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彝族文字的时代价值
关键词:彝族文字;传承;时代价值
彝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与璀璨的文化。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彝族人民创造了彝文,为本民族人民的发展以及民族文化的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以来,彝文的使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彝文传承危机重重。而加强彝族文字传承,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时代使命。
一、彝族文字生存发展现状及原因
彝族是中国为数不多的拥有本民族文字的民族。彝族文字是吸收与借鉴其他民族文字后逐步形成的。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彝族文字也经历了诸多的变化,字形、字意方面与原始状态有了较大的差异,对彝族社会而言,文字的最大功能是记录彝族文化,凝聚民族智慧与增强民族认同感。受印刷术与造纸术等其他技术的影响,目前彝族文字的传播与使用范围非常有限,仅有部分彝族文化研究者掌握。
彝族文字传承出现断层现象,主要受到了多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普通话与汉字的影响。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党和政府为了方便广大疆域内各族人民的沟通交流,广泛推广普通话与汉字,使之成为中国社会的通用语言与文字。对彝族文字而言,普通话与汉字的广泛应用使得彝族文字的实用性大大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彝族文字的生存空间。
二是市场经济尤其是全球化的发展。改革开放之后,中國社会的各个角落都被纳入到市场经济之中,彝族社会也不例外。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不同区域的人员与资源流动加快,普通话与汉字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与使用,彝族文字的使用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彝族语言与文字因不能满足人民发展经济改善生活的需要而再次被边缘化,使用人数、使用频率快速下降。对彝族文字而言,就是全球化带来的趋同思维推动了文字与语言领域的马太效应的进一步展现,挤压了彝族文字的使用与生存空间。
三是彝族自身的因素。在中国社会历史上,彝族社会的科技是落后于同时代的其他民族的。对文字而言,一种文字的传播发展首先需要造纸术与印刷术的发展,这两种技术是文字传播发展的重要助力。然彝族社会中并没有产生这样的技术,限制了彝族文字的传播发展。
二、彝族文字传承的必要性
现阶段,彝族人民的生活方式正在快速变化,彝族语言与文字的使用频率快速降低。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年轻一代因求学、打工等的影响,开始选择普通话作为主要的生活语言表达形式,彝语的使用机会变少。因现代文化的大量涌入,加之彝族文化的变革不能完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要,年轻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日渐减弱。作为彝族文化的主要载体,彝族语言与文字更是频繁出现“会讲不会写,会听不会说”的情况;若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彝族语言和文字将很快转变成为一种历史记忆而非生活的基本技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多次提到人类命运共同体,并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1]这正是基于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提出的,全球化就是这一时期最为具体的表现。因此,在顺应历史潮流的基础上,为了能够保证彝族文化不断层,成为构建文化共同体的牢固根基,就必须有目的的保护彝族文化传习,具体来说就是保护彝族字库文化的传习。通过字库文化这一最基础,也是最为广泛的文化形式的传习,将文化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建立民族文化产业,让民族文化重新焕发新的活力。
三、彝族文字传承的现实意义
彝族文字传承工作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与建构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帮助解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与文化问题,还可以提高彝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认同。
(一)彝族文字传承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性与文化性
从现有的文献性资料来看,彝族文字属于实用性文字,在彝族社会中大量使用,用以记录彝族社会的宗教、历史、民俗、文学、哲学等内容。因此,要研究彝族文化,就离不开传承彝族文字。
在现代社会,传承彝族文字并非一个简单的工作,而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它不仅要研究彝族文字的字形,还要追溯彝族文字形成根源以及发展变化的路径,更要找到彝族文字适应新时代的有效路径。在研究文化的过程中,我们逐渐形成了这样一个观点:文化从不是单一民族独有的,而是多个民族共同拥有的;就中国社会而言,文化不仅是多元民族的,更是中华民族的。以此而论,我们认为彝族文字的形成与发展除了彝族人民的智慧性创造之外,还借鉴了其他民族的文字。相关的研究业已表明早期彝族文字与早期汉族文字在基本笔画、书写习惯等方面具有很多的相同之处。
文字对一个民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一个民族的文化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彝族文字传承将继续彝族文字起源的研究,同时研究彝族文字的变化与汉字变化的过程。这是一个新的尝试,尝试以新的历史研究重筑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石。现在的研究成果已经表明,彝族文字是彝族人民在借鉴其他民族文字的基础上而创造出来用心记录民族文化的工具。文字传承工作不能简单的看成对文字的传习,其本质上是彝族文化的传承,这一传承的过程是民族文化在当代演化发展的具象化。在传承彝族文化的过程中,我们要认真探究彝族文字与多元民族之间的关系,找寻彝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关系,而对彝族文化的进行传习,是构建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重要一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经济的共同体,更应该是文化的共同体、精神的共同体。
(二)传承彝族文字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心理认同
社会成员的心理从来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受到特定的社会环境尤其是文化环境的影响的。对社会成员而言,心理认同有多种来源,包括共享的历史、共享的文化、共同的努力、共同的危机等等。就彝族文字而言,它不仅是彝族的文字,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字,因为它包涵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创造。同时,彝族文字记录的不仅仅是彝族的历史,更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这也就给传承彝族文字提供了推动中华文化共同体培育的重要机会。
对一个国家与民族而言,文化是最为深沉也是最为持久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2]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实需要时代之名。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关系进入新阶段,平等、团结与互助成为时代的口号与实践。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是需要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名,彝族文字传承工作可以充分发挥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之实,然后冠之以时代的名,并借用国家的传播工具与传播路径大力宣传,使中国人民快速地形成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意识,从而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养成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与基础,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坚实的保障。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
[2] 习近平在会见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代表时的讲话
作者简介:鲁琴华,女,彝族,1991年3月生,云南南华人,社会学硕士研究生,宗教社会学研究方向,寻甸县先锋镇人民政府。
原载:《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67期;文字来源:参考网。
/ Recommendation
/ Reading list
- 1 人类学研究的种种困惑
- 2 毕摩文化与国际彝学
- 3 谈“彝学”的研究
- 4 族史追忆
- 5 塔米的中国脚步——德国学者塔马拉...
- 6 “边疆人文”六十年
- 7 把凉山民族文化资源转变为民族文化...
- 8 论中国彝学的学科建设
- 9 朱文旭彝语言学术研究访谈
- 10 凉山州毒品问题的现状、趋势及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