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毕摩文献中的十月太阳历研究
摘要:彝族十月太阳历作为古老悠久的历法,有着显著的特点和广泛的影响。彝族毕摩文献中,十月太阳历的“年、季、月、日、时”有其自身的命名方式和内在蕴涵,并能有机地融为一体,形成独特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方法,十个“库久”、十个“肯肯”、十个“吉禄”和十个方位更是凸显出其深邃的文化意蕴。
关键词:毕摩文献;十月太阳历;“库久”;图洛(地球)
彝族十月太阳历是彝族民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总结的宝贵经验,广泛运用于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成为人们一切行为的依据,通过彝文古籍文献传承至今。它以推算年、月、日、时的时间长度与它们之间的关系,制定了一套科学的时间序列和计算法则。本文将结合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彝族毕摩经典译注》第8卷《红河彝族阿哩查嫫(一)》、第9卷《红河彝族阿哩查嫫(二)》和第59卷《雷波彝族历算书》中记载的有关彝族十月太阳历资料,进一步探讨彝族十月太阳历的内容、特点以及在当代彝族节庆中的运用。
图1 十月太阳历年算表
一、彝族十月太阳历的内容
彝族十月太阳历把一年分成10个月,每月恒定36天,以十二生肖三个周期36日为一个月,彝语“次勒牧颂它(三轮为一月)”;30个周期共360日为一年,彝语“泽勒牧次库(十月为一年)”;10个月终了,另外5天作为“过年日”,彝语“尔杂牧库施(尔杂日过年)”。平年彝历年节日时间为5天。四年为一个小周期,到第四年时过年节日时间则为6天,俗称“尔库牧次俄(四年闰一日)”。一百年为一个中周期,到第一百年时过年节日时间则为5天,俗称“哈库牧次以(百年减一日)”。四百年为一个大周期,到第四百年时过年节日时间则为6天,俗称“(尔哈牧次格)四百加一日”(如图1)。
(一)彝族十月太阳历的年
彝语称“年”为“库”,古彝语“库”有四个不同含义:①年;②弯曲、蜷曲;③赶回牲畜;④扣除、扣还、扣留都叫“库”。[1](P1234)按②③④来看都是使动和被动词,从“库”字意义来讲,笔直的事物使动或被动弯曲成头尾相连的一圈或半圈叫“库”。古彝语“库”字专指图洛(地球)[2](P336)绕太阳公转一周时所经过的路径长度。这与汉族春节习俗中关于“年”是一种凶猛怪兽而放鞭炮被驱赶的传说大相径庭,彝族“库史(过年)”中的“库”字与神兽、鬼怪无关,而与彝族十月太阳历紧密相关,因此,彝族过彝历年时,从不放鞭炮,过年期间忌讳争吵、追债、动土、结婚、作毕等。
图2 描述十月太阳历的尔比
彝族对“库(年)”的长度的概括非常有特色,彝族民间谚语“(mu kut mu help suo hxa fut ci nyip),(gge yyr suo hxa fut ci nyip ne ggut);(cho chox bu mop shyp hxa nyip ci jji),(lyp za nge nyip ci chox zze ne shyr)”,[3]直译为“年月日数三百六十日,日影三百六十日就回归;早晚两餐七百二十顿,吃完五日十餐就过年。”寓意满三百六十日时,太阳的影子便回归,即为“布姑日(冬至)”,就餐七百二十顿后,再加上年末五天十餐的“彝历年”,才算一年“次古热”,即一周年才结束(如图2)。
