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彝学研究 Yi Study

当前位置: 首页 > 彝学研究 > 彝学观点与学术争鸣

​马德清:关于彝族母语文化的思考

作者:​马德清 发布时间:2009-01-24 原出处:彝族人网 点赞+(30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

彝族母语历史悠久,母语文化更是丰富多彩。但是,彝族母语文化受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冲击,并且开始在变异,开始被冷落,许多的母语文化已经面临濒危。
GW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母语文化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宝贵财富,是中国文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抢救、捍卫、保护彝族母语文化是就是维护国家的民族团结,是建设和谐社会、构建和谐文化的重要举措。GW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们应该以历史的责任感,面对现实,面向未来,采取各种措施,为护卫、拯救、开发彝族母语文化作出努力。 GW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 怎样认识彝族母语文化的地位

中国彝族人口已经接近一千万,在中国来讲可以说是个大民族了。彝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悠久灿烂的母语文化。世居祖国大西南的彝族,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自己的语言文字,创造了彝族的文明。GW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以彝族的语言文字所表现和反映的各种不同类型的生活方式、社会行为、宗教信仰、民风民俗、道德观念、审美情趣、文学艺术等,都属于彝族母语文化的范畴。GW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最典型的彝族母语文化所创造的文明成果有浩如烟海的彝族民间文学、毕摩经书、彝文典籍、神话传说;还有震惊中外的十月太阳历、火把节、彝族年、彝族漆器银器工艺、彝族音乐歌舞、彝族民间乐器等。这些独具一格的文化现象,是彝族母语文化的精华。GW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的母亲的语言文字就是传承彝族母语文化的载体。GW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的母语,积淀着彝民族的韧性,凝聚着彝民族的精神,营造着彝民族历史的灵魂家园。GW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的文明史悠悠五千年以上,彝族人民所创造的历史文明沉淀下来的文化宝藏数不胜数。彝族的语言文字是彝族母语文化的纽带和桥梁,是彝族文化的基根所在,它充满着无穷的魅力。彝族文字的发明创造可谓整个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大奇迹。九千多个古老的象形表音彝文字,犹如一个个响亮的音符,谱写出彝族文化壮丽的赞歌,响彻了千万年历史的云霄。GW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文字是中国最早的富有生命力的表音符号,它反映了彝族创造文字独特的思维艺术,也反映了彝族历史的悠久和古老的文化。在西安半坡出土文物的陶瓷上的符号,没有其他一个民族的文字能够破译,唯有古彝文能破译,这一惊人的奇迹证实了古彝文是中国较早的文字;三星堆、金沙遗址众多的刻符和青铜雕像内涵着许多古彝人的母语文化,三星堆与彝族母语文化有很深的渊源。古老的彝族文字所记录和书写的浩如烟海的毕摩经书和古彝文典籍雄辩地证明了彝族母语在历史上的辉煌。GW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中,有自己的语言的民族不少,但既有自己的语言又有自己的民族文字的民族并不多。彝族的语言文字具有完整的体系,是人类中非常成熟的语言文字。彝族是个骄傲的民族,因为彝族的语言文字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有完整的功能,彝族是个了不起的文明民族。GW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的母语,就是彝民族的第一原始语言,是彝族人最早发明创造并使用于实际生活并所掌握的一种语言。从一个民族来讲,母语一般是族人最先发明的语言,并开始得以传播,并持续运用到整个民族历史生活深处。如像凉山的穿透历史的毕摩经书、《勒俄特依》、《玛木特依》、《支格阿鲁》、《阿莫列惹》等都是彝族文字形式传播的母语文化,并为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一个民族所受的社会教育中,尤其是早期,有相当部分是通过语言授受的,然后才是文字的传授。