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布呷呷:电视与彝族的传统文化变迁
人类一出现,就在两种背景中生存和发展,一是自然,一是文化。文化是人创造的,而人又是文化的产物。在这种互动的关系中,人类在发展着。衡量人类进步的标志就是人类的文明,人类的文化。文化是人类的能力的体现。人类凭藉文化从自然中走出来,和自然比肩而立。人类的强大,不在于体质的壮大,而在于它的文化,在于它的文化体现出来的力量。从广义方面来说,文化就是人类生活的诸方面,包括工具、衣服、装饰品、建筑、制度、语言、艺术形式、宗教信仰习俗等,是人类的生存样式系统,是人类为适应自然而创造的一种机制。
文化是发展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任何民族、任何区域的文化,从它诞生起,就在变化着,或者发展,或者衰亡。文化进程史中,没有绝对的停滞期,虽然在一切人类社会中,总的趋势是要维持稳定,但变化、变迁仍是不可阻挡的文化现象。不管我们感知到变迁或者没有感知到变迁,变迁都在进行着,依照自身的演进规律,构成新的文化规范。人类学家们认为,文化变迁是一切文化的永存现象是人类文明的恒久。
30年来世界发生了过去任何历史时期都无法比拟的巨变:电脑主宰大工业生产,高速发展的电脑电讯、多媒体、互联网、信息高速公路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世界进入信息时代:殖民体系、“欧洲中心论”已经分崩离析,第三世界的政治、经济力量得到蓬勃发展;发达国家为了获取更大利润,把他们的技术、管理等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亦需要他们的资金和技术来发展经济。一段时间内,稳定和平的世界环境,为人类文化、经济的交流和转型创造了条件,世界形成了多元经济、多元文化并存的新格局因素。
电视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它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图景。电视在位于四川省的凉山彝族自治州起步较晚,其快速普及始于1999年的“村村通工程”。时至今日,电视已经深入到彝族人的日常生活之中。截至2007年,全州电视平均拥有率达到85%。
在过去的十几年间,彝族传统文化变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彝族人长久使用的、带有鲜明民族文化特质的彝语越来越需要保护;作为彝族文化丧葬中的丧歌——“瓦子勒、敇格、阿古伙”、婚嫁中的“惹达”、“尼惹”、“阿嫫嫫格”等这些民间歌舞渐渐已远离了人们的生活,成为节庆舞台上的娱乐表演节目;彝族人的择业观念趋向多元化,很多年轻人,认字也好不认字也罢纷纷跑到沿海一带去打工,融入大城市,吸收城市中新型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文化函化就此产生,同时把自己具有特色的民族文化也带入了异地,丰富了异地的生活色彩;凉山彝族自治州消费主义盛行,80和90后的彝族同胞们,在消费上也就此改变,传统习俗注入了现代色彩。在彝区孩子们看的都是韩剧、美国、日本等国外的动画片,父母和孩子间没有了过去那种坐在火塘旁讲述民间故事的机会,如《智格阿龙》、《惹狄索夫》、《措雀阿玛》、《敇尔木嘎》、《嘎嫫阿妞》等民间故事,渐渐失传,问起孩子们一无所知,再说很多地方现在没有了火塘,电气化代替了传统的火塘,这样人与人之间没有了以前坐在院坝或火塘边摆龙门正的机会。文化变迁,一般来说,就是指文化结构发生变化,即指可以在团体和全体民众中观察到的行为和结构模式发生变化,它一般不指特殊文化的短期动态,而是指技术或者社会结构的大规模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是许多小变积累的结果,是长期起作用的因素的产物。社会每时每刻都处在变迁中,但一般情况下,变迁又不是可以直接感知的,尤其是在一个较封闭的社会里,变迁的速度如此之慢。然而电视在彝族文化变迁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当然,民族传统文化的变迁是一个历史过程,它是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合力”的结果,电视仅仅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变量,但不是唯一的变量。