十月太阳历的年名起初是以木公年、木母年、火公年、火母年、土公年、土母年、铜公年、铜母年、水公年、水母年来命名使用,此十个名称简称十“肯肯”,即“育库育肯肯(生年生肯肯)”。《彝族毕摩经典译注》第59卷《雷波彝族历算书》中的十个肯肯和十个吉禄,都与彝族十月太阳历专用名词术语相对应,并以此来预测人们的生产、生活、健康、寿命等。
(二)彝族十月太阳历的季节
彝族十月太阳历的五季为木星季、火星季、土星季、金星季、水星季。毕摩经书大都按“斯(木)、都(火)、杂(土)、赫(金)、衣(水)”五元素来计算,此五个元素在彝族毕摩文献中总称为“尔杂(季)”(如图3)。360日平均分为五个季节,每一季节72日,每年的起算点从彝族十月太阳历“彝历年”中的最后一夜阿普博基(公鸡啼鸣)时开始算起,以斯(木)、都(火)、杂(土)、赫(金)、衣(水)顺序轮流运算。彝族十月太阳历的季节推算方法主要有下列两种:
图3 尔杂
其一,毕摩们认为斯(木)、都(火)、杂(土)、赫(金)、衣(水)中,从斯(木)到衣(水)顺序来算,木可以起火,火炭成土;土里有石,石炼出铜(金);有金属矿的地方就出水;出水的地方就有木,由此形成“斯、都、杂、赫、衣”的排列顺序,并称其为“曲呢伙(相生)”。
其二,“斯、都、杂、赫、衣”中只要相隔一个元素就“诅(相克)”,如斯(木)与杂(土)中间有都(火)相隔,木永远长在土之上,因而木克土;杂(土)与衣(水)中间有赫(铜)相隔,水永远被土堵截住,因而土克水;赫(铜)与斯(木)中间有衣(水)相隔,木总是被金属砍掉,因而金克木;衣(水)与都(火)中间有斯(木)相隔,火永远被水熄灭,因而水克火;都(火)与赫(铜)中间有杂(土)相隔,金属永远被都(火)所融化,因而火克铜。这种现象毕摩们称其为“嘎勒日(相隔就相克)”。
彝族认为,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人的命运与五个季节紧密相连,人在不同的季节出生就有了不同的命运。毕摩文献以十月太阳历的五个季节名称来测算万事万物,如“龙年生于铜季*这里彝历和公历对应,铜季是指七月和八月,如彝历七月与公历7月30-9月3日对应,彝历八月与公历9月4-10月9日对应,共72日。的人,年豹是豹眼年生的,可能死去三个亲人,该我得寿饭五千顿。此人是应该成为君子,该骑镀金的马鞍。子女可能一方独,说话伤人,如是男性人娶一至三个妻子,如是女性可能嫁一至三夫的命。身后留下三个子女,或许五个。如果是男孩的话要去学毕摩的人,如是女性要嫁给毕摩。人喝毒或吊死后变成的姨妈方的鬼,会到家里来,穿衣黑色或灰色的衣服要克本人而会得病。要祭拜神水位,平时少在江水中玩耍为好。寿命可能有六十七岁,去世后变成一只白天鹅,回到家来的。”[4](P68-70)这是铜星季出生的人的命运走向测算事例,其余的木星季、火星季、土星季、水星季也有其相应的测算方法和有序规律。因此,这些事例阐明了毕摩测算经类都是按照彝族十月太阳历来编写的。
(三)彝族十月太阳历的月
彝族十月太阳历的月,在木、火、土、铜、水五个尔杂(五季)名称中,将每个尔杂(季)分公母后命名,如木公、木母、火公、火母、土公、土母、铜公、铜母、水公、水母十个为“肯肯(月份)”[5](P123-240),此十个肯肯即为月份名称。36日为一个月,每个月的日数都相等,彝族谚语称“年月日数三百六十日”,这与彝族十月太阳历相吻合。如现常用的朵依(朔望)历*彝族朵依(朔望)历属于纯阴历,它是按月亮阴晴圆缺来算的一种历法。这种历法当年首末不重月时一年为三百五十四日,即当年每月平均为29.5日,12个月共计354日;当年首末重月时一年为385日,即每月平均为29.615日,13个月共计385日。但这种历法与一年360日相比,第一年误差十日,第二年后差二十日,第三年后差三十日,以此类推,与十月太阳历不尽一致。,遇到首末不重月年为354日,首末重月年为385日,没有一年刚好是360日,而只有彝族十月太阳历才与这句谚语相对应。
