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与异化:彝族自然崇拜中的水与龙 ——以云南昙华山彝族龙崇拜为个案
摘要:龙崇拜最初是对水的崇拜。昙华山彝族俚濮对水的崇拜,最早应该是起源于对水的依赖和恐惧,最原始的功利目的是祈求风调雨顺和人类自身的生殖繁衍,核心内容是对水的种种神秘力量的崇拜,并由此引发的对掌管水(包括雨、雪、冰雹、霜等)的神灵的崇拜。龙神是水神的变异。明、清以后随着汉族大量进入彝区,中原汉族龙崇拜的思想观念对彝族的影响,使彝族水崇拜与龙崇拜结合在一起,加之明清以后彝族地区多数逐渐由旱作转变为稻作农耕,水在稻作生产中的作用更加突出,龙神观念逐渐为彝族民间所接受,转变成为彝族信仰的神灵,产生了各种相关的祭龙求雨的习俗活动,形成了昙华山彝族俚濮复杂多元的水崇拜和龙崇拜民俗体系。
关键词:昙华山;彝族俚濮;水崇拜;龙崇拜
龙崇拜是我国民间信仰中极为普遍的文化现象,中华民族就自诩“龙的子孙”。龙为何物?早在东汉时的王充在《论衡》中就认为龙为“马蛇之类”。近现代以来,数以百计的学者提出了几百种“龙”原型的看法,如龙为扬子鳄、蜥蜴、鳄鱼、巨蛇、蟒蛇、马、猪首、穿山甲、水牛、蜗牛等等,但总的来看,龙的原型是一种灵物,龙崇拜即灵物崇拜。从我国少数民族民俗调查材料来看,龙崇拜最初是对水的崇拜,并没有具体的原型,而是一种信则有不信则无的虚幻物,或者说龙崇拜是由水崇拜异化而来,属于自然崇拜中较为常见的水崇拜。
水是滋润万物生命的源泉,它不仅是一种自然资源,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水也是一种文化资源,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因此,水是人类维持生命的基本元素,万物生长离不开水。但同时,水也是毁灭人类和万物生命的元凶之一。鉴于此,在人类的生命体验中,一方面是对水资源的百般依赖和崇敬,创造出许多神话传说与禁忌来督促人们要珍爱水、重视水。另一方面又创造出毁灭人类及世间万物的“洪水神话”以表达人们在无力抗拒水的破坏性力量而对水的无奈与敬畏。
昙华山位于云南省大姚县境中部,主峰海拔为3117米,山上森林茂密,是大姚、永仁、元谋三县的“水塔”。昙华山是彝族俚濮聚居区,俚濮自古就有保护水资源的传统和习俗,视水资源为生命之本。昙华山彝族俚濮的人畜饮水和农耕生产用水都来自山谷。这些地方,林密箐深,人迹罕至,引水、用水比较困难,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所以一般会选择有水的箐边居住生活,而且对水资源特别重视,对水有一种特别的依恋情感,并试图借助神秘力量来规范、约束人们的用水、敬水行为。因此,昙华山彝族俚濮对水的崇拜,最早应该是起源于对水的依赖和恐惧,最原始的功利目的是祈求风调雨顺和人类自身的生殖繁衍,核心内容是对水的种种神秘力量的崇拜,并由此引发的对掌管水(包括雨、雪、冰雹、霜等)的神灵的崇拜。昙华山彝族俚濮长期以来以旱作农耕为主,生产力水平低下,在干旱、洪水等自然灾害面前几乎无能为力,视干旱、洪水肆虐为水神作怪,为了消除干旱和水患,只好祈求那些虚幻的水神,于是便产生了水神崇拜现象。
人类对于水及其他一切自然物的崇拜,是以水及其他自然物的人格化和神灵化为前提条件的。所谓水的人格化,即认为水也具有与人相同或相似的思想、感情、意欲、行为等。所谓水的神灵化,就是赋予水以超自然的幻想力量,由此便产生了水灵、水神。昙华山彝族俚濮认为,既然高山密林中会出水,那么必有神灵管着,它决定着出水的大小和干枯。要使山间的流水不干枯,就要保持水源地的安静和流水的洁净,否则得罪了神灵就不再出水。彝族毕摩李如忠说,昙华山间淌出的水是最讲究的,污染不得,否则得罪了管水的水神,水就会莫名其妙的干枯。所以,人们不能在水源地砍树、放牧和解手等,不能在水井、水潭边洗衣、洗赃物,若惹怒了水神,不是天旱就是洪涝。连祭水神用的鸡在宰杀前也要把鸡嘴、鸡脚洗干净,否则水神就不领受。因此,洁净的水被昙华山彝族俚濮视为吉祥的象征,认为可以祛除灾难并带来吉祥,并在趋利避害的功利目的和原始信仰意识下对各种水神进行祭祀活动,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