一、在彝区新兴舆论领袖成为文化变迁的引领者
在电视进入彝区之前,彝族人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数量极其有限。有关生活、工作和家庭信息的获取局限于家庭或家族这一特定范围。家族传播之外,认识彝文字的毕摩或其他成员,可以从报纸上读到新闻,传给其他人听,还有传统的舆论领袖在信息的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多数彝族都住在高山或偏远的地带,信息的封闭极大限制了人们的认知视野。然而电视就此改变了这一切。电视使人们看到了大山之外真实存在的、多姿多彩的天地,以各种形式激发了人们融入那个广阔世界的欲望。同时,电视也展示了抵达的途径——教育、奋斗、拼搏,更为重要的是,电视修正了他们对世界的看法,传统观念逐渐被消解,如以前有人病只会请毕摩或巫师来做,现在在电视里看到了很多健康方面的信息,毕摩做法事的平率没有那么频繁,毕摩的后代也不太喜欢继承父辈的业绩,这样逐渐消失了一些口传的传统文化。同时人们面对纷繁的信息,需要恰当的解读,新兴舆论领袖应运而生。新兴舆论领袖大多受过良好的现代教育、媒介素养较高,他们以更为理性的姿态对本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反思。这些观点对于年轻一代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得到他们的支持和拥护,新兴舆论领袖成为彝族文化变迁的引领者;另外电视和其他媒介充斥的流行音乐,使“民歌”这一被称为“彝族文化灵魂”的艺术形式渐趋式微。在我们老家——米市乃加就是其中一例,在我童年时代,村里的婚丧嫁娶全部都融入在传统文化之中,哭丧时几乎每个成年男女都会用忧伤动人的丧歌,标准的丧舞(atgguggep、vapzyrlit、cepggep)来悼念死者,讲述着死者的身世、彝族的天文地理、祖先的迁徙路途、人类的来源、死者灵魂的去处等等;结婚时,用典型的民间歌调来欢送新娘或迎接新娘(nyop w hxop、hnix sse ly、),如《阿嫫呢惹》、《阿衣阿支》、《阿嫫莫格》等。可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乃加村的文化模式也逐渐在变化,最明显的是自从有了电视后,这个村庄变了不少。几乎每家都有电视,甚至年轻人有些还有手机。我发现这里的学生都可以熟练地演唱许多正在流行的歌曲、模仿歌星的“招牌式”动作,如周杰伦的双节棍等。当我提出“唱一段婚嫁歌”的请求时,绝大多数学生都不会唱,目前流行的歌曲几乎都会唱,不过好一点的是他们也会唱很多彝族歌手组合的彝族歌,但是很多都不会写彝文,他们也很渴望能写彝文,只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彝文被忽略,学了的人也觉得没有用,确实在现实中也正真的没有用到,最近这几年还逐渐被重视起来,然而晚了一点;在服饰上,他们的穿着和发型都没有了一点点彝族的特点,过去很多小男孩都留有天菩萨,现在几乎看不到了,小女孩们身上也看不到百褶裙和头帕,头发都剪得短短的,不说彝话你根本认不出他们是彝族,甚至有些年轻的姑娘们把头发都染成倒红不白,倒土不洋的。过去如果某一个彝族姑娘把头帕脱掉了的话,受到大家的取笑,觉得这中举止是很不雅观的,很忌讳把姑娘头上的头帕弄掉,觉得没有教养的孩子才这样做。年老的彝族妈妈们,她们当中有些也把黑色的头帕改成青色帽子了,她们说过去那种头帕(已婚妇女戴的hle ddu)很重,没有戴帽子那么方便,样子看上去和汉族婆婆没有区别。她们说刚刚戴的时候也很不自在,现在习惯了觉得很方便,在她们身上也很难看到有穿彝族裙子的了,几乎都穿汉装,老爷爷些也不戴头帕(uo tian)了,几乎都戴汉冒,或者不戴,只有死的时候才戴;在建筑上,除了寥寥无几的传统建筑以外,这里已经和其他的汉区没有什么区别。同时也看不到锅庄,全部改为汉式灶;语言上,中老年对汉化都不太熟悉,遇到汉族人就说团结话,彝语里面参加汉语来说,特别是和汉人做生意时更明显,但是到了80后和90后这一代,受到电视、电影、手机等现代化的冲击,他们的彝语越来越差,对尔比尔吉和克哲越来越陌生,从电视里学来的汉文名言或戏剧性的东西越来越多,彝语不可避免的被动话,甚至有些彝汉交杂在一起说。
二、都市文化对彝乡文化的替代