彝族十月太阳历的月份名称除十个肯肯月名之外,还有十二牧*牧:彝语音译,在此句里含有驯化之义,是把十二种动物驯化成家畜后,以此来命名月名。(生肖,下同)也对应十月太阳历月名。如蛇年蛇月中的“蛇久嫫月*蛇久嫫月:蛇就是巳,久嫫是乙,合为乙巳月,是彝族十月太阳历月和彝族十二牧历月中对应使用时的称法。”为首,十二年120个月为一轮(见表1)。其中120个月再分公母两段,前60个月为公段,后60个月为母段,公母两段共120个月为一个周期,此算法古彝人称它为“勒泽勒久(十个月十属相)”。关于彝族十个“库久”的释义,在其后“彝族十月太阳历的特点”中再阐述之。
从表1中可以看出,“勒泽勒久”中所对应的每年都是10个月,并以120个月为一个周期来计算。十二牧的排列中,第十一个月的月名是第二年的首个月的月名,例如,2015年(羊年)的一月是牛月,十月是狗月,则猪月是2016年(猴年)的第一月份名称,如表中的羊年和猴年。彝族毕摩及历算师大都用“勒泽勒久”来推测所要做的一切事件的吉凶,从而选择“吉月”出行、建房、婚嫁、祭祀、办节等活动。这里还需要说明的是彝族十月太阳历的十个月份名,不仅可用十个肯肯名来取“月”名,而且也可用十二牧名作“月”名使用。
表1 勒泽勒久
(四)彝族十月太阳历的日
“十二生肖”彝族称其为“十二牧”,彝语“牧”不是专指马,“牧年牧月牧日”中的“牧”在古彝语中含有驯化之义。原初彝族先民把从野外捕捉到的野兽驯化成家畜后,此野生动物叫“牧”,如野猴驯化成宠物,能听主人的使唤后叫它为“吕牧”,虎驯化成宠物后叫它“拉牧”,野雉鸡驯化成家禽后叫它“熟牧”,野锦鸡驯化成家禽后叫它“哈牧”,等等。彝族古籍文献《勒俄》中也记载有“狮子是格峨人的狗,果布是史社人的鸡”等,彝族先民把许多野生动物驯化成家畜家禽后,根据它们的作息规律特点来区分昼夜各时段的节点,从中筛选出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鼠、牛十二种动物,按其相应顺序排列后,再用它们的名字来命日名,用此十二牧动物名来纪日的方法称为“牧尼”(日)。十二牧轮回一轮为“次它”,轮回两轮为“尼它”,轮回三轮为“颂它”,由此“次勒牧颂它(三轮为一月)”也沿用至今(如图4)。
图4 十二牧
《勒俄》中的“洪水泛滥”一章记载:“牛日起云雾,虎日雷声响,兔日即下雨,龙日暴雨下四方,蛇日浪滔滔,马日洪水漫天地,江河水齐天,羊日狱鼠食松叶,鸡日孵鸡已到二十一天时小鸡“咨咨”叫……”[6](P44)说明彝族十月太阳历的日是用十二牧名称命名,同时,彝族八方位也用十二牧来命名,毕摩预测吉凶也用十二牧日来推算,如预测夫妻两方何时库诅(相对)、库特(相和)、阶谷(相撞)等。在彝族的日常生活中,用十二牧来纪日,有一套完整的十二牧计算法,如“一轮十三,二轮二十五,三轮三十七,四轮四十九,五轮六十一,七轮七十三”等,[7](P340)由此轮回运算就能快速知晓人的年岁。如图4所示,以相邻三牧为一组,虎、兔、龙对应“格都硕洛”,即东方三域;蛇、马、羊对应“衣木硕洛”,即南方三域;猴、鸡、狗对应“格吉硕洛”,即西方三域;猪、鼠、牛对应“衣俄硕洛”,即北方三域。按顺时针方向起算,每隔7个牧时首末两两相冲,每隔9个牧时首末两两相和。如,从虎开始算起,东方三域的虎与西方三域的猴相冲,东方三域的虎、南方三域的马与西方三域的狗相合,俗称“克木拉硕特”,即狗马虎三人正合,其余则以此类推,这是每个彝族历算师测算相冲与相合的基本规律。
(五)彝族十月太阳历的时
