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彝学研究 Yi Study

当前位置: 首页 > 彝学研究 > 彝学研究论文精选

彝族优秀口传文化的包容性发展与传承保护

作者:陈顺强 发布时间:2022-05-06 原出处:《贵州民族研究》2020年第6期 点赞+(

​摘要:由于民族文化的特性使然,民族文化在传承过程中不仅只是传播和继承,更重要的是如何弘扬和创新发展。彝族口传文化是彝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和精髓,与其他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一道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时要用辩证法的发展观,全面、客观地认识和精准把脉目前存在的短板,以便准确定位文化未来的发展走向及其与其他文化相融相通的包容性发展方向。
关键词:新时代;彝族口传文化;包容性发展;传承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

image.pngRq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世界万物的发展都从低潮到鼎盛时期再到衰退的发展历程广泛曾经盛极一时,光耀四方的世界文明古国,经历亘古岁月,被年轮刻成了断壁残垣并逐渐消亡,而中华文明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历经5000年,且朝代更替频繁却历久弥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共同传承的,其灿烂、辉煌、衰退和消亡都与各民族息息相关。彝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祖国大西南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创造和传承了无数优秀文化,为中华文化瑰宝增添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元素。彝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广大普通劳动人民在生产和生活中不断总结、不断升华的过程中形成的一条生态链广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彝族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及其保护传承方式,是维系此链条之一的关键所在,而彝族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发展应该是贯穿整个彝族文化发展历程,在彝族传统文化发展低谷、高潮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毋庸讳言,文化只有在碰撞、渗透与包容中才能创造出诸多精彩纷呈、包罗万象的文化符号,并使其持续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由此,摆在诸多文化人、学术界面前的一大学术问题就是:如何处理主流文化与民族文化包容发展的关系,如何构建彝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体系及可持续的关系。Rq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文化包容性发展”概念阐述

包容性发展最终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指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享有机会均等的发展模式,公平享有经济增长带来的包括社会文化、教育、医疗、就业和环境卫生等一系列经济增长成果,驳斥以往由于种种因素带来的发展机会不均等的情况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有学者也曾提出文化包容性首先是从世界范围来讲本国与他国的不同世界观、价值观文化之间的和平共处、和平发展;其次是内部也就是本国内不同民族、不同族群的不同文化间的平等共处与互利发展;再次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共同发展。目前学界对“文化包容性发展”概念的定义没有形成统一共识,都从各自的视野给予阐述。从字面理解“包容”就是“和谐”的理念。笔者认为,“文化包容性发展”在以“包容”“和谐”的姿态下,以自觉的意识和开放的胸怀,在积极主动接纳、借鉴和吸收他文化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对自我文化在传承和弘扬基础上的创新发展。Rq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文化包容性发展势态下的彝族文化传承

近年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并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了我们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提出了总体要求,明确了指导思想,确立了基本原则,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是中华民族文化保护的福音。新时代彝族文化的包容性发展要持续保持海纳百川的胸怀,厚德载物的品质,兼容并蓄、自强不息的气节,才能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添砖加瓦贡献力量。Rq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一,对一切有益的外来文化持秉“包容”的态度容纳之。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文化的传播速度之快让人应接不暇,甚至不知所措,微博、微信、流媒体等传媒介质发展迅速,成为了当下社会交往,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主要方式,可以说完全颠覆了传统的交往、交流渠道,成为文化传播、发展不可忽视的时代旋律。如今,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许多民族地区的孤寡老人、留守老人也能通过微信视频与远在北、上、广打工的子女交流,并能迅速了解到外界正在发生的事情。然而在吸收、借鉴和学习外来文化时,不能盲目模仿、照搬照抄。在世界一体化、多样文化并存的今天,要时刻以“文化包容性发展”的理念为基调,做到择优而用之,择善而从之,形成文化多样性、多元性共存共融的文化生态。很多鲜活的历史证明一味地排斥外来文化及其他文化,都将走向落魄,是苍白的文化,枯竭的文化。当今社会,不同文化种类之间的合作交流成为发展的常态,只有正确处理好主流文化与多元文化之间的关系,承认各文化间存在差异性、多样性,这是推动全球文化共同发展的根基,也是新时代文化包容性发展的核心问题所在。Rq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二,借鉴和学习其他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方式,加强本民族优秀文化建设,建立良性的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生态链。实施包容性的文化发展战略,打造彝族传统文化精髓在内的民族文化工程,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广大民众的精神滋养,提升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推进民族文化内生动力。以开放的胸怀不断接受、吸纳优质外来文化营养,促使自我文化强大的生命力,造就吸纳外来文化的重要心理文化基础,没有这样一个基础,不仅不能消化反而很有可能会被异文化所同化。同时要注重“引进来”又要“走出去”,如季羡林先生所说那样既拿来又送去,把外国的好东西拿来,把自己的好东西送去,这叫做拿来主义和送去主义的结合,让世界了解本民族文化,认同本民族文化,喜欢本民族文化。Rq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彝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现状

