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彝学研究 Yi Study

当前位置: 首页 > 彝学研究 > 彝学研究论文精选

汉藏语分化新论与马家窑文明刍议

作者:普驰达岭 发布时间:2020-02-23 原出处:彝族人网 点赞+(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

依据夏娃理论,现代人和现代语言应当是同源的,语言的世界性分布和人类的历史性迁徙相平行。由于文明类型演变的差异性和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世界语言形成了很多类型。如:牧畜民型分化型语系、农耕民型同化型语区、渔猎采集民型连锁型语网、海上游牧民型离散型语四种关系类型。语言结构类型演变的总趋势是语法单位的分析化、语法手段的附加化和语法成分的离散化。尽管一些考古学家并不赞同依据基因检测提出夏娃理论假说,但大多数人类学家权衡各种依据,倾向于认为现代人起源于撒哈拉以南的东非。除非生物分子学被彻底推翻,否则现代人起源的总体状况不能改变。许多人类学家之所以赞成语言是晚近时期迅速出现的一种符号系统,正是因为注意到旧石器晚期革命中人类行为的急剧变化。如果坚持人类进化的区域论,那么必然推定语言起源的多源论,并以之解释现在所见的语言范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Me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200222224740.jpgMe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汉藏语系起源和华夏文明探源问题历来都是国内外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之一。国内外的语言学大家高本汉、白保罗、马提索夫、赵元任、李方桂、马学良、邢公畹、张琨都是以汉藏语系存在而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前几年,复旦大学金力院士等一批遗传学家通过东亚人群的基因采样,证明了汉藏两族的遗传结构在东亚各人群中最为接近。Me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判断两种语言是否同源,最重要的依据,是存在一批有语音对音关系的同源词,这是历史比较法的基本原理。一直以来,有关汉藏语系起源假说的分化时间以及起源地点存在两种假说。“北方起源假说”以美国的马提索夫,包括国内的许多学者为代表,认为它起源于大约4000年—6000年前中国北方的黄河流域,而“西南起源假说”以欧洲的Van Dream教授为代表,提出中国西南到印度东北这一带地方是起源地(即起源于至少9000年前的东亚西南部某地)。这两大派有关起源地点的论述,其实本质上还是一种猜想,用的是传统的那种语言历史比较法。其缺陷是不能解决时间和地点的互动问题,两派争来争去,结论却大相径庭。Me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语言谱系树理论Me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十九世纪中期,德国语言学家施莱赫尔提出语言谱系树理论,认为语言就像一棵树,枝干上有树杈,一支又一支生出来,可以表示语言之间的关系。在西方学者看来,语系形成的时间对于民族起源的研究至关重要。某些考古学家和民族学家认为,语系可能形成于旧石器时代末期,距今已有1.3-0.7万年。在这一时期的人类迁徙过程中,某些大型原始民族的语群可能已在广阔的区域中传播开来。以游牧经济方式为主的闪含语言、印欧语言、乌拉尔语言和阿尔泰语言的分化可能如此,但是如果认识到世界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就不应当机械套用亲缘分化型模式。以往的历史比较语言学,仅把语系作为归纳语言关系的唯一的最终上位概念,因此除了勉强归纳出一些“语系”(其中不少是非语系),在历史比较语言学已经建立200年后的今天,一些地区的语言或者划分太繁(例如印地安语言),或者仍难纳入语系范畴(比如大洋洲原居民语言)而被称为系属不明。显而易见,西方语言学家引以为骄傲的谱系树理论是建立在印欧语料之上的一种语言关系类型。作为人类语言关系类型的第一种模式,由于急于展开研究而对一些基本理论至今没有深入探讨。因此,在促进世界语言关系研究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但发源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没办法搞定。Me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斯瓦迪士的语言年代学Me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直到20世纪,美国的斯瓦迪士提出一个新的方法——语言年代学,才开始确定语言的发生年代。语言年代学也叫词源统计学,是一种关于语言存在年代和亲属语言分化年代的学说。斯瓦迪士是从考古放射性碳的年代推算得到启发,提出语言年代学的理论假说。Me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斯瓦迪士根据很多语言的统计,认为语言核心词(100个核心词)的变化速度是一样的。统计两种语言中现在的同源词数与变化速率,就可以算出这两种语言到底在什么年代开始出现分化的,这就是语言年代学的基本原理。Me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地质学碳14测定年代Me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国内外地质和考古学用碳14测定年代。碳14是放射性物质。活生物体内的碳14和空气进行交换,含量是固定的,死了之后碳14的含量会越来越少,碳14衰减的速度是恒定的,根据碳14的现存含量与衰减速率,就能算出该生物的死亡时间。Me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200222224718.jpgMe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同理,同源的两种语言,原来的词汇是一样的。分开来以后,词汇就会发生变化,如上古汉语中的“首”变成了“头”,“口”变成了“嘴”,“目”变成了“眼”。