新年取新水:农历正月初一是辞旧迎新的日子,新年取新水以图吉祥。男主人凌晨三四点起床,备好饭菜和香火、鞭炮,挑上水桶,到龙潭或水井祭水挑新水。在龙潭上方插香,摆好祭品,对着龙潭磕三个头,把水桶在潭中来回拖三次,口念祭辞:“新年挑新水,我是来挑洁净的水,不是挑蛇洗澡的水;我是来挑金水银水,不是挑马洗澡的水。不干不净水打出去,三灾八难水打出去,不吉不利水打出去,金银财宝水舀进来。”放鞭炮后挑水回家。这天早晨,看谁家的男人最先起床挑水,抢到第一个挑“新水”,意味着新的一年里雨水充足,有禄有福,事事如意。
叫魂洒净水:昙华山彝族毕摩在给失魂的人叫魂时,要用一枝青香树枝在木瓢或葫芦瓢中蘸清水洒在被叫魂人头上,并念咒词:“洒了这清水,不洁都洗去;洒了这清水,灵魂附身来。”父母为自家小孩叫魂时,也要用青香树枝蘸清水在小孩头上洒三次,然后叫小孩的乳名为其叫魂。净水与人的魂灵联系在一起,可见在彝族俚濮的思想观念中,水是具有灵性的。 [1]154
洗尸及祭祀取水:昙华山彝族俚濮的老人去世后,主人家要请亲友或邻居去“买水”,彝语叫“阿耶瓦”。一般是到村旁常年水不干的水井或山泉“买”水。买水只能是男性。买水时,在水井旁焚三炷香、烧纸钱,将九粒碎银或九枚硬币掷于水中,念咒词:
你是常流水,你是圣洁水,××来买水带到阴间用,带到阴间喝;不是买一次,不是买一时,买你一生水,买断你的水,你要常供水,别让他受渴,别让他受干;阴间要种田,要你的圣水,你要常供水;阴间要饲养,要你的清水,你不能中断,你要常给水。 [2]86
念毕,对着水井大吼“喔、喔、喔”三声,方能取水。洗尸,彝语叫“轱哧祈”,把买来的水盛入马樱花树做的木盆内,用苦果浸泡后洗尸,按从头到脚的顺序洗涤,着重洗脸嘴和手脚。据说,不洗净人间的污秽和邪气,死者灵魂到阴间大门口会被拒入内,成为孤魂野鬼。尸体装棺后,由死者的女儿把买回的水用木瓢顺手舀后反手倒在棺材旁的地上,给死者洒水。洒水时边数边倒,每隔四五分钟洒一次水。据毕摩说,洒水主要是为死者亡灵供水,否则亡灵会干渴,不能顺利到达阴间。选取洁净水做洗尸水和祭祀水,而不是随意取水用之,蕴含着洁净水的吉祥意义。
取名祭水:昙华山彝族俚濮给婴儿第一次洗澡,要到水井旁插三炷香,作揖说明取水的用途,祈祷“清水”庇佑婴儿健康成长。井水取回后,盛入马樱花树木瓢在给婴儿洗澡。婴儿满月取名时,要抱一只鸡(男孩抱母鸡,女孩抱公鸡)和带三炷香到水井旁祭水井,取回井水给婴儿洗澡。毕摩用一枝祭祀过的马樱花树枝蘸清水洒在婴儿头上,念完祝词后由老爷或舅舅取乳名。他们认为,马樱花树和清水能够给婴儿带来吉祥,能够保佑孩子健康成长。
从上述几例水崇拜和水祭祀中可以看出,昙华山彝族俚濮的自然崇拜对象不是自然神,而是一些自然物和自然力本身。但是,在“万物有灵”观念的支配下,这些自然物和自然力是被神灵化了的,是有人性的,只是没有被赋予生命的形体而已。水崇拜的最初对象是水灵,即神灵化了的水体,包括江水(主要指金沙江)、河流、溪水、泉水、瀑布、水井等各种不同形式无生命的水体,以及与雨水相关的雷、电(闪电)、风、云、虹、雪、冰雹、霜等自然现象。水灵是一种模糊不清、“稀薄细微”的物体,是幻想中的超自然力的存在。所以他们对水灵的崇拜,在形式上往往就表现为直观地对水体的直接崇拜和祭祀。在彝族原始宗教信仰体系中,水神与山神一样重要,地位略低于山神。相传,彝族始祖阿普笃慕娶三妻,分别为山神、水神和地神,所以水神低于山神。彝语称水神为“矣思”,后受汉文化影响,改称“鲁(龙)斯(神)”。 [3]18由此看来,龙神是水神的变异。