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灵而舞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
棺木,丧之代言者。丧与悲互为关联,有棺之处,应该是严肃的,悲切的,沉重的。何以在此舞蹈游戏呢?即使是喜丧,也不该又跳又舞,狂欢娱乐吧?
看罢悬崖上陪棺游戏、伴棺而舞的人物,似呼有些不礼、不情。
但,如果把这样的图景摆进彝家,那就是一种礼仪,一种深情,一种习俗,更是一种信仰。
假如把这些舞蹈、游戏、骑射者等等有序集合在一张画纸上,那就是一幅彝人祭祖送灵——“尼姆措毕”盛典的写意画。
岩画中有猪鸡牛羊马;有日月星辰虎;有苏里(巫师)的鼓,有毕摩(祭司)的扇;有刀有剑也有矛;有男子,也有妇女;还有祭祖送灵法场上的神枝神座……一场规模宏大的“尼姆措毕”仪式应该具备的要素,一一俱全。再与悬棺结合,那就是一场比较完整的祭祖送灵大典了。
“尼姆”是彝人的一种宗教活动,即“祭祀祖先祖灵”的意思,是彝人祖先祖灵崇拜的具体体现。古彝人的“尼姆”种类繁多多,有祭祀狩猎的、有祭祀开亲的、有祭祀人丁兴旺的、有祭祀五谷丰登的、有战前鼓气祭祀、有战后凯旋祭祀……在所有的宗教活动中,当数祭祀祖先祖灵的“尼姆”为重。而大型的“尼姆”中,当数“尼姆威加”最大(类似的有一种叫“尼姆毕加”),“尼姆措毕”次之。“尼姆威加”即是“祭祖分支”之意。“尼姆措毕”则是“祭祖送灵”或“送灵归祖”之意。
“尼姆措毕”是以宗支为单位的共祭活动,其规模大小取决于该氏族的综合实力,取决于所祭送的祖灵代数和子女的多少。有的一代一次,有的五六代甚至十多代才做一次性祭送。这种耗时耗力耗财的大型宗教活动,受制于经济、社会、迁徙等各种条件,古代受制于冤家械斗、部落战争、自然灾害等因素,所以祭送的代数、规模也不等。祭送的代数越多、子女越多、综合实力越强,规模就越大。规模越大,人数越多,场面也就越大。场面越大,其活动的附加内容就越丰富,看点就越多。
举行这样的盛典,过去一般为9天,现在一般为3天。据老人们讲,过去,曾有综合实力很强的名门望族耗时达49天的。
“尼姆措毕”,虽说是种宗教活动,但具有庆祝风雨顺、五谷丰、六畜兴、人丁旺的“庆典”成份。以其说它是一次祭祖活动,不如说是一次宗支家族综合实力的大展示。所以,一旦举行“尼姆措毕”,四里八乡的同一宗族和女儿们婆家的家族,举家倾巢,扛上族旗、伴上彩旗、穿上自己最漂亮的盛装、戴上自己最贵重的金银首饰、带着自家最帅最靓的俊男美女、穿上自家最珍贵的铠甲、背上自己最响的枪、挎上自己最亮的大刀宝剑、牵着最膘的马最肥的牛、赶着自家最高最壮的羊,浩浩荡荡而赴。欲在祭祀场上大显身手,试比高低。
“尼姆措毕”活动,要举行歌舞、体育竞技等各式各样的比赛。其形式,有个人赛,有集体赛。其项目视整个活动的时间长短、选手多少、选手类别等实际情况而定。一般有舞蹈(现在大多跳达体舞)、赛马、说唱(克哲尔比、牛牛)、乐器(口弦、月琴、芦笙、马布、竖笛等)、特技、选美、服饰等,还要比谁家打的枪悦耳,子弹打得多(现在禁用枪支后,比谁家的鞭炮响而多,有的发烟花礼炮),还要比谁家的人来得多,还要比哪家的酒背得多。
可以说,“尼姆措毕”是一次盛会,一次不仅能取悦祖先祖灵更能大饱活人眼福的集宗教信仰、文化艺术、民族风情于一身的极具观赏性和娱乐性的盛会。难怪!彝谚语说:最有吃头的是过年的三天,最有看头的是尼姆措毕的三天。
象“尼姆措毕”仪式这样带有喜丧性质的歌舞比赛场景,还有老人去世(非正常死亡,即凶死之类的,不举行类似活动)时的歌舞比赛。老人去世举行的丧葬仪式,相当于是个缩小、简化了的“尼姆措毕”仪式。
虽然是丧葬仪式,但彝人视死如视生,认为生老病死乃自然规律,特别是七、八十岁的老人去世,被誉为“竹笋脱皮、黄叶枯落”。故有“前辈不去世,后辈不兴旺”(也说“长辈不死,晚辈不旺”)、“阿普(彝语,‘爷爷’之意,这里指前辈、长辈)正常死,阿尔(彝语,‘孙辈’之意,这里指后辈、晚辈)正常耍”的说法。老人的丧葬仪式,被视为喜丧。所以,照样要举行舞蹈、歌咏、赛马等各类比赛。
在贵州彝区,老人去世时跳“铃铛舞”(又名“跳脚”)。由青壮年男子手持一串马铃,排成一行,有规律地扭动腰肢,有节奏地摇响马铃,脚步和铃声合拍,节奏鲜明有力。舞蹈动作表现人们攀缘悬崖绝壁,翻阅高山峻岭,披荆斩棘,相互帮助、团结战斗的情景。舞者边跳边唱哀歌,歌声深沉、悲壮、有力,歌词内容是赞扬死者功绩和叙述历史的。(黄建明,《走进彝区》)