彝族十月太阳历的时辰划分法和现在北京时间相对应,彝历的一个时段相当于现在北京时间的两个小时(见表2)。彝族日和夜的时段分法以公鸡啼鸣时为一天的起点,以夜尽牛时为一天的终点,用公鸡啼鸣时、黎明兔时、日出龙时、放牧蛇时、日中马时、日昃羊时、日落猴时、黄昏鸡时、人睡狗时、夜晚猪时、夜半鼠时、夜尽牛时十二时段为其间隔时段,然后每个时段又分公时与母时,这种时段分法与现在北京时间如出一辙。至今,彝家新娘从娘家出发去新郎家入婚房的时间,仍然用彝历时辰分法。
表2 彝族时辰与北京时间对应表
说明:此表中的阿拉伯数字是现在北京时间的点数。
二、彝族十月太阳历的特点
(一)十个“库久”专用名词
彝族先民将图洛(地球)表面平均划分成十块,按图洛(地球)自转的方向来切开间隔线。“切”古彝语为“久”,首切块为“久嫫”。假设把图洛表面“久”(切分)成十块,每一块叫“次洛”,十块叫“泽洛”。其中,第一块切线为“久嫫线”,简称“久嫫”;第二块切线为“久惹线”,简称“久惹”;第三块切线和第四块切线同为“勒阿丁线”,因为按图洛(地球)的自转间隔而言,这两处的“久嫫”与“久惹”一样,所以出现两个“勒阿丁线”,即为相同之意;第五块切线为“库线”,简称“库”,即边线之意。第六块切线为“库诺线”,简称为“库诺”,即背后之意;第七块切线为“实居线”,简称“实居”;第八块切线为“实诺线”,简称“实诺”;第九块切线和第十块切线也同为“勒阿丁线”,缘由与第三块切线和第四块切线雷同。按图洛(地球)整个表面上的十根切线名称排列后,成为今天毕摩文献中常用的“久嫫、久惹、勒阿丁、勒阿丁、库、库诺、实居、实诺、勒阿丁、勒阿丁”十个名词(如图5)。
图5 十个“库久”的泽洛模型
图洛(地球)表面切分出来的这十块中,再按公母来合成后称“恩穆”,即斯(木)、都(火)、杂(土)、赫(铜)、衣(水)等五地。由于在图洛表面这十块中每一块的形状像船,因此按造型命名为“洛”,即船形之意。古彝语称一船造型为“次洛”,兹洛由三十六日来构成,“泽洛”就是三百六十日。彝族谚语“不听父教过泽洛,不听母诲过恩洛”,其本意是子女们不听父亲的指教,一年360日光阴白白浪费,就会一事无成;不听母亲的指教,一年内五谷杂粮种不成,就会颗粒无收。“泽洛”是按十月太阳历一年十个月中,预计事项能否按目标计划成功完成来说的;“恩洛”是十月太阳历五季内,五谷播种能否有收成来说的。这句谚语正是按十个“库久”的专用名词,针对性地教诲子女的鲜活事例。
(二)十个方位
彝族十月太阳历与十个方位互为依存。彝族八方位名称中,“格都(东方)”、“格吉(西方)”、“衣俄(北方)”、“衣木(南方)”为正四方,古彝语称“恩木尔阿格(天空四方门)”;“牛色果(东北方)”、“约色果(西南方)”、“龙地伙(东南方)”、“克地伙(西北方)”为负四方,古彝语称“资木尔阿格(地界四方门)”;天空四方门与地界四方门合称为彝族的八方位。再加地下方和天上方便构成十方位,即“格都、龙地伙、衣木、约色果、格吉、克地伙、衣俄、牛色果、德乌、木乌”,并根据方位测算吉凶。从图6可见,彝族十月太阳历的十个方位是立体图。
图6 十个方位
(三)采用十进制
彝族毕摩文献中常用的“肯肯”、“库久”、“吉禄”、“方位”、“夫泽洛木久”*“夫泽洛木久”:彝语音译,彝族毕摩算年、月、日时,常将“蛇久鸡库、兔久羊库、牛久蛇库、猪久兔库、鸡久牛库、羊久猪库”六轮十进制算法简称为“夫泽洛木久”。都是由十进制来计算使用,算年称“库泽库久”,算月称“勒泽勒久”,算日称“尼泽尼久”,总称为“吉果(十进位)”。这种十进位全以十为一轮计算,彝族虎龙历、豹星历、太艮历*虎龙历、豹星历、太艮历是彝语北部方言区毕摩和毕摩经书中常用的历法,其中虎龙历是八月历、豹星历是十三月历、太艮历是四月历。等也莫不如此。
表3 十月太阳历的十库久十算对应表
