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面纱”的背后——云南民族民间面具文化
面具,是从远古时期产生并传承下来的一种特殊传统文化现象,至今仍广泛流传和使用于各民族民间。
上图:德钦县藏族宗教法会祭神舞
面具不仅与各民族民间传统习俗紧密相连,而且与当今现代文明并存、交融发展,形成了独具艺术特色和重要影响力的民族传统文化现象。云南民间面具产生的历史久远、质地丰富、功能齐全、类型多样、使用广泛、艺术表现力强,是民间艺术领域极富个性的一种传统文化现象。
澄江汉族关索戏表演
面具的产生与演变
面具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现象,有其自身的产生、演变、发展历程。面具孕育和产生的基础是原始巫术和原始信仰观念,面具产生之初,正是人类社会的早期阶段,这个时期,人类的行为和活动或多或少受到原始巫术和原始信仰观念的影响,面具既是一种原始文化现象,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是初民思想观念、情感表达、审美情趣的外在表现和载体。
关于面具的最初形式,我们可从世界各地曾普遍流行的文面绘身习俗中找到有益答案。文面文身习俗曾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今天的欧洲、非洲、美洲的一些土著民族和太平洋地区的一些岛国也还有保留。
傣族文身远在佛教传入之前已经盛行,佛教传入并成为傣族信奉的宗教后,文身逐渐纳入佛教仪轨,从而出现了经文、符咒一类纹样。
文面文身是在人的面部或在脚、手及身上涂刺各种不同的纹饰、动物形状与符号字样的一种人体装饰。一般用刀、针、骨角等锐器在人的面部、躯体、四肢等部位刺戳花纹图案和符号,然后再涂上蓝靛汁或植物汁液使之渗入人体肌肤,形成黑色或者淡红色等永远不会消退的标记。据说,傣族过去还有“文身图谱”,其中绘有各种各样的奇鸟怪兽、人像神图、咒语符号。
20世纪50年代以前,云南独龙江两岸的独龙族也普遍流行文面,当询问独龙族妇女为何要文面时,多数人认为文面可以驱邪避祸,这抑或是文面文身历经数千年依然得以传承下来的重要原因。
绘面文身是文面文身之后出现的一种人体装饰形式,绘面也常被称为准面具或软面具。与文面文身相比,绘面文身就不再面临危险和痛苦。它只是用描画或涂抹面部或身体的方式暂时改变自己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以此掩盖自己的真实身份。所以,当一个人脸上涂成大花脸后,就与佩戴一张面具产生了相同效果。绘面绘身同样源于原始信仰观念,同样是为了避邪驱秽。
这样的习俗在今天云南一些民俗活动中一样能够看到。云南双柏县小麦地冲彝族,每年正月初八到十五日有“跳虎节”习俗。
图为楚雄双柏县彝族跳虎节中的虎舞表演
届时,在山神庙前推选出八只装扮成老虎模样的彝族男子,身披用毡子扎成的虎衣,面部、手还有脚都要用各色颜料绘上虎纹,在祭师毕摩的率领下挨家挨户地跳驱邪舞,以斩除祸祟。双柏县峨足村彝族于每年的火把节期间,有跳小豹子舞习俗,打扮成小豹子,头罩笋叶壳面具,全身绘成小豹子模样,小豹子由村里几位男孩装扮,全身赤裸,手拿棍棒等到每家每户驱邪逐疫。
红河州一些彝族聚居地,当村寨里发生火灾时,村民们认为是恶火神作祟,须进行驱赶恶火神、迎接善火神活动。届时,毕摩要从村寨中挑选一些青年男子,用锅烟将脸、手、脚抹黑,倒披蓑衣,手执扫帚、砍刀、斧子,化装为能够降服恶火神的神鬼,从失火者家中开始,逐家逐户地驱逐恶火神。类似习俗,在云南哈尼族、基诺族、景颇族等民族民间仍有保留。
