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文艺 Culture and Art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影视 > 影视要览

《诺肃穆地》音乐片介绍

作者:吉梭阿旮 发布时间:2006-03-24 原出处:时间纪工作室 点赞+(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诺肃穆地音乐片的制作初始,是对“妞妞惑“这种吟唱方式的喜爱,但因为吟唱的单调和重复,如果不懂吟唱的内容,就会很乏味。我做了大胆的改动,在不改变原声吟唱的前提下,剪切出简短的一段,配上相宜的配乐,根据曲调吟唱的内容,配出画面。这样的制作理念,推动着制作出各式的音乐片,旨在反映彝族依洛地区,我成长的这块土地上的人文风光。 诺肃穆地音乐片的制作还未全部完成,还有很多内容(如笛子,木叶的吹奏等等)尚待制作,对彝族文化的这种制作尝试,希望得到专业人士的指导和指正!诺肃穆地音乐片的素材采集地是凉山州美姑县,美姑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凉山彝族自治州的腹心地带,典型的彝族聚居地,彝族人口占97.8%。美姑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蕴育出的是美姑彝族独具特色的艺术文化。9m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9m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诺肃穆地音乐片收录了大量的本土民歌和乐器演奏,本土民歌包括“妞妞惑”“卡斯”等各种吟唱方式,民歌的吟唱旋律单调且重复,如果不懂吟唱的内容,就会很乏味。我尝试做了大胆的改动,在不改变原声吟唱的前提下,剪切出简短的一段,配上相宜的配乐,根据曲调吟唱的内容,配出画面。这样的制作理念,推动着制作出各式的音乐片。 打开你的眼睛,让彝地的吟哦引领你开启一道彝族依洛地区生动的人文风光画卷。 对彝族文化的这种制作尝试,希望得到观众的认可和喜爱!9m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9m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卡斯”和“惑”在美姑彝区,人们把平时在田间地头,劳动休息,放牧场所,婚嫁场合吟唱的歌都称为“惑”,“惑”音调优美,抒情性强;“卡斯”是彝族民间口头语言艺术中内容最丰富,表现形式最灵活,融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辩论性为一体,最受群众喜欢的一种语言艺术。有人称“卡斯”为雄辩术,“卡斯”所涉及的内容涵盖整个彝族的全部生活。片中开始是旋律抒情的“惑”,随着背景音乐改变过渡到快节奏“卡斯”。9m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9m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格萨勒9m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9m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美姑彝族的“惑”中,有女声和男声,也有一到数人的合韵吟唱,音律简单,唱腔优美。歌词内容丰富。“格萨勒”是双人的女声主从唱,吟唱的内容围绕“格萨勒”(好玩的)的主题,表达出彝人生活中快乐的场景。歌词的大意是:好玩哎,好玩哎,彝历年的三天吃喝玩乐是最好玩,好玩哎,好玩哎!大祭祀的三天人来人往最好玩,好玩哎,好玩哎,阿妈的幺儿去赶场了最好玩......9m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9m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诺古诺必9m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9m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美姑彝区的金银制品可谓精美独造,造型丰富多样。明、清时期至民国,在美姑地区已有金银器物的加工技术。彝族银器工艺极为考究,主要有酒具类、头饰、衣物饰品类。本片展示的是小部分彝族妇女佩戴银戒和银手镯,因为制作时间和素材采集等各种原因,饰品展示的种类太少,制片计划将在下部展示银饰的片中弥补此片的遗憾。9m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9m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毕摩9m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9m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作为彝族原始宗教文化的代表人物毕摩,是彝族民间宗教活动中沟通神、鬼、人之间的司职者,因为从事原始宗教活动的需要,他们懂彝文,用彝文,拥有丰富的彝文经典。他们是彝族文化的传播者,也是彝族文字的传承者。9m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9m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惹妞9m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9m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美姑彝族情歌是彝人爱情生活的真实反映,它抒发着情侣之间互相爱慕与相思之情,从形式上,美姑彝族的情歌总称为“阿惹妞”,情歌内容丰富,独具特色。美姑彝族有自己特别的民族心理和审美意识,其表现就是独具特点的羞耻感,凡亲人或外人在场,不能随意开“荤玩笑”,所以,阿惹妞的传承场所是在放牧场景或旷野无人场所。若在村里或家里唱会被视为异类,遭人鄙视。阿惹妞的曲调优美,悠扬婉转,情浓意迭。唱词的篇幅较长,一般长达数百上千行。9m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9m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此片片头的小女孩手中弹奏的是彝族本土乐器“口弦”,彝音为:“霍霍”,弹奏的旋律清亮,婉转。深受彝族群众特别是姑娘们的喜爱,挂于胸前既作饰物,又是乐器。被称为“说话的伙伴”。9m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9m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月琴老人9m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9m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的俗语说:“口弦会说话,月琴会唱歌”,“指头弹月琴,是心儿在说话”。月琴是彝族人生活中一种表情达意的乐器。9m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9m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片中弹月琴的老人是美姑县一个彝族村寨的村民,他聊起了和月琴的亲缘,他手中弹奏的月琴是从他爷爷手中传承下来的,现在七十高龄的老人从七岁就开始弹琴。由于年事已高,老人的手不再灵活,弹奏的乐曲已不是那么动听,但我心怀感动,想籍由这些片段的乐曲和画面,让更多的人感受老一辈彝人的情感和沧桑,在将离开这位老人时,我问他是否已将技艺传承给儿女,回答是辛酸的:“弹琴不能赚钱,孩子们都出门打工了!”9m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9m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么啥呢的9m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9m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彝地很多偏远的山寨里,人们仍以最原始的方式劳作,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复一日的贫穷,心中酸楚的哀叹行走跌宕起落的曲调间。“么啥呢的”译为“可怜的”,哀怨的歌谣呀!带不走彝地的贫穷!9m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