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彝学研究 Yi Study

当前位置: 首页 > 彝学研究 > 彝学研究论文精选

扬武彝族民间烟盒舞音乐初探

作者:潘瑾 发布时间:2006-08-30 原出处:彝族人网 点赞+(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云南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分析方法bx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音乐分析和研究需要一些理论框架,也需要一些分析的方法。研究音乐艺术的需要处理好两个关键性的问题,首先理解音乐艺术的内部结构,分析其特点和音乐家的主观性;其次是理解艺术的文化本质,强调艺术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功能。本文就是以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扬武镇的彝族民间烟盒舞为例,分析烟盒舞音乐的内部结构和烟盒舞在当地彝族中的社会文化功能。bx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的分析方法与以往的注重用非常严谨的西洋乐理来分析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方法有些不一致,我认为少数民族的音乐分析方法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的理论,而是应该根据民间音乐的实际情况来具体分析。因为西洋乐理与云南少数民族的民间音乐并非同一概念,如果生搬硬套就会陷入一种不太切合实际的理论误区。因此,我主张直接从民间音乐入手,分析其节奏和旋律,然后总结出此种音乐的规律和相关理论。bx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的研究案例之所以选择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扬武镇的彝族烟盒舞是因为我在扬武镇进行过一些田野调查,尽管这种调查还不充分,但它给我的感触却很深。如果今后还有更多的调查机会,我就可以将扬武烟盒舞的音乐完整地收集起来,进行系统分析,这样就会得出更为可靠的结论。我进行田野调查的具体时间是2005年10月下旬,地点是扬武镇鲁奎山上的丕且莫村和其他的一些村子。我们采访了当地较为著名的烟盒舞研究者和烟盒舞弹唱者,录下了一些烟盒舞曲,所有资料都是自己收集的。bx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当然,音乐和舞蹈都受到很多的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影响,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也是我在后一部分中还要讨论艺术的社会文化功能的原因,这可能会引起很多不同学科的研究人员的争论,但我始终站在音乐这一点上与大家对话,我相信,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能够表达出与别的文化现象一样相同的意义。bx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扬武镇的彝族烟盒舞bx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扬武镇位于新平县东部,最高海拔鲁奎山2389米,最低海拔510米,森林覆盖率达84·6%,全镇总面积487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27972亩,其中水田9630亩,旱地18342亩。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1·61亩。扬武镇辖10个村民委员会,99个自然村,106个村民小组,2004年末全镇有6728户,总人口21179人。彝族人口16751人,占总人口的79·1%。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1962元。bx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烟盒舞是当地彝族文化的精华,而扬武鲁奎山也被认为是彝族烟盒舞的发原地之一,由于鲁奎山交通封闭,自然条件恶劣,因此这里的烟盒舞也保留了最古老的原生态烟盒舞的跳法。除了烟盒舞之外,鲁奎山的其他民族文化也保留着古老的特点。我们在田野调查中冒着毛毛细雨到了鲁奎山的丕且莫村,对那里的彝族文化作了考察,发现这里的土掌房不仅彝族特点浓厚,而且还保留得非常完好。如同土掌房一样,这里的烟盒舞也保留得很完整,尽管我们由于天阴没有机会欣赏到烟盒舞,但我们还是看到了别具一格的烟盒舞乐器三弦、四弦和牛角二胡。bx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对于烟盒舞的来历,我们还听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传说远古时期的彝族人争强好斗,认为抢夺别人之物是一件光荣的事。因此,村寨里都以能抢到东西的人为荣,称他们为英雄,为他们歌舞庆贺。烟盒舞就是在这些愉悦的歌舞活动中产生的。我们找到了当地知名的烟盒舞专家李寿昌先生,向他做了详细的有关烟盒舞文化方面的咨询。