电视拓展了彝族人的视野,改变了他们的观念,也激发了人们融入更大世界的欲望与冲动。当越来越多的彝族走出深沟大山,向着电视中呈现的多彩世界迈进之时,熟悉的彝语慢慢从他们口中消失了,每一个彝族人都明白,要融入外部世界,操一口别人不懂的彝语是寸步难行的。所以,学会普通话是每一个试图走出大山的彝族人必修的功课。这对于80年代以后出生的年轻一代而言不存在问题,他们从小学就学习普通话,电视的普及也强化了他们的语言学习。80年代以前出生的彝族则往往要经历一个艰难的学习过程,电视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看一些连续剧或新闻等,在不断地接收汉语地同时,自己的母语也就离自己越来越远,甚至彝汉双语交杂在一起用,特别是住在山下的彝族最为突出。很多人一旦走出大山,往往会在新的城市长久的生活,有些女性甚至外嫁,就地安家,她们的后代完全与彝语就没有了联系,这些迁移的人群在日常生活中已很少使用彝语,他们的后代也远离了彝语的土壤,而这类人群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如果不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随着农民工进入城市打工浪潮,彝语也迟早消亡的预测并非耸人听闻。
走出大山的人们归来之时,也带回了全新的文化气息,寂然、纯一的彝族文化被重新塑造。首先是婚姻习俗的改变。彝族人年轻一代更多地是想通过自由恋爱选择自己的终生伴侣,外嫁的人的结婚仪式也同城里人一样,拍婚纱照、结婚当天穿婚纱。现在在农村的彝族人结婚,方式方法上也变得不少,以前就是杀羊、猪之类的,吃的是坨坨肉,没有炒菜之类,现在在彝族农村里面也要请客,发请帖,酒席里面有啤酒、坨坨肉、炒菜,花生米、鱼等,还弄得比较丰富。很多婚俗都没有保留了原生态,饶有趣味的“婚俗活动”从结婚仪式中逐渐消失了,说尔比尔吉的年轻人几乎看不到,唱婚嫁歌的姑娘也几乎少的可怜,多数都是来唱一段啥韩剧里面的啊,比较流行或大众化的汉语流行歌曲,民间婚俗也受到很大的影响;其次,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变得冷清而简单,小的时候在我们老家-米市,到了每年的火把节都举行传统的选美、斗牛、赛马、摔跤、斗鸡、跳达体舞等火把节的活动,搞的风风火火,彝族文化特色特浓,现在几乎没有了,过火把节都很冷清,只有孩子们在晚上点三晚的火把就是;没有电视的时候,记得大家都晚饭后出来聚在一起聊聊自己的祖先来源,家谱,谈婚论嫁、过年过节之类的话题,可是现在各家把门关起来在家里看电视,人与人之间没有了亲切感。虽然在节庆时很多家庭还要做荞饼(mga vat)、血豆腐、彝族酸菜等传统食品,但节庆时热闹的庆祝仪式没有了。以往,“妇女聚餐”(ap mop zza hly),即每个妇女从家里各自带来豆子、土豆、米到一个人丁兴旺的妇女家来聚餐、“少年聚餐”(ax yi mop mgep),即每个小孩从家里带一些豆子到一家人丁兴旺家里,把豆子全放在一起,然后倒进大锅里面炒,炒熟后一起分享,“男人聚餐”(bbox zze she hly),即村里所有男人都聚在一起,杀一头猪或牛,然后把肉按人头分成几份数量差不多的,然后各自拿回家。以前这种聚会一年一度都要举行,很有趣味,这种仪式的意思就是活在人间的人每年都要清点一次,也叫人间聚会,如果你不参加这种聚会的话,这一年可能不吉利。就是说不在人间聚就在阴间聚,所以人们都很忌讳不参加这种民间习俗。现在要组织起来聚这种仪式则变得非常困难,外出打工和求学的年轻人甚至不过传统节日,有些还过起了生日party,其实彝族是没有生日party这种仪式的。
三、电视的普及加速了消费主义的盛行
消费主义这一在全球弥漫的价值观念迅速地被彝族人接受,并成为彝族文化的现代组成部分。一度被视为奢侈品的东西现在成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电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打开电视机,有关生活、劳动、工作的消费品和消费观念扑面而来。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深受电视广告的影响,他们往往按照电视广告来购买商品,并认为这是自身价值的一种体现。80和90后的彝族学生,在购买服装时都要买品牌,即使是冒牌的,如莱克、阿迪达斯、双星、鸿星尔克等,有些韩版的连我们都不知道的牌子,在他们的消费观念中相互比较品牌。一位年轻的彝族人坦率地说:“只有你能消费得起这些商品,才证明你是成功的。”电视广告对“90后彝族青少年的影响更为强烈。这是伴随着电视成长的一代,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对未来生活的设想迥异于他们的父辈。同时自从凉山电视台彝乡风开通后,他们也接受了一些以前很少看到或听到的彝风彝俗,从中也了解到更多的彝族歌手和彝族名人。在我的老家,几乎所有受访的青少年都无法掩饰对于城市生活方式的向往和崇拜。对于电视广告中的产品,他们如数家珍,广告词说得流利而生动。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会要求父母购买他们在电视广告中看到的东西,并在同伴中炫耀。