如果语言的变化速度也像碳14那样是恒定的话,根据两种语言中现存同源词的多少,就可以知道其分化的时间。Me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按照这个理论框架,有人也计算过汉语和藏语分开的时间,但是引发学界不少人的批评。批评者认为,语言演变的速度并不是恒定的,战争频仍、移民复杂的年代,比如魏晋和唐宋时期,都会导致语言变化的加快。核心词汇的变化也有快慢的不同,自然现象、身体部位名称变得慢一点,数词、代词的变化相对较快。这就给语言年代学提出了挑战。Me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贝叶斯系统发生学语言谱系证据支持汉藏语系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起源于中国北方新说Me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19年4月25日,《自然》杂志发表了复旦大学金力院士团队的《语言谱系证据支持汉藏语系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起源于中国北方》一文。这篇论文揭示了世界第二大语系汉藏语系起源及分化的时间和地点,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讨论。这是一篇支持“北方起源假说”最新的研究成果。以复旦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数据研究所东亚语言数据中心负责人金立院士和潘悟云教授为代表的研究团队,他们采用的是更先进的贝叶斯系统发生学的方法。这个方法原来用在生物学上面,认为物种的演进也有快有慢,这也影响了语言学。Me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此之前的汉藏语系“北方起源说”还是一种猜想,而以复旦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数据研究所东亚语言数据中心负责人金立院士和潘悟云教授为代表的研究团队,采用更先进的贝叶斯系统发生学的方法把汉藏语系起源与分化的时间和地点把它定下来。也就是从猜想到实证的过程,用科学的数学方法把它计算出来。Me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许多朋友一个重要的质疑意见,是生物遗传的数据能不能够用到语言研究中来,或者生物遗传的方法能不能够用到语言研究。但是,复旦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数据研究所东亚语言数据中心负责人金立院士和潘悟云教授为代表的研究团队的论文,从头至尾没有用上一个生物遗传方面的数据。而且论文用的方法,是数学建模的方法,同样的数学模型应该在各个学科都能够用。沙加尔和复旦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数据研究所东亚语言数据中心研究团队的两篇文章用的都是贝叶斯系统发生学的方法,而且近几年多人在Science、Nature、PNAS上发文,研究印欧、南島等语的分化时间,用的也都是贝叶斯方法,可见这种方法是有效的,至少许多语言学家是这样认为的。Me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用这种方法,确定了汉藏语系中109种语言的谱系树,见下图表:Me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001.jpg Me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该最新的成果发表后,其研究成果支持了“北方起源假说”的猜想(它起源于大约4000年—6000年前中国北方的黄河流域),即研究成果认为汉藏语分化出来的时间大约就在5900年前,地点是黄河中上游。这样汉藏语系分化的时间很巧妙地与中国甘青一代的大地湾新石器早起文化遗址(历经了仰韶文化早、中、晚各时期的遗址文化)以及马家窑文化对接起来了。Me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五、大地湾文化遗址断代Me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大地湾文化遗址断代是在距今8120年到距今4900年。它处于新石器早起及仰韶文化的早、中、晚各个历史时期。大地湾文化遗址的出土,创造了华夏文明的六项中国之最,即:Me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最早的早起农作物;2.最早的彩陶;3.最早的文字雏形;4.最早的宫廷式建筑;5.最早的绘画作品;6.最早的混泥土地面。这在中国文明史上是不得了的创造。Me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六、马家窑文化遗址断代Me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我们知道马家窑文化是与大地湾文化连接在一起的,是同一种文化在不同历史阶段上的继承与发展,距今有5000年到距今4000年之间。马家窑文化是大地湾第四期文化遗存的分布范围大部分是重合或交错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大地湾四期遗存(即仰韶文化晚期)发展而来的。大地湾晚期遗存分化的分布范围恰好是马家窑类型先民活动的文化区。因此,安志敏先生认为:“半山遗址,马厂遗址可能是从马家窑文化派生出来的,虽然它们之间在文化面貌上存在显著的差异,但半山,马厂遗址文化也是属于马家窑类型文化,是仰韶文化晚期的彝个分支,文化根系上是连接着马家窑文化的。”(安志敏:《甘肃远古文化及其相关的基个问题》,载《考古通讯》1956年第6期,第9-19页)Me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200222224736.jpgMe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们知道,从盘古开天,到算皇五帝,中国有上下五千年文明之说,但国外并不承认。甲骨文至今也只有3000多年,再往上就没有记录了,夏文化以及黄帝、炎帝等等在西方人看来是一种传说,国际上无法认定为“史”。中华文明五千年根据在哪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主要根据考古发掘。