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撒维遮阿聂氏源流
彝族自古注重祖先崇拜,祭祖、建祖祠、叙祖谱被视为极重要之事,一些家族谱牒记载的世系,一直延续到“改土归流”时期。之后,历经各种浩劫,乌撒各家族谱牒多被损毁,致使后人对乌撒源流、家族源流多不甚了解。维遮阿聂氏是乌撒主脉早期分出的重要家族之一,本文对该家族源流进行叙述,可以一定程度上填补、充实乌撒源流,也可以为其他家族探...
分类: 田野 点击: 160 日期: 2025-03-02 03:31:05
贵州彝族仪式中的文学传承与传播研究
贵州彝族仪式中的文学是伴生于仪式的文学,具有民间口头文学和典籍的双重属性。其主要以传承人为核心,在特定的仪式场域中进行动态传播和活态传承。同时,贵州彝族仪式中的文学也借助文本的典籍化方式进行传承。时代发展与现代化技术手段更迭,扩大了贵州彝族仪式中的文学传播领域,但也带来危机。如何建构与时俱进的传承范式,促进贵州...
分类: 论文 点击: 99 日期: 2025-02-21 03:31:32
贵州彝族文学的分期、分类及文本存在状况
贵州彝族文学的分类及分期,特别是分期的特殊性,是由贵州彝族社会历史发展的特殊性决定的。因此,与已经出版的彝族文学史的分期不同,贵州彝族文学史可以分为远古、上古、中古、近古、近代和现当代几个时期。在研究贵州彝族古代民间文学的时候,文本的选择就是一个十分值得研究的问题。...
分类: 论文 点击: 177 日期: 2025-02-19 03:30:55
贵州彝族婚礼上酒礼歌的诗学研究
酒礼歌是彝族人民在千百年的生产实践活动中积累起来的,是彝族民间文化的重要代表,具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各民族面临对自身传统文化的自卫和拯救的当前,发掘和保护彝族酒礼歌,除了文学的研究外,为建设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多元文化具有重大的意义。...
分类: 论文 点击: 142 日期: 2025-02-02 03:31:38
传统生计方式的文化生态适应研究——以黔西北百纳彝族“漆粮并作
黔西北百纳彝族“漆粮并作”是以粮为主以漆为辅的一种传统生计方式,巧妙地利用雀鸟繁育和人工护养从而实现了漆与粮的并作。梯土为“漆粮并作”提供了空间上的可能,雀鸟则是把漆和粮联系在同一空间的媒介,而人工护养使“漆粮并作”成为可能,其表现特征为以土坎为漆、土中为粮的漆粮共生样态。从形式上看是生态适应的结果,而本质上...
分类: 论文 点击: 97 日期: 2025-01-15 04:31:42
独特的乌蒙彝族婚丧嫁娶仪式
婚嫁,始终用歌完成的仪式彝家迎娶一位新娘,艰难重重,寨门前,院落边,门槛前,布满了机关,因此要“冲锋陷阵”、“闯关夺隘”。亲情歌闯关夺隘,既不用强弓利箭,坚甲利刃,也不用兵强马壮的十八般武艺。闯彝家的婚嫁关,要靠非常良好的记忆,掌握娴熟的歌词和礼仪,反应的敏捷与灵活。婚嫁关,叫做门,实际上就是门关。门关或称九十九道,六十六道,三十三...
分类: 礼仪 点击: 448 日期: 2024-08-09 05:37:58
试论水西文化的形成及其主要特征
水西是贵州历史上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的地方政权的指代,也是历史上一个特定的地理范围,同时还是一个从这个指代的名称形成之前和之后从历史上到今天对某一个地域文化的指代性称呼。水西名称的来历,源自于明代。当时在划分地域和行政区域时,以鸭池河为界,此水之东称为水东,此水之西称为水西。水西之地为贵州宣慰使安氏所领,水东则是...
分类: 论文 点击: 1173 日期: 2024-05-30 20:55:47
试论彝族在黔西北呈交换场地式分布的历史
交换场地,是篮球等球类比赛的规则,即上下半场比赛的双方进行场地的交换,彝族在黔西北的分布历史有如球类比赛的这种规则,所不同的是,彝族的分布与球类比赛规则之间,仅是时空与规模的大小、自觉与自然区别而已。彝族的这种分布历史,往往为史学家们所忽略,《贵州古代史》、《贵州民族关系史》等一类著述里,都将彝族界定为东汉左右时期进...
分类: 观点 点击: 287 日期: 2024-05-09 05:21:20
贵州彝族史诗《支格阿鲁王》研究
一、史诗梗概汉文版的《支格阿鲁王》,1994年8月由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15章,共3640行。现整理翻译的彝汉文对照的彝族史诗《支格阿鲁王》,全诗长5300余行,由20个篇组成。有关支嘎阿鲁的史事和故事基本上都熔铸在这部史诗里了。史诗第一篇《天地初开》天地相连、混沌一片的时候,鲁叟佐和朵叟佐打开铜锁、铁锁分开上下,希密遮和希度佐...