从表3可见,彝语北部方言区的彝族毕摩文献均按彝族十月太阳历的十进制来测算相应事物,如2015年,是彝历斯久嫫年,即羊久嫫年,年方位在龙地伙,当年出生的人获得德乌斯色吉禄等。简单地说,现行公历年号尾数十个阿拉伯数字和彝族十月太阳历十个肯肯相对应,我们只要掌握彝族十月太阳历年的十个专用名词“库久”一列,便会记住万年历。
三、彝族十月太阳历与彝族火把节、彝历年
彝族十月太阳历是彝族民众生产生活的行动指南,限于篇幅,这里仅以火把节和彝历年为例,谈谈自己的肤浅认识。
首先,彝族火把节与彝历年在过去都是按彝历“月终火把节,年终彝历年”来过的节日,彝族十月太阳历中,图洛(地球)绕太阳走完一百八十日为火把节,走完三百六十日为彝历年。以十月太阳历来推算,半年内有公、母两个节,一年过四个节日。前半年第一个节日是“里纱此(剪春羊毛节)”,第二个节日是“都则(火把节)”;后半年第一个节日是“处纱此(剪秋羊毛节)”,第二个节日是“库施(彝历年)”。具体来说,从彝历前一年布姑过年阿普博基时(公鸡鸣时)算起,走完90日是彝历的里比(春分),里比日为“里纱此”,是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日。再走完90日是彝历的布久(夏至),布久日为“都则”。再走完90日是彝历的处比(秋分),处比日为“处纱此”。再走完90日是彝历的“布姑(冬至)”,“布姑”日为“库施”。时间方面的谚语“库果拿勒施”中,“库果”是指“年”走完360日的年终,“拿勒”是指“年”走完360日的第一日,“施”是指开始过“彝历年”。从彝历算法口诀“次勒牧颂它,泽勒牧次库,尔杂牧库施”来看,“尔杂”含有把“斯、都、杂、赫、衣”五元素作为过“彝历年”之义,由此过完五日年节过后才开始算新的一年。彝历年以“布姑”日的后一天为起始,直至“阿普博基”后结束。一般而言,过彝历年的最后一天都有“阿普博基”仪式规程,“阿普博基”时间段除了送祭祖先归去外,还有新的一年即将开始之意。以公鸡啼鸣时段为准,彝历年的最后一天各家各户都必须为祖先做一顿美餐,俗称“阿普博基”饭,祭献祖先后,家庭成员每人须尝一口,这也是彝族民俗信仰一年720顿中的最后一顿饭。
其次,彝历年的习俗是按照彝族十月太阳历的“斯季、都季、杂季、赫季、衣季”五季文化习俗来过的年节。例如,过年期间,用“斯(木)”堆积柴火,“斯”代表“斯季”,寓意木也过年;通宵达旦烧“都(火)”时,“都”代表“都季”,寓意火也过年;在此期间不扫地,而且要撒松叶在地上,表示用松叶来给“杂(土)”合好过年,即土也过年;过节时还须在房内外烧石驱邪,特别是杀年猪时要烧石放在猪头下方转一圈过后才杀猪,而金属是石里炼出来的,石头代表“赫(金)”,即金属也过年;过年时每年都用新粮食来酿新酒,酒属“衣(水)”类,表示水也过年。此外,还有猪胆为木、猪心为火、猪脾为土、猪油为金、猪膀胱为水等,也是用十月太阳历的“尔杂”文化来预测吉凶,以求幸福安康、六畜兴旺和五谷丰登。
再次,彝族火把节与彝历年是彝族十月太阳历中图洛(地球)南北两极日照变化所生发的两个节日。彝族古俗语“月终火把节,年终彝历年”,表明火把节是夜晚过的月节日,而彝历年是白天过的年节日。或者说,火把节是黑夜过的“黑”节日,彝历年是白天过的“白”节日。
彝族传统的两大节日为何一个在白天过,一个在黑夜过呢?其实这两大节日都是按彝族十月太阳历中的“布久”日和“布姑”日过的节庆。彝历中的“布久”日是太阳光直射到图洛(地球)表面北回归线上,此日白昼最长,黑夜最短,当夜北极圈全是白色的。“布久”以后白昼渐渐变短,黑夜渐渐变长。彝族先民为规避夜长时日,提醒人们开始准备干蒿草,追求光明而过火把节,从而称其为黑节日。
图7 太阳历年节图
