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民族文化:新“花”怒放 电影《走山人》西昌开机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据了解,《走山人》由新锐导演贾铁执导,曾拍摄过《秋菊打官司》、《周恩来》、《荔枝红了》等经典影片的著名摄影师余小群也欣然加盟该片,力求使影片画面唯美,突出浓郁的民族色彩和地域色彩。而影片的大部分演员都是“就地取材”,有的是连汉话都不会的彝族老乡。
《走山人》已于20日在泸沽湖正式开机拍摄。目前,摄制组的70多名演职人员全部到位,预计将在凉山拍摄近两个月。泸沽湖有3个景点、一个星期拍摄时间。尔后直接到螺髻山,影片中有70%的戏份都将在螺髻山完成,还有一小部分戏将在邛海泸山拍摄。后期制作将在北京完成。本网将跟踪报道剧组的拍摄情况,敬请读者关注。
导演贾铁年轻、英俊、短发微卷,眼神炯炯,始终微笑,他的眼里、笑容里仿佛有好多好多的故事和好多好多的梦……
这位颇具才气和潜力的年轻导演,学生时代就有作品获得欧洲国际大奖提名。这一次他将十年的艺术积累与独特的艺术见解相结合,致力将民族文化推向世界。
贾导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是一部文艺片,以后它将成为一部获奖片,向欧美、东南亚的一些国家进军,向日本东京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戛纳电影节进军。它反映的是大凉山的彝族儿女奋力保护大山,与盗猎分子作斗争,把它说成一部提倡环保的文艺片也未尝不可。演员几乎都是彝族,在拍摄中,他们可以用自己的语言交流,可以按自己的方式生活,他们不需要演技,因为他们在演自己。他们都是大山的儿女,对大山那般深厚的热爱不需要任何修饰,就是最完美的主题。”
据贾导介绍,他在北京读书时有特别多的彝族朋友,他们热情、善良、真诚、豪爽,朋友口中那些关于大山的故事对于他来说就是一个梦,一个遥远又熟悉的梦,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就坚定:一定会拍出一部反映彝族文化的影片,它会像梦一样美丽、纯洁。
当记者向贾导问及何为其灵感之源时,贾导若有所思,他说:“应该是矛盾吧,影片中矛盾无处不在。彝族人民最先以猎为生,最好的猎手便是英雄,然而,现在他们却与野生动物为友,与盗猎者为敌,捍卫大山的守山人才是英雄;彝族青年一面憧憬着美好的山外的世界,一面又离不开大山,那样纠结的情感也正是彝人纯真、质朴的情感。”
《走山人》的摄影师可是来头不小,看清楚了,他是曾获得奥斯卡最佳摄影奖的著名摄影家余小群老师。他作品有《秋菊打官司》《周恩来》《荔枝红了》。
据余老师介绍:该片的外景取材依剧情需要在凉山各县甄选,一年前,剧组人员就来到凉山州的美姑县、普格县等县市踩点取景。目前初步选定的景点是普格的螺髻山和盐源的泸沽湖等外景地。摄制组将组合出彝人特征而又风格各异的造型,给人带来独特的视觉感受;泸沽湖、螺髻山等自然景观将为观众奉献出油画般的美丽画面。
晏子女士和蔼可亲、气度不凡,她是《走山人》的制片人,也是编剧之一,他告诉我们:“剧本的原型呢,是彝族小伙白龙为我们提供的马边彝族的真实故事,在将素材剧本化的同时,我们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首先,我们在北京召集到了一些致力于彝族文学界的‘大佬’们,向他们讨教,向他们学习。然后,我们和导演三进凉山,亲自体验、感受彝族文化。第三,我们的群众演员都是彝族,他们会在拍摄中为我们及时指正。另外,我们纪实,我们会在改正中突破,电影主要是突出大山的‘纯洁’,绝对不求商业炒作、比如女主角有个镜头是穿着吊带裙子跳舞,后来我们都改成了背心裙,性感、商业不是我们追求的,我们的主旨是将《走山人》打造成一部面向国际,奉献给高品位的艺术片,而不是一部面向市场的娱乐片。”
说起电影最大的特点,剧组人都不约而同地回答:“是美”。
据导演介绍,这部电影属冷灰色的色调,或轻快或悠扬或急促或哀伤的旋律贯穿其中,没有歌词,油画一样的画面美得安静。
“没有血腥直露的厮杀场面,死亡是通过风干的残骸来表现,仇恨是在画面切换中显露。开始是一双脚,也许,它是动物的脚,守山人的脚、或者是到猎人的脚,它走进大山,最后没有走出大山。以一声枪响划破万籁俱寂的夜空开始,以金色的阳光下一声枪响和铺天盖地涌来的招魂歌结束。最后那一枪,也许是穿透了野兽的胸膛,也许是穿过我们自己的胸膛,谁知到呢?也许人类在开枪猎杀的同时,也杀死了自己,谁说得清呢?”