分类: 论文 点击: 1440 日期: 2024-05-03 05:22:51
贵州彝族谱系:远祖希姆遮至“六祖”父子连名世系
一、彝族远祖希姆遮至“六祖”父子连名世系1世希姆遮(古西南夷实索氏)后裔,助武王伐纣后“入居邛之卢”;2世遮道古;3世古珠施;4世施阿立;5世立阿密;6世密乍拐(亦作诧规,“居濮及乌”即“液哪米”黑水之地);7世乍拐卓;8世卓阿且;9世且阿钟;10世钟阿歇;11世歇阿纪;12世纪迫勒;13世迫勒道(与可蒙部联姻,后裔称道氏9部);14世道慕尼;15世慕尼赤;16世赤阿索...
分类: 历史 点击: 3022 日期: 2024-04-24 05:28:14
贵州彝族结婚礼俗及仪程
从前,彝族青年谈婚论嫁,多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时有在慕洪俄以(赛马节,五月初五)、朵姿姐(火把节,六月二十四)、凹轰打梯(星回节·十月初一)等大型节日活动时以对歌而相爱的,但都没有完全自由,同样需媒人与父母沟通。信物为荷包、钥匙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自由恋爱较为普遍。一、否亨(谈婚)1.泥候:“泥是”酒,“候”是献或奠,全称意为奠...
分类: 礼仪 点击: 2767 日期: 2024-04-18 05:07:37
贵州彝族历史文物的现状及开发利用价值
彝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它不但有自己的语言,而且有自己的文字。在开发祖国西南边陲的历史长河中,贵州彝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物。彝族文物涉及面广,数量繁多。有不可移动的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古石刻、典型的彝族村寨、有文物标志的彝族节日场所、重要的彝族文物出土点、有代表性的彝族...
分类: 观点 点击: 378 日期: 2024-03-07 19:51:41
王继超:贵州彝文古籍翻译整理评述
一、《西南彝志》——百科全书译著的艰难历程毕节,一个彝语音译的地名,它的含义已多为人们所忽略,或者就望文生义地作解释,诸如筑城已毕,节日(指春节)已至一类。毕节实为彝语“毕兹”的另一种记音,称“布祖陆勾”、“呗兹洛勾”、“毕兹洛勾”等,义为“由毕摩做主的邑落。”《大定府志·〈夷志〉十二则》称:“比跻(毕节)系白罗罗之名,因号...
分类: 文献 点击: 2095 日期: 2024-01-29 05:41:08
贵州彝族宇宙创生论的多元性与并置性
贵州彝族宇宙创生论具有多种形态:形象型、融合型与抽象型。这些形态具有不同的内涵、形式, 可以视为不同时期、不同群体文化的体现, 并行不悖, 并置于彝族文化之中。宇宙创生论的多元形态具有多层次、多方面的意义, 既可以大致构拟宇宙创生论的发展脉络, 也为更好地了解人类的思想、思维、心理提供路径,还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供启...
分类: 论文 点击: 346 日期: 2023-11-25 05:12:17
电视传播对彝族文化影响——以贵州板底为例
运用田野调查的方法,深入威宁板底彝族地区进行实地调查,在观察和大量量化事实的基础上,纵向对比了彝族语言、服饰等民族文化的变迁,通过传播学电视培养理论分析电视传播对彝族文化影响的原因。一、板底概况板底,是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所辖的一个彝族乡,彝语称作“木里”,为山下平坝之意。位于威宁县城东北的百草坪山脚下,乡...
分类: 论文 点击: 577 日期: 2023-09-22 05:34:58
贵州彝族宇宙观研究
在历史上,彝族有观测星象的传统,通过对宇宙星空的长期观察,积累了丰富的天文学知识,形成了关于宇宙生成和演化、宇宙空间结构、宇宙天体运行及宇宙间万物起源的认识。《西南彝志》《彝族源流》《宇宙人文》《宇宙生化》《物始纪略》等彝文古籍中,有大量关于宇宙和万物生成的记述,其基本观点为:宇宙是自然生成的;宇宙是广袤无垠的;宇宙...
分类: 论文 点击: 1421 日期: 2023-04-17 05:14:34
彝族铃铛舞的社会功能研究
彝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彝族铃铛舞已经被列为世界上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像彝族铃铛舞这类传统文化逐渐面临着失传的风险。文章在阐述彝族铃铛舞来源和风格特点的基础上,从促进人们交流、强化文化交流、带动旅游经济等方面具体分析如何更好地发挥出彝族铃铛舞的社会功能,旨在更好地促进彝族铃铛舞发...
分类: 论文 点击: 740 日期: 2023-02-12 05:27:54
彝族“撮泰吉”旅游开发SWOT分析
“撮泰吉”是彝族人民的一种古老祭祀仪式,是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信息化的冲击下,这种独特的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将显得十分脆弱。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撮泰吉”旅游开发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分析,以期促进“撮泰吉”文化旅游合理开发,进而推动“撮泰吉”文化转化与再生。...