(一)以出版物的形式进行文化传承

彝语言文字是彝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彝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近年来,民族出版社、四川民族出版社、云南民族出版社、贵州民族出版社等在彝族文献经典原著的基础上进一步收集、整理、翻译,让经典原著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发挥根本性、支撑性作用。先后出版了一大批彝文文献典籍,内容涵盖天文历法、历史文化、哲学社会科学等方面,如《勒俄特依》《玛木特依》《梅葛:彝族创世史诗》《查姆:彝族创世史诗》《彝族传统经籍文学研究》等等。Rq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以馆藏形式进行传承保护

彝文文献用浩瀚如烟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彝文文献囊括了彝族历史、天文历法、语言文字、政治经济、社会哲学、医药、宗教、伦理等这些文献典籍资料的总数达到数万卷之多,其中大多数具有特殊的学术价值,如被誉为“百科式的巨著”的《西南彝志》、药典《齐苏书》、叙事长诗《阿诗玛》等。这些彝文经籍文献手抄本居多,石刻、木刻本很少。Rq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国内彝文文献分藏在滇、川、黔、桂和北京等省市自治区的图书馆和科研机构。2005年,西南民族大学建成了全国规模最大的彝学文献中心(彝学文献馆)。目前该馆馆藏6000余卷(册) 彝文古籍文献,馆藏文献内容丰富,种类较齐,其中不乏珍本、孤本和善本。也有部分非常珍贵的文献流失在海外,被一些国外文化机构所收藏,如:法国巴黎东方语言学校有30册,法国巴黎天主教外国教会有20册,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17册,英国不列颠博物馆8册等。Rq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以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进行文化传承和保护

彝族历史上口传文化传承的介质主要是骨简、竹简和石碑,另一种有效的途径是口耳相传。传统的文化记录方式、记录手段,在今天看来有一定的局限性,因记录介质的简陋对文化包含的内在信息并不能全部记载。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尤其是数字数码记录技术越来越高端,以数字技术为记录介质的方法正在改变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Rq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北京大学孔江平教授、西南民族大学苏连科教授等运用语言学、语音学、生理学和计算机科学技术等交叉科学技术对彝族口传文化毕摩诵经、苏尼诵经、阿都高腔和口弦等的生理信号、语音信号进行数据采集,提取了文化演述人嗓音、声道和呼吸等信号参数,建立声学和生理模型,最大限度保留文化信息,渴望未来恢复文化内涵。陈顺强利用声学、生理学、心理学等研究方法,建立基于动态电子腭位彝语语音参数数据库,对看不见、摸不着的彝语语音的产生、传播和感知及其协同发音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对彝族口传文化如尔比、克智、原声态民歌、史诗等利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最大限度保留语音的生理信息、物理信息和文化信息,在将来即使这些口传文化消亡,也能利用这些语音信息恢复原样。Rq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以影音媒介传播方式进行文化传承

彝族传统文化中口传文化部分不管是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非常丰富。但是这些口传文化大都是以祖辈传父辈,父辈传子辈的口耳相传的形式存在于民间。而如今摄影和录音技术高度发达,以影音形式保护传承传统文化成为一大主流。陈顺强的“中国节日志子”项目“四川布拖县彝族火把节”,通过对布拖县洛古乡阿保村彝族火把节进行实地拍摄,完整记录了彝族火把节宗教仪式及其节日文化。摩瑟磁火《彝族史诗“勒俄”》纪录片,在彝族聚居村落“勒俄”仪式现场拍摄“勒俄”,完整记录了彝族史诗“勒俄”。武小林的《彝年》、何定安的《彝族十月年》、蔡富莲的《彝族剪羊毛节》等,全面真实客观地记录了当下彝族地区还在流传的文化,创新发展了文化生态。Rq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五)以非遗传承形式进行文化传承