一个民族的母语对一个民族的发展和进步的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部最先为口传盛行的《勒俄特依》让彝族人知道彝族的历史变迁、天文地理、彝人的道道地地伦理,规范行为、审美观念等;一部属于训世教化人的《玛木特依》能规范人的行为,教人怎样做人,成为无形的教科书。整个彝民族族就是赖于自己的母语文化在不断进步和发展起来的,离开了自己的母语文化就不成器为文明的民族,这就是母语文化的历史地位和社会地位GW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母语是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GW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母语,是一个民族人群最初学会的一种语言。母语的发育成都和使用水平,是体现着一个民族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GW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母语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特征的重要的标志,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生存发展的根。GW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母语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和纽带,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与世界经济、文化交流发展的媒介和先导。GW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可以想象,一个没有自己母语的民族是可怜的民族,是不完整的民族,寄生于其他民族母语文化的民族是多么悲哀的民族,因为这样的民族没有自己的灵魂家园,没有自己的民族精神旗帜。没有自己的发展动力。GW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语,就是彝族人的命和根。GW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 彝族母语文化的现状令人担忧

随着中国国际化的进入和发展,随着世界多元化文化的相互冲击,彝族母语文化已经面临的危机令人担忧。GW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是担忧观念的危机:GW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彝族母语群体开始萎缩。汉语汉文对中国社会的覆盖,形成了彝族母语的极大威胁,铺天盖地的外来异族文化使彝族母语的忠实群体从解放初期开始已经慢慢在萎缩,逐渐在减少.彝族老百姓母语的语境开始面临困境和危机。特别是云南贵州的彝族和四川部分都市的彝族母语群体早已丧失了自己的母语生态环境,众多的彝族已经离开了自己的母语,拼命拥抱汉语文化,放弃了彝族母语。彝族的母语不在是母亲的语言,彝族的母语却成了后娘的语言。在一些人的观念中,彝母语可有可无。许多的干部职工家庭不再使用母语,并以排斥母语为荣。许多的干部子女已经是母语盲,母语成为了外语。更可鄙和可悲的是相当一部分倒汉不彝的彝族人千方百计在疏远自己的母语,糟蹋自己民族的母语文化。GW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 母语文化的忠实捍卫者开始动摇。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母语文化的发展政策上存在一些不公平现象,母语文化的社会价值观产生了偏离。在当今社会,是利益趋势的社会,商品经济的浪潮充满着经济实惠的诱惑,许多的势利者以被经济利益和政治权利所扭曲的价值观自觉不自觉地离开了自己的母语文化,拼命投向政治欲望和经济诱惑。他们认为彝族的母语文化难以实现现实社会中的价值,难以获取自身的利益和权力。相当一部分领导层对母语文化产生了动摇,导致了对母语文化的消极情绪的滋长和蔓延。GW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母语的使用范围开始缩小。人们对汉语汉文的追求日趋强化,对彝族母语失去了信心,出现了彝族母语即将消亡的观念。显然,在国家主体文化的意义上来讲,中国早已汉化,国家和民间都普遍在使用汉语汉文,而许多的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只成了一种装饰和广告。幸好,凉山彝族的母语在彝族聚居地区依然还是必需的语言文字。许多的高山偏远地区的彝族远离城市,他们不识汉字不懂汉语,他们依然在使用自己的母语,他们仍然需用用自己的母语交流。在短时间内,他们不可能丢弃自己的母语。中国走向汉文化世界走向英语化是社会必然趋势,但是,只要有彝人的群体存在,在近期还不可能消灭彝族母语。