分类: 论文 点击: 1336 日期: 2022-11-27 05:14:26
民族学视野下的黔西北彝族农牧文化解读
农牧文化是人类的文化类型中最基础和最广泛的文化现象,给人类生活赋予了绚丽多彩的文化气息,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民俗文化特色。黔西北彝区农牧经济并举,以农牧生产为基础的经济结构历史悠久,传统的农牧经济造就了该区域独特的传统文化。用民族学分析彝族传统的农牧文化,从一个侧面提供我国西南地区历史上确实存在着农耕与游牧整合交...
分类: 论文 点击: 1950 日期: 2022-08-28 05:11:04
贵州彝族的白话浅说
彝族白话是一种介于彝族山歌和情诗之间、适合于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辞令。白话是彝族说唱艺术中的一种。彝族的说唱艺术包括曲谷、走谷、傻唱、白话、阿卖恳、陆外、恳合等。其中,阿卖恳、陆外、恳合适用于婚嫁、丧葬场合,而曲谷、走谷、傻唱、白话属于男女谈情说爱的艺术形式。曲谷、走谷是地道、纯正的彝族情歌,很少夹杂汉语,而...
分类: 语言 点击: 3534 日期: 2022-06-26 13:25:39
对推动贵州彝汉双语教学及教材建设的新思路
贵州彝汉“双语”教材建设是贵州彝族地区实施彝汉双语教育的一个重要基础,它关系到贵州彝汉“双语”教育的成效和贵州彝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鉴于此,要进一步落实完善好贵州彝汉“双语”教材建设的各项措施任务,认真应对“十二五”期间的贵州彝汉“双语”教材建设,紧密结合我省彝族地区的中、小学教育发展和教学改革的新形...
分类: 论文 点击: 685 日期: 2022-06-05 05:55:18
夷吉木哈:贵州彝族的独特文化
贵州彝族恒、布、默三支,既有共同的传统文化,也有各自的地域文化,可称之为“大同小异”。例如:同为宗亲,汉姓不同;汉姓相同,宗亲不同。贵州彝族独特的远古文化、宗教信仰、天文历法、语言文字、风情习俗等文化标志,因过去受彝汉语文翻译沟通障碍和交通、通讯闭塞等诸多原因及条件制约,在视觉、听觉上,难以让族外的民众所见、所闻、所知...
分类: 各地 点击: 2165 日期: 2022-01-26 05:16:19
夷吉.木哈:彝族根源暨贵州彝族历史探寻
笔者童年在彝家山寨操着半生半熟的汉语背诵私塾古汉语启蒙课文时,试着吃力地转换思维,把寨老们摆谈的彝族历史故事内容向先生请教,先生指点说:“我们彝家六祖先人的根源,要读得懂呗摩师人的彝书才讲得清楚”。从此启发了我要学彝文探索先民古事的欲望。...
分类: 论文 点击: 10735 日期: 2021-12-30 05:24:23
贵州彝族撮泰吉仪式的文化解读
贵州彝族撮泰吉是当代文化语境中存活的古代祭仪,在中国少数民族中并不多见,众多学者或将其定位为舞蹈、原始戏剧的活化石,变人戏、傩戏,或称之为戏剧史上的活化石。本文试图从多学科的角度,把撮泰吉放入其所存活的文化生态系统中,将之定位为祭祖仪式,并探讨其存活至今的原因。...
分类: 论文 点击: 1459 日期: 2021-12-04 05:37:40
马昌达:彝族根源暨贵州彝族历史探寻
笔者童年在彝家山寨操着半生半熟的汉语背诵私塾古汉语启蒙课文时,试着吃力地转换思维,把寨老们摆谈的彝族历史故事内容向先生请教,先生指点说:“我们彝家六祖先人的根源,要读得懂呗摩师人的彝书才讲得清楚”。从此启发了我要学彝文探索先民古事的欲望。...
分类: 历史 点击: 7545 日期: 2022-01-06 05:59:49
杨军:贵州彝族民间舞“恳合呗”的特点
《恳合呗》是在彝族丧葬祭祀中所跳一种传统民间舞蹈。根据田野调查,本文从舞蹈本身的产生、内容、功 能及表现形式角度,综合分析了其特点。《恳合呗》的产生和发展与彝族人民的生存环境、生活习惯、宗教信仰,民族 个性紧密相连。...
分类: 论文 点击: 1145 日期: 2021-01-15 05:23:02
郭宸利:贵州彝族文化研宄20年
彝学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它是一门研究彝族文化及其历史变迁等方面的综合性学科。纵观 近20年来,贵州的彝学研究工作成绩斐然,其研究成果囊括了彝族文化的方方面面,在深度和广度方 面得到提升,研究队伍不断扩大,实现了各学科领域的密切结合,不断将彝学研究引向深入。在新时期, 贵州彝学研究也面临着时代转型,突出表现在迫切需要大力培...
分类: 观点 点击: 1194 日期: 2021-01-05 05:12:18