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彝学研究 Yi Study

当前位置: 首页 > 彝学研究 > 彝学研究论文精选

彝族崇虎溯源

作者:屈建能 发布时间:2006-01-02 原出处:彝族人网 点赞+(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楚雄彝族自治州博物馆民族厅矗立着一座高大雄伟的火把图腾柱,以反映彝族十月太阳历为主题,浓缩彝族文化和习俗于一柱,顶为金色圆球,象征地球;球上一虎,象征崇虎习俗;其边八方各敞木条,象征“八方观念”和以木生火的火把节习俗。可看出虎图腾处极高的位置。RE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RE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崇虎的习俗由来以久,今楚雄地区的彝族妇女头饰有大量的虎崇拜内容,或绣饰虎形,或绣饰黑白、黄白、红黑相间的虎纹,女孩普遍戴虎头帽。据说解放前牟定县的彝族老人有穿虎头鞋的习俗。一些彝族族群,年正月初八举行跌虎节,由祭虎、请虎、画虎、跳虎(歌舞形式,俗称跌脚,用老虎笙伴奏)到送虎结束,被誉为彝族舞蹈的索引。彝族为什么要崇虎呢?RE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RE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虎”是彝族的原始图腾RE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RE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从母系氏族社会起“氏族就采用一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作为本氏族的名称,即氏族的徽号,这就是图腾”。(郭沫若)古籍《白虎通?号》中记述了炎帝的事迹,炎帝与“虎族”有关;彝族在史上是古羌人,与炎帝有关,“虎”应是氏族的标志。四川凉山的彝族历有祭虎习俗,有的祖先直接以虎命名。滇东北乌蒙山尼乐白的彝族自称“罗罗”。“罗罗”早见于《山海经·海外北经》“有青兽焉,状如虎,名罗罗”,注云:“今云南蛮人呼虎亦为罗罗”。(《天中记》)明代陈继儒《虎荟》卷三有类似记载。现汉族也谓彝族为“罗罗”。可证“虎”即是彝族的原始图腾,这是彝族崇虎的先决原因。RE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RE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彝族虎生万物观是崇虎的重要原因RE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RE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传唱史诗《梅葛》述,天地混沌时,格滋天神叫五子造天,四女造地。天地造好后,叫子女打死老虎来造万物,由虎化作成天心、天头、天鼻、天耳、太阳、月亮、星星、云彩、地尾、地胆、雾气、大海、江河等。彝族盛“火葬”,他们认为,人由虎变,只有“火化后,灵魂才能化虎归本,取木生火(木气)化尸,还归虎(木气)之义。可见,神话是把虎图腾与万物源起结合之果,虎就不仅仅表示氏族关系,变成万物的神了,应得到人的尊重。马克思主义认为,神话产生于野蛮时代,在氏族及胞族制内部产生,人们对自然物产生的必然性和偶然性长期不解,在说不清,道不明的情况下,随着人类高级思维始生,必须借助天生地育神化的超人力量,便孕生了自然崇拜的原始宗教和原始文学,并以强大的力量支配和影响着人。其义就超出了图腾意义的本身,虎生万物的情况是神力的结果,非人力而为,此是原始阶段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论。