消费主义的盛行使传统价值观念受到了严重的挑战。现在,在很多彝族人看来,满足物质需求上升为首要的价值观,善行功修则退居其次。彝族文化变迁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历史趋势。在电视、网络等媒介的影响之下,彝族文化变迁呈现出加速的态势。从整体上看,全球文化一体化格局已呈现出清晰的前景,彝族的文化变迁只不过是这一宏观背景下的一个缩影。虽然文化变迁自有其“内在的”规律性,但是当一个民族的文化越来越失去其鲜明而浓厚的文化特质时,这个民族的文化很可能被“一体化”的洪流淹没。 值得庆幸的是,国家和彝族自身对彝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也越来越重视,其实哪里有危险,哪里便有拯救。一个民族的存在,除了政治、经济、人口等,还有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就是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指向和灵魂,也是这个民族存在的标志和发展的条件。我们彝族文化便是如此。无论文化怎样变迁,我们应该批判地继承和发扬自己的传统文化。
彝语受电视影响很大,在凉山目前的双语教学令人担忧,需要大大的改进,特别是教材编辑这块,内容需要改编。过去的教材多数是按照汉语版来编,这是很不让学生和老师所接受的方法,应该把传统文化这个民族的精髓部分编入教材。师生普遍反应过去的教材死板而没有新颖感,上起课来没有兴趣。在课堂中,学生都喜欢听尔比尔吉、克折、民间叙事诗、山歌等之类的,这是我自己的亲身体验。从事编译工作者应该认真地思考这个问题,而且要重视它,因为这个关系到整个彝族的教育问题。要传承民族文化首先从教育入手,教育是一个民族的重中之重。
我们来看看近年全国彝族文化家园建设总览:
●2009年12月,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为了打造学术品牌,决定从2010年开始,拿出100万元资金设立“古彝文化研究”专项基金。
●2009年3月,云南省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投资750万元建成被誉为“中国第一”的彝族文化长廊。
●2009年11月,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投资980万元建成“彝族祖先文化公园”。
●2009年11月,云南省昭通市正试筹建“彝族六祖分支文化广场”。
●2008年12月,为纪念明朝水西彝族女政治家、民族团结的楷模奢香夫人,贵州省总投资4950万元,建设占地137亩、总建筑面积7969.8平方米的“贵州宣慰府”。
●2007年10月,云南省楚雄市投资2000余万元建成占地530余亩的中国大陆惟一的一所“彝族十月太阳历文化园”。
●2006年11月,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及普格县共融资7000万元、建成占地1000亩的“中国第一彝寨”。
●2005年11月,四川攀枝花市在仁和区平地镇迤沙拉村投资800多万元打造中国名村、中国民族团结、友爱、互助、共融的典范——“中国第一彝族自然村”。
●1994年,贵州省大方县投资1000万余元建成占地20666.7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的水西彝族女政治家、民族团结的楷模奢香夫人纪念馆——“奢香博物馆”。
凉山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1项): 彝族火把节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7项)
一、民间文学(3项):《阿嫫妮惹》、《支格阿龙》、《彝族克智》;
