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彝学研究 Yi Study

当前位置: 首页 > 彝学研究 > 彝学观点与学术争鸣

从毕摩文献申遗成功探究古彝文的进一步保护与传承

作者:​庄莉 发布时间:2022-10-03 原出处:​《卷宗》2020年6期 点赞+(

摘要:保护和尊重各个民族的语言文字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很明确的宗旨之一,也是国家宪法赋予公民的义务。对古彝文的保护与传承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以毕摩文献申遗成功为背景,希望为推动古彝文申请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世界记忆遗产”提供一定的帮助,对已经申遗成功的其他古文字遗产的进一步保护与传承也起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毕摩文化:古彝文:保护与传承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image.png
qa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 古彝文记录下的毕摩文献

1.1 古彝文与祭司毕摩

彝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分为东部、南部、西部、北部、中部和东南部六个方言区。虽然各种方言之间有较大的差别,但在语法结构和基本词汇等方面较为一致,表现出共同的历史渊源。毕摩是彝语音译,“毕”为“念经”之意,“摩”为“有知识的长者”,是一种专门替人礼赞、祈祷、祭祀的祭师。毕摩在彝族文化的发展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在彝族社会中毕摩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任何人不能侵犯毕摩的财物和人身。毕摩神通广大,学识渊博,主要职能有作毕、司祭、行医、占卜等。在彝族人民的心目中,毕摩被称为整个彝族社会中的知识分子,是彝族文化的维护者和传播者。彝文创制于何时无从稽考,学术界迄今尚无定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彝文的创制与应用与祭司毕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故彝文亦称为“毕摩文”。qa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2 古彝文与毕摩文献

古彝文记载下的毕摩文献(即凉山彝族毕摩文献)被金沙江南北两岸两百多万诺苏支系的彝族人民视为历史的“根谱”和文化的瑰宝,长期以来一直在历时性的书写传承与现时性的口头演述中发展,并依托毕摩师承教育中的“诗教传统”和民间仪式生活中的口头传播而得以世代相承,在历代毕摩所珍视的“司木哈嘎”(传播知识的五大工具)中占有重中之重的地位。毕摩文献在历史上虽然长期被祭司阶层所垄断,却又通过民间仪式生活的口头传播而超越了毕摩集团从而成为全民族的文化共器。毕摩文献主要用于相关的祭祖送灵、祈愿、诅咒、占卜、求育、丧葬、占算和历法等,种类繁多,多以诗体形式来呈现,载体有竹简、木牍、皮张、棉纸、布书等。民间普遍流存着牛皮经卷、羊皮经卷、布面经卷、古宣纸经书、现代白纸经书等多种多样的载体形式,现今能见到多為纸制文献。古彝文作为毕摩文献进一步保护与传承的最重要载体,在彝族文化的传播过程中起着基础作用,犹如一个个富有生命力的细胞构建起一座座民族文化的宏伟大厦。古彝文在彝族的文化发展史上起着重要作用,但其书写奇谲、深奥艰涩,令人已无法做出解释。彝族远古文化中关于“天地形成、神话传说、婚姻氏族、战争迁徙、族群分支、祭祖仪轨、历史人物”等内容彝文抄本古书种类众多,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与科学价值。qa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 保护与传承古彝文所面临的困难

2.1 毕摩人数急剧减少,毕摩传承人匮乏

建国初期,美姑县各个彝寨都有不少世袭的祭司和歌舞传人。个别还在世,但记忆力不断减退,更没有再创作的能力。就目前来看,能够完整的吟诵各种风俗礼仪经词的人,几乎找不到。老毕摩不断去逝,其子孙大多不愿意传承毕摩职业,几乎无人誊抄、收藏和传承毕摩文献,而原有文献任其流失现象又日趋严重。保护和修复、解读、整理、译注毕摩文献的人才匮乏,研究队伍青黄不接,特别是随着老毕摩的去世,许多文献面临失传的危险或者成为无人能识读的天书。qa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2 古彝文献征集工作无统一组织管理

国内外研究机构和个人抢征乱征、文献贩子随意征购、高价征购现象十分严重。一些外地、甚至外国文物“爱好者”利用各种身份,凭借其雄厚的财力,通过各种民间渠道大肆采集、收购彝族文献。qa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3 古彝文研究队伍参差不齐