我们没有权力让彝族母语接近消亡,也无力强留母语,我的责任是延缓这种消亡的进程。GW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是教育危机:GW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 造成母语教育危机的原因绝非仅仅是汉语教育的强势介入,还有许多历史的原因。国家对对少数民族母语教育的政策不完善,不稳定,优惠政策太少。西藏自治区的母语教育具有完整的体系,上上下下配合强势,并已形成了优势,而彝族的母语教育残存不堪,令人深思。GW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不完善的双语教学法规、不完整的彝文教育体制,造成彝族母语教育的断代问题,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母语的重视不够造成了彝族母语教育长期处于弱势均状态,投资少,基本建设差,师资力量弱,学母语毕业的大学生难以就业。GW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现实中的考试制度对彝语不公平的待遇、现行教育体制对母语教育的弱化等的原因,还有语文教育自身对彝族母语教育存在许多的问题。GW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地方的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太多。云南贵州大面积的彝族地区和四川的彝汉杂居区普遍不开设彝文课,彝族母语教育严重断代。GW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是语言被污染的危机:GW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多种文化成分充斥的社会,彝族母语已经严重被污染。GW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母语不再纯净。在日常生活当中,彝族母语已经参杂汉语,母语变成了彝汉参半的混合语言。GW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大量涌入了汉语和外语的借语,彝族母语成了大杂混。GW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在语言表述中,出现了崇汉媚外的语言趋势,不少的彝族人不想使用彝族母语,冷落彝族母语,崇尚汉语,有的甚至崇拜外语,在说话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夹带着许多的汉语或外语,母语的纯洁受到了多方面的污染和破坏。虽然这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从他们的心理上,早已丧失了母语的尊严和母语的自信。GW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是彝族母语文化的危机:GW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母语文化问题是民族文化的性质和去向问题,是国家、民族的发展问题,是经济、社会和人三者和谐发展的问题。而当代的现实生活中,彝族的母语文化已经开始变样变质。纯洁的母语文化遭遇所谓现代文明的污染。如彝族的道德观念、彝族的审美观、彝族的礼仪、彝族的语言风格、彝族的饮食文化、彝族的建筑文化、火把节文化、彝族年文化、民风民俗等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歪曲或冷落。GW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 道德风尚的变异。GW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彝族的母语文化中,有传统的道德规范,但因当今的不少彝族离开了自己的母语文化,在道德观念上出现了问题。如彝族在历史上从来没有乞讨者,但现在各城镇捡垃圾的彝人比比皆是,他们蓬头垢脸,肮脏不堪,令人恶心。彝族人从古以来没有卖淫的妇女,但现在已经出现了。吸毒贩毒的丑恶现象已经见惯不惊。彝族人最鄙视偷鸡摸狗的丑陋行为,但现今随处可见这种现象。在西安、北京、成都、昆明、广州等地有一群群的“披风族”在行盗,他们在被扭曲的价值观的诱惑下糟蹋着彝族人的形象,破坏着纯洁的母语文化。GW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彝族纯朴的酒文化已经被污染,彝族的文明喝酒习惯已经沦为无休止无节制的“干杯”,“酒神”成了酒鬼,“酒仙”变为酒疯。彝族对喝酒有谚语:“喝一杯值块金,喝两杯值砣银,喝了三杯四杯不如猪和狗。”彝族人讲究的喝酒的美德,从不提倡醉酒,但如今在外来文化的污染下,许多的彝人远离了自己纯净的酒文化。GW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丰富多彩而纯洁的“尔比尔几”等彝族母语已经变为彝汉混杂的团结话,有的为能说几句汉话而沾沾自喜,再也不想说自己民族的语言,出现了说汉汉话骄傲说彝话耻辱的怪心态。