如果说文面文身、绘面文身这种装饰人体的方法只是面具的雏形,那么,将文面、涂面的方式转移到金属、本质、皮毛等材质上,也就变成了面具。傩面具是继文面文身、绘面绘身之后出现的正规意义上的最早面具形态。
“傩”是中国古代在祭祀活动中借助面具表演驱邪逐疫的一种活动,包括驱邪和酬愿两部分内容,最早出现于商周时期。
秦汉时期,假形、假面已被广泛应用在集各种歌舞、杂技表演于一体的“角抵戏”“大角抵”“蚩尤戏”等百戏艺术之中。
白族“吹吹腔”脸谱
宋元时期,中国戏曲艺术得到高度发展。面具已被广泛应用到傩祭傩仪等各种祭祀场合中,并逐步与歌舞、绘画、杂技等艺术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傩戏面具。后来兴盛的元曲,也直接或间接影响了面具文化,这时期,一部分傩戏面具逐渐分衍发展为戏曲脸谱,使戏曲脸谱更具有独立的艺术特征,融绘画、雕塑和工艺美术为一体,且明显地渗入了许多世俗人物,这一时期是面具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此后,面具的功能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奠定了今天面具文化多元化格局。
面具类别与功能
我国各地对面具的称谓不尽相同,文献古籍中以及民间对面具的称呼共约二十种。主要称谓有倛象、相、魌头、拨头、钵头、大面、假面、代面、幻面、装面、鬼脸、脸子、脸壳、神面、吞口、天口、喷口等。
《现代汉语词典》里,面具是指“戴在面部起遮挡保护作用的东西”。钱茀先生从历史和现实两方面对民间面具进行了综合考察和分析,将面具定义为:“面具是戴在脸部、罩在头部或身体,起遮挡保护或装饰作用的东西。”这一定义,既反映出面具的功能和作用,又突出了面具的佩戴形式、基本类别和基本形状。
关于我国民间面具的分类,很多学者根据自己的学术研究领域和从事的工作提出了不同看法。有的根据用途和佩戴方式,将面具分为实用面具和艺用面具两大类,有假形、假头、假脸三类基本式样;有的根据使用方法和表现内容,将面具分为具有艺术表演特征的面具、不具有艺术表演特征的面具、与民俗文化相结合的某些习俗性面具、与农耕文化相结合的面具等四大类;有的根据文化类型的空间分布和传承情况,把面具分为藏面具、傩面具、百戏面具、彝族面具、萨满面具、吞口面具等;有的根据形制和历史状况,将面具分为假面、假头、面饰、面罩、面像五类,并认为前两者属于狭义的、传统意义的面具,后三种属于广义的、非传统意义的面具;有的按宗教属性,把面具分为宗教面具、非宗教面具、无界限面具三大类型;有的按制作材质,把面具分为木面具、稻草面具、棕皮面具、笋壳面具、纸面具、布面具、皮革面具、土陶面具、金属面具等。
云南是我国世居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也是至今面具种类保存较为丰富完整、使用面具最多的民族地区。
根据初步调研情况统计,至今在云南各民族民间,还有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壮族、瑶族、苗族、藏族、纳西族、水族、景颇族、基诺族、布朗族、佤族、汉族等十多个民族仍不同程度地保留和使用着面具。根据云南各民族民间面具的使用现状和功能,可把云南民族民间面具分为生命礼仪面具、农事祈丰面具、节祭娱乐面具、戏剧舞蹈面具、禳灾辟邪面具、镇宅悬挂面具等六大类,每一大类又分若干小类。
面具材质与造型
