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在前,五谷杂粮在后
社会形态决定社会认识。不同时期的社会存在决定不同时期的社会认识。在历史长河中,各个民族争先恐后头破血流逐鹿中原,彝族人对由此带来的纷乱的政治经济文化一直保持着警醒的认识。蒙古人的铁骑,满族人的改土归流,甚至是国民党天各一方的诱导,彝族人始终恪守着自己的底线:只要不违背中国人的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哪一种政权形式都得到彝族人的承认。当政权一旦分裂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哪怕是动摇和牺牲到整个族群的利益,彝族人也在所不惜。奢香掌管着千年不倒的政权雄据水西却甘愿受一小小流官的凌辱,果基小叶丹在大是大非面前毅然让大凉山彝族集体冒险,这在许多民族是难以做到的。事实却是,奢香的忍辱负重维护了明朝长达三百多年的统治,小叶丹的大仁大义改变了整个中国革命的进程。彝族人之所以自觉地担负起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的神圣使命,首先主要是祖先文化的真实性一直被整个族群认同和追随,天下一家的朴素的人文思想让彝族人相信王朝的更替是兄弟之争而不是外敌的入侵,因而乐于接受其它民族的先进文化。其次,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和优良的道德品质能够不受偏见地厘清各种民族沙文主义思潮,不过分追求族群利益,整个族群始终掌握着自己民族的命运。最后,千百年所形成的价值观及世界观与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高度一致,充分认识到民族的存在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存在发展。
美国学者本﹒安德森在其大作《想象的共同体》中焦虑地指出:“中国人并不缺乏对民族的想象与认同,但他们一直缺乏有关现代民族国家体系的认知。不管是爱国主义也好,民族主义也罢,对于中国人来说,在寻求进入现代世界并获得承认的路上,一种拒绝以往简单粗暴“义和团情结”的现代性精神是必不可少的当务之急。没有这样的知识框架,没有这种对世界的基本了解,所有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都会走向它的反面。”我无意分析本﹒安德森是以什么标准界定他所指的“中国人”,也无意对他所认为的“现代民族国家”刨根问底,我只想说明的是,对于世居中国大西南的彝族人而言,不论是历史还是现实,这种说法都明显错误。首先,王朝的兴衰不等同于文明的兴衰。对于具有共同族源,共同文化,共同国家的彝族人,其建立在语言、文化、宗教信仰高度一致之上的民族主义,事实上很大程度等同于爱国主义。其次,中国不同于西文方近代的民族国家,她是建立在文化而非种族、强权之上的政治文化体。她有她的文明规律和秩序。这正如并不是说我们不是炎帝黄帝的后裔,就不能说我们不是炎黄子孙一样。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任何一个民族都为中国文化的繁荣昌盛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我们今天的责任是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民族共同体。如果一味听任西方思想的泛滥,即使我们在政治上,经济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也难以避免我们不在文化上沦为他国的附庸,甚至再一次被殖民。
世界上百分之九十的国家都是由多民族组成的国家。那种认为一个国家最好只存在一种民族的观点是不合实际的。表面上看,世界上没有哪一个由多民族组成的国家是永远稳定的,无论是富裕的欧洲还是相对贫穷的非洲。单一民族似乎更容易形成统一的政治、经济、文化诉求,其稳定性要大于多民族国家。但是我们不难看出,那种稳定和繁荣,实际上多是建立在最为可怕的种族主义基础上。它无法也不可能解决现代国家无法回避的移民、全球化等诸多问题。
彝族人有清晰的族群认同,但是我们的这种认同是建立在尊重其它民族的族群认同基础上;彝族人有强烈的文化认同感,但是我们不提倡文化沙文主义;彝族人强调民族主义,但是我们反对种族主义,从不贬低别的任何一个民族。
作为彝族人,我们需要警惕的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汉文化教育,我们自身的人文知识及族群文化走向日趋苍白浅薄——我们的歌手在紧紧模仿和跟随流行音乐;我们的诗人学者深陷所谓精英文化的泥坑而不能自拔;我们的官员在全球化浪潮挤兑之下,民族自豪感荡然无存;我们远离彝区在城市打拼的家长对将彝族文化教育下一代感到力不从心——这一切,才是今天彝族人的大不幸。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 Recommendation
/ Reading list
- 1 人类学研究的种种困惑
- 2 毕摩文化与国际彝学
- 3 谈“彝学”的研究
- 4 族史追忆
- 5 塔米的中国脚步——德国学者塔马拉...
- 6 “边疆人文”六十年
- 7 把凉山民族文化资源转变为民族文化...
- 8 论中国彝学的学科建设
- 9 朱文旭彝语言学术研究访谈
- 10 凉山州毒品问题的现状、趋势及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