从彝族龙崇拜的历史来考察,明清以后随着汉族大量进入彝区,中原汉族龙崇拜的思想观念对彝族产生影响,使彝族水崇拜与龙崇拜结合在一起,加之明清以后彝族地区多数逐渐由旱作转变为稻作农耕,水在稻作生产中的作用更加突出,龙神观念逐渐为彝族民间所接受,转变成为彝族信仰的神灵,但至今彝族对龙神的慨念很模糊,水神和龙神往往混淆在一起。特别是一直处于以旱作为主、旱稻兼作的昙华山彝族俚濮,水神和龙神很难截然分开,水神即是龙神,毕摩李如忠说,“水神是我们自古有的,龙神是汉族叫的。”因此,昙华山彝族俚濮的祭龙神与祭水神融为一体,水崇拜逐渐转变为龙崇拜,但昙华山俚濮的龙崇拜不像汉族的龙那样有原型,他们观念中的“龙”还是水,只不过增加了“龙树”、“龙潭”、“龙水”、“恶龙”等概念。
在旱作农耕社会,水是制约农作物丰歉的命脉,而雨水则在其中扮演着决定性的、不可替代的角色。这是因为,在干旱的情况下,山箐的河水固然可以给耕地以灌溉之利,但由于引水灌溉的成本较高(如需要修建水利工程),加之山区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使得除了离水源较近且利于灌溉的耕地可引河水解除干旱之外,其余大部分耕地的庄稼只能仰赖老天降雨的滋润。昙华山彝族俚濮的农业基本上是靠天吃饭,水旱之灾极大地威胁着他们的旱作农耕生产,而水旱的主宰便是水神。昙华子咪地一带的彝族俚濮,凡立夏前不下雨,村人便商议请一人牵头,各户凑钱买一对鸡和一只黑山羊,去泉水边祭水。祭法是先用烧红的木炭放入冷水之中,以蒸腾的热气驱除鸡、羊身上的邪秽,而后宰杀鸡、羊,煮熟供在水边。同时,砍三杈形松枝一根,粘少许鸡血,捆一撮鸡、羊毛,插在水边,供以酒饭,点香磕头,祈求水神降雨。昙华山彝族俚濮的水崇拜还与龙崇拜交织在一起,许多村寨都把龙神视为主水旱的神灵。例如水磨、塔盘、丫姑埂三村的俚濮人,以水塘或龙潭为龙神栖居之所,在春末夏初的一个属龙日合村前往水磨村后的龙潭祭祀。他们杀鸡宰羊(猪),敬酒献饭,烧香跪拜,祭祀龙神。这里密林丛中涌出两股泉水,一年四季向外奔流,形成两个清澈的水潭,彝民们称之为“洗俄黑”,意为龙潭。每户出一、二个男子,带一碗米、一小壶酒、一撮盐、六炷香,在龙潭前杀鸡宰羊(或猪),把羊头或猪下巴肉挂在龙潭边的龙树上,毕摩念诵祭辞,众人给龙潭跪拜磕头。祭毕,在龙神下聚餐,剩下的肉按户均分带回家。祭辞大意是:
今天来祭龙,今天好日子,
祭品已备好,鸡羊献给你。
人们需要水,树木需要水,
花草需要水,庄稼需要水。
试验所使用的设备为:AGS-X10KN拉伸机进行相容性试验有两个目的:一是将标准橡胶试样与润滑剂进行静态浸泡试验,以测试橡胶试样硬度、体积及拉伸性能等特性的变化,得到在不同环境下,不同润滑剂对橡胶密封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二是提供经润滑油浸泡过的O型圈,以分析O型圈不同特性的变化对气缸工作性能的影响。本次相容性试验的橡胶材料有两种类型,分别为标准哑铃状橡胶试样及O型橡胶圈。由于试验气缸中所使用的O型圈材料均为丁腈橡胶,因此相容性试验中的橡胶材料也选用丁腈橡胶。根据相容性试验标准以及可靠性试验标准,每组试验的橡胶试样包括3个标准哑铃状试样以及5个O型圈。
普降雨和水。龙水龙水快快出,
蛇水蛇水快快流。 [1]125
昙华山祭龙神主要包括祭水神和祭龙潭或水井两个方面,其间体现出彝族俚濮对水在生产生活中重要性的认识。水是农耕之本,俚濮在春耕和干旱时节都会有祭龙祈雨活动。彝族俚濮认为,水由龙司管,有水处必有龙,有水是因为有龙,正如情歌所唱的那样:“龙不翻身不下雨”、“干沟出水龙兴旺”。说明祭龙与水崇拜是融为一体的。龙潭是龙栖息的地方,彝语称龙潭为“露资禾”,意为龙在的地方。龙神司水的直接表现就是祭龙祈雨,具体表现在春天或者干旱时节的祭龙。春天祭龙祈雨是彝语中部方言彝族俚濮较为常见的一项民俗活动,昙华山彝族俚濮表现得尤为突出。