从目前研究古彝文的学者来看,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汉族学者,他们有丰富的知识,坚实的理论基础,但苦于不懂彝语彝文调查研究,面临许多困难;另一部分是彝族学者,他们虽然熟悉彝族的宗教文化,懂文字通语言,但学术素质较高的还不多,外语水平还不够好。且研究地域比较局限,主要在云南、广西、贵州(因为研究队伍较小,四川的可忽略不计)。古彝文研究要出成果,研究队伍的数量和素质是决定研究是否取得重大进展和丰硕成果的关键。古彝文研究队伍的建设值得我们重视。qa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4 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不全面

从目前来看,立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关键。立法能从根本上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地方政府应积极制定保护规章和政策,进一步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范围,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属,明确政府行政部门的职责,落实保护机构、保护制度和保护经费的根本性问题。从而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长期以来,古彝文在缺失法律保护和受到政策限制的条件下艰难生存,致使其所承载的彝族传统文化也受到了人们的怀疑和拷问。qa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5 缺乏后续经费保证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2004年2月由川威集团在美姑基伟村投资建设的中国彝族毕摩文化园项目搁浅至今,如今已荒废多年。如果仅仅想依靠美姑这样一个县级财政显然力不从心,资金问题至今无法解决。qa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 进一步保护与传承古彝文的可行性建议

3.1 加强毕摩文献重要性的宣传

由于毕摩文献大都流传于偏远的山区,拥有毕摩文献的人往往受教育程度都很低,民间对于本民族文化的保存还没有明确意识。各级相关部门应该努力做好宣传的工作,特别要引起当地彝族人对本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这会为政府参与保护提供极大的方便,也为那些还未被挖掘的文献提供更为安全的生存环境,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古彝文资料的收集与保护之中。qa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2 发展毕摩文化的创意产业

毕摩的著述,涉及历史、哲学、医学、谱牒、宗教、天文、律历、特别是地理、文学等学科,内容丰富,形式多样。qa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随着人们生活需求的多样化和以民俗为主题的旅游热的兴起,特别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四川省的“文化强省”战略的实施,对少数民族资源开发提供了有效的契机。笔者认为古彝文的进一步保护与传承,应注重挖掘文化特色,以发展文化特色产业。qa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3 普及《彝文文字方案》

多年来在彝语文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彝语文在立法、教育教学、信息处理、公共服务领域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已成为广大彝族群众生产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做好彝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工作,正确处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关系,依法规范使用彝语言文字;加大彝语言文字的保护、保存、开发利用工作,建立彝语言文字使用的监测研究机制;积极发挥川、滇、黔、桂四省区协作机构的作用,共同为彝语言文字的规范统一作出努力是当前的主要目标。普及的工作需要更多人的参与,更长久的实施。也只有从掌握彝语文这一基础阶段抓起,才能推动古彝文的进一步保护与传承。qa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4 加强古彝文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

地方政府应积极制定保护规章和政策,进一步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范围,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属,明确政府行政部门的职责,落实保护机构、保护制度和保护经费的根本性问题。笔者一直在思考是否可以制定一个《古彝文保护条例》,这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须的。立法能从根本上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从而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qa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 结语

彝族的语言文字,是彝族的根源和灵魂,是彝族人民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它凝结着彝族人民的智慧和心血,体现着彝族人民的精神特质和价值取向,影响着彝族人民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是彝族同胞自我认同的“共振磁场”,是千百年来彝族同胞生生不息、團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更是今天和未来彝族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精神支撑和力量源泉,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弥足珍贵的财富,我们应该保护好它。qa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参考文献:
[1] 巴莫姊妹彝学小组.四川大凉山[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
[2] 安学斌.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3] 龙倮贵.毕摩文化在彝族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J].凉山彝学,2000(4).
[4] 蔡华.对彝族毕摩宗教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10).
[5] 沙志军.美姑彝族毕摩文化社会功能及其变迁[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6(5).
[6] 王京川.我国彝族文化“非物”遗产保护取得突破.http://www.yizuren.com/plus/view.php?aid=8036,2010-06-08
[7] 朱文旭.彝文的历史与现状.http://www.yizuren.com/plus/view.php?aid=13825.2011-11-27

作者简介:庄莉,女,硕士,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助教,研究方向:语言与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大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