RE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RE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受“人始生于寅”的天文观的掺合与影响RE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RE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中华民族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创造的结晶,彝族文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有很深的渊源。RE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RE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彝族传说与他民族传说相互融合形成虎观。彝族传说,在洪荒年代,世人溺于洪海,剩两兄妹躲于木桶,为衍人类,天神叫兄妹成婚后,生了葫芦胎,兄妹刀辟葫芦,内有人种、五谷种、动物种、植物种,从此万物得生。唐李冗《独异志》说:“昔宇宙初开之时,只有伏羲女娲兄妹二人在昆仑山,而天下未有人民。议以为夫妻,又自羞耻。兄即与其妹上昆仑山,乃结草为扇,以障其面,今时人取妇执扇,象其事也”。除上说外,似兄妹婚衍人传说,在壮、瑶、侗、傈僳等族中,广为流传,但在一个民族中有多种人类源说,包括彝族也有多源说。尽管说法多样,但都赞同,人类起源于盘古,后演为?瓠,所谓“盘”和“?”实同音异写,但加了“瓠”则为瓠蓠生天犬,与人婚繁人。“瓠蓠”按《搜神记·盘瓠》注:就瓠蓠与葫芦音近,而瓠有葫芦瓢之义,疑指葫芦瓢。天犬另有名,这里取其义。“天犬”与“虎”说类同,应是族氏图腾,以解人源说。据闻一多考订:“伏羲女祸是葫芦的化身”;“伏羲、盘古、?瓠本是一人”。闻考伏羲“生于成纪”,即甘肃天水县,有葫芦河自北而南注渭河,故“伏羲”原义是葫芦。我欣同三者“本是一人”之说。“伏羲”,在(《周易》系辞?下)说:“包牺氏没,神农氏作……”,后《世本》把《山海经》的“大”作伏羲,“大”也是“太昊”,义是天始生了。故《汉书》编得即订“伏羲”是最早的帝王,列于五帝之先。我还认为,“葫芦”是“伏羲”和“女娲”的代称。《汉书?古今人物表第八》说:“女娲氏,师古曰,‘娲古蛙反?又音瓜’”。取“伏羲”的“伏”与女娲的“娲”,即“伏瓜”,转音“葫瓜”指“葫芦”;“羲”即是“气”,庄子说:“伏戏氏得之(道),以袭气母”,故兄妹婚生“葫芦”之气,得“葫芦胎”传人。此解伏羲、女娲,即是葫芦的化身,类于人由犬生,万物即虎化,人由虎生,非但假想,彝族祭葫芦与祭虎是同时进行的,称祭祖灵葫芦,也称祭虎。据文献载,盘古先于天皇,但后来揉合?瓠和“伏羲”传说,三者为一,你中有我,我中见他,不便区分,难言先后,由此可证各族文化互相掺合,融合发展。RE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RE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彝族自然认识观与汉族认识观同一性。据《开辟演义前后七国志》引邵康节的话说:“天始开于子”,“地辟于丑”,“寅历一会,人始生”,“物开于寅,泰卦也”;“天皇生在寅,地皇生在卯,人皇生在辰,伏羲在已,神农、黄帝、尧、舜在午”。此是中华古代天文认识观,“物开于寅”与彝族“万物生于虎”有一致性,不同的是,前者“寅”指时间,后者“虎”指兽或虎尸;前者指月建在寅,用昏建者杓(北斗第5~7星为杓,即正月初昏,则斗柄指寅;夜半建者衡(为北斗天衡星),即夜半衡指寅;平旦建者魁(北斗1~4星),即平旦斗魁指寅。此起植物育生;后者是说,虎即是神,其尸变化万物。比较可看出,虎变万物来源于物开于寅(虎),这也非假设,既然彝族属羌裔,朔炎帝至伏羲。伏羲娴能天象、熟辨地物,画八卦是空前圣举,他即是帝皇,也是伟大的天文学家。《礼·纬·稽命征》说:“夏禹建寅宗伏羲,可证寅虎观产生于伏羲时代。人类对自然认识,先熟地物,同步也感到天星的神秘莫测,会不断地加以想象,生方设法加以认识,至少在父系氏族后期或中期就达到一定水准,产生了从天到地、到人到物的认识观,与神话产生几乎是并行的。1987年河南濮阳发现古棺中有青龙、白虎和北斗星图,测定年代,距今6500年左右,可证中国天象观测早在此前产生,人类想象中的“三皇”之说,都带历法术语也可佐证。伏羲时代已是里程丰碑,他画的卦既表示历数,也表示看不见的阴阳二气,只有用天运观和历数观去解答,可见理论之深奇,就其名号,除了代表葫芦外,也有深意,《开天辟地前后七国志》说:羲“以木德继天而王”。潘光旦考“伏羲是虎的别称。”