二、民间音乐(4项):彝族阿都高腔、朵乐荷、义诺彝族民歌、口弦;
三、民间舞蹈(1项):甲搓;
四、手工技艺(3项):凉山彝族毛纺织及擀制技艺、凉山彝族漆器制作工艺、凉山彝族银饰手工技艺;
五、民俗(5项):火把节(彝族火把节)、彝族年、藏历年、泸沽湖摩梭人母系氏族习俗、凉山彝族“尼木措毕”祭祀。
六、民间美术(1项):毕摩绘画
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共37项)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类别 申报单位 )
一、民间音乐类(11项)
1、彝族口弦 民间音乐 布拖县人民政府
2、彝族阿都高腔调 民间音乐 布拖县人民政府
3、朵乐荷 民间音乐 普格县人民政府\布拖县人民政府
4、彝族哭嫁歌 民间音乐 越西县人民政府
5、彝族竖笛 民间音乐 昭觉县人民政府
6、彝族马布 民间音乐 昭觉县人民政府
7、彝族长号 民间音乐 会理县人民政府
8、义诺彝族民歌 民间音乐 雷波县人民政府
9、毕摩音乐 民间音乐 美姑县人民政府
10、冕宁汉族栽秧歌 民间音乐 冕宁县文化馆
11、 阿惹妞 民间音乐 凉山州文化馆
二、传统手工技艺类(6项)
1、彝族漆器 传统手工技艺 喜德县人民政府
2、彝族银饰手工技艺 传统手工技艺 布拖县人民政府
3、瓦拉手工技艺 传统手工技艺 昭觉县人民政府
4、佳史手工技艺 传统手工技艺 昭觉县人民政府
5、冕宁民间挑花手工技艺传统手工技艺 冕宁县文化馆
6、冕宁烙铁画、烙铁书法传统手工技艺 冕宁县文化馆
三、民俗类(9项)
1、彝族婚礼 民 俗 美姑县人民政府
2、泸沽湖摩梭人习俗 民 俗 盐源县人民政府
3、俄亚纳西族习俗 民 俗 木里县人民政府
4、彝族年 民 俗 凉山州文化局
5、藏历年 民 俗 木里县人民政府
6、彝族火把节 民 俗 凉山州文化局
7、泸沽湖摩梭人转山转海节 民 俗 盐源县人民政府
8、凉山彝族“尼木措毕”祭祀 民 俗 美姑县人民政府
9、灵山寺祖师会 民 俗 冕宁县文化馆
四、民间文学类(8项)
1、彝族克智 曲 艺 美姑县人民政府\喜德县人民政府
2、《阿嫫尼惹》 民间文学 凉山州语委
3、《支格阿尔》 民间文学 凉山州民间文艺家协会
4、《月亮女儿的传说》 民间文学 凉山州民间文艺家协会
5、《甘嫫阿妞的传说》 民间文学 凉山州民间文艺家协会
6、《勒俄特依》 民间文学 凉山州语委
7、《玛木特依》 民间文学 凉山州语委
8、《姿子里乍》 民间文学 凉山州语委
五、民间舞蹈类(2项)
1、甲搓舞 民间舞蹈 盐源县人民政府
2、彝族*脚舞 民间舞蹈 会理县人民政府
六、民间美术类(1项) :毕摩绘画 民间美术 美姑县人民政府本
从以上可以看出,国家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民族文化这个领域里,而且很重视,我们应该珍惜这个机会,落到实处,不要搞形式主义。
导致文化变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总体来看,包含两方面:一是内部的,由社会内部的变化而引起;二是外部的,由自然环境的变化及社会环境的变化和迁移,及与其他民族的接触,政治制度的改变,意识形态的交替等引起。文化变迁一旦发生,就改变了原有文化的结构,或者产生一种新的文化结构来代替,旧的文化物质丧失、消亡;或者在原有文化结构的基础上创新,形成新的文化模式;或者因为不同文化的接触、移入,引起原有文化结构变化,即文化函化。彝族文化,作为一种独立的,而又具有严重依附性的文化类型,从它产生,到形成,到发展,它的文化变迁,都是在文化涵化、整合中发生和进行的。如果说彝族文化的独立的文化品格是彝族社会内部变化的结果的话,那么,彝族文化具有的严重依附性的特征,则是文化涵化结果,说得更直接些,则汉文化的辐射、移入、渗透、滋扰、整合的结果。对彝族文化形成和变迁的轨迹进行勾勒和描述会发现,汉文化的辐射在其中发生了多么巨大的作用。这是无可避免的,也是不能避免的。特别是最近这几年,电视和互联网对彝族文化的冲击很大,年轻人不知不觉地融入了电视和互联网的世界,语言、习惯、消费、思想意识等都受到很大的影响,而且很多都是无意识地去接受汉文化。文化变迁是一切文化的永存现象,是人类文明的恒久因素。文化是发展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任何民族、任何区域的文化,从它诞生起,就在变化着,或者发展,或者衰亡,彝族文化也不例外。文化进程史中,没有绝对的停滞期,虽然在一切人类社会中,总的趋势是要维持稳定,但变化、变迁仍是不可阻挡的文化现象。不管我们感知到变迁或者没有感知到变迁,变迁都在进行着,依照自身的演进规律,构成新的文化规范。
