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彝学研究 Yi Study

当前位置: 首页 > 彝学研究 > 彝学观点与学术争鸣

祖界之鱼

作者:安 东 发布时间:2011-01-27 原出处:《悬棺密码》 点赞+(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
有人说:岩画当中的鱼,是非常神圣的鱼,其画法充满着宗教意味,并不像其它岩画那样。
 
不错,如果把岩画中的“鱼”,摆在彝人祭祖送灵“尼姆措毕”等祭祀文化的大背景下来看,的确充满着宗教意味。
 
在我看来,这岩画中的“鱼”,应该是彝人所说的“祖界”中的鱼。
 
“祖界”,是彝人信仰世界中的灵魂之归所。彝人祭祖送灵,就是要把灵魂送到“祖界”这个被彝人称为“蜀木普古”或“莫木普古”的地方。毕摩的《送灵经》中说那是一块“放牧能带麂子来,背水能带鱼儿来”的富饶之地。
 
巴莫姊妹彝学小组的《四川大凉山》中说:彝族古代先民对灵魂归宿的构拟即是观念信仰中的祖界,彝族祖灵信仰是在对祖界生活的构拟中成形的,彝人对死后世界的信仰即相信与现实世界相对立的另一个——祖界“莫木普古”的存在。作为灵魂归宿的最高境界,祖界在川、滇、黔、桂彝人的观念中均指向“六祖”发祥分支地,同时也笃信是洪水期后民族再生始祖居木乌伍和后世先祖灵魂聚集之所。那里是族群始祖和后世先祖相聚一堂的地方,是一个“上方有山好放羊,山下有山好居住,寨下有坝好耕作,坝中有地好赛马,坝下沼泽好牧猪”的富饶之地,是一个“寨上放牧带麂来,寨边砍柴带脂来,寨下背水带鱼来”的理想乐园,是一个“不懂有人来教授,不识有人来指点”的和谐世界。这种观念,是彝族先民进行各种仪式活动的内在依据和思想基础。因此,送灵归祖仪式的基本主题一向是对人类繁衍的讴歌,对族群生活理想的希翼……①(巴莫姊妹彝学小组:《四川大凉山》,20065月,中国旅游出版社》
 
在彝族先民构拟的灵魂的归宿——“祖界”中,“鱼”是其构成元素之一。“寨下背水是否带鱼来?”这是衡量此地是否是“灵魂归宿的最高境界”的标准之一。可见,“鱼”在彝人的信仰世界中的重要地位。
 
因为有了这样的信仰,所以彝人在一些重要的场所、重要的器物上或画或刻或刺上鱼或鱼纹或鱼刺纹。“铠甲的动物纹饰为龙纹和鱼刺纹,四周是箭头,边饰为云彩。据说其含义为:云龙受天神派遣降临人间,帮助铠甲的主人战胜敌人可防矛避箭,保佑穿甲人平安、胜利;而用鱼刺文饰则象征着将游鱼的灵动和机敏赋予武士‘惹阔’(勇士,本文作者注)”。②巴莫姊妹彝学小组:《四川大凉山》,20065月,中国旅游出版社
 
我想,在悬棺岩壁上画上鱼,意在暗示亡灵这里是“寨下背水带鱼来”的理想乐园,是灵魂归宿的最高境界,是族群始祖和后世先祖相聚一堂的地方——彝人的祖界。其目的就是让亡灵安于“祖界”,不再返回人间,作祟于人。
 
 “上方有山好放羊,山下有山好居住,寨下有坝好耕作,坝中有地好赛马,坝下沼泽好牧猪,寨上放牧带麂来,寨边砍柴带脂来,寨下背水带鱼来”,也许这真的只是彝人构拟的观念信仰中的理想之地,但从中可以看出,彝人与农、牧、狩猎、捕鱼有关。所构拟的祖界,尽管是优业组合,也应该是生活的影子,来源于曾经的生活。至少可以肯定,即使彝人没有完全经历过农牧、狩猎、捕鱼的生活方式,也知道有农牧、狩猎、捕鱼的存在,并向往之。 
 
杨和森的《图腾层次论》中说:“彝族远古先民伏羲、炎帝在汉文典籍中被奉为火的发明者……”、“《尸子·广泽篇》记载:当虙牺(伏羲)之世,天下多兽;于是伏羲氏‘教民以猎’。《易·系辞下》说伏羲氏发明了渔猎工具:作结绳而罔(猎具)罟(渔具)。过着既打猎又捕鱼的生活:以佃(猎)以渔”、“凉山彝族的鱼氏族称为‘瓦渣波’,也以善于捕鱼得名。汉姓也称为‘余’。彝语‘波’也是人的意思。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傈僳族简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由此看来,彝人先民有过“既打猎又捕鱼”的生活历程是毋庸置疑的。
 
或许,彝人先民最早居住在一个既能农牧、也能狩猎、又能捕鱼的地方。后来由于某种原因,迫使彝人离开了那个曾给他们带来幸福生活的理想之地,落脚于或者叫飘泊于生活条件远远不如旧居地的地方。于是,人们便一直眷念着、向往着最初的那块宝地。自己不能回到那里,也要将祖灵送往那里,希望祖灵去那里过上幸福的生活。
 
也许,“祖界”原本就不是一个简单的“构拟”之地,而是一隅真实存在于世间的神秘处所。就像香格里拉,当人们寻找不到它时,就说它是洛克理想中的圣地。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