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在彝文化里的体现与应用
摘要:作为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之一的彝族,其在历史传承中留下了许多精美的文化。黑红黄三种颜色作为他们的喜爱色彩,不仅成了他们文化的象征,更是在他们的生活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本文试图通过探寻彝族色彩文化的奥秘,来引发我们对民族文化的思考。
关键词:彝族;色彩;文化
1 黑红黄三种颜色在彝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在彝族人民的信仰中,以黑红黄为主色调,它们各自有着伟大而鲜明的意义。根据凉山州彝族文化研究所所长吉克曲日的解释,红色代表太阳、火光;黄色象征植物,意味着季节的更替、庄稼丰收;而黑色则代表了大地、生命的延续。这三种颜色既是彝族人长期生产、生活的总结,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这个民族对自然、对神灵的敬畏。如果将这三种颜色联合起来看,其实也正是农业活动的的精辟总结:植物在这片大地上,吸允大地提供的营养,享受阳光的沐浴,等到秋天就是一番丰收的景象。就这三种颜色的应用来说,是极为广泛的,并无太大限制,比如漆器、服装、首饰,而且历史悠久,自商周时期便得以运用。
如今在凉山州向外宣传的过程中就定义了一个“五彩凉山”。所谓“五彩”并不是我们简单理解的黑红黄三色再加另外两个颜色,在吉克曲日所长的理解中:五彩是指“天彩、地彩、日彩、月彩、彝彩。”
2 黑红黄三色在彝族漆器中的霸主地位
据考证,彝族的漆器超过了三千年的历史,它最早发源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喜德县。喜德县被誉为“彝族漆器之乡”,传说该县的伊洛乡阿普如哈是漆器的发源地。而居住在这里的吉伍家族更是漆器的传承世家,他们在这里传承了十多代,迄今为止,这里还是漆器保留最完整,制作工艺最精湛,最集中的一个地方。
在今天我们所能看见的彝族漆器中,黑红黄三种颜色占据了漆器装饰中绝对的霸主地位。黑色象征着深沉而厚重的土地,红色象征着火一般的热情,黄色象征着丰收的喜悦以及女子的美。漆器在彝族同胞的生活中处处可见,它们一般以木料、骨、角为原料,要经过近四十余种的工艺,其中包括了例如:选伐原木,粗坯,细坯,细磨,磨花,阴干等工序。漆器在日常生活中是一种工具,它更是一种精美的艺术品,代表了彝族人民的智慧与审美。
漆器的产生与彝族同胞的生产生活是分不开的,彝族的奴隶社会中更是用漆器来划分社会地位。众所周知,西南地区的彝族同胞在解放以后,一步跨千年,直接从奴隶社会过度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凉山彝族奴隶社会之所以能够千年不变,一方面是由于该地区地形的闭塞与落后,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这里形成了一系列的家支、社会等级、习惯法等工具来约束着人们的进步。在家支和等级制度的联合作用下,彝族奴隶社会中出现了极少数的奴隶主贵族统治着大多数奴隶的现象。由此,奴隶主们为了彰显身份,便制造出了用于区分等级地位的工具,其中之一就是漆器。
在奴隶社会时期,绘有红黄黑三种颜色的漆器是彝族中的贵族所专用的,而在彝族的内部,贵族所特指的是黑彝。彝族人以黑色为尊,在崇尚黑色的情况下,就连贵族和奴隶也用黑白二色来形成对比区分。而在漆器的色彩上,黑色是作为底色大面积出现的。因为黑色代表着大地之母,代表着庄重、肃穆、威严。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欣赏认知在变化的情况下,漆器中出现了只有黑红,或者只有黑黄两种颜色搭配的漆器,但是纵使发生着变化,黑色总是出现在漆器中,不会消失。这足以说明,人们对黑色的喜爱,奠定了三原色之一的黑色在彝族漆器中的霸主地位。
漆器中的红黄两色一般是用来在黑色上作画的,采用红色和黄色的结合绘画,在黑色的漆器底面上描绘出象形的花纹,例如窗格纹、鸡冠纹、索玛花纹、指甲纹等。所有的花纹都是基于人们的生活而创造出来的,当然在现代生活的发展中,这些花纹也有了一定的发展。漆器制作世家吉伍家族发源于漆器之乡的喜德,代代相传一共发展了十几代,到吉伍五呷大师这一代共经历了家族的十七代传承。在他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一些比如镶银的作品,还有一些只剩下黑红或者黑黄的漆器。从吉伍五呷的口中得知,传统的依旧在传承,可是现代的人出现了一些不一样的审美,他们觉得黑红更好看,或者黑黄更好看,于是黑红黄三色的固定搭配在现代出现了一些不一样的变化。
3 色彩在服饰搭配中的运用
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彝族人民创造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彝族服饰,其中绮丽的色彩在彝族服饰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色彩斑斓的彝族服饰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彝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深刻的民族意识。彝族服饰在色彩搭配上采取明色与暗色相结合的方式,主要以黑黄红三色为主色调,彝族的尚黑传统使得黑色更是经常作为基调使用。由于黑色的纯度低,在明暗反差中更能提升亮度,体现出其他颜色的鲜艳,使彝族服饰在斑斓的色彩搭配中不失沉稳与庄重。在彝族人看来,黄色也代表着女性,彝族火把节中的选美,每一位参选的女性都会撑着一把黄色布伞。从视觉感官来讲,黄色给人以活泼、灵动的感觉,黄色的大量运用使彝族服饰更加兼具典雅与活泼。红色在大多数地区都象征着喜庆,而在彝族地区也不例外。红色受到彝族人民喜爱的原因除了它的寓意呈祥之外,还有一个原因便是它和其它颜色搭配起来协调度更高。彝族风俗注重嫁娶事宜,新娘装虽然不是必须大面积要求红色,但是在一些关键的地方,比如衣服领子,就必须要是红色的,其它地方的色彩均可按照自己的喜好随意搭配。