不同民族,由于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的背景差异,自然积淀了彼此不同的文化传说。彝族文化的价值,就在于透过文化的表层形态揭示一个族群整体的人文内涵,从而展现出人类不屈的生命历史和一往无前的精神探求。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民族若能保留自己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就能保证该民族的情感与个性不会消散,也就标明了此民族存在的价值。当然,随着世界“多元化”倾向的加速,民族间的交流必不可少,各个民族文化中的“外来影响”增加也是必然的。但这种“冲击”不应是消极的,因为每个民族都是以宏扬本体文化为立足点的,只可惜,在民族交融的过程中,人类走入了很多“误区”,最典型的结果就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越来越少。这不仅说明人类文明遗产的“走失”速度在加快,更说明人类“民族素养”的变化程度加剧,民族观念的自我意识走到了“丧失”的边缘,彝族文化便是如此。
我国改革开放20年来正是在世界多元经济和多元文化这一新格局的大环境下进行的,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绩。与此同时,我们在引进发达国家先进技术、设备时,西方的意识形态必然随之涌入国门,西方文化以不可避免的冲击影响着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彝族民间传统文化便是其中之一。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很多地方蕴藏着极为丰实的彝族民间歌、舞等传统文化,大到祭祖祈神,婚丧嫁娶,小到亲朋欢聚、劳动小憩,都以民间歌、舞的形式抒情达意、自娱自乐,可以说民间歌、舞是他们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在一些交通较为便利,自然、文化资源丰厚的彝族聚居区,他们在发展富有特色的旅游业,贸易等地方经济中,接触了外界,开阔了视野,他们还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电脑媒介接受的最新信息。当代异彩纷呈的科学文化信息丰实了彝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西方的迪斯科、霹雳舞、现代舞、卡拉OK等迅速传播,尤为青年人青睐,传统的彝族民间歌舞不再是群众唯一的娱乐形式。
在文化转型期间,我们要以宽广的胸怀、博大的视野去看待分析“异文化”的不同之处,看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于是就能跟其他的文化进行交流、取长补短、和平共处,而不是自我孤立或贬斥他人。改革开放20年来,对于彝族民间传统文化如何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中生存发展的问题,是一个认识过程的。我们彝族同胞们都认为,彝族歌舞文化是彝族儿女内心情感与追求的表达,展示了彝族古老文化的丰富内涵,体现出整个民族的精神风貌,也是文化发展、旅游发展、经济发展的宝贵资源。由于受到了来自各方面文化的冲击,特别是多元文化的当今社会,彝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迫在眉睫,一些彝族的原生文化已经濒危。作为文艺工作者,应将植根于民间、生长于民间、流传于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与继承下来,做好继承与保护、传承与创新,并结合当代审美要求,赋予其时代意义,从而更好地激发当代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同时彝族文化的变迁,不仅是电视而且是多方面的。既然变迁不可改变,但我们可以尽量采取一些措施来适当的保留和继承传统中精华部分。各界彝族领导们,既要说又要做,只说不落实是空谈。文化传承不是走过程,而是具体文化具体传承。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