云南撒尼彝区在葬礼上跳“叉舞”、“霸王鞭舞”。“叉舞”,舞者手持钢叉组成舞队,动作模仿战争、狩猎,在鼓点的伴奏下举叉刺向各个方向,动作有功有防,威武雄猛。“霸王鞭舞”,舞者手持一根穿有数组铜板的木棍,挥舞碰撞,沙沙作响,欢乐无比。
云南新平彝族,在举行葬礼仪式上表演“跳花鼓”。舞者为手持雉翎指挥者一人,耍大刀、二节棒、水火棒、三叉戟、双刀、双钩镰者各一人,男女相间腰系花鼓者四人(或成对增加),打大鼓、敲锣、击大钹者各一人。表演者随指挥变换队形,以牛角为号,视指挥者手中挥舞的一束长雉翎,逐一持兵器表演。
凉山彝区,老人死亡仪式上的歌舞活动,在巴莫姊妹彝学小组编著的《四川大凉山》一书中称“守灵唱丧”。书中这样描述道:入夜,老人的家属立于灵前伴守,院坝里燃起几堆篝火。亲邻朋友宾客都要在附近的院坝上参加传统唱丧歌活动,且唱且舞,以祭奠亡者。参加者主要是主客双方特别邀请来的毕摩、口头论辩手和歌手。歌调有“伟兹黒”、“阿古嗬”、“车格”、“阿莫哦”等多种曲牌。一俟守灵唱丧开始,青年男子身披牦牛白尾毛,手持一柄宝剑,迈着古代武士的雄健舞步,唱《车格》丧仪歌调,象征着砍杀鬼怪,护佑亡灵魂归祖地。稍后,“克智”论辩活动就正式开始了。一般先进行名为“伟兹嘿”的舞队赛唱。舞队同样按姻亲关系分主队和客队,一般多为中老年长者,年轻人也可以参加。舞者身披“瓦拉”(羊毛织成的披风),手持战刀,人数可多可少,排成一字长蛇阵,一人领唱众人跟唱;领唱者先迈舞步,众人跟进,八步内挥动“瓦拉”,随即成一弓步,呼叫一次“哈——哈!”舞唱时始终按两方对峙的形式进行,人多时的阵势雄壮威武,俨然一副出征打仗的架式。舞蹈动作比较夸张,有跳跃、跺脚、跨步、进退等脚下动作;有砍、杀、防等手上动作;有左右晃动、侧身、立蹬等姿式。
据老人们说:“伟兹嘿”是从一种演绎战争的刀舞发展而来。历史上武士们远征,死于他乡异地,其尸体不能带回家乡,只能就地火花。故而活着的武士们就在沙场上持刀剑起舞以祭奠英灵。因此,其仪式舞唱颇有崇尚英雄与威武的高尚风格,又有幽默风趣的乐观主义态度,而这正是古代彝族的武士精神。而在今天的丧葬仪式上以“伟兹嘿”进行论辩和唱诵史诗,则象征着为亡灵归祖开辟道路,其“征战”对象则是归祖路上的“鬼”——一切艰难与险阻的象征。
唱丧过程中的舞蹈与歌词始终交相配合,气氛庄重而热烈,唱述的内容广博,或以深沉悲壮的曲调唱述史诗《玛木》,称颂老人的一生,实则为称颂一种普遍公认的社会道德标准;或以活泼风趣的语言,诙谐夸张的手法,讲述生死的自然规律。人们唱诵道:“万物谁无死,太阳不会死,太阳落山便算死;月亮不会死,月蚀时分便算死;青蛇不会死,脱皮的时候就算死。”“岩上的枯树,晨在夜不在;圈中老牛,夜在晨不在。”反映了彝人对死亡的认识和唱丧的意义。舞唱者时而夸张自己家支的强大、兴盛、勇猛,时而演绎天文、地理,时而评说历史、人物、时事等,时而吟诵史诗《勒俄》。因此,“伟兹嘿”的表演洋溢着一种崇高的喜剧风格,叙事的跳跃性非常强。因此也有彝族学者认为:“这些说唱者有时像是演说家,有时又像是行吟诗人”①伍芝:《凉山彝族守灵唱丧点滴》,载西昌《凉山民族研究》1997年刊。一般唱丧祭奠活动要持续到深夜,有的甚至通宵达旦。②巴莫姊妹彝学小组:《四川大凉山》,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年5月第一版。
这就是彝人的“祭祖送灵”和“死亡仪式”上的唱丧舞丧习俗。
为死者而歌,为亡灵而舞。这就是生者对死者的祭奠。
为死者而歌,为亡灵而舞。这就是崇拜祖先、信仰灵魂的彝人。
为死者而歌,为亡灵而舞。这就是视死如生、豁达乐观的彝人。
悬棺旁的舞者,为谁而舞?是为棺里的死者?为死者的亡灵?怎与彝人别无二致?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相关内容
/ Recommendation
/ Reading list
- 1 人类学研究的种种困惑
- 2 毕摩文化与国际彝学
- 3 谈“彝学”的研究
- 4 族史追忆
- 5 塔米的中国脚步——德国学者塔马拉...
- 6 “边疆人文”六十年
- 7 把凉山民族文化资源转变为民族文化...
- 8 论中国彝学的学科建设
- 9 朱文旭彝语言学术研究访谈
- 10 凉山州毒品问题的现状、趋势及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