如前述的水磨等村外家庭祭龙之外,农历五月初四日,丫姑埂村俚濮在村下方的龙潭,板房村俚濮在村旁的水井处祭龙;春季的某个属龙日,拉扎们村、十地渣村俚濮在“罗末载独”(地名),赤石岩村俚濮在村子附近的“小青龙”瀑布前祭龙。祭龙有一整套程序:祭祀前,众人拔掉龙树周围的杂草,采来松毛,铺好祭龙场,把自家带来的祭品摆在场子中间,然后支锅打灶,烧水煮饭;毕摩等人在龙神前杀鸡宰羊,把羊头供在祭台上,肉饭煮熟后再熟祭,毕摩敬酒献饭,众人烧香磕头。祭毕,在松毛上摆“龙宴”,摆上大盆的羊肉,端上大碗的烧酒,在这里不喝酒的男人会被人斥为没有男人气概。酒足饭饱后,众人在龙树下“跌脚”欢歌。 [1]161拉扎们等村俚濮认为,有水就有龙,“水井有井龙,泉潭有泉龙,河里有河龙。”祭龙的目的在于求雨和水,可见昙华山彝族俚濮已从原始的雨、水由水神司管到由具体的“龙”来司管,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水的重要性认识的深化。
在昙华山一些偏僻、分散的村寨,俚濮的祭龙以村寨为单位,在农历三、四月间的一个属龙日,选择水源地的一棵大树作为“龙”献祭,以求雨水充足,庄稼丰收。在水源地祭龙是因为在彝族的潜意识中有龙司水的职责,而三、四月正是旱季,其目的多为祈雨以便农业生产。此外,昙华山彝族俚濮还有遇干旱或多雨时的祭龙。如赤石岩村俚濮如果到了立夏还不下雨,村民们共推一“主办”,凑钱在外村买一只羊或三只鸡,每户各带少许米、腊肉、酒及六炷香到山间出水口或水塘边祭龙,祈求龙神降雨;如遇雨水过多,对农作物造成涝灾,村民们又会凑钱买鸡到龙潭边祭龙,祈求龙神停雨。总之,围绕着旱作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昙华山彝族俚濮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以祭龙为主体的祭祀链。
值得注意的是,昙华山彝族俚濮祭祀的龙没有具体的形象,而是他们能够看得到、摸得着的水潭、山泉、瀑布、水井或者“龙”树,祭龙的目的是祈水,因此对龙的崇拜实质上是对水的崇拜。据调查,早在1980年拉扎们村彝族俚濮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在距村不远的深箐边的悬崖下建了一个小水电站,解决了村民的照明、农副产品加工及抽水灌溉等问题。但尽管如此,村民们仍沿袭传统习俗,把悬崖上的瀑布视为龙的象征,每年定期在崖下进行祭龙仪式,认为只要祭龙才会有雨水,现代科学与原始崇拜相融并存 [1]127。
牲畜需要水。望你开开恩,
黑龙呀黑龙,这里不是你在处,
次拉山上有龙潭,白竹山上有龙潭,
哪些地方最好在,哪些地方最好玩,
是你在的地方,是你玩的地方。
龙公龙母在那里,龙子龙孙在那里。
冬月腊月在龙潭,暖暖和和过冬眠。
格是遇着白雹了,你离开了家,
来到了这里?白竹山是有龙潭,
鸡足山是有龙潭,四面山头有龙潭,
那里有你在的地方。你想看一看,
看着庄稼去,看着树木去,
看着花草去,顺着放羊路走去。
走的越远越好,不要再回来。
在昙华山彝族俚濮地区,不仅恶龙要驱送,甚至遇到家中有人患白口疮、牙疼,也认为是惹“龙”不高兴,是喝了恶龙洗澡的水引起的,要请毕摩占卜后,在一些麻杆或竹片上刻一些划痕系在水井旁的树枝上,杀鸡驱送。驱送这类“黑龙”的咒词是:
很古的时候,没有黑龙神,
一年发大水,龙山被冲垮。
黑土留三堆,三棵土瓜藤。
黑土变龙身,藤子变龙尾。
龙山有黑龙,龙死变龙神。
龙神不害人,除非动龙泉。
阿枉死阿比扎拉 *,今天××生病了,
得罪黑龙神,需要送送你。
出白银三两,出黄金三钱,
买了九炷香,红公鸡一只。
还有一只鸭,还有一只羊,
及时送给你。古时没有你,
龙山发大水,黑土变成龙,
才有你的位。我出银子若干两,
买了田和地,黑龙买土地,
河边沙滩地。阴林枯叶作房子,
到了三四月,火山大爆发,
烧了你的房。到了五六月,
大雨洪水发,冲走你的地。
你们没有房,你们没有地,
到处来侵占,我们的土地。
众人有了恨,合伙杀龙神,
