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毕摩传承的主要因素
毕摩是彝族文化的活化石,彝族的神话传说、祭祀、文字、天文、地理、医药等等方面,都鲜活地保存在毕摩的脑海、口语相传中,他们在彝族群众中具有“师者”的地位和风范,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从这个意义上讲,毕摩是对彝族群众中有文化、懂天文、知地理的人士的尊称,同时,毕摩又是一项从事主持祭祀、祈福等活动的专门职业。
(彝族毕摩 蒋志聪摄)
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各种现代生活方式不断渗入彝族群众生活之中,多元文化共同作用于彝族群众的生产生活,彝族群众对生活、生存、幸福的理念和理解发生了转变,毕摩的作用范围逐渐缩小,毕摩的定义也发生了改变,一般指彝族文化的继承、传播者和祭祀文化的实施者。不仅如此,连毕摩本身的传承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就笔者的浅见,其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多元的文化生活方式,丰富了彝族群众的文化生活内容,削弱了毕摩在彝族群众文化生活中传统的主导地位。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给予少数民族地区政策、经费的支持,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繁荣,极大地改善了彝族群众生产生活状况。水、电、路及信息的畅通,打破了彝族山区相对封闭、落后的生活环境,缩小了山里与山外的距离,一些现代的影、视、听、唱设备逐渐进入彝族群众家中,并渐渐被彝族群众接纳和运用,基本满足了彝族群众茶余饭后、婚丧嫁娶、节庆活动的文化娱乐需求。
新的娱乐方式,为彝族群众更新了新的文化生活内容,彝族群众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心理趋向新潮的、现代的精神文化生活形式。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一向在彝族群众文化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的毕摩开始受到影响,除了祭祀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必须由毕摩主持完成,其他,大多都被现代文化方式所取代。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大多数彝族群众的态度是,对传统的毕摩文化默认,对现代文化生活方式乐于接受。
二、传统文化的发掘和保护,使一些彝族古籍、口头神话、祭祀礼仪等得到整理、翻译、编辑出版,人们可通过阅读学习了解,淡化了对毕摩文化的神秘感。
过去,由于彝族地区文化比较落后,彝族群众中能识文断字的人少之又少,能读通彝文古籍、传承彝文典籍、通晓彝族巫术、主持祭祀活动的人更是凤毛麟角。唯独毕摩具备这些能力,拥有这样的本领,他们是彝族地区当之无愧的文化人,他们是彝族群众心目中重要而又神秘的人物,彝族群众对他们敬重、崇拜有加。
社会的进步,教育的普及,提高了彝族地区的文明程度,彝族群众中懂文化的人越来越多,认知范围和视野渐渐扩大,对包括毕摩文化在内的很多民族神秘文化,有了一个相对科学、客观的认识与评价。加之,上级文化部门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日益重视,很多彝族古籍得到了应有的保护和发掘,并不断被翻译、整理、出版发行,成了普通读者都能读懂的通俗读物。彝族古籍的翻译出版,还有一些人文电视节目的解读,使很多彝族群众了解了过去只有毕摩能懂的文化,消除了对毕摩的神秘感,对毕摩的崇拜也变成了尊重,尊重他们的知识,尊重他们对彝族传统文化的那份觉悟和责任。
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彝族地区一些繁琐的风俗礼节被简化,毕摩现场传承民俗文化的舞台越来越小。
新农村建设项目的推进,改变了彝族地区的面貌,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彝族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促进了彝族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宣传、培训、具体实践,使彝族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转变,村村寨寨,带头移风易俗,很多传统的婚丧嫁娶、节庆祭祀等活动中的礼节,开始潜移默化地发生变化,能省的省,能简的简。新农村新气象,穿新鞋走新路。繁文缛节少了,聚众喝酒、谈古论今的少了,大家用省出的时间搞生产,抓经济,促发展,在“喜新不恋旧”的意识状态中,各自向着幸福美好的方向出发。如此一来,需要毕摩做的礼仪活动少了,毕摩的舞台变得越来越小。
四、社会经济的转型,思想观念的转变,毕摩个人收入的不稳定,使毕摩的传承出现了危机。
毕摩不是公职人员,具有稳定的个人收入。毕摩只是彝族地区的民间文化人士,长期以来,他们的经济和生活来源,主要依靠为集体及私人办一些祭祀、民俗礼仪、说唱展演等活动,获得相对稳定的经济收入。在生产生活较为落后的历史条件下,毕摩人才极为稀缺,有的彝族聚居地区,十几个村有一个毕摩;彝族散居地区,数十个村才有一个毕摩。特殊的历史文化条件,为毕摩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他们可以专心从事“主业”,无须为自己及家人的衣食担忧。
改革开放以后,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的转型,人们思想意识的转变,毕摩在彝族地区传统活动中的必需性、唯一性,变为了多向性、可选性,一些稍大的集体祭祀活动也变成公益活动,毕摩的个人收入日益减少,影响了毕摩个人及家人的生活。有的毕摩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转向从事其他劳动,“毕摩”成了他们业余的爱好,毕摩及彝族文化的传承已经出现了危机。
毕摩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彝族文化的载体,毕摩是彝族民间“学者”,毕摩的存在是历史的需要,也是现实的需要,更是彝族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客观需要,它的文化价值远远高于实用价值。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没有了民族的特质,怎么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时代,我们更要吸收、借鉴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正确处理社会转型期的矛盾,把传统和现代有机结合起来,把继承和发展结合起来,把世界的和民族的结合起来,让毕摩传承下去,让彝族文化传承下去,让“世界的”也变成我们民族的,助推我们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原载:《毕摩文化论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毕节市彝学会和百里杜鹃管委会编撰。中国彝族网发布。
/ Recommendation
/ Reading list
- 1 人类学研究的种种困惑
- 2 毕摩文化与国际彝学
- 3 谈“彝学”的研究
- 4 族史追忆
- 5 塔米的中国脚步——德国学者塔马拉...
- 6 “边疆人文”六十年
- 7 把凉山民族文化资源转变为民族文化...
- 8 论中国彝学的学科建设
- 9 朱文旭彝语言学术研究访谈
- 10 凉山州毒品问题的现状、趋势及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