在民族文化的沉淀中,色彩潜移默化地在彝族服饰中对年龄的分化比较明显,彝族女性服装色彩也较为严格。彝族幼女的服饰多选用活泼、明亮的颜色,如粉色、黄色、绿色等;青年女性的服饰则在活泼中更添一份典雅,如白色、蓝色;中年女性的服饰则为一个明显的过渡期,在这个时期,服饰颜色已经逐渐由明转暗,丢弃之前的活泼,转而向庄重沉稳发展,主要选用紫色、青色等较为庄重的颜色;老年女性服饰在颜色的选择上则比较单调,偏向暗色系,主要选用青、蓝布,与中年女性服饰相比,纹样也较少,更体现了岁月的沉淀。而彝族男性服饰在颜色分化方面表现并不是特别明显,大多采用暗色为服饰的主色调。
4 汉族与彝族在色彩中的对比
彝族是一个直接从奴隶社会过渡到近现代社会的民族,在很多民族传统风俗中,彝族人民对自己民族的文化或是习惯都是直接沿袭,所以才使得彝族人民对黑黄红三色的崇高信仰几乎没有变过。虽然汉族的历史文化悠久深邃,但是正是因为经历的时期太长,其中很多文化元素在不同时期发生变异,不断与其他文化相冲击、融合,导致今天我们对某些文化的认识与历史时期人们的认识并不相同。
在彝族的奴隶社会时期,贵族们认为自己的骨头是黑色的,是与众不同的,所以在当时就形成了以黑为贵的思想,黑彝才是贵族,而白彝则为奴隶,色彩决定身份。由于彝族是奴隶社会统治制度,白彝一直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思想上受到很大程度的制约,以至于在迈入近代社会后仍然崇尚黑色,并以黑色为荣。而汉族开始频繁使用黑色并开始崇尚黑色则是从秦朝开始,古时汉族的传统观念认为颜色与“五德”有关,金木水火土分别对应白青黑赤黄,黑色即为水德。秦始皇因为命中占水德而使天下统一,所以其服饰用具均以黑色为多,在秦始皇的强制统治下,黑色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占据重要地位。但是由于黑色本身的特质和在后世中受到的的文化冲击,让人觉得黑色太过于神秘、沉重、阴暗,所以慢慢地黑色被运用于比较庄重肃穆的场合。
黄色在彝族和汉族的传统中都曾占据过重要地位,彝族人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定义黄色为光明、丰收,并且有如彝族女子般的典雅,男子般的刚毅。在不断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彝族人对黄色沉淀出了一份依赖的情感,金黄的色彩意味着他们丰收季节的到来,而明媚的颜色在他们眼中也是女子美丽的象征。黄色在彝族文化中表示活泼美丽,但是在汉族传统中却是权力的象征。五行土为黄,黄色代表着土地之色,受古时“天人合德”思想的影响,中华民族由土地养育,黄河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虽然黄色在早期便受人们尊崇,但它真正代表权力,作为帝王的专用色却是在隋唐时期才被确立,隋代以后开始,皇帝要穿龙袍,从此黄色成为了皇帝的专用色,官员及平民百姓不得使用。黄色在彝族文化中属于跃动活泼的一部分,不论是在人们的意识中还是在生活服饰中,黄色都是用于调节色彩氛围的,而在汉族传统文化中,黄色则更加显得强制一些,人们对黄色的态度是一种敬畏膜拜,亦或是畏惧。
作为民族传统三原色之一的红色,在彝族中的地位也尤为重要,红色的英雄结代表了彝族勇士的荣光,热情洋溢的色彩在赛场上更能激奋人心。其实红色在彝族和汉族中的地位作用几近相同,基本性质也差不多,但是由于民族文化的不同,人们对其的理解也各不相同,所代表的内涵也不完全一样。红色在彝族中有坚定、坚强的含义,是勇士的象征,在汉族中意义则相对娇柔,比如红妆,红颜均表示女子容貌,但红色的基本性质在两族中都表示胜利荣誉,喜庆吉祥。杜甫曾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可见,红色在古代也代表了权贵之家。红色热烈,奔放,温暖的视觉感受在彝族文化中代表了彝族人民的性格,也代表了彝族热情的民族魅力。
彝族以黑黄红三色为民族的原色,这三种颜色从古至今在彝族文化中占据了不可替代的文化社会地位,彝族人已经将黑黄红三原色作为自己民族的信仰,与人类社会的生存联系在一起,支撑着民族的社会生产与生活。相对于黑黄红三种颜色在彝族中长期占据的主导地位,它们在汉族中的社会地位却是跌宕起伏的,正是由于汉族文化悠久流长,经历频繁的朝代更替,又有五行相生相克之说,所以在不同时期它们的社会地位不同,并没有像在彝族中的地位坚定稳固。彝族和汉族都有自己悠久的历史文化韵味,斑斓的色彩文化虽彰显了两族在文化中的不同,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显示了其共通之处。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文艺学院2015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成果之一。
原载:《科学与信息化》2016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