驱赶黑龙到岩边,黑龙杀尽了。
一男一女丢下岩,男的眼睛瞎,
女的脚筋断,他们谴责道:
我们在世时,不侵占他人一分一厘的土地。
你们违背了诺言,你们错了。
你们赶快回去,把关着的我们的魂放出来,
把被你咬伤的人医好还我,我拿树来赔你的树,
拿酒来赔你的水,你们没有理由了。
让××的病快快好,你赶快走掉。 [4]
在昙华山彝族俚濮地区,出于对水神、龙神的崇拜,还产生了不少有关水的禁忌。这些禁忌,对保护昙华山的水资源有积极的作用。如禁止砍伐水源林和水源附近的树木,不能到泉源、龙潭、水井里洗手、洗脸,更不能洗女人的衣服和小孩的屎尿布;到水源头喝水,没带饮具时要用手捧出来喝或用树叶等舀出来喝,不许伸头直接在泉眼里喝;溪流里严禁乱抛东西,不能在泉水边、龙树旁大小便等,这有利于保障水源的供给,防止清洁的水源遭到污染。昙华山俚濮认为,龙神林、河流或者村寨附近的水潭是龙神居住的地方,并把会出水的泉眼称为龙潭,禁止到龙潭里洗衣服、洗澡、饮牲口等,禁止在龙林放牧,严禁人畜践踏,若犯禁就会触怒龙神,给家人及家中带来灾难。这些水崇拜的一系列禁忌,虽然源于对水神的迷信崇拜,但却对保护水环境和饮水卫生极为有益,充分体现出了昙华山彝族俚濮人的有树才有水、有清洁卫生水才有人的身体健康的生态理念。
水崇拜作为作为昙华山彝族俚濮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水给人类带来了无尽的福祸,导致了人们对水的依赖与恐惧。尤其是昙华山彝区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自古以来人们最关心、最需要的是风调雨顺,无水旱涝灾之虞,而人们对水神、龙神的敬畏与膜拜,正是对水的依赖以及对水涝旱灾的畏惧和力求摆脱意识的集中体现。昙华山彝族俚濮水、龙崇拜产生的前提条件是以水的人格化和神灵化为其基础的,水神、龙神这两种不同层次的水崇拜对象,是水的人格化与神灵化相融合的产物。正如《滇彝正史·恕罪篇》中所说:“人类离不开水,所以祭水神。水能灌溉庄稼,使庄稼不受干旱,确保粮食丰收”。水的丰沛关系到农作物的收成,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因而他们直观地认为水神是掌管水的神灵,但水神既抽象又模糊,所以水这个自然物被人们由抽象到具体地加以两次想象处理,经过了水——水神——龙神的发展,最后产生了各种相关的祭龙求雨的习俗活动。于是出于对水这个自然物需求的祭祀水神活动发展到具体的祭龙神叠加,形成了昙华山彝族俚濮复杂多元的水崇拜和龙崇拜民俗体系。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1] 杨甫旺,张琪辉.云南昙华彝族文化调查研究[M].昆明:云南人出版社,2017.
[2] 殷必聪,肖朝发.神秘的直苴[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9.
[3] 张方玉.彝风管窥[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
[4] 姜荣文收集整理.蜻蛉梅葛[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
原载:《攀枝花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文字来源:搜狐网。
作者简介:杨杨(1994—),女,彝族,教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云南民族文化研究;杨甫旺(1962—),男,彝族,楚雄师范学院彝学研究院院长、研究员,云南省中青年学术与技术带头人,研究方向:彝族历史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