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彝学研究 Yi Study

当前位置: 首页 > 彝学研究 > 彝学研究论文精选

非正式群体与彝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以成都某高校为例

作者:何志华 叶宏 发布时间:2015-03-09 原出处:《彝博通讯》 彝族人网 点赞+(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
【摘要】对高校在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的关注和研究有利于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和教育公平的贯彻。成都某高校在校彝族学生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群体具有巨大的文化适应潜能。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对非正式群体加以科学合理的引导,可以很好地解决彝族学生文化适应问题,提高学业成就,成为民族文化的有力传播者和民族区域发展的合格建设者。u3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关键词】文化适应;非正式群体;彝族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26( 2012) 05—0058—05
基金项目: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09SZYZJ34) 项目成果。
 
 
  在我国民族教育政策的引导和鼓励下,西部地区的高校招收了越来越多来自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在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比例远远高于其他地区高校。然而在数量上升的同时,由于文化差异和教育历史背景的不同,少数民族学生因文化适应问题导致的学业发展障碍普遍存在,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少数民族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和发展。
 
  非正式群体( Informal Group)①,是人们在活动中自发形成的,未经任何权力机构承认或批准而形成的群体。高校中各类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群体对帮助少数民族学生解决文化适应问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试以成都某高校彝族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为例,运用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等教育人类学研究方法,结合彝族传统文化因素和彝族大学生的特殊教育背景,分析彝族在校大学生的文化适应问题,并就高校如何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合理引导非正式群体,以帮助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问题,提出可行性实施策略。
 
u3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