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隆阳彝族民间舞蹈“擦大钹”
保山隆阳是一个少数民族民间艺术宝库,彝族舞蹈“擦大钹”是其中精品。在隆阳区瓦房乡的徐掌、白龙井、四棵树等彝族村寨中,擦大钹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哪家讨亲嫁女、建房乔迁、超度亡灵,都要请来擦大钹师傅表演一番。表演现场气氛热烈,极富感染力,师傅们手执大钹,模仿十二生肖动作,队伍时而围成圆形,擦钹者在其间相视而舞、诙谐幽默,时而全队人齐发上阵,钹鼓声响彻云霄,气势雄壮,尽显激扬高亢的阳刚之美。
擦大钹的形成同保山彝族悠久的戍边、屯军历史及其特殊的生存环境有关。在明末清初,一些人为躲避战乱从蒙化西迁来到保山,其中有大量兵士和屯民与当地彝族通婚、繁衍。他们多居于高寒山区,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常与外族发生争斗,擦大钹很可能就是当时的一种军事训练、格斗技能。另外,茂密的古森林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为人们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狩猎条件,在长期狩猎过程中,人们对动物的习性、动作十分熟悉,逐渐产生了类似“象形拳”的武术动作。
擦大钹不仅是增添热闹气氛的文艺表演,还蕴含了彝族人一种内在的宗教信仰。彝族本是一个感恩知孝、尊亲重祖的民族,人们十分重视对祖先的崇拜,不论在婚丧嫁娶、年节庆典的活动中,还是清明祭祖、祭祀龙神的活动中,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祭祖仪式必须通过擦大钹来完成,人们相信,擦大钹是沟通神人之际的桥梁,具有通神的重要作用。由此形成了擦大钹一套特殊的艺术表演形式,如在祭神活动中,由唢呐吹奏出来的七个乐调:“招神”、“接官”、“铁官”、“平调”、“上马台”、“下马台”、“回份”,只能用于丧礼、祭祖、祭龙王、香童跳神等神事活动中,其他场合不能随便演奏。
擦大钹还体现出彝族人的日常伦理观念。在擦大钹师傅中,世代传承着一套擦钹的动作口诀,口诀中含有大量农耕知识、日常伦理、礼仪习俗文化。如“马调”中“好马不罩双鞍子,好女不嫁二夫妻”,“羊调”中“小羊吃奶双膝跪,老鸹抬食报娘恩”,便是人们要求女子谨守妇道、忠于一夫,要求后辈孝敬双亲、不忘亲恩。这些口诀放到擦大钹中口耳相传,实际上起到了一种伦理教化作用。
擦大钹是彝族民间可视的、运动着的、非物质的“活的文物”,它用音乐符号和舞蹈形式凝聚了彝族人的民族个性、民族心理和民族文化,它以艺术的形式增强了彝族家族血亲关系以及整个民族的融合力与凝聚力,在民族演进史中,成为了维系和传承民族精神命脉的重要手段。对这一珍贵的民间艺术不断研究和挖掘,才能对其传承及保护。
彝族人-网是创建最早,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彝族文化网站。网站的目标,是构建彝族文化核心数据库。来源:隆阳旅游;编辑:李美兰;责任编辑:杨清宗。 特此向图文原作者致以敬意和感谢!
/ Recommendation
/ Reading list
- 1 朴喇鼓舞
- 2 玉溪彝剧简介
- 3 彝族月琴
- 4 神秘的哀牢山彝族三笙
- 5 鹤庆吹吹腔
- 6 彝族传统民间乐器 之一 “ 克西菊...
- 7 左脚舞
- 8 彝族四弦弹唱
- 9 情趣盎然的烟盒舞
- 10 彝族妇女(花腰)舞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