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觉伊泓:赵明先生推动了彝民族语言文字向前发展
尊敬的各位领导、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老师、朋友和同学,上午好!
赵明先生在2002年已离我们而去,时至今日已有十五载春秋,今天在彝族文化中心2017年年会暨《凉山彝族哲学思想研究》学术研讨会召开之际,来自北京及云贵川各地的彝族同胞、赵明先生的同学、同事、学生及亲属云集在此隆重纪念赵明先生85周年诞辰,缅怀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先生。首先,请允许我代表赵先生的学生辈发言,分享对赵先生生前事迹的追思和回顾。
回顾赵先生的生前事迹,还得重头说起,我与赵先生初次认识是在1989年7月10日下午3时,那天他在彝文加试考场上作为招生方领导临时讲话。当年中央民族学院和西南民族学院都没有招彝文专业的学生,我有幸成了地球上第一个彝文系的学生。
三年的专科学习和后来跟着赵先生参加各种彝学活动中,经过他的言传身教,从他那里获得了不少的学术养分。赵先生在西昌师专彝文系筹备创建过程中,与其他同志一道,在北京成都和西昌之间无数的穿梭,那时没有多少差旅补贴,几乎用尽自己微薄的收入。为了西昌师专创建彝文系,呕心沥血,费尽不少心思。彝文系创办成功,他立下汗马功劳,实现自己的目标。他的一切奔波和辛劳都是值得的,推动一个彝民族语言文字向前发展,从此,在本土高校中有彝文教学机构。今天数以千计的彝族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学习或已走出校园、走向祖国各个角落,从这里培养出了彝语文专家、教授、学者和国家机关领导干部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的员工,为国家建设和发展添砖加瓦,做出自己贡献,这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赵先生关注彝学,在他之前,凉山甚至四川没有一家民间彝学研究机构,在本土,彝学可算一片无人开垦的荒地,后来,他和他的同志们一道,创办了凉山州彝学会,之后,本土学者的犹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起来。在他的影响下,州内各县纷纷成立彝学会,并与云贵彝学接轨,学会与学会之间得到不断的沟通和交流,在云贵川各地形成浓厚的彝学研究氛围。在彝学会创办过程中我亲眼看见赵先生同马拉呷等老前辈等一起忙上忙下,西昌城里奔波,不顾日晒雨淋,为了工作,牺牲了不少休息时间。
他家里生活简朴,经常一菜一汤,甚至吃汤泡饭。很多时候不坐公交,说是为锻炼身体,其实不全然,应为节省开支,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更多的彝学工作中。在组建西昌师专民族研究室期间,赵先生从民间收集大量毕摩文献,聘请取比毕摩等专门研究彝文文献,开创了西昌师专研究彝文文献的历史。在学术领域里,赵先生一生专注研究凉山彝族哲学,关注彝学,是彝学界第一位给彝学下了定义的人,回答了什么是彝学的问题,使彝学研究者有了明确的彝学研究方向和目标。其次赵先生研究凉山民族教育。第三是民族理论问题和民族经济研究。总之,赵先生在彝学、哲学和民族学等方面的学术研究上颇有建树。
赵先生淡泊名利,一生中未能评上教授,也没有显赫的官位,然而,他最受人尊重的,凭其渊博的知识早已达到教授水准,之所以在我的印象中大家都叫他教授,这个教授不是白喊的,是群众公认的教授。他为人友善,扶正压邪,鄙视腐败。赵先生的同事曾经告诉我,和赵先生一起工作,轻松快乐,他从不骂人,乐于助人,不计功过,大小老少彝族汉族都喜欢他。他曾工作过的单位里,无人不称赞他的长者风范和为人。
十多年过去了,过去的西昌师专合并于西昌学院。赵先生永远离开了人世,赵校长一词总是回荡我的脑海中,仿佛听见他那幽默风趣、带有浓厚的阿都口音的言语。一位讲原则、有党性、乐观、意志坚强,善用哲学思考,可亲可敬的老人形象总是留在我的心中。赵先生是个永远值得尊敬的老师,值得信任的朋友,是我心里真正的教授和校长,是我们族人的真正校长和教授。
今天我们纪念赵先生,回顾他的生前事迹,其意义不在于叙旧,开个亲朋好友及同胞见面会,而是从赵先生的生前事迹中受到启发和思考,判断人生价值的标准是什么?其实在赵先生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是人生价值,评价一个人不应看某人官位有多大,财富有多少,职称有多高,说了些什么,应该看做了些什么,怎样做的,有什么成果,对社会、对民族,对国家有何贡献。作为晚辈学生,我们感恩前辈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我们将不忘恩师的谆谆教导,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先生独特的学术思想、宽广的学术视野和崇高的品格,不断汲取新知识,注入新鲜学术血液,强化本领,发扬彝族优秀文化,尽可能地做出成绩。
谢谢!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Recommendation
/ Reading list
- 1 前进中的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
- 2 学者档案:胡素华
- 3 学者档案:侯远高
- 4 《彝山情》销售款无偿捐献教育事业...
- 5 学者档案:李绍明
- 6 学者档案:周德才
- 7 学者档案:陈永祥
- 8 学者档案:卢央
- 9 西昌学院彝族文化研究所通过省人文...
- 10 学者档案:木乃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