彝历中的“布姑”日太阳光直射到图洛(地球)表面南回归线上,此日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当日北极圈全是黑色的。“布姑”以后白昼慢慢变长,黑夜慢慢变短,于是第二日便开始过彝历年节,俗称白节日,由此过完年后的夜间公鸡啼鸣时,须煮顿美味的“阿普博基”饭,除了祭送祖先的寓意外,还有祭迎昼长到来之意。
从上图7中可以看出,彝族火把节通常为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彝历的“布久”日与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曾经相对应的情况来说的,而不是按农历来过的彝族火把节。
四、结语
综上所述,彝族毕摩文献中涉及到的十月太阳历,内容丰富,文化意蕴深厚,具有极高的认识价值、研究价值和运用价值。历法作为一个民族的文化精髓,指导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实践,成为民俗节庆、婚丧嫁娶、宗教礼仪、修房建屋、出门远行的重要指南。如今,在非物质文化语境下,必须更好地传承和保护彝族传统历法,加强对这一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参考文献:
[1]滇川黔桂彝文协作组编.滇川黔桂彝文字集[Z].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
[2]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编.彝族毕摩经典译注·第九卷[Z].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0.
[3]瓦果曲且.格古勒伙(四川凉山瓦岗所社瓦果曲且家的彝族毕摩经书手抄本)[Z].
[4]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彝族毕摩经典译注·第五十九卷[Z].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9.
[5]老板萨龙编著.彝历[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10.
[6]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编.中国彝文典籍译丛·第1辑[Z].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6.
[7]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编.彝族毕摩经典译注·第八卷[Z].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0.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云贵川百部《彝族毕摩经典译注》研究”,项目编号:14ZDB119。
作者:阿牛木支(1967―),男,彝族,西昌学院彝语言文化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彝族文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原载:《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11期;文稿来源:参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