GW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5)彝族古老的饮食文化独具一格,有不少的传统彝族菜肴独具匠心,但许多传统的食品特色受到了破坏。凉山彝族的砣砣肉、辣子仔鸡汤、烧石羊肉汤、园根酸菜汤、香猪肚、千层荞饼等,在城市的各种餐馆里已经变色变味变样。许多彝族的特色菜在彝族家里被五花八门的炒菜火锅所取代。彝族的荞子酒.杆杆酒被啤酒粬酒所代替。GW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古朴的彝族婚礼被倒土不洋的混合文化礼仪所取代。彝族人办婚礼时穿的是西装,行的汉族礼或外国礼,很有特色的彝族婚礼仪式已被污染成灾,成为了混合礼仪文化,不伦不类的婚礼让人啼笑皆非。许多的彝族人在举办神圣的婚礼时,居然学汉人磕头,学西方拥抱接吻,真让人哭笑不得。GW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5)服饰文化的变异已经成为了时髦文化。彝族的服饰文化本来相当丰富,服饰的文化内涵很深,但富有民族气质和民族尊严的服装已经严重丧失。许多的彝族人不在穿戴彝族服饰,认为彝族服饰落后,不好意思穿彝族服装。有的一概排斥彝族服装,有的混合彝族西方服装,如上外披披毡或擦尔瓦,里面穿一套西服,有的上身穿彝族衣服下身穿牛仔裤,再拴上一根领带,你能说他是哪个民族的人?GW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6)语言载体危机。凉山彝族自治州彝语电视频道的开通、彝文《凉山日报》的发行、彝文《凉山文学》的出版发行、彝语音乐歌舞的演出、彝语广播电台等,都为彝族母语载体的发展做出了切实可行的努力。但是,铺天盖地的汉语汉文载体无情地替代了彝族母语的载体,汉语的电视、电影、广播节目、图书、新科技的各种传媒载体给彝族母语载体带来了痛苦和危机。许多的彝族地区特别是云南贵州和都市,母语载体早已失去了生存环境,没有载体,更没有载体的对象。GW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 我们拿什么来拯救我们的母语文化

面对彝族母语文化的沦落和危机,我们该思考什么呢?我们拿什么来拯救我电视剧母语文化?GW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诗人北岛的诗有这样几句诗歌: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GW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虽然不少的彝人在势利的眼光中享受着汉语的实惠,并不断用汉语获取许多实在的权力和利益,不断地用汉语作为政治、经济、生活的手段,但不完全是卑鄙者的通行证,也不完全都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因为使用汉语和英语是国家和国际语境气候所迫。悲哀的并不是我们在离开自己的母语而在拥抱汉语发笑,而是我们的一些领导者和善良的彝人忘却了自己的民族的母语,开始歧视自己的民族,有意无意地破坏着母语的尊严。我们看到在镀金的天空,虽然不是飘满了死者弯曲的身影,但却飘零着被扭曲的灵魂。那些已经失去了灵魂的彝人的身影,离开自己母语的故土,涌入都市文化的渲染,虽然他们在为他们的时髦和成功发笑,但清醒的母语的捍卫者却为他们难过和哭泣。从北岛的诗歌中,让我们听到了一个母语沦落的时代的呐喊,让我们看到了母语沦落的悲壮,让我们在痛苦中感受母语将被掩埋的悲哀,让我们看见了我们的母语将被贬值和歧视的危机。可是,现在我们自己却还在为懂得一点汉语而沾沾自喜,为远离自己的母语麻木不仁,甚至还在为自己拥有所谓的先进文化无耻地骄傲着。GW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些年来,我们的母语受到了各种新文化的不断冲击,在现代工业文明和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进场中,彝语也受到了多种外来语言的侵蚀。这本该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情,因为中国是那么大的一个大国,汉语已经成为国语,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谁也阻挡不了,可是,在我们彝族自己的土地上,彝族的母语已经不是母亲的语言,却已将沦为成了后娘的语言了。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竞争与交汇的时代,国家对民族的语言文字越来越重视,当和国家的民族政策越来越深入人心,我们的彝族母语也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拯救我们的母语的时机已经出现了曙光。GW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作为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地区——凉山彝族自治州,彝族同胞交流思想感情,欣赏文学作品,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等都离不开母语。