非遗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可使民族文化不“断流”。通过非遗这样一种传承的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文化的原生态,并不断地创新和发展。Rq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此外,民间组织、社会团体等在发展传承传统文化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党和国家大力支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云南、四川、贵州和广西四省区和各地州市、县先后成立了以研究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为己任的彝学会,定期举行研讨会研究如何更有效地传承和发展彝族文化。以彝学会为平台,各地陆续举办语言文字培训班及各种文化传承讲座等。凉山州美姑县的中国彝族毕摩文化研究中心、楚雄市的彝族毕摩协会等围绕保护彝族毕摩文化和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紧迫性经常举行交流磋商,呼吁毕摩们积极参与到彝族传统文化的抢救和保护工作中来,做好对毕摩信徒的教育义务,自觉承担起传承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为民族文化的弘扬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q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彝族传统文化当代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传承意识淡薄

当下,全球化、信息化在加速,欧美国家的价值观和价值体系不断入侵,文化全球化的浪潮扑面而来,正冲刷和稀释着本土文化。许多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民众通过微信、微博观看世界,对自身本土文化越来越淡漠,甚至产生怀疑。当外来文化横冲直撞时无法适从,开始出现文化混乱、道德冷漠等现象,对传统优秀文化发展、弘扬的重要性意识淡薄。毋庸置疑,彝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也包含有一些与新时代精神、科学技术不相容的部分,我们要加以甄别、摒弃,如迷信活动,必须破除迷信。Rq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文化传承保障体系不够健全

政府和民间组织发出了抢救保护文化的动员令,为各民族文化抢救和保护提供了资金支持和研究团队,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文化传承体制机制有待完善。一是资金投入缺乏政策引导,需要政府制定一系列文化建设基金制度,并适当引入民间资本进入文化建设和开发中来。二是文化保护与传承缺少系统的制度与法律措施的保障。美国、英国、日本和韩国等国家很早以前就开始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来保护传统文化,而我们国家尤其是民族地区在这一方面一直都是缺失的。老祖宗流传给我们的文物、经籍文献、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毕摩经书、口承文学“木莫君惹”、传统工艺“彝族漆器”、节庆礼仪“火把节”“彝族年”、民族服饰和手工艺等都需要用知识产权法来进行保护。在传统文化挖掘、整理、开发、传播过程中,对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对文化进行科学研究等方面更加需要科学的、适用的法律制度和管理方式。Rq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五、结语

我国广大民族地区的原生态民族文化不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且独具特色,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新时代传统文化在传承过程中不仅只是传播和继承,更重要的是如何弘扬和创新发展。彝学界专家、学者在传统文化传承方式领域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并形成了一整套传承模式。作为研究文化的学者,面对传统文化要做忠实继承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弘扬民族精神,传播民族价值。在传承和弘扬过程中不能“全盘肯定”地拿来,也不能“全盘否定”地舍弃,要用辩证法的发展观,全面、客观地认识和精准把脉目前存在的短板,以便准确定位文化未来的发展走向,及其与其他文化相融相通的包容性发展方向。在传承和弘扬过程中要牢牢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Rq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

本文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彝语动态电子腭位和语音数据库及其相关基础理论研究”(项目编号:15CYY048);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彝学研究中心一般项目“文化包容视野下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YXJDY1408)的阶段性成果。
原载:《贵州民族研究》2020年第6期;文字来源:彝族微信公众号。

作者简介:陈顺强,四川米易人,西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字信息处理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彝族语言文化。 特此向图文原作者致以敬意和感谢!

【声明】本文转自公开互联网平台,并经彝族人网排版发布,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和彝区发展。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完全赞同或者证明其信息真实性。文章版权归属作者和原媒体,如著作权人不愿意在本网发表或文章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或修改。特此向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和感谢!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