“伏”音“葫”又“虎”,双关之号,从“疱羲”的号看,其义即“包气”也,含寅(虎)之木气,寅为阳木,其生于已(阴火),阴阳平衡,且木生火,寅(虎)主东方,得苍龙的瑞象;又所谓“葫芦”也为滕木精气所结,在天成象,在地成形,木气乃虎(寅)象征,顺运天时地利,人应成形得名,双秉承族徽,这种顺天运、立地道、求人生愿望,代表那个年代的人们。从画八卦来说,伏羲就是“求人生”的典型代表者,也是天文观的创造者,其名号必具一定卦义,先天卦,乾为天,坤为地,乾上坤下,乾起顺行八卦,首则震(术·三八),老子说“三生万物”,即指木三,也指基卦“三爻”。其中“八”是三与五(中土)合数,加五含土生万物之义,震为寅(阳木)和卯(阴木),是“物开于寅”(虎)、“寅”(虎)人始生之根。伏羲上昆仑山,至少与羌人迁生地有地近之缘,羌人最早接受其天文观是可能的,虽然后来羲称帝于陈(都今河南淮阳),民感戴其德,尊为虎祖,也为可能。但毕竟其天文观产生于文化初始阶段,人们对天文只一知半解,对圣人的观点也无法透彻理解,对“物开于寅(虎)”,“寅(虎)生万物”必然人云亦云,理解为万物由虎生变,尊虎成神。从神话在民间流传方式看,把“寅生万物”想作虎变万物是必然的,不为怪,但肯定虎变万物的源是“寅人始生”。RE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RE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英雄崇拜是彝族产生虎崇拜的原因之一RE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RE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前面说过“虎”仅是氏族的标志,彝族虽与虎有某些联系,但不是真由虎所生,由于神话的作用,虎即为神,变为人类祖先,祭虎即是祭祖。虎祖的代表当是伏羲和女娲,虎地位随原始宗教和神力逐渐上升,虎崇拜的群族普遍扩大,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不断翻新。彝族形成了披虎皮的习俗。据《新五代史·四夷附录》载:“首领披虎皮”;《南诏图传》和剑川石窟”雕像中的武士有披虎皮的;《蛮书》也有“超等功全披”之载。说明了“披虎皮”又成了彝族崇虎的另一形式,也说明它象征一种高贵身份,因虎为山中之王,极凶猛刚烈,代表王臣、武士雄武威严,也象征虎祖英雄气概。其次在民间也有“披虎皮”之俗,据《南齐书?氐羌》载:甘南羌人,“俗重虎皮,以送死,国内以此为货”。这可能是表示虎族活人,送仙去者归虎的仪式。另外“披虎皮”还有趋吉避凶之义。相传阿罗人先祖,居深山野壑,常受猛兽恶人相侵,人禾不防,幸猪杀虎,每人披皮一张,似虎动作相跳,尔后安吉,相沿成俗,发展为最具民族特色的“跳虎节”。由此看出,“虎”又成人们的保护“神”,崇虎成了自然现象。RE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RE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五、“天人感应论”是虎崇拜的理论基础RE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RE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古人认为,天上的日月星辰,各代表地物,故有天生地成,在天为象,在地为形,相互影响,称天人感应。“虎”在天有名,如太微官有虎贲星,北天星座有蝎虎,按方位西方为白虎金星之象。根据日月星辰运转的关系,彝族产生虎星三十六占。彝族的崇“虎”应的是东方(寅)苍龙之象,木性即寅(阳气),取吉象,故万物茂生,人之始生,此以方位和月建论。“虎”在地代表图腾,代表创世之祖,代表英雄,故彝族有崇虎之俗。所说葫芦在天也有应星,《国语·楚语上》说:先君庄王为匏居之台(葫芦天象),高不过望国氛”,匏瓜星(称天鸡),在女宿。“天有兽星,感应为物;天有帝星、臣星、庶星等,感应为人。“葫芦”为天开之象,神话中兄妹劈葫芦生万物,是“地辟”之义想象的结果。可见“天人感应”在古代颇盛行,对中国古代文化影响至深,特别是虎文化更充满了这方面色彩。然“天人感应”,是依据古天文学产生的理论,非皆唯心,有朴素唯物成分,随着天文学进步,其无用成分会渐退文化舞台。而引说虎,旨在突出民族文化特点,增中华文化之光,促团结民族进步。RE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