电影唯美至极令人期待,《走山人》中最后的枪声不得不让我们想到吉狄马加的《最后的呼唤》,那么,让我们在美丽大山中尽情吟唱吧!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由北京中亚影视中心、河南影视集团、凉山州委宣传部联合摄制的电影《走山人》,于4月19日下午4点在凉山火把广场国际电影城举行新闻发布会暨开机仪式。这是首部反映凉山彝人守护大山的环保题材电影,“山鹰组合”主唱吉克曲布再度出山,首次“触电”,出演男一号。女一号则是来自甘洛县的阿依莫。
据了解,《走山人》由新锐导演贾铁执导,曾拍摄过《秋菊打官司》、《周恩来》、《荔枝红了》等经典影片的著名摄影师余小群也欣然加盟该片,力求使影片画面唯美,突出浓郁的民族色彩和地域色彩。而影片的大部分演员都是“就地取材”,有的是连汉话都不会的彝族老乡。
《走山人》已于20日在泸沽湖正式开机拍摄。目前,摄制组的70多名演职人员全部到位,预计将在凉山拍摄近两个月。泸沽湖有3个景点、一个星期拍摄时间。尔后直接到螺髻山,影片中有70%的戏份都将在螺髻山完成,还有一小部分戏将在邛海泸山拍摄。后期制作将在北京完成。本网将跟踪报道剧组的拍摄情况,敬请读者关注。
导演贾铁年轻、英俊、短发微卷,眼神炯炯,始终微笑,他的眼里、笑容里仿佛有好多好多的故事和好多好多的梦……
这位颇具才气和潜力的年轻导演,学生时代就有作品获得欧洲国际大奖提名。这一次他将十年的艺术积累与独特的艺术见解相结合,致力将民族文化推向世界。
贾导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是一部文艺片,以后它将成为一部获奖片,向欧美、东南亚的一些国家进军,向日本东京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戛纳电影节进军。它反映的是大凉山的彝族儿女奋力保护大山,与盗猎分子作斗争,把它说成一部提倡环保的文艺片也未尝不可。演员几乎都是彝族,在拍摄中,他们可以用自己的语言交流,可以按自己的方式生活,他们不需要演技,因为他们在演自己。他们都是大山的儿女,对大山那般深厚的热爱不需要任何修饰,就是最完美的主题。”
据贾导介绍,他在北京读书时有特别多的彝族朋友,他们热情、善良、真诚、豪爽,朋友口中那些关于大山的故事对于他来说就是一个梦,一个遥远又熟悉的梦,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就坚定:一定会拍出一部反映彝族文化的影片,它会像梦一样美丽、纯洁。
当记者向贾导问及何为其灵感之源时,贾导若有所思,他说:“应该是矛盾吧,影片中矛盾无处不在。彝族人民最先以猎为生,最好的猎手便是英雄,然而,现在他们却与野生动物为友,与盗猎者为敌,捍卫大山的守山人才是英雄;彝族青年一面憧憬着美好的山外的世界,一面又离不开大山,那样纠结的情感也正是彝人纯真、质朴的情感。”
《走山人》的摄影师可是来头不小,看清楚了,他是曾获得奥斯卡最佳摄影奖的著名摄影家余小群老师。他作品有《秋菊打官司》《周恩来》《荔枝红了》。
据余老师介绍:该片的外景取材依剧情需要在凉山各县甄选,一年前,剧组人员就来到凉山州的美姑县、普格县等县市踩点取景。目前初步选定的景点是普格的螺髻山和盐源的泸沽湖等外景地。摄制组将组合出彝人特征而又风格各异的造型,给人带来独特的视觉感受;泸沽湖、螺髻山等自然景观将为观众奉献出油画般的美丽画面。
晏子女士和蔼可亲、气度不凡,她是《走山人》的制片人,也是编剧之一,他告诉我们:“剧本的原型呢,是彝族小伙白龙为我们提供的马边彝族的真实故事,在将素材剧本化的同时,我们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首先,我们在北京召集到了一些致力于彝族文学界的‘大佬’们,向他们讨教,向他们学习。然后,我们和导演三进凉山,亲自体验、感受彝族文化。第三,我们的群众演员都是彝族,他们会在拍摄中为我们及时指正。另外,我们纪实,我们会在改正中突破,电影主要是突出大山的‘纯洁’,绝对不求商业炒作、比如女主角有个镜头是穿着吊带裙子跳舞,后来我们都改成了背心裙,性感、商业不是我们追求的,我们的主旨是将《走山人》打造成一部面向国际,奉献给高品位的艺术片,而不是一部面向市场的娱乐片。”
说起电影最大的特点,剧组人都不约而同地回答:“是美”。
据导演介绍,这部电影属冷灰色的色调,或轻快或悠扬或急促或哀伤的旋律贯穿其中,没有歌词,油画一样的画面美得安静。
“没有血腥直露的厮杀场面,死亡是通过风干的残骸来表现,仇恨是在画面切换中显露。开始是一双脚,也许,它是动物的脚,守山人的脚、或者是到猎人的脚,它走进大山,最后没有走出大山。以一声枪响划破万籁俱寂的夜空开始,以金色的阳光下一声枪响和铺天盖地涌来的招魂歌结束。最后那一枪,也许是穿透了野兽的胸膛,也许是穿过我们自己的胸膛,谁知到呢?也许人类在开枪猎杀的同时,也杀死了自己,谁说得清呢?”
电影唯美至极令人期待,《走山人》中最后的枪声不得不让我们想到吉狄马加的《最后的呼唤》,那么,让我们在美丽大山中尽情吟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