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有声语言与口传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数字化方法及其基础理论研究
【摘要】彝族有声语言与口传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数字化方法及其基础理论研究具体可以体现在:一是保护,通过科学的方法建立基于语音生理多模态的彝族有声语言和口传文化的资源库,这可以更好地保护语言资源和文化资源,使其永远保存并在未来可以完全展示和恢复。二是传承,从文化的角度看,语言是口传文化的载体,有大量以彝语为载体的口传文化,如尔比克智、原声态民歌、史诗等。研究和建立以言语产生生理和声学为基础的数字化语言和口传文化的学习及教学平台,对彝族文化传承有重要意义。三是理论研究,资源库必须尽量保留有声语言及口传文化的生理信息、物理信息和文化信息,以便于更多的当代人和未来学者能对这些文化进行理论研究。四是满足文化产业的需要,资源库必须考虑当代和未来文化产业的需求,为未来文化产业提供所需资源。五是宣传和发扬彝族文化,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网络时代,只有数字化的电子介质形式的文化遗产才会被广泛传播并得到传承,因此建立彝族有声语言和口传文化资源库可以促进彝族与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让更多的人了解彝族口传文化,促进与各民族的互信和团结。
【关键词】彝族,有声语言,口传文化
一、研究现状
在国内,有声语言和口传文化的研究主要分为汉语及方言的语料收集和研究、少数民族有声语言的语料收集和研究以及口传文化的音频资料的收集和研究。就少数民族有声语言的语料收集和研究来说,20世纪50年代,国家组织了7个语言调查队,调查了15个省和自治区、42个民族的语言;20世纪80年代编写了57种语言简志;2000年孙宏开先生主持了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中国新发现语言调查研究));2001年起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中心展开“中国濒危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研究”活动,使用文字记录、录音、录像等现代化手段对即将消亡的语言进行了抢救性调查和记录,并出版了相应的调查研究丛书;20世纪90年代孔江平主持了“八五”规划重点项目“中国少数民族有声语言音档”,编写了38种有声语言的脚本,并首次利用数字录音机(DAT)录制了中国少数民族有声语言音档;1997年,中央民族大学语言学系、电教中心和香港中国语文学会联合录制了“中国少数民族语言音档”。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南民族大学沙玛拉毅教授潜心致力于彝语语料库的建设,积累了大量的文本资源。口传文化是以口头相承的形式流传于民间的神话传说、故事、民歌、民谣、史诗以及民间宗教唱词等形态的精神产品。以语言为载体,相伴语言的诞生而诞生,与一个民族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具有多元的社会和文化功能。口传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和语言相比没有太多研究。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艺术研究院采录演出并保存了一些珍贵的戏曲剧目资料;中国社会科学院主持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资料库于2000年立项,收藏的资料包括口承资料和书而资料两类,以数码技术光盘等现代手段加以保存。但保存方式还比较传统。在国际上,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世界各国和联合国基本上是采用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方式,敦促世界各国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然而,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世界各国一直没有统一和被认可的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声语言和口传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有了越来越好的条件,研究方法也有了很大进步。
近十几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语言学界对濒危语言问题越来越关注和重视,将濒危语言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濒危语言的调查和语言资料的保存工作,并向有关机构和全世界公众发出了呼吁。2003年由英国伦敦大学主持管理的“濒危语言资料保存”项目开始实施。这是目前国际语言学界规模和影响最大的联合课题,计划在10年内将全球范围内濒危程度严重的语言用文献和音像等多种形式记录存档。