bx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李先生今年五十九岁,身材高大,精神洋溢,近段时间正为烟盒舞文化节的事情奔波忙碌。说起烟盒舞来他可算得上权威人士。几十年来他跑遍了扬武镇山山水水、大村小寨,也去了石屏,峨山等县进行调查,对烟盒舞文化来说可谓是无一不晓。他告诉我们,鲁奎山海拔高、缺水、耕地贫瘠,人民生活平淡枯燥,老祖宗就用大刀草(花刃草)划开做弦弹,因为弹的不响,就改用木头做底板来弹,最后发展为盒状,弹奏时手脚自然摆动,逐渐形成了烟盒舞。后来又觉得响声不够,就加进了三弦、四弦和牛角二胡。bx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李先生认为,烟盒舞是从古代彝族社会中传下来的,总的曲调有72个,每一调可变出12个亚小调。72个调子又分为起弦调、行弦调、过门调和收弦调四大类。起弦调是指相约同伴跳舞的曲调,乐曲较为轻松舒缓,舞蹈动作较简单,大多是由彝族山歌调中约伴调,报村名调和赞妹赞郎调组成,有寒暄,介绍和赞美的情绪。行弦调是一次烟盒舞娱会中过程的主要调式,有民歌中演化而来的报村名调,也有拟生产生活动的调子,有赞妹赞郎调,还有即兴抒情调等。收弦调是一次烟盒舞娱会即将散场前的调式,大多表现一种难分难舍的缠绵情绪。这时的舞蹈动作多是一些难度较高的蹲跳、跪跳、穿梭跳、对跳、倒跳等,是烟盒舞娱会的高潮。过门调则在调与调之间缓冲和变调。李先生认为如果谁要寻找最古老的原生态彝族烟盒舞曲目与跳法,就必须到扬武镇鲁奎山来寻找。bx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扬武镇彝族烟盒舞乐器bx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扬武人跳烟盒舞的一大特色是跳舞的时候必须有三件乐器同时演奏。这三件乐器分别是四弦、三弦和牛角二胡。女子每人拿两个烟盒弹着随拍子跳舞,男子每人拿一件乐器边伴奏边跳舞。开始跳舞时至少要有三名男子分别拿着三种不同的乐器,然后女孩子们围成一圈,跟着音乐的节拍翩翩起舞。跳舞过程中男子可以任意换人,并且随时更换乐器,但一定要保证每个圈中都有月琴、三弦和牛角二胡。这三种乐器可以称作扬武烟盒舞音乐的三大法宝,基本上所有的乐曲都是由这三件乐器演奏出来的。bx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弦:也称作月琴。音箱呈六角形、圆形梨形。一般张四根弦,两根一组定同音,两组弦通常找五度(或四度)定弦,用拨片弹奏。但是扬武的月琴只有三根弦,据当地艺人赵有亮介绍,为了配合烟盒舞的调子,他们就把四弦上的一根粗弦去了以便和三弦与牛角二胡配合,三根弦的效果不仅能和烟盒舞调合拍,而且还能排除了杂音,突出舞步的重音效果,所以只用三根弦弹奏的四弦就延传了下来,形成扬武彝族四弦的一大特色。bx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弦:这是汉语称谓,彝语称谓与汉语相同,除了彝族使用三弦之外,还有很多的少数民族也使用这种乐器,并且有不同的名称,如傣语称 “穆玎”,基诺语称“油塔”,德昂语称“梿”等,三弦的体积细长,声音洪亮,琴筒蒙以羊皮。张三根丝弦或牛皮弦,用拨子弹奏,多用于“跳乐”和节庆活动中。大多定弦为 b、f′、 b′,全长约60公分。但有的三弦琴筒呈桶形,前端蒙羊皮,后端漏洞,筒长约50公分,直径约13公分,上拴数块铁皮,弹奏时发出嚓嚓的响声,常起到固定低音的作用。bx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牛角二胡:扬武烟盒舞的特色乐器,外形与二胡十分相似,但比二胡身形小一半,上方是一个龙头造型,下方底座用一只牛角做成,弓子用马尾制作,张两根弦,演奏时在弓子上擦上松香,便可拉出高亢、明亮的声音。牛角二胡是扬武烟盒舞中唯一的一件拉弦乐器,也是这一地区的特色乐器。bx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烟盒舞的表演中,三弦、四弦和牛角二胡是不可缺少的乐器。他们的每一件乐器都要统一定弦、定调,要求调式音高统一。他们在音准方面要求的也很高,达到了比较专业的水平。在跳烟盒舞时,他们要花很多时间调音,使每一个圈子的音乐都是统一的,这样就形成一种整齐、和谐、洪亮的乐感,扬武人认为只有这样的音乐才能平衡和奏出美妙的声音来,充分表现了烟盒舞的艺术特色。bx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扬武彝族烟盒舞的音乐特点bx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烟盒舞音乐主要的作用是为舞蹈伴奏,所以乐师们在演奏乐器时一定要非常注意它的节奏性。扬武烟盒舞在这方面很有特点,他们在演奏四弦时,每到一个强拍都用几个手指顺序敲击琴面,已达到强调拍子,稳住节奏的作用。在对扬武烟盒舞的调查过程中,我们明显地感觉到他们的音乐节奏感很稳,就算边跳边唱也不会影响到节奏。有时他们也会把三种乐器分声部演奏,主旋律是牛角二胡时,其它弹拨乐器就得负担起打拍的重任,不管调子如何变化,舞步怎么交换,音乐中总是有固定的拍子来协调舞蹈动作。扬武人跳烟盒舞时众人同步的整齐场面,就是有强有力的节奏感的最好证明。bx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扬武烟盒舞的节奏大多是2拍子的,每小节有两个重拍,强弱、强弱(例1),节奏对比比较鲜明,并不复杂,旋律的节奏感也比较强、简单明了,这是为了配合舞步而设计的。