全国各地有许多挖出来的文化遗址,如仰韶文化、良渚文化,马桥文化等等。其中良渚文化尤已经有城市的形态了,是一个较高文明的象征。Me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002.jpgMe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Me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七、仰韶文化与马家窑文化Me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通过考古挖掘和对各种遗址的断定,“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认为中华文明大约有5800年,“探源工程”是以考古调查发掘为获取相关资料的主要手段,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采取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式,揭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重大科研项目。首先,以考古资料实证了中华大地5000年文明。探源工程研究团队认为,距今5800年前后,黄河、长江中下游以及西辽河等区域出现了文明起源迹象。距今5300年以来,中华大地各地区陆续进入了文明阶段。距今3800年前后,中原地区形成了更为成熟的文明形态,并向四方辐射文化影响力,成为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Me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200222224723.jpgMe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而以复旦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数据研究所东亚语言数据中心负责人金立院士和潘悟云教授为代表的研究团队,采用的先进的贝叶斯系统发生学的方法,计算的结果是汉藏语系出现分化的时间在5900年,这考古的考证基本差不多。该研究团队没有直接参用考古的材料,而是通过语言分析,即从生物遗传学与语言学角度去观察中华的文明,得出相近的结果。可以说,这个最新的研究成果是对“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细化。Me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八、马家窑文化得以发展与“全新世大暖期”十分密切Me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距今8000年到距今4000年这段时期在地质史上叫“全新世大暖期”。全新世大暖期,简称大暖期,指全新世气候最温暖的时期。这是地球上最适合人类生活的阶段,人类正式从这最适合生活的时期从旧石器时期进入新石器时期的。这时期以陶器、农业、畜牧业的出现而形成了人类发展的高速时期。也是在这一时期,大第湾文化,马家窑类型文化出现在中国北方甘青地区,这是符合地球气候变化历史的。马家窑文化得以发展与“全新世大暖期”十分密切。Me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200222224732.jpgMe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九、汉藏语系起源新论不仅细化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而且汉藏语系起源分化新证对实证大地湾文化,马家窑文化对于中华文明起源问题的深入研究有着重大的学术意义。也就是说,中华文明起源与汉藏语起源和分化历史,大地湾文化、马家窑文化与中华文明起源和汉藏语系起源、分化历史,从历史考古、生物遗传和语言学研究成果来看,基本上是吻合或基本是统一的。汉藏语系的起源和分化新论,有力地佐证了马家窑文明悠久的历史以及与中华文明源头的重要关系。Me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那么,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众所周知的大地湾遗址文化,马家窑遗址文化很大程度上是古羌文化的历史遗存。我们知道古羌文化包括羌语支语言在汉臧语系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这个语支主要主要分布在被学术界称为“藏羌彝走廊”或“民族走廊”,是近20多年来历史学、民族学、人类学、宗教学,语言学、考古学的一个研究热点。目前羌语支语言虽然仅十多种,使用人口也不足百万,在汉藏语系几百中语言的汪洋大海里,好比沧海一栗,但羌语支现存的语言事实,却能给我们许多启示。Me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200222224840.jpgMe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如羌语支北部与阿尔泰语言接壤,南部被彝语支语言包围,由于所分布的地理位置不同,在类型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不同地区的语言分别向相关的语言结构靠近,由于这些原因,羌语支语言在语音和语法类型结构上存在的差异呈链形状,其在音节结构类型、语法结构类型和语义分化和变化的历史演变都处在历史演变链的每个节点上(包括形态、复辅音数量(300到100个不等)和结构等许多方面)。由于羌语支是一支比较保守的语言,也是一支保留古来面貌比较多的一些语言。分析和研究这些演变链,不仅对羌语支的历史演变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对藏缅语乃至汉藏语系语音和语法的历史演变都会有一些启示。汉藏语系的起源和分化新论,有力地支持了中国北方,特别是甘青地区作为中华文明起源上的重要历史地位,这些地位从甘肃天水的大地湾文化遗址及马家窑文化遗址类型的遗存得以实证和有力补充。Me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本文系马家窑文化研讨会暨彩陶展(中国北京)学术论坛会议论文)Me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