云南民间面具的制作材质丰富,总体上看,大多取材于各民族居住的自然环境和生活空间。在云南民间,除了可看到各地常见的木雕、泥塑、纸糊、布漆等为质料制成的面具以外,还可看到较具民族和地域特色的笋叶壳面具、猪尿泡面具、草编面具、棕皮面具、树皮面具、火草包面具、麻布袋面具、毛毡面具、瓢绘吞口等。这些材质制成的面具在其他地区很难看到,再现了云南民族民间面具的独特魅力。
在云南民族民间面具中,假脸、假头、假身等中国民间面具的各种基本造型均可看到。假脸遮脸,假头遮脸又遮头,假形遮脸遮头也遮身,吞口悬挂在门头屋檐上镇守家宅,也称为镇宅面具,又因吞口具有装饰美化民居的作用,所以也称为装饰面具。从造型风格上来说,假脸也是云南民间最为常见的一种面具形式,呈“脸壳”形状,外壳较薄,尺寸大小与人脸大体相当,五官齐全,眼睛、鼻、嘴等部位镂空,以便观察外部环境和呼吸讲话。佩戴时直接罩在人的面部,用细线固定两端后系在脑后。假头,也被称为套头面具,由于它的形体较大、较沉重,使用时必须要将整个头套住。
在云南民族民间,我们能见到的套头面具也较多,如迪庆藏族“羌姆”面具,石林彝族狮虎面具,文山壮族牛头面具,临沧傣族“泼水节”面具等都属于这类面具。
假形可能是较原始的一种面具形式,也是人类较早的一种人体装饰艺术。假形制作简单,所用材料容易得到。
如文山壮族草编面具,用稻草和竹篾编织而成,粗犷古朴,面庞呈片状,稍大于脸,眼睛、鼻子、嘴巴、耳朵都用稻草扭结成型,固定在面庞上,呈立体形状,顶部横绕一圈草箍,上缀一对弯曲的草编牛角,下坠许多草发,面部表情生动。表演时,全身以稻草包裹,酷似一个草人。云南双柏县和易门县彝族跳虎节面具,用黑色或褐色的整块羊毛毡扎成老虎模样,舞蹈时,扮演者全身绘成虎纹,身上披上虎衣表演各种舞蹈动作。
在云南民族民间,还能见到一些特殊形状的面具,如瑶族的成年礼度戒面具,在一块小硬纸上绘有瑶族信奉的道教神灵,神像色彩轻淡,当地称“神头”,在举行度戒仪式时,由受戒弟子和师父将纸面具顶在额头上,因用纸做成,无视孔,所以佩戴形式与其他面具有别。
禄丰县高峰彝族火把节面具,是目前所能见到的体积较大的面具,高约1米,宽约0.8米,这种大面具有三个,在使用时无法戴在面部,只能用手高举在头顶或胸前,此面具系用布、麻、纸在模上裱糊拓成,以竹备用扎成骨架,使其坚固结实。
彝族木雕吞口
俗称“吞口”的镇宅面具,不是用来戴在脸上,而是常悬挂在门楣上,既有木雕漆绘也有葫芦瓢绘。常见于彝族、水族、汉族等民族之中。云南民族民间所见的吞口造型多为虎头,常常有长柄,保持勺柄状,便于悬挂。用葫芦瓢做成的吞口,多在淡黄的底色上勾勒出五官,再施彩绘。木雕吞口口含短剑,两眼突凸,龇牙咧嘴,凶神恶煞。水族的漆绘木雕吞口,还具有脸谱画法的装饰韵味。
彝族木瓢彩绘吞口
云南民族民间面具是多元文化的一个缩影。它既吸收、融合了内地民间文化的因子,又具有大胆的创新。滇东北昭通的傩戏面具,与贵州、四川、湖南等省的傩戏面具存在一些共性,初步调查,是清代从这些地区传入的,流传到云南后,又渗入了浓烈的本土文化因素。
云南民族民间的大多数面具,是各民族智慧的具体表现,具有各民族的独创性和浓郁的乡土气息,有的面具,还明显地带有面具发微时期的一些特点,对于探究我国面具的发展演变历史具有重要参考作用。
《云南民族文物精品图录·民族民间面具》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原载:微信公众号-书林100;出品:云南人民出版社新媒体设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