bx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节奏是音乐表现感情色彩的重要手段之一。基本的节奏型大致分为密集型节奏和非密集型节奏两类。烟盒舞音乐在表现欢快、活泼的情绪时,一般采用密集节奏型,节奏短促、干净、具有跳跃性。在表现抒情、忧郁的情绪时,一般采用非密集型节奏,有时个别音可无限延长,或几个音突然加速,节奏不固定,很难数出小节数目,充满浓郁的个性色彩。因资料有限,下面就只列举了几首扬武民间烟盒舞的音乐,仅供参考。bx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民间的音乐来自于生活,是人们在生活中自然而然的形成的。鲁迅先生曾生动地描述了原始先民喊劳动号子的情景,那抑扬顿挫的“杭育杭育”之声,穿过了遥远的时间遂道,让我们听到了最早的音乐。彝族的烟盒舞音乐也是在人民劳动,生产或要表达情感时自然形成的,它们是祖辈们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也是最有价值的原生态产物,表现了一种原始纯朴的自然美。bx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扬武烟盒舞的音乐大多是羽调式,有鲜明的民族调式特性。一般跳调时就只有三个音,在这三个音的基础上进行展开与变化,这里的变化有节奏变化与音形变化,很多运用模拟性补充的手法,比如第三小节的音是由第一小节的第二拍和第二小节的的第二拍组成,第四小节又是由第三小节的交替位置模拟出来的,第三、四小前都是一二小节的补充。bx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也运用了启承转合的手法,意思是第一小节的结尾就是第二小节的开头,第二小节的结尾是第三小节的开头,在最后一句又同时出现前两小节的音素。bx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烟盒舞音乐中也运用了很多装饰音提高了民族调性的色彩,使得音乐更具民族风味,装饰滑音的加入,让音乐在配合舞蹈动作时更加流畅,更富有韵律,不自觉得勾起了人们跳舞的欲望。扬武的音乐中还有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大量运用了跨八度的手法,在一小节内经常用到八度音,使音乐高低分明,唱腔更具民族特色。bx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至于扬武人为什么这样频繁地运用八度跨越的手法,还需进一步考证,不过我认为语言学的理论可以提供一些帮助,因为语言是影响音乐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汉语常用的四个声调分别是音平(55)扬平(35)上声(214)去声(51)四种,而彝语为高平调、中平调、低降调三种,如果用音高来表达就是5 5(高平调)、3 3(中平调)、2 1(低降调)而扬武语言中以高平调和中平调用的最多,特别是中平调,经常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由此可见,音乐源于生活,和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扬武原生态的烟盒舞音乐,不仅有声调上的和谐,还处处散发着浓郁的自然美。bx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扬武烟盒舞文化的传承和保护bx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扬武人人爱跳烟盒舞,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生活缺少烟盒舞,就好比做汤没有调料煮,淡而无味”。 改革开放以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扬武人民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天赋,在烟盒舞文化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他们自发地组织排练烟盒舞,家家户户、男女老少全都集中在打谷场上,跳舞的跳舞,弹琴的弹琴,看热闹的看热闹,没谁闲着。晴天在露天广场上跳,雨天就在农贸市场雨棚下跳。他们自发组织舞队去玉溪跳、昆明跳,甚至到北京跳。一切路费、生活费都是他们自己拼凑出来的。在没有政府支持的情况下,扬武人对跳烟盒舞居然有如此高的热情是我没有料想到的。他们还自己出资凑钱,把每次排练或演出过程用摄像机摄下来,制成光碟每家发一份,让老百姓可以自己欣赏自己的舞步,也可以从中找出不足,加以改正和逐渐提高,并且这也是扬武烟盒舞的一个宣传资料,有利于烟盒舞的传承和发展,是扬武烟盒舞能够长期保下来的重要因素。bx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不难理解,烟盒舞为当地彝族人民提供里精神食粮,这不仅仅是因为音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彝族社会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然而,烟盒舞也存在一个保护和传承的问题,并且需要很好的方法。今天我们看到彝族人对于烟盒舞的热爱并不意味着这种古老的舞蹈不需要保护和传承,相反,它需要人们对其进行更多的关注。