因为,我们的大部分的农民每天都在感受母语,学习母语,运用母语。GW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怎样拯救我们的母语文化?GW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首先必须加强母语本身及母语文化的全面建设;一是要继承我们的母语传统文化,主动积极地维护母语的尊严。二是积极采取多种形式的措施营造良好的母语生态环境,不能再让我们的母语自生自灭。三是正确对待目前存在的各种问题和困难,清醒认识来自各方面的挑战,走正确健康的发展之路。四是要以宽大的胸怀做到兼容并蓄,以先进的现代的科学的观念正确吸收和借鉴汉语汉文和外语外文教育的经验,不排斥汉语汉文的教育,做到你中有我你中有我,互为补充,相互促进。五是树立正确的科学的母语观念,确立母语的地位和价值。GW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实践证明,在复杂的国际竞争中,要赢得国际竞争,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势力、科技实力和国防实力,同时需要强大的文化实力。同样,地区之间的竞争,除了经济实力的竞争,最终的竞争是文化的竞争,因为,文化已经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最重要的内容。GW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怎样才能有效地推进母语文化资源向母语文化资本跨越,应该是摆在我们每一个彝族人面前的一件大事。因为彝族地区的母语文化的硬件建设不能不说有了空前的发展,现在应该把目标转移到母语文化的实际内容上来,扎扎实实抓点项目和作品,以各种项目和文化艺术作品文艺活动扩大对外影响,形成强大的母语文化磁场,让彝族地区张开母语文化的翅膀,实现彝族母语文化资源向母语文化资本的跨越。GW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进一步认识母语文化资源的优势。

就凉山来说,有着极为丰富的民间无形文化遗产资源, 这些无形文化遗产是老祖宗经过几千年的积累留下的宝贵财富。GW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凉山母语传统文化,是凉山人民生活的根与脉,是凉山文明社会的基根 ,凉山各族人民创造的民族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民族的精神旗。整合民族文化资源,作大作强民族文化产业,是凉山明天的希望。GW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比较集中比较完整的彝族文化宝库,没有任何地方能比的,她比较完整地保留了彝族原生文化,如毕摩文化、民俗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火把节文化、音乐歌舞文化、民间文艺文化、文物古迹文化等。这些民族文化,在全国具有优势地位,也具有影响力。我们应该珍惜祖先留给我们的这些难得的文化遗产,采取多种形式从深度和广度上给以实质性的保护、挖掘、开发、利用。GW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认识彝族母语文化的濒危性

凉山的彝族母语文化,虽然具有许多方面的优势,对外影响很大,但是,有许多内容已经处于濒危状态。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面临国际性文化的冲击,我们的目文化开始面临濒危。据调查,彝族民间使用克哲、尔比的人逐年减少;民间优秀歌曲被现代流行歌曲所代替;独具特色的彝族民间饮食文化开始变异或被城市饮食文化淡化;火把节的“朵乐荷”词牌和曲调已由十一种缩减为三种;许多的民间歌手逐渐在消失;许多民间艺人已经带着祖先馈赠的艺术走进了泥土;彝族牛皮碗的制作工艺、彝族银器银具的打制、彝族口弦的制作、彝族月琴的制作等都几乎都没有后人传承了。真正有水平的毕摩、苏尼开始在减少,民间服饰手工艺品在减少,许多浓郁的民风民俗开始异化。这些独特而浓郁的民族文化艺术以区别于其他民族和地区文化特色而产生影响和诱惑,形成凉山民间文化的优势,失去了这些特色文化就失去了优势。GW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树立母语文化新观念

母语文化,主要是传承,其次是生活中创造文化。在传承的基础上注入创新理念,从实际需要出发,结合彝族聚居地区的实际情况树立五个观念:GW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是树立保护母语文化的观念。GW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母语文化,源远流长,是千百年历史的积累,社会发展中自然形成,在生活中发展。我们应该在保护上多下工夫,采取有效措施,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GW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是树立建设特色母语文化的观念。