二、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任何一个民族的口传文化都是在百万年人类进化的长河中逐步形成的,因此,这种“文化物种”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并不亚于自然物种的形成,都是人类智慧的宝贵财富。如何有效地对我国有声语言及口传文化进行抢救和保护是我们而临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理论上讲,文化遗产具有多样性,很难用一种统一的方法来保护和传承。其中,有声语言和口传文化就是世界文化遗产中最为重要、特殊和具有价值的一种,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1)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基础,存在于人的大脑中,人类所有非物质文化都基于人类的语言。(2)有声语言和口传文化是以生理电信号(脑电、声门阻抗信号等)和物理视频音频(声波)信号的方式来承载的,瞬时即失。(3)活的语言一旦消亡,口传文化就随之消失。这些特殊性质为有声语言和口传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方法提出了不同的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特别是通讯技术的兴起和运用,国内外语言研究己经涉及到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如:基于生理和声学的语音数字化研究、基于口语的口传文化研究、基于语音信息量演化计算的语言认知和编码研究。显然,语言和口传文化研究己经逐步科学化,并且两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比如北京大学在多年对有声语言生理、声学和数字化研究和对部分具有独特的口传文化生理声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语音多模态研究来保护和传承中国有声语言和口传文化的理念。然而由于中国有声语言和口传文化内容的丰富性、形式多样性和民族的特殊性,单凭一己之力是很难完成这一宏大工程的,必须以民族为单位,采取协作的方式。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认为应该立足于本民族,立即且深入地开展彝族有声语言及口传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数字化方法及基础理论研究。
这样的研究对彝族有声语言及口传文化保护、传承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标准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它将为彝族有声语言及口传文化数字化资源库奠定理论和方法的基础,同时对彝族语言学理论研究、彝族声乐理论研究和彝族民间文学理论研究都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于是我们有了如下设想:这一研究具体可以体现在五个方而:第一是保护,通过科学的方法建立基于语音生理多模态的彝族有声语言和口传文化的资源库,这可以更好地保护语言资源和文化资源,使其永远保存并在未来可以完全展示和恢复。第二是传承,从文化的角度看,语言是口传文化的载体,有大量以彝语为载体的口传文化,如尔比克智、原声态民歌、史诗等。研究和建立以言语产生生理和声学为基础的数字化语言和口传文化的学习及教学平台,对彝族文化传承有重要意义。第三是理论研究,资源库必须尽量保留有声语言及口传文化的生理信息、物理信息和文化信息,以便于更多的当代人和未来学者能对这些文化进行理论研究。第四是满足文化产业的需要,资源库必须考虑当代和未来文化产业的需求,为未来文化产业提供所需资源。第五是宣传和发扬彝族文化,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网络时代,只有数字化的电子介质形式的文化遗产才会被广泛传播并得到传承,因此建立彝族有声语言和口传文化资源库可以促进彝族与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让更多的人了解彝族口传文化,促进与各民族的互信和团结。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
彝族有声语言与口传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数字化方法及其基础理论研究可分为彝语生理和声学数字化研究和彝族口传文化数字化研究两个部分进行。口传文化研究再分为彝族毕摩和彝族说唱艺术的生理声学数字化及基础理论研究两部分。
彝语的生理及声学的数字化基础理论研究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缅语支,主要分布在滇、川、黔、桂等省区。彝语的“松紧元音”很早就引起了我国和国际研究学界的注意,并从音系学、语音学和历史语言学的角度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大大促进了人们对语言发音机制的认识。彝语分6大方言,鉴于属于北部方言的喜德彝语的代表性,这一研究可以选择喜德彝语作为彝语采样点。在设计信号采集的发音字表时,包括除了声母、韵母、声调作为音系的必要成分考虑外,还特别选择松紧元音对立,以及连读变韵和连续变调的样本,以完整呈现喜德彝语的而貌。彝语作为()V型语言,有与汉语相差较大的语法系统,因此,在设计口语句子样本时,充分考虑彝语语法特点,并注重其与汉语等的区别,选择200个左右的基本句型,进一步根据彝族社会生活的特点,设计包括彝族日常交际的典型口语场景约30个,其中涉及对话约300个句子。彝语有独特的口头文学形式,最重要的是尔比。尔比的内容丰富,涉及到历史文化、生产生活、伦理道德、天文地理、哲学律典等方方而而。根据不同形式和内容,选择约300条左右的典型尔比录音,探讨其中体现的韵律等语言成分与尔比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彝族毕摩苏尼生理及声学的数字化基础理论研究毕摩文化是彝族文化的基石和核心组成部分。毕摩文化是一种特殊的宗教文化,它以经书和仪式为载体,神鬼信仰和祭仪为核心,念经和口诵为手段,牺牲用物为媒介,同时涉及和包容了彝族的社会历史、哲学思想、伦理道德、文学艺术、天文地理、医药卫生等。作为职业的宗教祭司的毕摩,以“兴祭奠、造文字、立典章、设律科、文化初开、礼仪始备”为职责,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地传承着彝族的语言文字,规范着彝族社会的伦理,弘扬着彝族文化。彝族毕摩的作毕仪式种类繁多,小型的作毕仪式只需要几小时,中大型的要几天几夜。毕摩作毕时穿法衣、戴法笠、手持法扇或法铃。作毕时的念经更是一种以彝族民间特有的文学与音乐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具有古朴、纯真、恐惧、高亢或低沉等变化无穷的腔调。经书是毕摩作仪式的重要根据,诵经的程序和仪式活动都要根据其内容来展开和延伸。