这是因为目前人们普遍想到的是对烟盒舞的开发和利用,使之为经济建设服务,但过度开发会使这个古老的民族舞蹈失去特点,因此,我认为保护这种原生态的特点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我们应该最值得关注的。  bx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小结bx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通过上述的分析和讨论,我认为下面三点需要得到总结:首先,扬武镇彝族民间烟盒舞音乐并没有复杂的曲式结构,也没有频繁的偏音、变音,更没有太多调式调性的变化,它给我们展示的是一种原始纯朴的美,没有传统音乐的高雅,也没有西方音乐的严谨,但它是彝族人民发自内心的情感宣泄,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家乡的热爱。这样的音乐用传统的分析方法按步就搬地对它分析,我觉得没有必要,而且是没有太多意义的,我们不应该用一些传统的分析框架来套住这些古朴的音乐,技术永远都是为音乐服务的,生活永远走在认识的前面,扬武烟盒舞音乐美就美在古朴、自然上,这是它鲜明的艺术特点。虽然我不主张用西洋严谨的手法来分析它,但还是要对它的音乐特点做出大至的总结。bx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其次,扬武彝族烟盒舞乐器也给我们一种纯朴的自然美,他们的乐器制作,大多是就地取材、简易实用,因此它最能体现少数民族自然纯朴的美学观点,竹筒、羊皮、鱼线、马尾都是乐器的主要材料。然而,这些极其简单的材料制作成的乐器,却能演奏出一曲又一曲动听的乐曲。人民是音乐艺术的真正创造者,虽然这种创造还处在一种较为原始的阶段,但它们却能让我们了解到如诗如画的民族风貌,感受到一种天然原始的美。bx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总之,烟盒舞文化是丰富多彩而且独具特色的,这是彝族人民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创造积累起来的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瑰宝,将这份珍贵的民族遗产介绍出来,并进一步研究它发展它,让它焕发新的光芒和作用,我们责无旁贷。这篇文章涉及的问题只是个初探过程,尚不完整,很多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细致的考察和研究,方能得出较为全面的结论。bx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参考文献bx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杜亚雄编著,《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概论》: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2年 bx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樊祖荫著,《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和声的理论与方法》。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 bx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管建华,《音乐人类学的世界——全球文化视野的音乐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bx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新平县年鉴编辑部编,《新平年鉴》。德宏民族出版社,2004年。bx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民族事务委员会编,《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民族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bx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所编《云南民族音乐论集》。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bx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张前 王次 著,《音乐美学基础》。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年bx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张兴荣主编,《云南民族器乐荟萃》。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bx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张兴荣编著,《云南特有民族原生音乐》。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年bx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