异彩纷呈的彝族母语文化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母语文化的资源固然很多,但真正处于优势的是美姑为中心的彝族毕摩文化,以布拖、普格为中心的火把文化,以昭觉为中心的彝族服饰文化,还有各方言区的彝族民居建筑、民俗民风、服饰传统、民族工艺、民间歌舞等都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最珍贵的母语文化资源。但是有两种认识困扰我们进一步利用文化资源,一是错误片面地把母语传统文化看成了落后的甚至是反动的东西,只要一提民族文化就有人谈虎色变,如对毕摩文化认为是崇尚迷信,认为只有眼前的现代的主流文化才是先进文化。另一种趋向是把民间传统文化一概视为为宝贝,一律吸收接纳,认为创造文化就是破坏和诋毁传统文化。如修城镇房子就要仿照外面繁华的城市,甚至学西方的洋建筑风格,不伦不类的建筑难以造就自己的特色。我们不能过于迷恋于传统,固步自封,排斥现代文明带来的先进文化,我们应该以历史的观点和发展来分析民间民族的取舍。凉山彝族自治州作为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它所管辖的城镇房子按理应该有自己的特色,但随处可见的依然是内地的楼房,还有欧洲国家的建筑,大街小巷依然是外地城镇的风格,虽然增加了一点彝族文化的符号,但与内地的城市没有什么区别。实际上,民族文化可以超越民族经济而优先发展,并以智力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丽江古城靠的是东巴文化,大理的苍山洱海、石林、阿坝九寨沟没有文化?他们靠的什么?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最明智的选择就是发展自己民族电视剧母语文化。GW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是树立“母语文化是生产力的观念”。我们的祖先给我们创造了丰富的文化遗产,留给子孙的不是钱财而是文化。中华民族的文化支撑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以无形的精神动力鼓舞各族人民发愤图强,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经纪的发展。“云南现象”的实质是什么?是文化形成了强大的生产力,促进了整个云南的全面发展,证明文化就是生产力。GW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丽江是云南的一个小城,已经发展为扬名天下的民族文化名城。每年旅游收入达亿元,富民又富市,靠的什么呢?那就是把纳西族的东巴文化,他们就是明智地把这一民间文化资源视为生产力, 认认真真地给以了实质性的保护、挖掘、开发利用。凉山的彝族毕摩艺术表演在凉山没有什么市场,也没有产生什么效益和轰动,但被移植到丽江的凉山毕摩文化却发生了惊人的效益和震动。而凉山的毕摩文化却远离游客密集的西昌,远离旅游,被冷落在美姑十分偏僻的山野荒坡。出自凉山的“十月太阳历文化”研究成果为什么最后落户于楚雄,成为了中国民族文化的经典,影响海内外,并发展为民族文化的旅游宝地,凉山有多少人问津?GW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是树立依法侬规的观念。民族母语民间文化不能再自生自灭,需要法律保护,民族文化的建设应该依法运行。如果只重视政治、经济的的法律手段而无视文化建设的法律保障,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只能是形式,或者被视为可有可无的东西。那么,发展文化就得不到保障。依法发展文化,一是对大众文化与濒危的特色文化给以保护,对那些面临濒临的文化现象制定相应的法规,从保护、挖掘、整理、研究、开发等方面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如各民族的民间文物古迹、民间工艺传统,民间问候传承人等。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属于比较大的彝族自治地区,州人大、州政府应该根据实际需要制订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给以法律上的保护。我们不能让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在我们的手里丧失掉,不能当历史和民族的罪人。不能在现代文明的世界上过早地丢失祖根血脉。全国各地相继为民间无形文化遗产的保护立了法,采取了许多的措施,制订了相关的地方性法规,使长期以来无法可依的民间文化保护工作步入了法治轨道。GW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如何从法律上保护凉山的民间文化遗产,我们应该抓住凉山最有特色的主流文化,对文化的开发形成最优方案,然后分步实施。凉山民族民间文化, 内容十分丰富,内容繁多,应加以认真研究,分轻重缓急,分类给以保护。一是以民间文化为代表的神话、传说、故事、童话、寓言、尔比尔吉、克智、歌谣、音乐、舞蹈、民俗、习惯法等文化;二是以毕摩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祭祀、文献典籍、仪式、神枝、天象、预测、禁忌、泥塑、草偶、木刻、蛋卜的宗教文化。