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彝学研究 Yi Study

当前位置: 首页 > 彝学研究 > 田野工作与彝学记录

昆明两级检察机关联动——撑起千年摩崖石刻“数字保护伞”

作者:​辛亚洁 发布时间:2025-01-25 原出处:昆明日报 点赞+(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位于昆明市禄劝县掌鸠河西岸互助大沟西侧岩壁上的“彝·汉文摩崖石刻”,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古老、最完整、内容最丰富的彝文石刻,也是研究西南地区彝族历史的珍贵金石资料,距今已有千年历史。近日,这一历史文化遗迹因昆明检察机关的“数字保护伞”再度受到关注。
Y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Y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b1.jpg

技术人员对摩崖石刻进行现场勘验。昆明市检察院供图

“昆检慧视”解决文物案件取证难题

禄劝县“彝·汉文摩崖石刻”于1983年1月13日被认定为云南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随着岁月的流逝,杂草、树木遮挡石刻,崖壁上的铭文也日渐销蚀。2020年11月,禄劝县检察院在履职梳理本地文物保护情况中发现,“彝·汉文摩崖石刻”保护单位标志碑及说明碑被杂草和倾倒竹木遮挡了一部分,汉文石刻全部被苔藓覆盖,字迹难辨;彝文石刻部分铭文因长期自然销蚀而褪色难辨,其他四处石刻也因长年未得到有效保护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Y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禄劝县检察院承办检察官介绍,在文物保护类公益诉讼案件现场勘验中,对石刻、壁画、建筑雕刻等文物拍摄取证时,按照办案需求和该类文物的特性,不仅要完整记录文物所处环境、轮廓现状,同时也要对其包含的文字、图案、雕刻花纹等细节进行详细记录。“也就是说,要从大到小、由远及近进行完整的证据固定。”办案检察官说,传统取证方式用相机拍摄时,为了能完整地容纳拍摄对象,只能采用广角、超广角镜头拍摄。这时往往只能记录一个大概的轮廓,同时也会带来相片边缘发暗、物体变形、细节不清晰等问题。在进行细节拍摄时,受限于相机的画幅,只能清晰地记录文物非常小的局部情况,而丧失对文物整体性的把握。Y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为解决这些问题,禄劝县检察院使用昆明检察的“神兵利器”——“昆检慧视”办案辅助体系,将卫星遥感图片、3D全景影像、地面全景、3D测绘建模等技术融合运用到现场勘查中,把整个案件现场搬到检察官的“桌面”,便于办案人员从不同角度详细了解案件现场的全貌和细节。Y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b2.jpg

工人正在给碑文周边沟渠清淤。

图像矩阵技术突破视觉极限

在调查取证时,禄劝县检察院委托昆明市检察院技术与信息部进行现场勘验。技术人员尝试运用3D全景实景影像、图像矩阵等技术手段,在宏观上对石刻现场所处地理位置、文物现状、周边环境因素等使用全景勘验进行固定;对石刻碑文细节,使用图像矩阵技术拍摄高像素照片进行固定。Y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图像矩阵技术就是先把拍摄对象分成无数个小块进行拍摄,再将这些纵横相邻的局部图像拼合成一张完整的图片。”昆明市检察院“昆检慧视”工作室技术专家吴波表示,在对“彝·汉文摩崖石刻”调查取证时,技术人员利用图像矩阵技术把多张长焦镜头拍摄的细节画面拼接成一个整体,既保留了文物的全貌,避免出现画面变形等问题,也保留了文物的各种细节情况。“在办案实践中,使用的相机像素越高、镜头焦距越长,拼接出来的图像越大,也越清晰。区块足够多时,可获得亿万像素以上的超细致画面,对此类文物保护案件的勘验取证非常适用。”吴波介绍。Y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图像矩阵技术突破了传统取证方式中相机取景画幅的限制以及人眼视觉极限,用科技力量补齐石刻、壁画类文物保护公益诉讼案件现场取证短板,让现场勘验数据承载更多的数字信息,有效提高案件办理质量和科技含量。借助这种技术,检察机关出具详尽的《现场勘检报告》。现场勘验固定的证据充分证明禄劝县文化和旅游局未全面依法履职,且未采取有效措施对“彝·汉文摩崖石刻”进行保护。Y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20年12月2日,禄劝县检察院向县文化和旅游局发出检察建议书,督促其积极履行保护管理职责,对石刻进行有效保护。禄劝县文化和旅游局于2020年12月28日作出书面回复,针对“彝·汉文摩崖石刻”保护,编制专业维修方案并进行报批,通过后实施保护维修工程进行整体抢救性修复,同时与相关责任人签订文物保护责任书,加大安全巡视力度,协同相关职能部门做好文物保护工作。Y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数字力量提升案件办理质量

可以说,昆明检察机关利用科技力量,为千年摩崖石刻撑起一把“数字保护伞”。2023年8月2日,由于发生自然灾害,石刻上方发生岩体崩落,造成“彝·汉文摩崖石刻”文物本体碑文受损。禄劝县文化和旅游局及时报告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并组织开展抢救性保护修复,实施危岩体、碑文碎石清理,沟渠清淤及岩体支顶等临时抢险加固工程,抢救性保护工程设计方案正在编制报批中。昆明检察机关现场勘验取得的超高清文物图像也为修复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Y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吴波介绍,昆明市检察院自主研发的“昆检慧视”办案辅助体系已在文物保护类案件办理过程中“大显身手”,正逐渐形成“昆明经验”。2020年,在“昆检慧视”技术的支持下,安宁市检察院利用多维度3D实景全景影像技术,让具有400多年历史的松花阁“走进”庭审现场。在该起行政公益诉讼中,松花阁3D全景影像成为展示松花阁现状最立体、直观的资料,在案件研讨及汇报、诉前圆桌会议、案件庭审等环节发挥重大作用。Y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昆检慧视”办案辅助体系的运用,让现场勘验结果既可“视”又可“测”,在提高办案效率的同时,也保障了办案质量,取得良好的办案效果。当前,“昆检慧视”正在潜移默化地变成一种全新的办案模式。(昆明日报 记者 辛亚洁)Y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原载:昆明日报;文图来源:搜狐号-昆明信息港。
【声明】本文转自公开互联网平台,并经彝族人网排版发布,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和彝区发展。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完全赞同或者证明其信息真实性。文章版权归属作者和原媒体,如著作权人不愿意在本网发表或文章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或修改。特此向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和感谢!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