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文化:双柏民族山歌小调汇集
双柏的彝族文化文化底蕴深厚,彝族创世史诗《查姆》、叙事长诗《赛玻嫫》被称为彝族“根谱”;彝文医药书《齐苏书》被称为彝族的《本草纲目》。此外,双柏丰富多彩的彝族民间山歌小调也是彝族文化的一大特色,下面逐一介绍,与网友分享:
阿乖老:也叫阿乖乐,流行于双柏嘉、爱尼山、妥甸一带,阿乖老可以说是一种舞种,流行十分宽广,群众十分喜爱,阿乖老跳唱中主唱到:小小弦子一块柴,劈陡石崖砍下来,郎弹三弦阿乖老,妹唱小曲仁义调,款款笑笑相识了,唱唱跳跳合心啰。阿乖老主要用三弦,也用笛子和芦笙伴奏,跳笙时男女对唱或众男声和女声对唱,舞蹈围成圆圈顺礃时昌,阿乖老曲调旋律基本一至,由简单的两个乐句和六小节构成无限反复。演唱者根据对方的词意可以随机应变,千变万化。得到不同情趣和感情的阿乖老,可唱欢乐也可以唱出悲调,阿乖老有上四里与下四里唱法,但子曲子结尾时都用阿乖老,心肝老,阿老老,小心肝作衬词,也有阿苏则结果。
阿唢喳:主要流行于大庄、法脿等地,也就是倮倮族聚居地区,在民族传统节日和逢年过节、起房、盖屋、欢乐时跳唱,正如歌词中唱到:跳笙来,跳笙来,吹起笛子跳起来,跳笙要跳青棚笙,唱调要唱阿唢喳,曲调律优美,节奏平缓,曲调由完整的四乐句构成,便于跳唱没有一定的唱词,用汉语或彝语演唱,演唱形成为齐唱。唱山歌是他们不可缺少的社交活动,所以深受双柏彝族群众的喜爱。
阿伯勒:流传于双柏县法脿镇者科哨、双坝和李方村等彝族罗婺支系居住的地区。这种民歌平时不唱,只在每年火把节时演唱。其演唱内容多为本民族迁移史和风俗、节令等,唱词多为代代相传,可独唱,也可合唱。民歌音域狭窄,旋律平缓,曲调古朴,用罗婺语演唱。
仁义调:流传于双柏妥甸、大庄、法脿等地区,用汉语演唱。曲调只有上下两句,演唱时常用重复和方法来完成4句一段的唱词,其节奏活泼。歌词多为即兴编唱,短小精悍,言简意赅。
“四句长腔”:流传于双柏绿汁江沿岸,彝汉杂居地区,多用汉语演唱,曲调委婉抒情,音域宽广,正腔起伏较大,节奏自由舒展,行腔冗长优美,演唱内容主要是述说身世和表达爱慕之情,可唱出一个完整的故事,也可以即兴演唱四言八句之词。
四平调:主要流传于彝汉杂居地区,用汉语演唱。曲调共用4个乐句,第一句后有冗长的拖腔,用以抒发感情。四平调音调悠扬清新,行腔流畅,节奏明快活泼。唱词比喻生动,地方色彩浓厚。
嗦哩调:流传于大麦地镇河口和邦三等彝族车苏支系居住地区。是一种曲调优美而古朴的彝族民歌,用彝语演唱,有独唱和对唱之别。唱法有两种,一种是冗长的“拖腔”,另一种是近乎于喊叫的“电腔”。演唱时,常形成自由咏叹的散拍子。这种民歌,多以叙事、节令和风俗等为内容。
对口腔:流行于彝族支第阿车人聚居的绿汁江沿岸,用汉语演唱。基本腔调有4个乐句,可在第二句后加“哎咦”等拖腔。唱词多由前人所传,也有触景生情即兴编唱的。腔调优美,节奏自由,旋律抒情流畅。
阿力则:主要流行天大麦地镇的底土、峨足一带。用彝族阿车语演唱,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齐唱,男女青年在一起玩乐,由四弦伴奏,只唱不跳,歌唱内容以爱情方面为主,属叙事性的曲调节奏较自由。
啊噻调:流行于双柏绿汁江边一带,是以叙事为主的彝族山歌,安龙堡与大麦地彝族纳苏颇用阿车语演唱,大麦地乡上莫且法歌王方会香用阿车语唱。演唱形式多样化,一人独唱,众人和腔;或众人合腔,一个人领唱调头再唱调子,也可以独唱。阿噻调的演唱内容宽广,人类起源发展,山川河流,天地星宿,劳动生产农事节令,爱情等有大量彝文叙事诗。唱词多用五字句,唱词中套入啊噻,哎噻、哟噻等虚词,较为难唱,但当地群众唱起来,朗朗顺口,自然跟腔,合腔,使曲调有起有伏,别具特色。
四弦调:主要流行在双柏县安龙堡和大麦地,“四弦曲”可跳又可唱,流行曲调非常之多。弹唱四弦调无论什么地方都可唱,无场地限制。
花鼓舞开场曲:彝族喜爱跳的鼓舞,也是流行于安龙堡、大麦地乡,过去是办丧事时跳唱,由于舞蹈节奏鲜明,欢快奔放,热烈,后来用于喜庆活动,歌颂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富起来……,开场曲是唱跳引子。
彝族人-网是创建最早,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彝族文化网站。网站的目标,是构建彝族文化核心数据库。/ Recommendation
/ Reading list
- 1 朴喇鼓舞
- 2 玉溪彝剧简介
- 3 彝族月琴
- 4 神秘的哀牢山彝族三笙
- 5 鹤庆吹吹腔
- 6 彝族传统民间乐器 之一 “ 克西菊...
- 7 左脚舞
- 8 彝族四弦弹唱
- 9 情趣盎然的烟盒舞
- 10 彝族妇女(花腰)舞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