三是以民间工艺文化艺术类的木器、竹器、藤器、漆器、金器、银器、铜器、织布、擀毡、服饰、杂染、建筑等民间艺术。四是节日庆典仪式文化,如火把节点火仪式、彝族年迎祖和送祖、换童裙、订亲、送亲、婚礼、丧葬、选美、斗牛、赛马、斗鸡、抢羊、爬杆、赛歌、迎客等的无形文化;五是以民间艺人为载体的各种乐器为表达的表演艺术,如马布、口弦、月琴、竖笛、木叶等。上述载体组成了丰富多彩彝族文化世界,历史地连接为一个复杂而有序的时空文化。这些民间文化是凉山的精神财富,是将来经济的希望,应该以立法依法给以保护。GW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 关于发展母语文化的瓶颈

在民族杂居的地方,发展民族文化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牵涉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方法思想感情思想观念。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地区,而且是彝族文化最集中最有优势的地方,但是,凉山彝族自治州民族文化的发展仍然处于滞后状态。丽江为什么能把纳西的东巴文化炒得那么红火?靠的是文化意识,靠的是大局意识,靠的是宽宏大度的胸襟。丽江的纳西族人口只占20%多一点,多数是汉族,还有彝族,但汉族人和彝族人都十分大度,不计较,一心炒东巴文化。因为他们认识到,在丽江,纳西族的东巴文化才是地方的文化特色优势,东巴文化的品牌,是丽江古城的灵魂,纳西古乐,是丽江的门面。不管什么民族的领导和群众,都一门心思地打造东巴文化的魅力,从来不计较什么民族问题,从来没有民族狭隘主义。可是,凉山人就差这种大局观念和文化特色优势观念,表面上看不出什么思想障碍,但在内心世界始终保持着狭隘民族文化观念。在州府西昌修建具有彝族文化特色的建筑,本来就是为了打造优秀旅游城市的需要,发展的需要,但有的同志心里不顺,十分不情愿。他们不愿意在西昌看到有彝族文化符号的建筑,民族感情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对这一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一些彝族领导不敢说,是因为他们怕得罪汉族领导,怕伤害汉族同志,不怕伤害自己的民族的母语文化。所以,在西昌,要修建彝族文化特色的建筑,抵制情绪特别大,形成了发展民族文化的障碍。西昌人,对彝族建筑文化缺乏大民族的文化观念,死守安宁河文化,但又炒不出什么特色,缺乏文化的吸引和诱惑,情愿让西昌永远仿效汉区城市,也不情愿让西昌容纳民族文化的风采。情愿仿古仿欧,也不情愿搞彝族建筑,这是什么现象?问题在哪里?根源在哪里?其实,在全国,汉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但是在少数民族自治州,自治的主体民族的文化应该是主流特色文化。当然,在现代化社会中,我们不能一味地照搬传统文化,因为传统文化中也会有一些落后的因素,我们不能死守传统文化,排斥先进文化,应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如传统民族工艺与现代文化的有机融合,既突出民族问候的特色魅力,又具时代气息时代特征。丽江古城的大街小巷,几乎是纳西人的东巴文化产品,几乎每一个店里的人都身穿纳西族的文化褂子,出售具有东巴文化内涵的各种旅游纪念品。他们不觉得别扭,而很骄傲很情愿。他们十分爽快地说:“在丽江,只有打造东巴文化这张牌我们才能赚钱才能发展。”GW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试问,在丽江发展民族文化为什么那么顺利并具有那么大的凝聚力?而在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阻力呢?是凉山民族文化资源还不够丰富多彩吗?是凉山彝族的文化还不够古老不够独具特色吗? GW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回首历史的艰辛,感觉彝族母语文化的辉煌,面对现实,感觉彝族母语文化的濒危。“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联合国教科文卫委员会呼吁抢救世界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各民族母语文化,党和国家对保护和抢救少数民族母语文化给予了关注。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拿出实际行动拯救母语文化,我们的母语文化将迎来万紫千红的新春。GW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母语在向我们召唤,母语的旗帜依然在蓝天下飘扬。母语的明天更加美好。GW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
14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