彝族传统说唱艺术生理及声学的数字化基础理论研究彝族传统的说唱艺术可粗略地分为三大类:
一是说的艺术,可再分为述说和吟诵两部分,包括部德、玛字、尔比、克智等文学式样的表演。二是演唱艺术,包括阿都高腔、姆莫居惹、妞妞、阿蟆尼惹、阿达惹且、阿蟆惹妞、阿依阿支等艺术形式的表演。三是吹奏艺术,包括口弦、芦笙、月琴等器乐的表演。比如彝族的口弦是一种很独特的吹弹相结合的乐器,是长约三五厘米、宽约五分的簧片,有铜质和竹质两种,分单片、双片、三片和四片,演奏时左手将簧片对着口腔,右手手指上下或里外来回弹动簧片,依靠喉头颤动、口腔气流交替、唇形变化的形式,演奏出美妙的近似口语旋律的乐曲。又如阿都高腔是一种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在凉山彝族阿都、所地方言区广泛流行,很受欢迎。阿都高腔的特点是高音尖腔假声悠唱,一段一乐句,同一曲调稍加变化反复演唱,起腔多作五至八度式大跳,突然跳升至高音,然后以假声歌唱,临末以本嗓音拖腔,然后以四至五度或七至八度兀作大跌,戛然而比,结束全句。其曲调高亢悠长、唱腔优美、节拍自由、韵味浓厚,或热烈奔放,响遏行云,或低沉缠绵,幽怨哀伤,如泣如诉,具有独特声乐学理论价值。
对于这部分,应该重点研究彝语音韵和毕摩诵经以及民歌演唱的声学特征和生理机制,具体可分为五个方而:(1)研究毕摩作毕时发音和彝语语音之间的音韵对应关系,揭示语言音韵在毕摩作毕中的功能。(2)基于嗓音信号研究毕摩作毕时和民歌民曲唱腔的各种发声类型的生理机制以及艺术表现力。(3)利用呼吸信号研究毕摩作毕和民歌演唱时的节奏体系和不同的个人风格。(4)结合方言的音韵特征,研究民歌唱腔和彝语语音之间的音韵对应关系。(5)从声学角度研究彝族民歌的基本乐理体系。这部分应该是研究的难点,也是创新点。因为,到目前为比,还没有这方而的研究成果,也就没有可资借鉴的资料或经验,一切都得从零开始,所以有难度。因此,只要突破了这些难点,并且得出自己独到而明确观点,也就成了创新之处。
四、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在现有科学技术条件下,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进行有声语言和口传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比如用语音多模态的方法采集语音信号、而部视频信号、嗓音EGG信号、呼吸信号、气流气压信号、高速数字成像声带振动信号、x光动态声道信号、核磁共振(MRI)声道信号等。在语音多模态研究的基础上,可以对某种有声语言或口传文化进行建模性研究,并在建立相关声学和生理模型的基础上对有声语言和口传文化进行有效的保护和传承。研究可以这样的思路和方法分两部分进行:语言数字化部分,选两名喜德彝语发音人,制作两个有特殊要求的上牙齿和硬鳄的石膏模具,制作电子假鳄,然后在高规格的符合言语声学技术条件的隔音室中,利用数字化音频和视频音频设备、电子声门仪、电子鳄位仪、声道而积检测仪、呼吸信号采集器,对其进行数字信号的采集。在得到了各种声学和生理信号后,对这些信号进行处理,包括唇形、嗓音、语音、声道和呼吸等信号的参数提取(目前我们己提取了部分参数)。
彝族口传文化数字化部分,根据不同的表演类型到当地民间选择毕摩和表演人,进行各种信号采集。除动态鳄位信号不再采集外,其他信号的采集与语言数字化部分相同。除了这些现代技术手段的运用之外,同时运用传统的国际音标和乐谱记录的方法。
有声语言和口传文化的内容确定以后,首先要使用国际音标对其进行田野调查,记录实际口语的语音和歌词语文的读音,并记录翻译其含义。乐谱记录通常靠耳听,但口传文化丰富多样、形态各异,因此在乐理理论方而也需要进一部研究。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将采用耳听和声学分析的方法来记录乐谱,这种方法能够科学地对口传文化发声多样性进行研究。在彝语有声语言数字化和参数化的基础上,研究彝语有声语言数据库。最后在数据库的基础上,进行数字化方法的研究和基础理论的研究,并设计建立基于声学基本特征和生理基本机制的彝语口语模型化教学系统。这一研究成果可包括原始信号数据库、参数数据库、语言研究及彝语口语模型化教学系统方而。
参考文献:
[1] 袁家骅.阿细民歌及其语言[M].北京:中国科学院出版社,1953.
[2] 陈士林.彝语简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
[3] 李永隧.缅彝语音韵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4] [美]霍凯特.现代语言学教程[M].索振羽,叶蜚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5 ]国际语音学会.国际语音学会手册[M].江荻,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6] 巴莫阿依.彝人的信仰世界[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
[7] 杨荫浏.语言与音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8] 孔江平.论语言发声[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系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