年的收成和祸福。7H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撮泰吉有传男不传女的说法。今年37岁的罗晓云2003年拜师学艺,师从自己的舅舅,也是当地最有名的老艺人、67岁的文道华。他把舅舅的唱词等用录音机录下来,农忙的间隙边听边学,3年前第一次表演的时候很怯场,还忘了词。现在,当地14599人的彝族乡村里,还能很完整地表演完一个多小时的剧目就只有他们这个10来个人的演出队,“舅舅已经年迈,我不知道如果哪天我不在了,撮泰吉还有没有传人。”罗晓云很有些忧虑地说。7H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民间记忆7H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罗大强(威宁县板底乡裸嘎村民)7H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每年过年期间,我们村寨和附近的彝族居民都要举行撮泰吉演出,安静的乡村山野常常被演出的锣鼓和人们的欢笑声打破。到了晚上,寨子边或山中空地上点起篝火和灯笼,远近的乡亲们举着火把聚拢来,等到人越聚越多,演出便在一阵锣鼓声中开始了———装扮成撮泰的几位演员出来绕场同围观的乡亲一边打招呼,一边故意做出一些滑稽好笑的动作,说些方言俗语,逗得我们大家开怀大笑……这样的场景对我们是不能缺少的。7H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王良范(贵州大学西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研究所所长)7H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威宁县城边上有一片一望无际的高原湿地,它就是驰名中外的草海。那里生息着无数的鸟类,是黑颈鹤、白鹳等候鸟的天堂。7H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草海西北面38公里多的板底乡有个名叫裸嘎的彝族村寨。海拔2800米的裸嘎不但出产荞麦和土豆,还出产一个独特的文化事象:撮泰吉。荞麦养活裸嘎人的生命,撮泰吉滋养和抚慰着裸嘎人的心灵。荞麦和撮泰吉构成了裸嘎人生活中的两样东西,这样的日子已经不知道有多长了。7H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艺术特征7H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撮泰吉》是威宁县板底乡一代彝族群众世代相传的一种独有的戏剧形态,因民间信仰和祖先祭祀的功能而成为当地民众祭祀祖先、护佑人畜兴旺、风调雨顺的重要方式,深深植根于当地民众的生产、生活及文化历史。其风格懑憨、稚拙、怪诞、夸张。演出中人物角色所代表的彝族、苗族、汉族等民族成分,表现了其作为区域文化历史交流中多民族间交流团结互助的重要纽带作用,成为本地区民族文化的象征和集中表现而具有珍贵的民间文学价值、民俗学研究价值及独特文化事象。7H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也有专家认为,“撮泰吉”也是傩戏大家族中的早期成员。它具有傩戏最突出的特征,即在表演上要戴面具,而面具是作为神灵看待的;在内容上与民俗信仰,傩祭活动密不可分。完成了傩祭向傩戏艺术的初步过渡,是傩戏的雏形,是傩戏的低级层次。7H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演出道具7H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撮泰吉”的服装,除了“撮泰阿摩”身穿普通彝族老人的服装之外,其余5位撮泰头上都由黑布或白布包头布把头顶缠成锥形,身上和四肢用白布带捆扎;面具用杜鹃、漆树等高山硬杂木制作,面具大于真面,有猴相,前额宽大厚实向前突出。制作工艺原始、拙朴、粗犷。做法是先用斧头将一尺左右长的圆木砍成毛胚,然后粗略地刻出五即成。面相不分男、女、老、少,惟以有须无须来区别性别和年龄。色彩单一,用墨汁或锅烟随便成黑色,演出前用石灰或粉笔在额上画出道道白线。7H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7H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人-网诞生于北京,已经20年了。初心不改,在浮躁的网络时代,留一片净土,为彝族留下更多闪光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